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391

  史迪威将军迟疑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虽然会有些麻烦,但还是可以的。”
  “我这里有一张支票,想要转交给他们,希望史迪威将军可以帮忙。”陈强直截了当地说道。
  “支票?你打算捐钱给第十八路集团军么?”史迪威开口问道。
  “正如你所说,第十八路集团军是最艰苦的,所以也是最需要帮助的!这些英雄们在为祖国牺牲,我也应该为他们付出!”陈强回答道。
第三零九章
狗咬狗
  次日,陈强来到了史迪威将军的住处,再次见到了史迪威将军。
  陈强将一张支票递给了史迪威将军,史迪威将军接过支票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500万美金,这么多!”史迪威将军一脸吃惊地说道。
  “比起那些正在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们,这点钱算不了什么。”陈强开口说道。
  “我本来以为只会有二三十万美金,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既然有这么多钱,你可以去采购大量的物资,等到滇缅公路重新开通以后,再运到中国去。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划算的。”史迪威将军开口说道。
  “直接运送物资过去,怕是送不到第十八路集团军的手上吧!”陈强笑着说道。
  史迪威将军点了点头:“的确如此,贵国的元首对手第十八路集团军并不友好。我曾经提出给予第十八路集团军一些物资援助,但是却被否决了。”
  史迪威将军说着长叹一口气,眉头微微皱起,脸上的为难一闪而过。
  “史迪威将军,您有什么难处么?”陈强开口问。
  “如果没有这么多钱的话,或许并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是500万美金实在是太多了,这么一大笔钱,如果通过我送到第十八路集团军手中,必然会引起重庆方面的猜忌。”史迪威将军开口说道。
  陈强迟疑了几秒钟,低声问道:“那该怎么办?我应该换一张数额小一些的支票么?”
  史迪威想了想,随后开口问道:“如果你真的打算将这500万美金送到第十八路集团军手上,那我会帮你想办法的!大不了这个中国战区的总参谋长我就不做了!”
  说到这里,史迪威握了握拳头:“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你愿意把这笔钱托付给我,是你对我的信任,就凭着这份信任,我决不能辜负你,不能辜负中国那些勇敢的战士们!”
  史迪威的语气很决然,更像是一个慷慨赴死的勇士。
  此时的史迪威将军,在中国的处境并不太好。史迪威与重庆那位大佬已经产生了矛盾,而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也演变成了“史迪威事件”。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史迪威被派到了中国,担任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然而在局势指挥权方面,史迪威与重庆方面却产生了冲突,双方的战略战术的理念不同,因此造成了矛盾。
  重庆的那位大佬认为,三个中国师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师,所以在日本人发动进攻的时候,中国军队应该集结兵力重点防守,等到日军撤退时再发动反攻。而史迪威则认为不要中国军队不应该集结部队,以免被日军重点歼灭,史迪威倡导纵深防御战术,通过战略纵深来不断削弱日军。
  这是两种军事理念的冲突,究竟谁对谁错很难评论,然而纵观抗战时期几大重要的战役,重庆方面采取的也是这种重点防守的策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某某保卫战”,而夺回失地的“某某大捷”却少的很。未来到了解放战争情况也差不多,南京政府很喜欢集结大兵力,然后一头钻进了包围圈,成建制的被全歼。
  战略战术理念的不同,算是史迪威和重庆方面第一个冲突,而之后史迪威希望重庆方面可以进行军事制度的改革,对部队进行精简整编,撤换无能的高级军官,并授予前线指挥官全权。而这些都受到了重庆方面的强烈反对。
  当时大家虽然都叫“国民革命军”,但其中却是派系林立。重庆的那位大佬是很喜欢使用嫡系人马的,只要是他的嫡系人马,即便是能力差一些,也会坐上重要的职位,而其他派系的人,实力出众的还会受到他的打压。就好比第二战区的阎长官和第五战区的李长官,手下也都是人才济济,但因为不是重庆的嫡系,所以很多人才都得不到重用。
  众所周知的是,那位重庆的大佬在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比较一般,可偏偏喜欢对前线的战事指手画脚,弄得很多前线的将军们需要不断的向重庆方面请示才能作战,经常会贻误战机,有的时候还会因为重庆的错误指挥导致战争失利。
  因此史迪威提出的这个军事制度改革,更像是在针对重庆方面,重庆的那位大佬觉得,你这个美国佬是不是在故意搞我?是不是要从我手中夺权?或者是打算把我踹开另立一个傀儡?于是乎两人的矛盾更加激化。
  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失败,使得中国失去了滇缅公路,对于史迪威在华的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一场战役是由史迪威指挥的,而在此之前,史迪威向重庆递交了缅甸作战计划就遭到了重庆方面的反对,重庆方面的那位大佬甚至通过私人关系,要求罗斯福撤换史迪威。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重庆方面之所以可以继续容忍史迪威,是因为史迪威是分配美国援华物资的负责人,重庆还指望着史迪威给予援助,所以即便是重庆的那位大佬再讨厌史迪威,但还是得忍着。
  史迪威也知道自己在华的处境非常糟糕,因此当他拿到这张500万美金的支票后,才表现出慷慨赴死一般决然的样子。史迪威自己也知道,如果自己将这500万美金的支票送到第十八集团军的手中,可能会彻底的点燃他和重庆方面的矛盾,他的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位置还能不能继续坐下去还是两说。
  历史上在1944年的时候,史迪威促成了美国“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而之后史迪威提出要给予中国军队平等援助,也就是说美国的援助也会送到第十八路集团军的手上。而对于重庆大佬来说,援助第十八路集团军是真的触动了他的逆鳞,他对于消灭第十八路集团军的执念或许要远超赶走日本人。他可以容忍日本人扩大地盘,但绝不能容忍第十八路集团军建立更多的敌后根据地。
  恰逢中国军队在豫湘桂战场上的大溃败,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史迪威便向马歇尔建议由自己全权指挥中国军队,包括第十八路集团军,并且由美方支配美国援华物资。这个建议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首肯,他置信重庆要求其交出军事指挥权,重庆方面当然不可能交出军事指挥权,结果导致了“史迪威事件”彻底爆发。
  站在私人的角度上,任何人得到了巨大的权力都不会轻易的放弃,更何况是可以统治一个国家的军权。而站在国家的角度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也不会放弃本国全国军队的指挥权。如果算上独立的军事指挥权的话,未来世界上的主权国家好像并没有195个之多,因为总有那么几个国家,军队的指挥权并不在自己的手中。
  而站在美国的角度上,我给你武器装备、给你物资援助,你吃着我的、用着我的,却给我打败仗,这肯定是不能忍的。而且史迪威将军给予美国政府的汇报中,也提及了重庆方面热衷于围堵陕甘宁边区,而对于抗日的热情度则并不是那么高涨,在罗斯福看来,重庆方面就是在拖后腿。太平洋上有上百万的美国大兵正在拼命,重庆这边帮不上忙也就罢了,却还在送人头,罗斯福肯定要设法撤下这种帮倒忙的人。
  然而“史迪威事件”最终却以重庆方面的胜利而告终,罗斯福最终还是召回了史迪威,让魏德迈接替了史迪威的位置。与前任史迪威相比,魏德迈与重庆大佬的关系非常好,解放战争期间,在南京大势已去的时候,魏德迈还极力主张加大对南京方面的军事援助。
  ……
  500万美金的支票交到史迪威手上,陈强的心总算是踏实下来。
  陈强倒也不担心史迪威会黑下这500万美金,对于史迪威的人品,陈强还是很信得过的,姑且不论史迪威的军事素养和政治手腕如何,他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的确是操碎了心。这样一个愿意为中国抗日战争付出的人,陈强愿意给他信任。
  至于这500万美金的支票到了第十八路集团军手中会如何被使用,也不是陈强能够操心的事情了。陈强相信第十八路集团军的同志们神通广大,自然有办法将这些钱换成急需的战略物资,然后用在抗战事业当中。
  “三叉戟”会议的谈判仍然在继续,陈强却没有继续待在华盛顿,而是返回了纽约。
  不久之后,三叉戟会议结束,陈强也打听到了具体的谈判结果。
  美英双方不断的谈判,也不断的妥协,最终罗斯福同意了英国关于西西里岛战役的作战方案,决定对意大利发动进攻,英国也做出让步,承诺用海军控制孟加拉湾,同时印度也会为中国驻印军提供补给。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这一次会议决定了战争的走向,而对于整个盟军来说,这一次谈判使得美国获得了盟军的指挥权,无论是欧洲战场、北非战场还是亚洲战场,总指挥官都是美国人。
  三叉戟会议后,英军开始服从美军的指挥,这也标志着那个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从此正式退下了“世界第一大国”的宝座,而美国则成为新一任的“世界警察”。
  一战之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在一战当中,美国闷声大发财,综合国力也已经超过了英国,到了二战中期,美国的军事实力同样超过了英国。如今的三叉戟会议,只不过是给美国领导世界取得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罢了。
  可惜的是美国人对于苏联产生了误判。美国本以为,苏联在战争中伤亡了几千万人口,而且整个国家都被打成了废墟,没有三四十年恢复不了元气,美国可以安心的当“世界警察”,看谁不顺眼就揍谁。
  然而苏联却通过掠夺德国和日本,弥补了战争的创伤,德国上千家企业的机械设备,中国东北地区所有的日本机器设备,都被苏联拆走,那拆的比鬼子扫荡还干净,而且苏联还抓了七十万关东军当苦力。再加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本来就有优势,所以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便恢复了元气,成为了能够跟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甚至一度还在军事上全面压制了美国。
  ……
  各国的代表相继回国,去报告三叉戟会议的结果,孔大公子却来到了纽约,再次找到了陈强。
  陈强见到孔大公子的时候是下午两点,不过这时候孔大公子才刚刚吃“早饭”,很明显繁华的纽约城又让孔大公子乐不思蜀,昨天晚上又玩通宵了,所以今天到了下午才起床。
  见到陈强过来,孔大公子也不见外,指着桌子上的食物说道:“一起吃点吧?不用跟我客气。”
  孔大公子面前的早餐的确够四五个人吃的,不过陈强并没有心思跟孔大公子吃饭,于是婉拒道:“我中午吃的晚,现在肚子还很撑。”
  “那我就自己吃了。”孔大公子说完,低头开始品尝起自己的早餐。
  片刻后,孔大公子吃完啦,他擦了擦嘴,这才开口说道:“TV那个家伙,果然是在针对我!”
  “宋先生不是已经回国了么?”陈强有些不解的问。
  “我家老爷子给我发电报,说TV打算搞一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摆明了要对中美之间的贸易下手了。”孔大公子开口答道。
  “宋先生现在应该是外交部长吧?进出口贸易应该不归外交部管吧?”陈强接着问道。
  “是不归外交部管,但是行政院却能说的算。TV虽说是外交部长,但是深受姨夫信任,如果他要提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的话,很有可能会通过。而且只要是姨夫决定的事情,即便是我家老爷子也没法反对。”孔大公子愤愤不平的说。
  此事宋先生担任的是外交部长,而孔老爷除了担任财政部长之外,还中央银行总裁等职务,是国内的财政大总管。
  然而国内真正的话事人,当然是孔大公子的那位姨夫,重庆的那位大佬,在1943年的时候,那位大佬不仅仅担任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一号职位,而且还兼任行政院长,可以说是指令和执行全都抓在手里。
  陈强虽然不知道那份《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看到孔大公子这副愤愤不平的样子,陈强便已经猜出来,自己火上浇油的计策已经取得了成功,宋先生开始对孔大公子下手了!
  陈强所期待的狗咬狗,终于发生了。
第三一零章
黄鼠狼给鸡拜年
  望着孔大公子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陈强开口问道:“孔公子,你说的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究竟是什么内容?”
  “还能有什么内容,就是故意针对我呗!”孔大公子冷哼一声,接着道:“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说白了就是对做进出口贸易的商人进行管制,无论你进出口什么东西,都得有许可证才行,要不然就不让你做进出口贸易!”
  陈强瞬间明白过来,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大概是规定了一个进出口许可证之类的东西。进出后商人想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就必须取得国家有关机关办法的进出口许可证,否则就相当于是走私。
  于是陈强开口说道:“我觉得这没什么嘛,你要是想做中美贸易的话,去办个许可证不就行了!就凭你的身份,还愁办不下来一个进出口许可证?”
  “哪有那么简单!你以为这个许可证是谁想办就能办的”孔大公子摇了摇头,接着道:“如果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实施的话,必然会变成一个分赃大会,TV作为发起人,会获得最多的好处,好东西都让TV卖了,大头肯定都让TV赚走了,其他人也就是跟在TV后面喝口汤罢了!”
  陈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这个所谓的《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跟后世的那个进出口许可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层,那就是买办。买办主要是指那些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与后世那些做进出口贸易的商人不同,近代的买办阶层与官僚和资本家是一个共同体,也就是所谓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也是旧中国“三座大山”之一。
  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权力的实际控制者,民国政府中很多高官要员都是买办出身,就比如孔家和宋家,都曾经是国内的顶级大买办,其他政府要员当中,买办家族出身的也不在少数,即便本来家里不是做买办的,在当权以后,也会让亲属去开办企业,成为买办从中牟利。
  而宋先生提出的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实际上就是想控制买办们从国外进口商品,从而控制整个中国的进口贸易。
  比如某位买办想要做汽车进口生意,但是宋先生这边不给批复许可证,那么这位买办的进口汽车生意就做不成,他从外国进口汽车来卖,就相当于是走私。
  而那些比较暴利的进口产品,宋先生肯定不会轻易的让给别人,当然要让自己家的人进行经营,从中获利。所以那些重要的商品的进口许可,必然会率先落到宋家人手上。至于别的买办们则会去瓜分其他商品的进口许可,所以孔大公子才将这个《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称之为分赃大会。
  近代中国的工业底子薄,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都需要依靠进口,而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工业产品的物价相对是比较平稳的。从早期的英法产品大量流入中国市场,到后来美日产品的进入,外国的工业产品为了抢夺市场,也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其中就包括价格战,像是洋布等物资,价格一直是处于下降状态的。而外国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价格本来就比较的低,甚至很多洋货因为物美价廉,轻松的将国货按在地上摩擦。
  那个时代的中国很像现代的非洲国家,由于本身没有工业,所以只能出售自己的矿产资源和原料,然后换取工业产品。但总的来说进出口贸易方面是自由的,买工业产品也好,卖出矿产原料也罢,都是按照市价结算的,买卖双方谁也不吃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