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391

  参加不了奥运会,已经让埃丝特很难过,现在连支持的球队也输球了,小姑娘在回程的火车上总是耷拉着脸。
  为了哄埃丝特开心一些,陈强只好带着埃丝特去逛了一圈购物中心,提着大包小包从购物中心出来,埃丝特瞬间变成了那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
  所以未来有人说,哄女人开心,最好的方法是给她买个包包,如果一个不够,就买两个。
  此时已经快要到圣诞节了,陈强本来也打算趁着“黑色星期五”大肆购物一番,结果到了商场才知道,这个年代还没有“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的购物街是始于五十年代,到了六十年代才开始流行起来,而真正的变成一个全美的购物节日,还是在八十年代,所以陈强想要感受真正的“黑色星期五”,还得再等四十年。
  此时比利·罗斯的水上表演也暂时暂停了,一来是圣诞节临近,美国人也得国家过年;二来则是大冬天的,纽约都下雪了,水面也开始结冰,这样的天气根本就没法进行水上表演。
  所以埃丝特也暂停了水上表演的工作,整日在陈强的健身房教健美操。
  远在洛杉矶的路易斯·威廉姆斯也给陈强写信,一是让埃丝特回家过圣诞节,二是邀请陈强来洛杉矶过圣诞节,这让陈强犹豫了许久。
  陈强与路易斯·威廉姆斯算是患难与共的好友,当年陈强沦落到在马戏团表演赚回国的路费,而路易斯·威廉姆斯也因为经济危机而事业,两人算是写携手走过了一段最困难的时光。
  而陈强和埃丝特成为情侣的事情,路易斯·威廉姆斯这个当父亲的还不知道,陈强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路易斯·威廉姆斯解释,总不能说我把你闺女给拐走了吧!万一路易斯·威廉姆斯觉得,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搞我女儿,那可就不妙了!
  不过陈强再仔细一想,这种事情早晚都得当路易斯·威廉姆斯知道的,而且路易斯·威廉姆斯夫妇也都五十多岁了,他们的大儿子还活着的话,要比陈强年纪更大一些,陈强当他们的女婿,好像也并不妥。
  于是陈强干脆就买了火车票,跟埃丝特一起返回了洛杉矶。
  ……
  洛杉矶,路易斯·威廉姆斯一家已经换了一栋更大的房子。
  埃丝特的哥哥和姐姐都已经结婚,旧社会的美国人结婚也很早,女性十八岁就结婚生子的不在少数。
  房间中,路易斯·威廉姆斯用一种严肃的目光望着陈强。
  “你对埃丝特是认真的么?”路易斯·威廉姆斯开口问道。
  “当然。路易斯,你了解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陈强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路易斯·威廉姆斯长叹一口气,虽然他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这种事情,但既然女儿愿意,他也不好阻止。况且路易斯·威廉姆斯与陈强相识多年,对陈强的人品和能力还是有所了解的,将女儿的终身幸福托付给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总比一个陌生人强。
  不过打心底里,路易斯·威廉姆斯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几个月前在纽约的时候,他让陈强照顾埃丝特,可没让陈强把埃丝特照顾到床上去!路易威·威廉姆斯有一种女儿被陈强拐走的感觉!
  好在美国人在婚姻方面的观念与中国是不同的,基本不讲究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孩子喜欢,什么身份地位年龄都不是问题。若是放在中国的话,陈强很可能会被未来岳父用扫帚赶出门。
  圣诞节之后,陈强又来到了洛杉矶唐人街,探望当年的那些熟人。
  陈强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洛杉矶的唐人团体给予了陈强很大帮助,如今陈强又一次来到洛杉矶,当然要去看看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华人华侨。
  重返洛杉矶唐人街,陈强也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当年陈强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表现,让洛杉矶的华人们扬眉吐气,此时很多的华人华侨还记得当年的情景,而对于很多年轻的华人来说,陈强更是他们的偶像。
  受到陈强的影响,洛杉矶有很多华人的少年很热爱体育运动,但是由于华人在美国地位低下,这些华人少年们也得不到专业的体育训练。
  于是陈强决定,在他待在洛杉矶的这几天里,每天都来唐人街,予这些华人少年一些正规的体育训练。
  ……
  唐人街附近的公园里,陈强正在纠正一个华人少年的跳远姿势。
  “胡大使,陈健将就在那里!”也声音传来,远处走来了几个人。
  陈强仔细一看,来人是唐人街的华人,华人中间簇拥着一人,竟然是胡适!
  陈强立刻迎了上去:“先生,你怎么来洛杉矶了?”
  “此事说来话长!”胡适长叹一口气,记者说道;“你收拾一下,陪我去一趟旧金山吧!具体情况,我们路上说。”
第二三九章
汉奸在行动
  前往旧金山的火车上,胡适开口向陈强解释了他来到洛杉矶的目的。
  “王院长叛逃的事情,你是知道的,现在他已经做了汉奸,为日本人效力,目前我们得到的情报,日本人打算让王院长在南京另立一个汉奸政府。”胡适开口说道。
  “这事情我略有耳闻。想不到王院长外表道貌岸然,实际上却是个卖国贼。”陈强开口说道。
  陈强就算是再历史小白,也知道那位王院长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汉奸,但是此时他也只能顺着胡适的话说。
  胡适则接着说道;“之前日本人已经在华北成立了一个汉奸政府,如今日本人打算在南京再成立一个汉奸政府,自然希望能多找一些中国的知名人士,去给他们担任官职。那些身在重庆的要人们断然不会被日本人所收买,所以日本人就把目光集中到了海外,特别是香港和美国,日本人希望说服居住在香港和美国的知名人士为其效力。”
  “根据重庆方面发来的电报,日本人在美国的首要目标,就是张卧禅先生,他们打算请张先生回国,在汉奸政府中任职。据说王院长派来说服张先生为日本人效力的汉奸已经在路上了。所以我赶紧赶来洛杉矶,就是为了阻止此事。”
  “只不过我运气不太好,扑了个空,张先生去旧金山看女儿和女婿去了,而且打算在那里过年。正好唐人街的人告诉我,你现在就在洛杉矶,所以我干脆带你一起去见见那个张先生。你大小也算是有些名气,而且我知道你小子鬼主意多,脑袋瓜子比我灵活的多,多带一个人也好办事。”
  胡适这么一介绍,陈强顿时明白过来。
  马上要到1940年了,汪伪政府也即将成立,这时候日本人正帮着那位王院长,搭建他的草台班子。国内的知名人士,还有曾经的政府要员们,自然是汪伪政府极力拉拢的对象。身在美国的这位张卧禅先生,就是他们的重要目标。
  这位张卧禅先生是同盟会元老级的人物,他出身于江南丝绸巨贾之家,在他的家乡有一个“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金狗”的谚语,比喻的就是当地的富豪,而象、牛、狗的体型悬殊,也是比喻富豪的富裕程度,其中家资百万两以上的才能称之为“狗”,家资五百万两以上称之为“牛”,而“象”的话,家资何止千万。张先生的家族和张先生外祖父的家族,就是“四象”其中的“二象”。
  光绪年间的时候,张先生层担任驻法使馆参赞,在欧洲结识了中山先生,并且为中山先生提供了三万两的经费,后来同盟会成立之初,也是这位张先生提供了很多的经费,再后来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没钱,还是这位张卧禅先生带头捐款巨资,南京的临时政府才可以持续下去。可以说他是中山先生的“财神爷”。
  中山先生病笃期间,张卧禅也是一直守护在左右,当中山先生立下遗嘱时,第一个签字的就是张卧禅,足见张卧禅的地位之高。另外张卧禅还是重庆那位大BOSS的入党监誓人,所以两人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早些年张先生对于大BOSS也多有提携。五十年代张卧禅去世时,那位大BOSS还在灵堂上写下“痛失导师”的婉词。要知道以当时那位大BOSS的地位,除了中山先生之外,怕是没有人会被他称之为“导师”。
  二十年代末的时候张卧禅和大BOSS发生了分歧,张卧禅希望发展国内的经济建设,尽快让中国强大起来,而那位大BOSS则热衷于打内战。也是因为这种分歧,导致张卧禅最终被排除在南京政治核心之外。
  抗战爆发以后,张卧禅已经没有了实职,他先是避居汉口,而后经过香港去了瑞士,最终又来到美国,一直在吃斋念佛打发时日。
  张卧禅的“元老”身份,自然会被即将成立的汪伪政府给盯上,这位被大BOSS称之为“导师”的人物,要是成为了汪伪政府的官员,那对于重庆的打击可想而知,那些汉奸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说服张先生为其效力。也是因为张卧禅的身份太重要了,所以身为驻美大使的胡适,才亲自从纽约跑来了洛杉矶。
  胡适说明了自己去旧金山的意图后,这才开口问道:“我说陈强,你怎么有闲工夫来洛杉矶?这从纽约过来,一来一回的可得花不少的时间,不用看着你的健身房了?”
  “我是陪女朋友回来过圣诞节的,我女朋友是洛杉矶人。”陈强开口说道。
  “是我上次见到的那个洋人女子吧?不错,你小子挺有本事的,勾搭了个洋人的美女。”胡适说着长叹一口气,接着道:“可惜啊,洋人信教,他们结婚都是神父主持的,要不然的话,等你结婚的话,我可以给你主持婚礼。”
  陈强哑然失笑,他早就听说胡适是“民国第一红娘”,最喜欢给人介绍对象,而且还特别喜欢主持婚礼,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
  陈强跟胡适一起来到了洛杉矶,见到了那位张卧禅先生。胡适则将自己的来意告知了张先生。
  张先生立刻表示,自己就算是再老糊涂,也不会去当汉奸,成为民族的罪人。
  随后胡适又带着陈强,拜访了几位旧金山的知名华人华侨,言明利害。这也算是事先跟他们通通气,免得真的有知名的华人,被汪伪政府骗去做汉奸了。
  陈强带着埃丝特返回纽约的时候,已经是1940年的一月份。
  此时欧洲被战云笼罩,德国方面,虽然陆军还没有动作,但是整个德国的工业已经进入到了战争状态,几乎整个德国的工业体系,都进入到德国政府的掌控状态,德国的工厂里生产什么物资,也是德国政府说了算。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算是一种计划经济了。
  英国也不遑多让,他们在1940年的一月份重新启动了配给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实施了无限制潜艇作战计划,导致很多运往英国的物资在中途被击沉,于是英国在1917年实行了物资配给制度,但是由于一战当中英国本土并没有收到打击,所以这个物资配给制度很快就结束了。
  然而1940年的英国配给制度,却一直实施到1950年,也就是战争都结束五年了,英国还在进行物资配给,直到马歇尔计划发挥效果,欧洲的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英国才取消了物资配给制度。
  一百多年来,英国在全世界扩张殖民地,英国人也已经习惯了将殖民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本土,以供应英国人消费,这反而使得英国本土生产能力下降,在1939年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每年光是食品就要进口2000万吨,其中70%的奶酪和糖,80%的水果,70%的谷类,70%的肉类,都需要依靠进口。也就是说没有殖民地向英国输血的话,英国人连饭都吃不上。
  其实早在1939年9月份的时候,英国就开始实施汽油配给了,而到了1940年1月份,培根、黄油、糖类也开始配给,不久之后其他肉类、谷类、奶酪、忌惮、牛奶、干果等也会进行配给。到了1942年,除了面包之外,其他几乎所有食品都处于配给当中。
  不过英国毕竟是财大气粗,即便是食物配给,每人每天的食物配额依旧不少。按照英国配给制度的最低标准,每人每天依旧有4盎司的培根和火腿,8盎司的糖,2盎司的茶,1盎司的芝士,还有2盎司的黄油。除此之外每个月还有8盎司的蜜饯和8盎司的糖果。这1盎司相当于是28克,4盎司火腿就是二两多的,放在现在一份盒饭里都未必能有二两肉。
  英国实行配给制度,也让美国商人赚的盆满柏林。美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生产大国,美国的农产品,每年都会处于一种生产过剩的状态,很多时候美国农民之所以种粮食,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补贴。
  原本大家都以为,最先在欧洲战争中获利的会是美国的工业,但没想到英法和德国已经宣战好几个月了,但仗却没打起来,工业产品没有多少消耗,反倒是粮食先开始配给了。
  商人们开始朝英国运粮食,这使得美国的粮价也开始增长,好在这个时代美国的经济好,美国人也很富裕,粮价稍微涨一点,并不会影响到美国人的生活。
  国内方面,自从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以后,日本人暂时也没有大的动作,此时的日本明显的已经开始转变对华的战略,他们开始大力的在华扶持代理人,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
  1940年的1月21日,香港的《大公报》上出现了一篇文章,内容是介绍日汪密约的谈判经过和主要内容,这就是所谓的“高陶事件”,很多中国人也因此意识到汪伪卖国贼的本质。
  1月24日,汪伪又在青岛,与内蒙、华北、话中地区的汉奸头子进行会谈,至此国内几大汉奸势力在形式上达成了统一。日本人所策划的“还都南京”,也已是箭在弦上。
  这种情形之下,汪伪的汉奸也开始加速招揽人才,为即将成立的汉奸政府效力。
  为此,胡适专门给陈强来了一封信,信件的大体内容是说,根据重庆传回来的情报,日本人已经派汉奸来到了美国,目的就是从美国的华人华侨,以及在美的留学生中招揽人才返回南京加入汪伪政府,胡适专门叮嘱陈强要多加留意。
  ……
  陈强刚刚从外面回来,他手下的一个健身教练就迎了上来。
  “陈教练,外有人找你,是个中国人,我想或许是你认识的人,所以先让他去休息区等候了。”
  “哦,那我马上过去。”陈强说完走向了休息区,果然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华人男子正坐在那里。
  然而这个人,陈强却从未见过,所以也不知道他是谁。
  “你好,我就是陈强,是你找我么?”陈强直接开口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