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391

  很多人只是知道,在二战期间,德国建立集中营用来关押犹太人,日本人也建立过集中营关押中国人,二战后期,盟军也曾经建造集中营用来关押德军和日军的俘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美国也在自己的本土建立了集中营。只不过盟军在欧洲建立的集中营是为了关押敌人,而美国在本土建立的集中营关押的是自己的国民。
  按照9066号行政命令的规定,只要你身上有十六分之一的日本血统,也就是说你的曾祖父辈是日本人,你就要被关进集中营里,包括婴儿和孤儿。当时一位名叫卡尔·本德森的美军上校,也因为这个原因被关到了集中营中,而他后来成为了美国陆军的副部长。而这位副部长为了证明自己跟日本没有关系,未来也成为了美国最坚定的反日派,二战后美国几次援日方案,他都是带头反对。
  那些在美国生活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也没有好果子吃,美军宣布参战以后,逮捕了大约5000名德国人和3000名意大利人,并且没收了他们的财产。
  后世很多国内的有钱人想尽一切方法,拼命的把财产转移到美国,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而很多所谓的公知也是在四处宣传,说什么在美国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等,而且还真有一帮傻子相信。
  看看美国在二战时期做过的这些事情,就应该明白,在国家利益面前,什么“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都是狗屁!哪怕是拿到了美国国籍,成为了美国人,甚至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美国照样可以没收你的财产,然后把你关进集中营里,只因为你不是白人。
  假如有一天,中美真正爆发战争的话,那些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们,或许是最先遭殃的。
  ……
  陈强有些提心吊胆的过了一个多月,好在中央情报局的探员并没有再次找上门来,陈强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陈强也觉得,自己发美国国难财的操作,有些太大意了。
  陈强利用股灾获利2000万美金,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整个美国也找不出几个资产2000万的富豪。要说当时2000万美金比得上后世的20亿美金,绝对不是夸张。
  放在未来的话,要是有人利用卖空股票狂赚20亿美金,那么证券监管部门也绝对会调查一下这人是不是进行了什么内幕交易。更何况这一次股灾还是日本空袭珍珠港引起的,陈强发的是美国的国难财,美国人要是不调查一下,那才奇怪呢!
  好在之前胡适就一直在宣传日本会对美国发动进攻,使得陈强暂时可以自圆其说。关键是那些曾经跟野村吉三郎走的很近的国会议员为了自保,也在这时候出来替陈强挡了一刀,他们终止了中央情报局的调查,陈强也可以安心将那2000万美金放进自己的口袋当中。
  局势比想象中的更加糟糕,日军的轰炸货机甚至已经出现在了澳大利亚对上空。而最为严重的事情发生在2月23日,日本一艘I-17潜艇出现在了加州海域,并且对加州的一家炼油厂发射了17枚高爆炸炮弹。潜艇对陆地的攻击能力非常有限,这17枚高爆炮弹也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害,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是自从独立战争以来,美国本土首次遭到外国的袭击。
  日本的潜艇出现在的加州外海,并且攻击了美国本土,这对于美国来说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这意味着西海岸已经不再安全,而市面上甚至有传言,夏威夷马上就要保不住了。无数的美国人都在担心,明天一觉醒来就会看到举着膏药旗的日本军人出现在自家的街区。
  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美国股市跌倒了低谷。而这时候陈强也选择了平仓,拿走了自己那2000万美金的利润。
  ……
  陈强虽然是个投资小白,但也懂得手里现金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把钱存到银行里基本上跑不过通货膨胀。有钱的话应该投资,用钱生钱才是让钱不贬值的最好方法。
  于是陈强又找到了那个证券经纪人查理,他打算趁着股灾,抄底一些美国的股票。
  但陈强不懂股票的投资,他也不知道该买那些股票。最终琢磨了半天,陈强打算捡一些名气大的公司去买,最好是未来那些世界五百强,买他们的股票总归是错不了的。
  然而在1940年的时候,未来那些世界五百强公司,上市的还真没几个。
  看看未来的世界五百强名单里,美国企业也就是一百二三十家,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第九的苹果,以及什么亚马逊、好市多、惠普、波音等等,这些人们熟知的品牌,在1942年时都还没有诞生。
  而且当时的美国是寡头经济,很多产业都是被大资本家所垄断的,比如“石油七姐妹”,背后是洛克菲勒;几家大的银行,背后是摩根。这些产业都是经济寡头所控制的,所以他们不需要上市圈钱,而是直接垄断经营。垄断的话,利润都是自己的,而上市的话,还得把利润分给股东。对于寡头来说,从他们手里分走利润犹如杀他们全家!
  因此陈强可选择的股票并不多,他记忆中的世界五百强,没有几个出现在道琼斯的名单上。而那些陈强不知道的公司,他又不敢买,生怕买了会亏本。
  “有钱花不出去,好难啊!”陈强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离开了证券公司。
  陈强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的,电话铃声就响起了。
  陈强拿起了电话听筒,里面响起了小贝克兰的声音。
  只听小贝克兰急躁的说:“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呼啦圈,但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我们的产品被别人给仿冒了!”
  陈强微微一惊讶,随后马上意识到,呼啦圈终于被别人山寨出来了。
第二六四章
推出新产品
  贝克兰公司,陈强手中拿着一个呼啦圈,这是其他公司的山寨产品。
  有别的公司山寨呼啦圈,陈强并不觉得意外,毕竟聚乙烯管这种东西太没有技术含量了,放在未来的话一个家庭小作坊都能生产。
  而让陈强真正觉得意外的是,过了这么久,才有其他公司生产山寨的呼啦圈。
  历史上呼啦圈诞生以后,立刻出现了大批的山寨者,虽然短短的几年内就卖出了两亿个呼啦圈,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山寨者生产的。
  陈强本以为自己的呼啦圈也会像历史上那样,遭到大量的山寨货,所以陈强原本也只是打算利用呼啦圈赚一笔块钱,等到山寨产品大量出现的时候,陈强便不做这个生意了。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跟陈强想象的不一样,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限制了美国人对于塑料的开发和使用,在加上欧洲战争的爆发,让美国资本家都去投资战争有关的行业了,于是乎陈强竟然卖了两年的呼啦圈,都没有遇到竞争者的山寨产品。
  这两年来,呼啦圈给陈强带来了巨额的利润,面对这种巨额利润,陈强已经舍不得放弃呼啦圈这门生意了。
  摆弄着手中的呼啦圈,陈强笑着说道:“他们生产的呼啦圈,比我们的质量要好啊,售价也应该更贵吧?”
  小贝克兰摇了摇头:“并没有,他们的价格和我们的一样,但是他们的质量更好,我想用不了多久,人们都会选择他们的产品。”
  “质量更好,卖的却更便宜。他们的生产成本比我们更低?”陈强开口问道。
  小贝克兰再次摇了摇头:“不可能,以目前的聚乙烯生产工艺,成本是不可能再降低了,除非是他们提升了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但是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依旧跟原来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美国生产聚乙烯的工厂就那么多,我没听说有谁提升了生产工艺。”
  塑料生产工艺方面的事情,小贝克兰是专家,陈强也相信小贝克兰的说法,于是陈强开口说道:“如果他们的生产成本和我们一样的话,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一部分利润。”
  “确实如此,他卖一个呼啦圈,的确要比你赚的少。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竞争手段,想要击败你的对手,那就推出比你对手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要么是同样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低,要么就是同样价格的情况下质量更好。”小贝克兰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那你有什么建议么?”陈强开口问。
  “当初是你要求降低产品质量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做出同样质量的产品,甚至质量更好的产品。我们可以用更好的质量取胜。”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陈强摇了摇头:“那样我们的成本也会大幅度的增加。一个呼啦圈,我本来就只能转二十美分,如果提高成本的话,我怕是没有多少赚头了。”
  “那就只有降低价格了,来一波降价促销,你卖的比别人便宜,消费者也会选择你的。”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我都说了,一个呼啦圈,我只能赚二十美分,如果打价格战的话,我根本就没有赚头。”陈强开口说道。
  小贝克兰有些无奈的盯着陈强,接着说道:“如果你不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话,我一定以为你是一个犹太人!”
  “我们中国人也是很会做生意的。”陈强笑了笑,随后开口说道:“带我去看看你的实验室吧,说不定会给我一些灵感。”
  两人来到了小贝克兰的实验室,陈强东拉西扯地问道:“用塑料线代替羊肠线,你研究的怎么样了?”
  “有一些进展,但是并不大,估计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或许需要做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才能取得成功。”小贝克兰开口答道。
  “科学实验就是如此,爱迪生发明电灯,不也是试验了好几百种的材料么!”陈强开口安慰道。
  “说到点灯,我给你看一个好东西。”小贝克兰带着陈强走到一个试验台前,这试验台上有一串电线,上面连着一个点灯。
  只见小贝克兰按下了点灯的按钮,那点灯立刻发出了乳白色的光芒。
  “怎么样,厉害吧!”小贝克兰有些兴奋地说道。
  “有什么厉害的?”陈强下意识的问。
  “你难道没发现么?这个灯和我们现在用的点灯不一样!你看着光芒,完全不同。”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陈强这才发现,小贝克兰点燃的这盏灯并不是普通的白炽灯,而是类似于后世的那种荧光灯。
  “怎么样,没有见过这种灯吧,这是我一个朋友刚刚送给我的,他跟白炽灯不同,里面没有白炽灯的灯丝!”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这是荧光灯?”陈强开口问道。
  小贝克兰微微一惊讶:“想不到你竟然还认识荧光灯,放心吧,这里面加的不是硅酸锌铍,是没有毒的。”
  早在十九世纪初的时候,人类在研究放电发光的现象时,就开发出了荧光灯,不过当时的荧光灯使用的是硅酸锌铍作为荧光粉,发光效率比较低,关键是有毒。既然有毒,就不能被作为日常用品走进千家万户。
  而在1942年的时候,科学家麦基格发明的卤磷酸钙荧光粉,并且使用在荧光灯内,这引领了照明领域的一场革命。
  卤磷酸钙荧光粉是没有毒的,而且稳定性更高,经过简单的干燥和筛分后就是荧光材料。
  由于科学家早就用硅酸锌铍制造过荧光灯,但是由于有毒而无法推广,所以当麦基格发明了卤磷酸钙荧光粉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荧光粉来制造荧光灯,他认为荧光灯会很有市场,甚至有可能代替白炽灯。
  小贝克兰也是化学方面的专家,他与麦基格相识,所以当麦基格做出了新型荧光灯以后,立刻给小贝克兰送了一个试用品。
  陈强来自后世,对于荧光灯自然是没有半点的新鲜感,在未来荧光灯属于即将遭到淘汰的产物,更加省电耐用的LED灯成为了主流。
  然而对于小贝克兰来说,一种没有毒的荧光灯,真的是很新鲜的玩意儿,跟那些刺眼的白炽灯比起来,荧光灯发出的那种柔和的白光,更是让小贝克兰觉得科技感十足。
  小贝克兰在给陈强展示自己的荧光灯,陈强却突然想到的了一个主意,他开口问道:“你觉得聚乙烯能做成这种荧光的颜色么?”
  小贝克兰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这才开口答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我需要实验才能够给出确定的结论。”
  “我将荧光材料加入到呼啦圈中。我们造一个荧光呼啦圈!”陈强开口答道。
  “好主意!我马上练习我那位朋友,跟他要一些荧光粉,看看能不能做出有荧光效果的呼啦圈。”小贝克兰立刻答道。
  听完小贝克兰关于新型荧光粉的介绍后,陈强立刻就想到做一种荧光材料的呼啦圈。即便是最普通的荧光塑料,在转动起来的时候也要比普通塑料更加的炫酷,荧光材料做出来的呼啦圈,肯定会有市场。
  陈强也不由得想起了未来那些歌星演唱会上粉丝挥舞的荧光棒,还有很多奶茶店门口介绍今日特价的荧光板,这在未来都是很常见的。但陈强并不奢望四十年代能做出那种荧光材料,如果小贝克兰能研制出最原始最普通的荧光塑料,陈强就已经很满足了。
  小贝克兰是个行动派,陈强走后,他立刻开始进行试验,尝试着将荧光粉加入到塑料当中,研制出一种可以制造呼啦圈的荧光材料。
  小贝克兰也不愧是祖传的塑料专家,仅仅过了一个星期,陈强就受到了小贝克兰的好消息,最原始的荧光塑料已经被研发出来了。
  其实荧光粉这东西稳定性是极高的,这种材料是耐热的,若是不耐热的话也不可能用来制造荧光灯。所以研发荧光塑料,对于小贝克兰来说并不困难。只不过小贝克兰研发出来的荧光塑料,跟陈强想象的差不多,是最原始的荧光塑料,乍看上去甚至都看不出什么荧光效果,但是转起来以后,特别是跟光线产生对比以后,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有总比没有强,暂时将就着用吧!”想到这里,陈强开口问道:“这种荧光呼啦圈,成本提高了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