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391

  再比如24秒进攻违例,由于1942年还没有出现那种19比18的坑爹比分,当时的球队还是比较要脸的,不会靠不停传球拖延时间,所以戈特利布也没有意识到24秒进攻的必要性。
  再过几年的话,乔治·麦肯在篮下大杀四方,NBA的球队一旦领先就开始传球拖延节奏,这些情况一一出现,才让戈特利布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他也成为了改革的支持者。
  好在那个卖计时器的丹尼尔·比亚松是支持陈强的。历史上在五十年代提出24秒进攻违例的人,正是丹尼尔·比亚松,不过想想也正常,他是卖计时器的,自然是希望NBA设置这种与时间有关的规则。
  于是乎,陈强只得跟埃迪·戈特利布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埃迪·戈特利布能够在NBA规则委员会掌权25年,对于篮球规则的理解,绝对超过其他的教练,如果换成是其他人话,或许早已经被埃迪·戈特利布反驳的哑口无言。好在陈强也是专业的体育人,在未来从事了几十年的体育研究,再加上领先了七十多年的体育理念,所以与埃迪·戈特利布辩论当中,并不占下风。
  埃迪·戈特利布对于陈强的表现也是很吃惊的,陈强提出了很多篮球运动的独到见解,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埃迪·戈特利布能够感觉到,陈强对篮球运动的理解非常的深刻,或许并不在自己之下。
  双方辩论了一番,大致都说明的了自己的道理,而且也都说的很有道理,接下来就看在场的众人站在哪一边了。
  波士顿凯尔特人、罗切斯特皇室、巴尔的摩子弹,锡拉丘兹国民,这些肯定是支持陈强的,他们不会跟球队的金主唱反调,再加上陈强自己的纽约尼克斯,已经有五支球队站在陈强一边了。
  埃迪·戈特利布的费城勇士,肯定不会认同陈强的,所以接下来就看韦恩堡活塞、布法罗野牛和华盛顿国会大厦的态度了。
  韦恩堡活塞在NBL联盟当中也算是一支强队,历史上的韦恩堡活塞曾经在1944年和1945年,两次获得NBL的总冠军,从这方面来说,韦恩堡活塞是目前现行的这套规则的受益者,所以他们当然是选择反对修改规则。
  越是大的既得利益者,越是反对修改规则的,在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所以说改革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获得最多的人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因为改革受到损害,往往会选择阻挠改革。即便是每个人都明白,不改革的话大家都会死,但那些既得利益者宁愿在死前疯狂的过把瘾,也不愿意进行改革将自己变成穷光蛋。
  现在的韦恩堡活塞就是这个样子,在现行的规则下,他们的成绩非常好,他们的球队非常强,所以他们认为根本就没有修改规则的必要。
  布法罗野牛的总经理费里斯也是依旧表现出了反对的态度。他的观点还是那样,陈强的这些规则修改,都是在加强防守,这会使得比赛的进攻变得更加不流畅。
  在韦恩堡活塞队和布法罗野牛相继表态以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华盛顿国会队,望向了未来的“红衣主教”奥尔巴赫。
  1942年的奥尔巴赫还很年轻,可以算是诸多教练中作为人微言轻的一个,所以在会议室,他也一直没有怎么发言。
  如今奥尔巴赫却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这让他显得有些不适应。
  只见奥尔巴赫干咳一声,开口说道:“我也认为篮球运动的确是需要进行革新。所以我赞成陈先生的修改规则的方案。”
  陈强长出一口气,他还真没想到奥尔巴赫会支持自己。
  是事实这位红衣主教作为现代篮球的先驱人物,本来就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要是那种守旧派,也不可能成为现代篮球的先驱。
  第一个将黑人球员引入到NBA的,就是奥尔巴赫,要知道那可是1950年的事情,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非常的严重,奥尔巴赫把黑人球员带入到NBA,让黑人和白人同场打球,这挑战了无数白人的神经,要比总决赛三比零领先,然后被对手逆转丢掉总冠军更加招黑。与之相比,只是修改几条篮球规则,真的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九支球队当中,六个支持,三个反对,支持者已经占据了大多数,大局已定,新联盟修改篮球规则势在必行。
  新的联盟,将会采用新的规则!
第二七七章
亲力亲为
  爱德华·爱尔兰已经为纽约尼克斯队招募到了十二名球员。
  在纽约这种大城市,招募职业篮球运动员还是很容易的。纽约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的职业篮球队,他们曾经参加过ABL联赛或者NBL联赛,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而解散。比如刚刚过去的1941年,就有一支名叫纽约珠宝队的球队解散,原因是因为球队背后的赞助商纽约珠宝公司停止了赞助。
  当时的篮球运动员,其实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第二职业,有的甚至是兼职打篮球。对于绝大多数球员来说,他们打篮球所获得的薪水,不足以养家糊口,所以在没有比赛的时候,他们只能去找别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那个时代也有明星级别的篮球运动员,会获得很高的薪水。四十年代时最顶级的篮球运动员已经可以拿到1500美元的月薪了,而在当时,25美元的周薪都算是高薪白领,1500美元的月薪算是白领收入的十几倍。
  当然这1500美金的月薪,并不单表一年可以赚到18000美金,因为在没有比赛的月份里,球队是不会付给球员薪水的。当时的篮球联赛,一般会持续四个月,也就是说球员在余下的八个月里,是没有钱可以拿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球员才会有第二职业,甚至有的球员会同时为不同的球队打球,比如一些大学生球员,他们会在校队打球,也回去职业球队打比赛。
  陈强的纽约尼克斯队里也有大学生的存在,他叫鲍勃·菲斯杰拉德,是纽约福德姆大学的学生,爱德华·爱尔兰将鲍勃·菲斯杰拉德招入到球队当中,主要是看中了他的身体天赋,因为鲍勃·菲斯杰拉德拥有6英尺5英寸的身高。
  6英尺5英寸,相当于是1米96,比科比还矮一点,然而这已经是纽约尼克斯队内最高的高度了。
  纽约尼克斯队里最矮的球员,只有5英尺7英寸,相当于1米74。
  本来爱德华·爱尔兰还看好几个身高不到1米7的球员,但都被陈强给否决了,陈强倒不是看不起矮个子,只是篮球这项运动,对于矮个子来说实在是不太友好。换成足球的话,不到1米7的巨星有不少,橄榄球的话,哪怕长不到1米7,只要身体够敦实爆发力够强,也能打跑卫,唯独篮球,个头太矮实在是打不了。
  陈强的这支纽约尼克斯队,看球队名称的话是纽约尼克斯,看身高的话还以为这是湘北篮球队呢!
  之所以没有高的球员,并不是因为那个时候的美国人长不高,而是因为原始时代的篮球认为,那种两米多高的大个子太过于笨重,移动不够灵活,所以不太适合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
  事实上那个年代的白人大个子,也的确是很笨重。当时的球员,如果有2米05的高度,那灵活性就跟今天的博班·马扬诺维奇差不多了。要是身高长到2米08,那绝对要比博班更加笨重。放在未来的NBA,很多2米08的球员换防后卫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历史上的纽约尼克斯曾在1946赛季引进了一位鲍勃·克拉吉什的球员,他身高6尺10英寸,也就是2米08,体重235磅,也就是107公斤,这样的身高体重比例放在未来的NBA里绝对可以灵活的进行移动,但结果却是,笨重的他在攻防两端都成为了纽约尼克斯的漏洞,结果他只打了一个赛季,就告别了职业篮坛。
  早期的篮球是被小个子球员所统治,大个子球员要到乔治·麦肯出现以后,才真正的崛起,而乔治·麦肯之前的,一米八到一米八五,是篮球运动员最佳的身高。如果小托马斯活在四十年代末的话,说不定会感叹,NBA真友善,大家都抢着要我!
  对于这样一支纽约尼克斯队,陈强并不是十分满意,爱德华·爱尔兰所招募到的球员,并没有达到陈强的心理预期。
  不过陈强也知道,爱德华·爱尔兰已经尽力了,二战的爆发,也让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跑去参加了美军,这让篮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否则的话爱德华·爱尔兰也用不着去大学里招人。
  好在这个时代,上大学并不耽误打职业联赛。若是在未来的NBA,是不允许大学生加入的。如果你上大学的话,就老老实实的打你的NCAA吧,什么时候大学毕业了,或者中途休学了,什么时候再去打NBA,NBA和上大学,只能二选一。
  二战期间,很多篮球运动员去参加了美军,使得美国国内篮球职业联赛的水平也大幅度的下降,不过这对于美国国内的篮球职业联赛影响并不大,反正在1942年,无论是ABL还是NBL,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反倒是大学生篮球和高中生篮球,很受人们的欢迎。
  对于军队来说,篮球是一项很好推广的团体运动,不需要太复杂的设施,也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美军航母或者其他大型军舰上,一定会有篮球场,时不时的还会举办篮球比赛。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去参加美军,反倒促成了篮球技术的交流,来自美国各地的篮球运动员,在美军当中互相结识,互相交流技术,使得篮球在美军当中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也培养的大量的篮球爱好者。美军当中甚至发展出了专门的轮椅篮球比赛,让那些在战争受伤的军人参加。而未来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给美军战俘举办的运动会,篮球也是最主要的项目。
  二战结束以后,那些喜欢篮球的军人纷纷退役回到家中,这也使得篮球文化在美国各地逐渐的开始盛行起来,因此才有了NBA联盟的诞生。然而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篮球,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使得那些只为胜利的丑陋打法逐渐盛行,出现了19比18这样的奇葩比分,大大的降低了篮球的观赏性。好在NBA及时修改规则,才让篮球运动起死回生。
  言归正传,陈强对自己的球员很不满意,他还亲自去对球员试训了一番,结果发现,这些球员当中没有一个是投手。
  中距离跳投,在这个时代本来就属于非常规性的得分手段,甚至在很多球队当中属于被禁止的份手段,球员们不会去专门练习中距离跳投,自然也就没有了投手。
  如果没有扩大三秒区,也没有24秒进攻违例的话,中距离跳投的作用的确不大,至少在命中率方面,中距离跳投不如靠近篮筐位置的投篮。但是新联盟既然已经要采取新规则,那么中距离跳投就变得重要起来。
  中距离跳投不许要靠近篮筐,可以直接在三秒区外发动进攻,完全不需要担心进攻三秒的问题。同时中距离跳投这种得分方式,也可以节省很多组织进攻的时间,哪怕到了临近24秒的时候,也能赌一个压哨球。
  中距离跳投完全是因为篮球规则改变而诞生的一种进攻方式。
  然而陈强的球队中却没有投手,也就是说这支球队根本就没法去实行有关中距离跳投的战术。
  不仅仅是陈强的球队里没有投手,其他的球队里也没有投手,而且那个年头想要找投手,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没办法啊,只能自己来了!”陈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也是被逼无奈,最终决定亲力亲为,自己上场当那个投手。
  “好在这个时代的球员并不高,也没有那么强壮,跟其他篮球运动员相比,我这个身体还算是好的。要是放在未来的NBA,借我三个胆子都不敢上场!”陈强心中暗道。
  未来的NBA球员,那是个顶个的强壮,就陈强这个小身板,要是跟人家NBA球员打对抗,那根找死没有什么区别。遇到勒布朗·詹姆斯那种,推进起来跟个坦克似得,能把陈强直接撞飞到观众席上。
  而四十年代的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当然没有那么好,当时没有黑人球员,全都是白人,而且还都是那种比较瘦的白人。到了球场上连个身高两米的都找不到,所以不用担心有坦克球员把人撞飞。
  试想一下,乔治·麦肯这种球员,身高2米08,体重109公斤,而且还是个高度近视,上场打比赛得带着个大眼镜,结果却能肆虐篮下,成为NBA第一代传奇中锋,相当于是那个时代的奥尼尔。
  乔治·麦肯的身高和体重,跟那个白人前锋莱恩·安德森一样,后世人们说莱恩·安德森是软蛋、防守不行、没有对抗、没有移动等等,可他若是放在1950年的话,那就是奥尼尔一般的存在。
  陈强也看过这个时代的篮球比赛,他估摸了一下,以自己的身体素质,跟当时的美国篮球运动员相比,还算是强壮的。毕竟陈强是田径运动员出身,一般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要比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好一些。所以陈强根本不担心身体对抗的问题。
  其实这个时代的篮球,压根就没有身体对抗。
  现在去网上搜一下的话,应该能搜到五十年代NBA的部分比赛录像片段,从录像片段里可以看出来,五十年代的篮球,身体接触很少,以现代的眼光看,那个时候的篮球真的是太绅士了,防守球员像是在躲着进攻球员绕圈圈,同样的进攻球员也是在躲着防守球员绕圈圈。
  四十年代的篮球经常会出现那种情况,后卫球员持球前进,第一个防守者上去一个抢断,然后被持球者闪开,紧接着第二个防守者再扑上去抢断,以此类推,完全没有什么一对一的对位防守,只是单纯的球在谁手里,大家就都扑上去抢。
  这种球在谁手里,大家就都上来抢球的打法,自然会造成大量的空位投篮机会。但由于大家都不会跳投,即便球员在中远距离有了空位,持球者也不会把球传给他,要等到篮下空位机会,持球者才会把球传过去。
  对于投手来说,这样的篮球体系,遍地都是空位投中距离的机会,简直就是天堂!
  ……
  没有比赛参加,陈强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训练空间了,如今为了训练投篮,陈强又一次启用了训练空间。
  这一次陈强来到训练空间的篮球训练馆,从最基本的运球开始练习。
  年轻时候的陈强也算是个篮球爱好者,他虽然没当过职业篮球运动员,但是在体校里却接受过正规系统化的篮球训练,只不过训练的时间并不长,所以陈强的篮球水平,也就是小区篮球场打野球的水准。
  如今陈强主要是向练习一下中距离跳投。
  从最基础的接球定点跳投开始练习,慢慢的再练习运球后的跳投,急停跳投等等,至于那些难度比较大的跳投技术,直接被陈强忽略了。这毕竟只是1942年,会接球投篮,会运球投篮,会急停提跳投,就已经够用了。
  陈强知道想要投篮准,要么有天赋,要么就得靠勤加练习。
  像是库里那种神投手,绝对是天生就有投篮天赋,然后再加上后天的刻苦训练,才能够有那么精准的投篮。如果没有天赋,单纯靠后天练习的话,就算把手练废了也达不到库里那那种水平。
  陈强肯定没有库里那种天赋,他也不指望能达到库里那种的水平,1942年的时候连三分线都还没有,陈强只要老老实实的练好三秒区外的中距离投篮,打比赛就足够了。
  这种三秒区外的中距离投篮,跟罚球差不多,勤加练习还是可以投的很准的。
  训练空间里有十倍的速度加成,这使得陈强的投篮水平迅速的提升,在新球队成立前的那一个月里,陈强已经练就了一手不错的中距离投篮,虽然不至于百发百中,但是命中率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接球后的空位投篮,是陈强比较擅长的一种得分方式。
  一个月后,纽约尼克斯队正式成立,球队算上陈强一共有14名球员。
  而陈强除了要当球员之外,也担负起了教练的责任。
  陈强对篮球的训练也是知晓一些的,虽然比不上专门的篮球教练,指导一个高中校对还是绰绰有余。而在1942年,陈强脑海中的那些篮球战术体系,可是领先了七十多年,训练这个时代的球队,更是手到擒来。
  陈强给新球队制定的战术也很简单,进攻主要就是两招,一是快速突破,二就是突破分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