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391

  杰西·欧文斯就是这个样子,他将蹲踞式腾空练习到了极致,而杰西·欧文斯也一直坚信,将这种简单技术练到极致化,是能够战胜诸如挺身式腾空、走步式腾空等先进技术的。
  然而此时的杰西·欧文斯,却对自己的理念产生了怀疑。因为陈强的这个前空翻式腾空,已经超出了杰西·欧文斯对于跳远运动的理解范畴。
  另一旁,美国队的主教练则是深吸一口气,轻声叹道:“还是技术战胜了身体!”
  在美国队主教练的看来,杰西·欧文斯是他所见过的身体天赋最棒的运动员,黑人能跑善跳的特点,在杰西·欧文斯的身上完美的呈现出来。虽然杰西·欧文斯也有着挺不错的跳远技术,但是与他的天赋项目,那点技术真的是有些微不足道。
  而在美国队主教练的眼中,陈强则是他见过的技术最突出的运动员,最关键的是陈强总是能够施展出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虽然陈强的身体天赋也是挺不错的,但身体天赋从来都不是黄种人的强项。与陈强所施展出来的技术相比,他的身体天赋也总是被忽略掉。
  所以陈强与杰西·欧文斯之间的较量,在美国队主教练的眼中,绝对是一场技术与身体的较量。
  而美国队主教练也在这场比赛中得到了启发,他仿佛找到了美国田径未来发展的方向。
  美国拥有很多的黑人运动员,黑人在体育运动方面先天性是有优势的,在那些比较依靠身体的体育运动当中,黑人表现的都要比白人强。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对于黑人歧视,所以得不到和白人同等的教育和体育训练,因此在技术性的体育运动中,黑人始终被排除在门槛之外。
  田径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同时很多田径运动也需要技术,所以美国国内也一直在争论,田径运动是应该大量的吸收黑人运动员,靠黑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制胜?还是应该去开发新技巧,让白人运动员以技巧取胜?
  毫无疑问,在当时的美国,黑人地位低下,而话语权是掌握在白人手中的,再加上白人的种族优越性,所以技巧取胜的观念是占上风的。
  而历史上的美国,在五十年代以前,黑人也都是体育运动中的少数派。就比如柏林奥运会,美国队三百多位选手中,只有19个黑人运动员。
  直到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正式颁布法律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从那时起美国的黑人可以和白人一起上学,接受同样的教育,黑人运动员接受更好的训练,学习到更先进的体育技术,黑人运动员才真正的崛起。
  如今,陈强用新技术战胜了杰西·欧文斯,仿佛是印证了技术制胜才是田径发展正确道路的观念,或许这一届奥运会结束后,美国的黑人运动员又会遭受到新一轮的打压。
  美国队主教练甚至在心中暗道,回去以后要尽快的写一份报告,阐述一下发展田径技术,才是美国田径未来发展的道路,至于那些靠身体素质吃饭的黑人运动员,还是靠边站吧!
  美国运动员的死活,不属于陈强能够控制的范围。
  对于陈强来说,把跳远的世界纪录重新夺回来,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8米17的世界纪录,应该能够保持25年,直到1960年,才会被美国运动员拉尔夫·波士顿给打破。现在还只是1936年,拉尔夫·波士顿还没有出生吧!呵呵,我现在真的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句,打破我世界纪录的人,还没出生呢!”
  陈强脸上浮现出浓厚的笑意,他第三次的站上了柏林奥运会颁奖台的最高峰。
  颁奖仪式结束后,陈强本来打算离开运动场,尽早会奥运村休息,但是赛会干事却告诉他,他还不能走,因为德国元首又要接见他。
  陈强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德国元首接见了,这回连陈强都觉得,跟这位德国元首熟络了很多,不过德国元首只是象征性的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语,随后便将时间留给了铜牌获得者卢斯·朗。卢斯·朗毕竟是德国运动员,在德国元首的眼中,卢斯·朗的铜牌,肯定要比陈强的金牌更加耀眼。
  至于银牌获得者杰西·欧文斯,德国元首压根就不愿意见他。
  ……
  8月5日,是陈强比赛任务最繁重的一摊。
  上午的时候,陈强要参加200米的半决赛,以及铁饼的预赛。而到了下午,陈强除了要参加200米的决赛和铁饼的决赛之外,还要参加110米栏的初赛。
  首先开始的是铁饼运动的预赛,中国队除了陈强参赛以外,还派出了另外两位运动员,分别是郭洁和冷培根。
  郭洁被誉为是中国的“奥运活化石”,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还当过火炬手。未来的陈强还拜访过郭洁本人,所以对于这位“郭老”,陈强心中也是有一种特殊的尊敬。而由于郭洁和陈强的年纪差不多大,所以每当见到郭洁时,陈强都忍不住感慨,要是自己也能像郭老那样活到一百多岁,到北京奥运会时当一个火炬手,那该是多么荣幸的事情!
  冷培根则是南京人,而且也算是出身自名门望族。冷培根的大哥冷培元是“鹰犬将军”宋希濂的副官,参加过抗日战争,最后成为了国府的高官。冷培根的三弟和四弟都是飞行员,其中三弟冷培基在抗战当中为国捐躯,而四弟冷培澍在抗战中多次击毁日军的飞机和船舶,屡立战功最终成为了空军的中将。而冷培根本人,最终成为了一个物理学家。
  言归正传,柏林奥运会的铁饼比赛,一共有32位选手参赛,所以要举行初赛。
  而这个时代的铁饼运动员,也正如陈强所预料的那样,胖子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那种标准身材的肌肉男,放在未来的健身房里,大概会被当成是经常锻炼身体的阳光小鲜肉,各种被撩。
  由于苏联不参加奥运会,所以没有东欧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所以选手当中也鲜有那种高大强壮的壮汉,陈强目测了一下,超过200斤的人也就是五六个,除了两位美国壮汉之外,也就是来自北欧地区的运动员能有200斤的体重。
  如果放在后世的话,男子铁饼运动员,体重不到200斤,那还参加什么奥运会啊!
  就比如未来的北京奥运会,男子铁饼运动员的体重基本上都是在250斤左右,体重最轻的是一个伊拉克选手,只有190斤,不过考虑到当时的伊拉克还在打仗,运动员饿瘦了也是正常。而除了这位伊拉克选手之外,体重最轻的菲律宾选手也有200斤整。
  而在柏林奥运会上,男子铁饼运动员能有200斤,那绝对是重量级选手了。大多数运动员的体重都在一百六七十斤的范围。
  铁饼初赛,只要能够投过44米,便可以晋级到下午的决赛。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成绩。32名参赛选手当中,或许只能有一半人投出44米的成绩。
  选手们接连上场,他们使用的也都是那种很原始的投掷技术。
  去年访问苏联的时候,陈强虽然展示过自己的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但是当时的苏联跟西欧并不来往,运动员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流,所以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并没有传到西欧。
  而在国内的全运会上,陈强也使用过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不过当时的中国更是与世界脱节,所以背向旋转投掷技术更不可能从中国传出。
  奥运会之前,中国队曾经举行过集训,当时陈强将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传授给了中国队的另外两位选手,也就是郭洁和冷培根,所以这两人也会使用背向投掷技术。不过由于练习的时间太短,所以两人即便是学会了背向旋转投掷技术,成绩上的提升也不足以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运动员们依次上场挑战44米的距离,结果是成功的人少,失败的人多。这毕竟是第一次试投,所以选手们的成绩也不会很高。
  终于轮到陈强登场了,他也是第一个登场的中国选手。
  “下个登场的是中国选手啊!哎呀,我真是分不清楚中国人的长相,他们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你看那个人,跟昨天那个空翻跳的陈强一个样。”
  “是啊,的确是一个样,其实我也觉得,中国人长的都一个样。”
  有人议论的时候,现场的喇叭里响起了运动员的介绍:“下一位登场的选手,来自中国的陈强!”
  “你听,连名字都差不多呀!”
  “是啊,中国人的名字都好奇怪,叫起来都一样,昨天那个人叫陈强,今天这个人也叫陈强!”
  “长的一样,名字也一样,该不会是双胞胎吧?”
  “双胞胎?那他是哥哥还是弟弟呢?”
  “不对吧,我怎么觉得,他就是昨天那个陈强啊!”
  “你说的对,什么双胞胎!这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你说昨天跳远的那个陈强,还参加了铁饼的比赛?他是跳远兼铁饼的选手么?”
  “他好像还参加了短跑吧,而且100米跑到了10秒。这么说,跑、跳和投掷类的项目,他都参加了!”
  “又能跑,又能跳,又能扔,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全能的运动员!”
  “这个陈强,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跳的最高和最远的人,该不会扔铁饼,他也要打破世界纪录吧!”
  人们的议论声中,陈强走上赛场。他右手抓住铁饼,分开五指,拇指和手掌平靠铁饼,其余四指的最末指节扣住铁饼边沿。手腕微屈,铁饼的上沿靠在前臂上,整个右手的手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紧接着,他双腿岔开,站在投掷圈内靠后的边缘处,双眼平视,然后背对着投掷方向。
  “陈强方向站反了吧?”
  “他在干什么?怎么背对着投掷方向?”
  “他是没参加过铁饼的比赛么?连方向都找不准?这要把铁饼扔到观众席上么?这要砸过来,可是会砸死人的!”
  “这是奥运会吧?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吧!”
  现场所有人全都惊讶的望着陈强,他们还没见过背对着投掷方向进行投掷的人。
  裁判甚至都打算上前提醒陈强,告诉他方向站反了。
  然而没等裁判提醒,陈强就开始动了起来。
  先是一个左上右后的预摆动作,紧接着右腿蹬地,上身向左转动,同时左膝外展,体重由右脚向边屈边转的左腿移动,他的整个身体,也和因为这种重心的移动,开始转动起来。
  转动之后,他开始了最后的发力。当体重移向左腿时,右腿继续蹬伸用力,以爆发式的快速用力向前挺胸挥饼。与此同时,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左肩制动,使身体右侧迅速向前转动,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铁饼上,下一刻,他的手指用力拨饼出手,整个铁饼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前飞行。
  “他还真扔出去了!”
  “我的上帝,铁饼还能这样扔的?”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扔铁饼的!”
  “难道这又是一种新技术么?他怎么总有新技术!”
  人们疑惑的同时,那控制旋转着的铁饼,已经轻松的越过了44米的标线。
  陈强使用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只是第一次试投,便能成功晋级决赛。
第一八六章
怎么哪里都有他!
  陈强的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又引起众多的议论,而之后另外两位中国选手,郭洁和冷培根也相继登场,他们所使用的也是背向旋转投掷技术。
  郭洁第一次试投便投出了42米的成绩,距离44米的达标线仅差2米,这个成绩放在第一次试跳中,也是很不错的。
  而随后登场的冷培根也投出了一个39米的成绩,差一点就超过了40米大关,在所有选手中能够排在中游。
  总体来说,郭洁和冷培根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虽然没有在众多参赛选手当中多赢而出,但是能够跟欧美国家的运动员不相上下,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两位中国运动员相继使用出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后,此时就是再傻的人也已经意识到,背向投掷是一种新开发出来铁饼投掷技术。
  “这真的是一种新技术,陈强又开发出一种新技术!”
  “背对着投掷方向,身体先转一圈,然后再把铁饼扔出去,这样的话真的会扔的更远一些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