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391

  未来的美国体育联盟也是如此,各支球队经常会签约一些自由球员,甚至很多是三十多岁的外籍自由球员,这些球员并没有选秀顺位,但是他们依旧可以加盟美国的体育联赛。这些球员并不是没有参加选秀,只不过在选秀的时候没有被选中而已。NBA为了网罗优秀的国际球员,甚至制定了国际球员超过23岁自动成为未被选中的自由球员的规则。如此一来的话,很多三十岁左右才在欧洲或者南美打出身价的球员,可以用自由球员的身份进入到NBA当中。
  此时旁边又有人开口问道:“全美有那么多的高中和大学,每年有那么多的适龄青年,我们该如何来确定参加选秀球员的资格呢?”
  “很简单,让他们自己报名!我知道在八年之前,橄榄球的NFL就举行了选秀,而且被选中的大部分球员最终都没加盟球队,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参加选秀的球员,很多并不是自愿的。所以我决定让球员自己报名,自愿参加。这样一来球员被选中的话,也不会临场打退堂鼓。”陈强开口说道。
  “如果球员自己不来报名的话,那他就失去了参加选秀的资格,也就无法来我们的联盟打球了?我这样理解没错吧?”又有人开口问道。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关于这一点,我想补充的是,我将选秀年龄设定在18岁到23岁之间,从18岁到23岁有整整六年时间,球员也有六次报名参加选秀的机会,这六次机会,他只要把握住其中的一次,就能够来我们的联盟打球。我们给一个球员六年的时间进行考虑,而且他还连续放弃六次机会,我不认为这样的球员会真的来我们的联盟里打球,各位觉得呢?”陈强笑着问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要说错过一次机会是没考虑好,错过两三次机会可能是发生意外,那么连续六年错过六次机会,这肯定不是巧合,给过你六次机会都不来,这样的球员是真的不打算来打篮球的。
  随后陈强接着说道;“为了保障球队的权益,我专门制定了一个规则,如果球员被球队选中,那么他的签约权就属于这支球队,除非是这支球队将他的签约权交易出去,否则的话这名球员的签约权将永远属于选中他的球队,也就是说无论被选中的球员什么时候来联盟打球,他都只能加盟选中他的那支球队,否则的话他就无球可打。”
  “当然,为了保护球员的权益,我也制定了一个签约规则,比如第一轮新秀,球队想要签下他的话,必须要给予他一份二加二的合同,也就是说前两年的合同是有保障的,后面两年是球队选项。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各支球队可以珍惜自己手上的选秀名额,不要在选秀大会上乱选,既然你们选择了球员,就必须要付给他薪水,你们每一次选择都是有价值的。我这么做也是希望选秀规则可以持续下去,如果各位乱选一通的话,选秀规则也就无法推行了。”
  “另外我还打算给新秀球员制定薪水标准,每个新秀会按照自己不同的选秀顺位,得到数额不同的薪水,这个薪水的额度,我们可以参照联盟内球员的平均薪资,制定一个公式进行计算。各位应该都知道,想要汽车奔跑,不给汽车加油是不行的,我们想要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来我们这里打球,就要付出相应的报酬。我们不可能让球员免费给我们打工吧?给新秀设定一个薪水标准,可以鼓励那些优秀的青年来参加我们的选秀,而优秀的球员也会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比赛的门票也就更好卖了!”
第二九零章
政治正确的奥斯卡
  新联盟将进行选秀的事情基本敲定了,各支球队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对于球队来说,实行选秀制度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让他们收获到优秀的年轻球员。
  而此时,陈强也收到了《米尼弗夫人》第一笔的票房分账。
  在整个北美地区,《米尼弗夫人》获得了538.8万美金的票房,放在现在的话并不算多,但是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毕竟在那个时代,美国一张电影票只要20美分,想要卖出500万票房,就意味着得卖出2500万张电影票,考虑到当时整个美国的人口也就是1.3亿,这相当于是每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个人去看了这部《米尼弗夫人》。
  五个人就有一个看过的电影,自然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即便是电影已经下映,有关《米尼弗夫人》的话题仍然在媒体上不断出现。
  海外方面,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米尼弗夫人》的票房也很不错,即便英国整日被德国轰炸,可仍然贡献了上百万英镑的票房。只不过电影的海外分成,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够返回美国。
  米高梅的高层非常后悔,当初他们害怕得罪德国人,不肯为这部电影投资,结果导致米高梅公司少赚了一大笔钱,面对超过500万美金的北美票房收入,米高梅公司只能分到一点发行费,而主要的利润都被陈强这个投资人给拿走了。
  当然从战略角度讲,米高梅公司还是赚的,米高梅公司派出《米尼弗夫人》这样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愈加坐稳了电影行业的龙头位置,至少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好莱坞其他的电影公司是没有办法跟米高梅公司一较长短的。
  而《米尼弗夫人》作为一部电影,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票房和口碑,还有奖项。几乎所有的电影从业人士都认定,《米尼弗夫人》必然会入围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唯一的疑问是这部电影最终会获得几个奖项的提名。
  报纸上的娱乐版块,又有一篇吹捧《米尼弗夫人》的文章,这一次文章夸的是电影的导演威廉·惠勒,文章里各种赞美威廉·惠勒的导演能力,简直将他夸成了好莱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导演。
  陈强望着这篇文章,微微的笑了笑,如果换成夸赞别人,陈强或许会不屑一顾的只撇嘴,但是这么夸威廉·惠勒的话,陈强到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虽然威廉·惠勒还没有拍摄那部《罗马假日》,但此时的他绝对是好莱坞里最顶级的导演,没有之一。说是后无来者可能有些夸张了,但要说前无古人,威廉·惠勒绝对当得起这四个字。
  埃丝特靠在陈强身旁,她扫了一眼报纸上的内容,开口说道:“威廉·惠勒的新电影要上映了,此时正忙着做前期的宣传呢,所以报纸上会比较频繁的出现他的名字。”
  “新电影,我看到了,是这部叫《孟菲斯美女》的电影么?”陈强在文章的末尾找到了相关的信息。
  埃丝特点了点头:“《米尼弗夫人》拍摄完成之后,威廉·惠勒便拍了这部《孟菲斯美女》,这部电影本来是打算在今年年底上映的,但是因为《米尼弗夫人》的票房太好了,所以延长了公映的时间,《孟菲斯美女》也只能推迟到明年上映。”
  “报纸上说,《米尼弗夫人》将会入围下一届奥斯卡奖,而且至少会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这三个提名。”陈强说着望向埃丝特,接着道:“你对最佳女配角有兴趣么?”
  “最佳女配角?那可是奥斯卡奖啊,怎么可能轮到我,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女二号,跟其他演员相比,我的资历还是太浅了。”埃丝特开口说道。
  “但你也有其他演员没有的优势。”陈强开口说。
  “是什么?”埃丝特问道。
  “政治正确。”陈强放下报纸,接着说道:“《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就凭着这一点,这部电影有会有很大的概率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奖项,而里面的角色也是如此,葛丽亚·嘉逊饰演的女主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身在后方但是却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美国还是盟军,都需要这样的形象,所以葛丽亚·嘉逊十有八九会获得最佳女主角,至于你饰演的角色,则是整部电影中唯一死掉的角色。”
  “这跟得奖有关系么?”埃丝特下意识的问。
  陈强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当然有关系,在这种政治正确的电影当中,演一个死人,是很容易获得加分的。”
  陈强深知,想要在奥斯卡上拿大奖,仅仅把电影拍好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要政治正确,未来的好莱坞电影当中,因为政治正确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更是能数出来一大把。
  1990年到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当中,大约有9部是涉及到政治正确因素的。那个时代奥斯卡奖的政治正确因素还不那么严重,像是《阿甘正传》、《雨人》、《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角斗士》等等,有人物的命运探索这种励志主题,有个人英雄主义主题,有崇尚理想和爱情主题。即便是有的电影充斥着美式英雄主义,但并不缺乏博爱和救赎的精神。
  然而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出现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如果将里面的黑人演员换成是白人,如果里面没有描述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这部电影能够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自从《撞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导演们发现这种政治正确的电影比较容易得奖,于是那些想要冲击奥斯卡的大导演,纷纷开始拍摄政治正确的电影。
  2010年的《拆弹部队》,在美国仅仅获得了660万美金的票房,但是由于这部电影歌颂了驻伊美军的忠诚、有爱和团结,并且在为美国入侵伊拉克寻找合法性,最终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2011年的《国王的演讲》,这个不用多说,题材上百分之百的政治正确,不给奖都对不起英国女王。
  2013年的《逃离德黑兰》,恰好是伊朗核问题闹的最凶的时候,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制裁伊朗,并且有要干架的趋势。这部电影是在暗示美国制裁伊朗的正义性,同时也是在表达伊朗是邪恶的。政治正确到了这种地步,被捧为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正常。
  到了2014年,政治正确又回归到了美国的种族问题,《为奴十二年》这种黑奴题材的电影,摆明了是在讨好奥斯卡。
  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讲的是猥亵儿童;2017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是黑人加同性恋的双重政治正确;201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讲的是种族;到了2019年的《绿皮书》又再次回归到了黑人题材。以往那种励志的、英雄的、表现理想的电影已经很难在奥斯卡上拿到大奖,政治正确已经超越了电影对于艺术或者商业的追求。
  在1942年,《米尼弗夫人》就是这样一部彻头彻尾的“政治正确”电影,在二战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奥斯卡评审委员会不将最佳影片颁给《米尼弗夫人》的话,那真的是天理难容了。
  至于奥斯卡的个人奖项,一般情况下是所饰演的角色越惨,越容易获奖。
  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曾经调侃,如果拿不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那么你就试着去演一个傻子吧!
  这里大概是在调侃《雨人》的达斯丁·霍夫曼以及《阿甘正传》的汤姆·汉克斯。特别是汤姆·汉克斯,那一年有太多优秀的电影,也有过太多演技爆炸的男明星,结果汤姆·汉克斯凭借着两个多小时面摊呆滞的表情,拿下了一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这肯定会让很多人觉得不服气。
  后来人们渐渐发现,想要在奥斯卡里获得个人提名,不仅仅是要演傻子,更需要卖惨,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傻子也是卖惨的一种,人都傻了,还不够惨么?
  《当幸福来敲门》里的威尔·史密斯惨到睡厕所,于是他获得了一个奥斯卡提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马修·麦康纳惨到得艾滋病还买不起药,所以他拿到了奥斯卡影帝;还有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演了那么多年的帅哥都没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结果在《荒野猎人》里又是被印第安人揍,又是死儿子,又是钻马肚子,自虐似得卖了一波惨,活生生的将自己整成了一个废老头子,终于拿到了期待了二十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要论惨的话,哪有比死掉的角色更惨的,埃丝特所饰演的那个角色,最终就是死在德国人的枪口之下。如果是主角的话,结局时候死掉这种设定或许不是一个加分项,但作为配角的话,吹灯拔蜡绝对是获奖的加分项目。
  “正如埃丝特所说,她最大的劣势就是资历太浅,但是她也有优势,那就是《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从获奖这方面来看,政治正确比什么都重要。”想到这里,陈强打算帮埃丝特添一把火。
  ……
  几日后,美国一些著名的影评杂质,或者是一些大报纸的电影娱乐板块,出现了很多歌颂《米尼弗夫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夸赞电影本身,有的是夸赞导演,有的是夸赞编剧,有的是夸赞主演,每个文章的切入点不同,但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有称赞电影的女二号埃丝特。其中更是有一些媒体明里暗里表示,埃丝特的表演应该入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提名。
  明眼人能够看出来,这就是在为埃丝特提名奥斯卡在造势。而这种规模的造势,很明显是有资本在驱动的。
  一些知情人士都已经猜出来,这肯定是陈强给这些媒体花钱了!
  美国毕竟是一个资本为王的世界,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有资本的支持,获奖肯定是要更容易一些。更何况那些好莱坞的电影人,也不愿意去得罪资本家。
  就比如肯尼迪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呼风唤雨,就是因为资本的威力,肯尼迪家族在电影产业上有大笔的投资,所以才会在好莱坞有话语权,再加上肯尼迪家族的政治地位,使得米高梅这样的顶级电影公司,对于肯尼迪家族都会忌惮三分。老肯尼迪的一句警告,米高梅的高层都不敢拨款拍摄《米尼弗夫人》了。
  ……
  奥斯卡金像奖终于公布了提名。
  政治正确的《米尼弗夫人》果然是大赢家,他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两个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电影剪裁、最佳视觉效果等12个提名。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能够拿到的奥斯卡提名,《米尼弗夫人》几乎是拿全了。
  根据影评人的预测,最佳影片、组价导演、最佳女主和最佳编剧这四个奖项,《米尼弗夫人》是拿定了,至于还能不能摘走其他的奖项,就看运气如何了。
  埃丝特也顺利的获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与她竞争的分别是《断肠云雨》里的苏珊·皮丝,《孤鹃归巢》里的格拉迪丝·库帕,《伟大的安迪逊大族》里的艾格尼丝·摩赫,以及同样在《米尼弗夫人》里有过出演的美·惠提。其中美·惠提曾经在1937年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她在《米尼弗夫人》里饰演埃丝特的祖母。
  不过陈强却觉得,美·惠提肯定不是埃丝特的对手,毕竟埃丝特所饰演的角色,最后死掉了。得奖这种事情,活人很难争的过死人的。
  作为《米尼弗夫人》的主要投资人,陈强也被邀请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
  于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来临之际,陈强放下了球队和新联盟的事情,和埃丝特一起,前往了洛杉矶,参加第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第二九一章
花花公子官二代
  洛杉矶,椰子林使馆酒店,第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这座酒店也曾经是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举办地。
  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都是有固定地点的,之前的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大多是在洛杉矶的比尔特摩碗酒店举行,后来随着奥斯卡越来越重要,举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般的大酒店已经无法承办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于是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便移师雷电华潘太及斯剧院,到了第33届又改为圣莫妮卡公民大礼堂举办,第41届开始干脆去了更大的洛杉矶音乐中心。如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是来到了有3400个座位的杜比剧院,而且根据签订的合同,一直到203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会在杜比剧院举行。
  四十年代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是在酒店的大礼堂举行,整个颁奖典礼也更像是一场盛大的酒会,来宾们穿着礼服,捧着香槟,在席间穿梭,互相交谈和吹捧着,待到颁奖仪式开始的时候,大家才会正式就坐,等待奖项揭晓的那一幕。
  影视圈的人,陈强认识的没有几个,他干脆找个地方坐下,品味着手中的香槟。而埃丝特这位大美女,却是众星捧月一般,被人们围拢着。
  来到现场的人都已经猜测到,埃丝特有很大的可能性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作为一个年轻演员,第一次出演女二号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埃丝特成为好莱坞女演员中的新贵。更何况埃丝特背后还有陈强这个大金主撑腰,这种有后台的女演员,理所当然会让很多人去刻意的讨好。这些电影人未来指望埃丝特提携呢!
  陈强本想安静的等到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却没想到他根本就安静不下来,他才坐下没有三十秒钟,便有人笑盈盈的走了过来。
  来的是一个好莱坞的制片人,他跟陈强寒暄了半天,很显然是在找机会跟陈强拉近关系。
  随后,好莱坞的导演、编剧乃至演员也都接踵而至,纷纷接着这个机会接近陈强,有两个编剧甚至跟陈强聊起了自己接下来些的剧本,言外之意是希望陈强可以投资,而几个好莱坞的女演员也是不停的在朝陈强抛媚眼,如果陈强今天没有带女伴来的话,估计会有女明星会直接给陈强塞一张酒店的房卡。
  陈强好歹也是千万富翁,这种有钱人出现在好莱坞,自然会有很多人跪舔。这个时代的千万富翁,相当于后世那种身价十几亿的亿万富翁。
  陈强不停的应付着那些想要跟他结交的人,慢慢的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刚刚见过谁了。
  “陈先生!”又一个声音响起,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中年男子背后还有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这青年让陈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陈强象征性的举了举酒杯,然后开口说道:“这位先生,你好,请问?”
  “我叫约瑟夫·肯尼迪。”对方开口说道。
  “原来您就是肯尼迪先生,久仰大名!”陈强立刻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