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391

  “那正好,我最近有一笔赚钱的大生意,明天你拿几百万美金过来,这份生意我就算你一份。”孔大公子噘着嘴昂着头,仿佛是给了陈强很大面子一般。
  “孔公子真是说笑了。”陈强笑着回答道。
  陈强嘴上说是说笑,心中却是不住的吐槽,这个孔大公子真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几百万美金!
  陈强拿不准孔大公子是不是真的来要钱的,但如果不是在美国的话,陈强真的会被孔大公子敲诈一笔,毕竟孔大公子在国内是真的有权有势。然而这里是美国,陈强好歹也是认识罗斯福的,孔大公子不敢拿他怎么样。
  然而孔大公子却开口说道:“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我是真的有一笔可以赚钱的生意,原本我是打算找几个美国佬合作的,看在你是中国人的份上,就算你一份,那些美国人,我也不怎么信得过他们。”
  孔大公子一脸认真的表情,让陈强有些不知所措。陈强也搞不清楚,孔大公子是真的有生意要做,还是单纯的想要从陈强这里敲诈一笔。
  “不知道孔公子的这笔生意,我得拿出多少钱?”陈强开口问道。
  “先来个两三百万吧,不够的话我再跟你要。”孔大公子一副很不在意的样子。
  “乖乖,一张口就是两三百万,这二世祖以为我的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陈强心中冷哼一声,嘴上则开口说道:“两三百万美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孔公子能不能再透露一些这大生意的信息?”
  “也是,不让你了解明白的话,你也不会心甘情愿的掏钱,这样吧,你明天来酒店找我,我再跟你慢慢谈。对了,不要上午来,我中午十二点以前可起不来。”孔大公子开口说道。
  这位孔大公子整日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可以说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夜店小王子,要是一天不去过夜生活都会觉得不舒服,平日里睡到下午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现在他是蒋夫人的秘书,所以在夜生活方面收敛了很多,至少能在中午起床了。
  孔大公子离开之后,陈强也开始犹豫,该不该相信孔大公子所说。
  这位孔大公子虽然是劣迹斑斑,在政坛混的也远不如他的父亲,但是在做生意方面,孔大公子可远比他的父亲强得多,当然孔大公子做的都是那种投机倒把的生意,要让他做实业,那是做不来的。
  抗战结束后,孔大公子成立的扬子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对美贸易,无论是从美国进口还是对美国出口,都是这位孔大公子说的算,像是囤积居奇、垄断商品、哄抬物价、投机倒把、甚至走私,都是孔大公子的收入来源。当时很多老百姓手里拿着金圆券,却买不到东西,而孔大公子则是坐拥大量的商品,赚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甚至后世有一些人认为,民国当时的经济,就是被这位孔大公子给拖垮的。
  能够积累起巨额财富的人,肯定不是二百五,而能赚到富可敌国的商人,即便是他使用的是不光彩的手段,但也绝对是个有能耐的人。
  从这方面来说,孔大公子虽然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但并不是无脑的纨绔子弟,他的商业嗅觉绝对是一流的,而且他能够想到那么多投机倒把的赚钱方法,可谓是脑子灵活、胆子够大。
  “或许这个孔大公子真的有赚钱的生意呢?”陈强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这个孔大公子让我明天去找他,如果是在国内的话,这肯定是一场鸿门宴,不过这里可是美国,不是他能够为所欲为的地方。他孔大公子认识美国政要,我也认识美国政要,如果我跟白宫预约一下的话,最少能跟罗斯福总统见个三五分钟,这一点就算是国内那位呼风唤雨的孔院长也做不到!”
  “我也不用忌惮这位孔大公子,就算得罪了他又如何,大不了1949年以前不回国就是了。明天我不妨去看看,这位孔大公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
  次日下午三点钟,陈强抵达酒店,来找这位孔大公子。
  孔大公子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手中拿着一根雪茄,正一脸惬意的吞云吐雾。手下人将陈强带过来,孔大公子甚至都没有起身,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说了一个字:“坐!”
  陈强坐下后,有人端上茶水,而孔大公子也是大方,直接扔给陈强一条雪茄。
  孔大孔子抽的,肯定是最一流的雪茄,然而陈强接过后,却并没有点燃,他觉得这必然是从国内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买来的,这一根雪茄,不知道够一家人多少天的饭钱,陈强实在是不忍去消费这些民脂民膏。
  “多谢孔公子,不过我不会抽烟,我是运动员出身,不碰香烟或者雪茄这类东西的。”陈强开口拒绝道。
  “晓得了!”孔大公子也没有强求,他吸了一口雪茄,接着切入主题:“从去年开始,美国便禁止出售新车的轿车了,这你应该知道吧?”
  陈强点了点头:“我知道,不仅仅是轿车,所有的民用车,只要是新车,一律不允许出售。也多亏了我买车买的早,要不然的话,我也只能买二手车了。”
  “最近二手车价格涨得厉害,你知道么?”孔大公子又问道。
  “略有耳闻,据说很多二手车的价格,已经比新车还要贵了。”陈强回答说。
  自从美国不允许出售新车以后,二手车价格是一路高涨,当然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市场上的新车停止了供应,只剩下二手车可以流通,而二手车会因为使用出现各种故障火事故,从而产生损耗,这也就造成了市面上的汽车数量会不断的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汽车存量越来越少,车的价格自然就卖的越来越贵。
  而在1942年的十二月,美国又宣布了另一项政策,那就是汽油和橡胶的配给制。
  石油和橡胶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战争时期,这些资源当然是优先供应战场的,再加上美国要多其他盟国进行援助,所以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的浪费了,只能实施配给制度,对汽油和橡胶限量供应。
  汽油供给的情况还好一些,毕竟美国有的是石油,但是橡胶的供应却是不足的,这个时代的橡胶都是天然橡胶,产能就那么多,不限制的话肯定不够用。等到1943年的时候,连鞋子都会进行配给制,因为生产鞋子会消耗掉一些橡胶。
  汽油是汽车驱动的原料,汽油的配给,显然会影响到汽车产业的发展,开车仿佛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至少很多人开车不敢大脚踩油门了。然而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对于汽车的需求非常的大,可以说汽车是美国人的生活必需品,汽油配给制度,使得开车的成本增加,反而造成了车价的上涨。
  这是一种比较好理解的经济学现象,当生活必需品受到限制的时候,涨价是必然的;而如果不是生活必需品的话,受到限制则会让价格降低。
  这就好比猪肉,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算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如果在饲料方面给出一定的政策限制,比如饲料某种营养成分要达标之类的,那么养猪成本必然会提高,猪肉价格就提升了。
  而对于很多中国老百姓来说,汽车并不是生活必需品,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由于公共交通很发达,有没有汽车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坐地铁比开车要更快,所以大城市里给予汽车越多的限制,汽车价格就会下降的更多,那些限号的大城市,4S店给的优惠幅度往往是比较大的。
  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汽车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应该适用于猪肉那一条,越是在使用方面给予限制,汽车使用低成本就会越高,汽车的售价也会越高。
  汽油配给之后,汽车仿佛变成了奢侈品,美国二手车的价格更是飞涨起来。在1938年,某一款福特汽车新车的价格是2000美金,而到了1943年,同一辆1938年产的福特二手车,卖3000美金绝对有人要。开五年价格反倒是涨了一半。后世国内有所谓的加价提车,而在当时的美国,那真的是加价提二手车。二手车比新车卖的更贵,不知道人以为这是某二手车平台又在耍坑人的套路呢!
  关键的是,美国的二手车不但卖的贵,而且还是供不应求,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车。
  言归正传,孔大公子翘着二郎腿,他依旧没拿正眼看陈强,而是看着天花板说道:“我就是打算做一下汽车的生意。”
  “这个孔大公子该不会是想在美国倒卖二手车吧!”陈强心中暗道。
  孔大公子接着介绍道:“前不久我刚认识了通用汽车的总裁,知道通用公司还存有一大批1942年以前生产的新车,我打算把这些新车买下来,然后再卖给美国人。现在美国的汽车市场是供不应求,我估摸着一辆汽车,最少能赚2000美金。”
  二战前的美国,600美金就能买到一辆家用的小汽车,当然这种汽车是属于汽车当中比较便宜的,就相当于现在的国人开一辆四万左右落地的国产车。而稍微富裕一些的美国人,肯定会选择1500到2000美金左右的汽车,这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国人开一辆20多万落地的合资品牌。有钱人的话就买那种3000美金以上的汽车了,相当于现在开一辆豪华品牌的C级车。
  如果孔大公子从通用公子那里买的是2000美金级别的汽车,那么以现在美国汽车供不应求的情况,一辆车赚2000美金,还真不算是夸张,毕竟开了五年的二手车都能涨一半的价格,一公里没开过的新车,涨一倍也不算夸张吧。
  照这么算起来的话,卖1000辆汽车的话,可就能赚到200万美金。以目前美国市场对于汽车的需求,别说是1000辆汽车,就是一万辆汽车也可以轻松吃下。
  然而下一秒,陈强突然想到一件事情,美国已经颁布了法律,是不允许汽车企业出售新车的,那么孔大公子该如何从通用公司买车呢?
  于是陈强开口说道:“孔公子,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美国现在是不允许汽车生产企业出售新车的,我想通用汽车公司应该不会违反美国的法律吧?”
  “美国政府的确不允许出售新车,但有几种例外,政府部门、军队是可以购买新车的,另外就是外国的公司也是可以从美国购买新车的,而且同盟国还有优先购买权。”孔大公子开口说道。
  陈强瞬间明白过来,孔大公子这是要以中国公司的名义,向通用购买汽车,然后再卖给美国人!
  孔大公子身份特殊,有官方的背景,他甚至可以用中国官方的名义,在美国购买汽车,这样就不会受到新车的购买限制。这相当于是钻了美国政策的空子。
  不得不说,孔大公子在投机倒把方面,果然是有独特的天赋。
  而且这种生意,也就只有孔大公子这种身份的人才能够做的来,孔大公子别后有国内最顶级的达官显贵撑腰,即便是钻美国政策的空子赚钱,美国人也拿他没有办法。换成是普通的商人,敢这么做的话,美国政府肯定会直接翻脸。
第二九七章
孔公子买车
  听了孔大公子的介绍后,陈强已经有些心动了。
  这位孔大公子的名声不怎么样,抗战结束后更是靠着哄抬物价和走私商品搜刮民脂民膏,弄的民不聊生,若是放在平时的话,陈强是不屑于跟这位孔大公子合作赚钱的。
  但如今孔大公子要在美国投机倒把,既然是赚美国人的钱,陈强心中就没有什么负罪感了,美国人的钱,不赚白不赚,更何况现在的陈强也需要钱来收购那些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现在多从美国人手里赚点钱,未来就能多运回几件中国的文物。
  于是陈强开口问道:“不知道孔公子打算用什么名义给通用公司购买汽车,是成立一家贸易公司,还是以重庆方面的名义?”
  “之前我在香港的时候,看中了一家利威贸易公司,这家利威公司是英国人开的,属于英资企业,我打算把这家公司买下来,然后用利威公司的名义,去通用公司购买汽车。”孔大少爷开口说道。
  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美国做生意的话,英资肯定要比中资企业更容易办事。
  陈强与孔大少爷又谈了一些细节,最终陈强决定,出二百万美金,跟孔大少爷合伙做这个生意。
  但在此之前,陈强还是决定,去打听一下孔大公子的虚实,毕竟是二百万美金的生意,还是要小心谨慎才对。
  孔大公子整日里花天酒地,这种人身边肯定都会跟着一群跟班,而以孔大公子的性格,也必然会在跟班面前吹牛的,于是陈强便找来了私家侦探,花了一切钱,从孔大公子的跟班那里套出了一些真实的信息。
  首先孔大公子是真的要做汽车生意。
  蒋夫人访美,孔大公子作为蒋夫人的秘书,认识了很多的美国政商界人士,孔大公子虽然纨绔,但是社交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很快他就跟通用公司的高层处好了关系,然后他得知通用公司那里存着一大批美国参战前生产的民用汽车。孔大公子敏锐的商业触觉马上察觉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虽然倒卖汽车能赚不少钱,但这笔买卖是需要本钱的。汽车毕竟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商品,普通人买一辆汽车,可能需要攒好几年的钱,后世那些开四儿子店的,还有那些做二手车的,哪个不得有一大笔本钱。
  然而孔大少爷手里却没有那么多钱。
  孔大少爷来自于孔家,孔家虽然不缺钱,但并不代表孔大公子能够随时调动几百万美金的资金。孔家富可敌国,能够掏的出二百万美金,但是孔家老爷知道自己这位大儿子是什么德行,简直就是一个惹是生非的二世祖,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孔老爷怎么可能拿出几百万美金来陪孔大公子去疯。
  而平日里跟着孔大少爷吃喝玩乐的那些跟班,也拿不出多少钱,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跟班能够拿出两百万美金来,还犯得着去跟在孔大少爷屁股后面做跟班么!
  两百万美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孔大少爷就算是去借,也没有地方能借给他两百万美金,恰好这个时候,陈强出现了,孔大公子得知陈强在美国股市赚了上千万美金,于是乎就来拉陈强入伙做这个汽车生意。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陈强找来了专门的律师和会计师,专门去负责给孔大少爷的这笔投资。
  如果是在国内,拿二百万给孔大少爷做生意,无异于是与虎谋皮,人家孔大少爷赚了钱不分给你,顺便再将你那二百万美金给吞了,陈强也拿孔大少爷没有办法,告又告不赢,动武的话枪也没有人家多,只能吃哑巴亏。
  但是在美国,陈强并不担心孔大少爷会赖账。一来孔大少爷在美国没有那么大的势力,二来在美国经商,必须得按照规矩办事,签好了协议,该怎么分账清晰明了,而且陈强还找了专门的律师和会计师,除非孔大少爷做的是非法生意,否则的话他是赖不了账的。
  就以卖车来说,每卖出一辆车,就必须得向联邦政府缴纳相应的税,偷税漏税在美国的违法成本是很高的,非法途径倒是不用交税,可如果是从非法途径买车卖车的话,就算是他孔大公子愿意卖,那些买车的老百姓也不愿意买,普通美国人犯不着为了买辆车而犯法。
  所以孔大公子想在美国做生意,就必须按照美国的规矩来,陈强也不担心孔大公子会因此赖账。
  历史上的孔大公子,在垄断中美贸易之前,靠的就是在中国倒卖外汇和在美国倒卖汽车,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而后他才有本钱垄断中美之间的贸易,成立扬子公司,通过哄抬物价和走私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当时国内美元兑换法币的官方价格和黑市价格是不同的,黑市价格是官方价格的四倍,也就是说拿着一美元去银行换法币,在黑市换的话可以翻四倍。
  孔大公子便利用蒋夫人的关系,用法币在中国的银行里兑换了美元,然后拿到黑市上再换成法币,从而获得了四倍的利润,这算是孔大公子的第一桶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