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391


第三一七章
再夺美网冠军
  乔·亨特望着场边的记分牌,脸上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陈强真的好厉害啊,打出来的球竟然带有那么大力道的旋转,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乔·亨特心中暗道。
  在赛前,乔·亨特就已经知道陈强将会是他职业生涯中所面对的最强大的对手,所以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当他真正面对陈强的时候,才发现他和陈强之间那巨大的实力差距。无论是发球局还是接发球局,乔·亨特都是处处劣势,甚至很多时候他连接球都无法完成。
  对于这个时代的网球运动员来说,未来最经常使用的上旋球的确是太复杂了,同样的以他们的技术而言,想要完美的接住上旋球也真的有些困难,即便是有的人可以完成回球,但回球的质量却无法保证,而低质量的回球容易被陈强抓住机会,扩大优势或者直接拿下这一分。
  乔·亨特也不愧是天才网球运动员,比起陈强之前所遇到的对手,乔·亨特的确要厉害许多,在比赛当中,他能够打出很多精彩的“天赋球”。有些时候陈强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乔·亨特所打出来的好球,并不是因为他的技术足够好,也不是因为他的意识足够敏锐,而是他临场所发挥出来的网球天赋,本能的让他打出了精彩的一球。
  “如果假以时日的话,这个乔·亨特一定能够成为传奇网球运动员吧!”陈强心中暗自想道。
  然而陈强并不知道,乔·亨特是不可能成为传奇网球运动员了,明年的那一场训练事故,就会夺走乔·亨特年轻的生命。
  乔·亨特是怀揣着理想在参加比赛,所以在比赛当中,即便是大比分落后,即便是注定胜利无望,乔·亨特依旧打的很拼,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他证明自己的舞台。
  一个从小赢到大的球员,一个十几年来一直被称为“天才”的球员,他的自尊心远比普通人要强的多,特别是在美国这种体育大环境当中,这种“天才”运动员对于体现自我价值必然有着格外强烈的执念,对于这种球员来说,获得比赛的胜利,往往不是为了那一个冠军的荣誉,而是为了体现第一无二的价值。
  就比如勒布朗·詹姆斯,对于现在的詹皇来说,那一个总冠军戒指或许并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达成某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也未必是他最想要的,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联盟第一人,他已经取得了无数的荣誉,他所赚到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无论是球员还是球迷也早已经认可了他的实力,现在的詹皇,继续打球、继续追逐冠军的意义,或许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现实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为此他们可以不在意付出和收获的比例。像是很多的工作狂人,996的工作都还觉得不解渴,他们巴不得24小时不休息的工作。对于那些渴望悠闲生活的普通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工作狂人的思维。然而那些真正的工作狂人却觉得,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工作才会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让他们闲着的话,才是真正的折磨和煎熬。
  现在的乔·亨特就是这个样子,他要向世人证明所谓“天才”的真正价值。
  乔·亨特心中充满了战意,这也驱动着他不断的努力,很多的球明显已经接不到了,但乔·亨特依旧没有放弃,他仍然会向着球的方向跑去,会试着去接下这一球。
  可惜的是竞技体育光有意志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实力才是竞技体育的根本,如果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话,意志和努力或许还可以弥补实力上的差距,但若是实力差距太大了,那么意志和努力看起来就像是一种无助的死撑,虽然这可以给运动员带来感动的呐喊和鼓励的掌声,但是却不足以给运动员带来比赛的胜利。
  比赛逐渐没有了悬念,但是比赛的过程却很精彩,因为乔·亨特始终没有放弃抵抗,而且时不时的还能打出一两个“天赋球”。
  其实就体育比赛而言,强强对决虽然会吸引无数的关注,但未必能够带来最精彩的观赛体验,反倒是很多时候一对弱鸡互啄能够带来极佳的观赛体验。
  有很多的体育比赛,双方实力都比较的差,互相都抓不住机会,互相赠送失误大礼,反倒是让比赛的不确定性大大的增加,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的失误是什么时候到来,说不定最后一刻就真的翻盘了。这种比赛无法表现出很好的竞技水平,但却是打得很热闹,很具有观赏性,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不确定性”本来就是体育比赛的一大看点,如果某一场比赛,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了胜负,甚至明确了比赛的走向,那还有什么看点?
  也有些强弱对决的比赛,弱势的一方知道自己必败,所以干脆就破罐子破摔,没有任何压力的轻装上阵,这也能够出现一些很精彩的比赛。运气好一些的话弱势的一方说不定能爆冷翻盘,战胜强者;运气不好的话,弱势的一方也能够发挥出自己本来的实力,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现如今陈强和乔·亨特之间的比赛就属于后者,乔·亨特的实力要弱于陈强,但是他却并没有因为比赛毫无胜算而自暴自弃,反而是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使得比赛颇具观赏性。
  也因为这一场比赛并不难看,所以即便是陈强取得了大比分的领先,获得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依旧没有观众提前离场。
  最终,努力而又充满了斗志的乔·亨特并没有逾越实力的差距,他还是输掉了比赛,而陈强也如愿以偿的拿到了1943年美网的冠军。
  ……
  次日,各大报纸的都报道了陈强再次获得美网冠军的消息。
  随之而来的,是新型网球拍再次被摆上了各大商店货架的主要位置。
  陈强使用新型网球拍获得了美网的冠军,这足以证明新型网球拍并不比传统的网球拍差,这也给了商家们销售新型网球拍带来了信心。
  陈强这个美网冠军也成了新型网球拍的“活广告”,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店家就可以向顾客介绍,美网的冠军使用的就是这种球拍。
  体育用品市场上,“冠军”应该是最好的宣传,人们本能的会认为,人家能使用这套体育用品夺冠,那么这套体育用品必然是最好的。也是如此,各大体育用品公司才会那么迫不及待的签下一个个冠军运动员,给他们提供一份份大合同。“冠军效应”就是体育用品最大的销售保障。
  不过美网的热度仅仅持续了两天,9月6日美网结束,而9月8日意大利正式宣布投降,这也瞬间成为了全美关注的焦点,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是意大利投降的消息,整个美国也处于一种欢欣鼓舞的状态,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在很多人看来,三大轴心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已经投降了一个,那么轴心国的实力就削弱了三分之一,胜利当然是指日可待。
  而实际上意大利的投降,只不过是使得德国少了一个猪队友,而对于盟军来说,也不过是获得了一个欧洲大陆的战略支点而已。总的来说,欧洲战场上的形式依旧很严峻,盟军也没有并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
  二战当中的意大利,的确是有些拖德国的后腿,意大利军队基本上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德国为了给意大利擦屁股也是费劲了心思,北非战场上意大利捅出的篓子,甚至打乱了德国的整体战略部署。
  当时美国的后勤物资补给被称之为世界第一,然而就伙食的豪华程度而言,意大利军队却远胜美军。据说当时盟军的军官被意大利军队给俘虏,吃第一顿饭的时候都以为自己吃的是断头饭,觉得自己吃饭这顿饭后就会被处决了,原因就是因为意大利军队的伙食标准实在是太高了。
  而且意大利人给战俘提供伙食也特别是实诚,你是什么军衔,就按照什么军衔的标准给你提供伙食,军衔要是足够高的话,战俘的伙食标准就像是去星级酒店吃西餐,什么开胃菜、主菜、汤品、甜点、酒一应俱全,盟军军官在意大利的战俘营里待两个月,百分百会长胖几斤。
  这样一支意大利军队投降盟军,对于德军来说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而对于盟军来说却像是多了一个负担。
  事实上也是如此,二战当中德军最强大时刻并不是1940年德军占领法国的时候,而是在1943年,德国在二战时期的工业产值和武器产量,也是在1943年达到了巅峰。或许这个时候的德国也意识到,战况越来越不利,于是乎开启了疯狂暴兵的模式,将最后的潜力都爆发出来。
  所以接下来的1944年,对于盟军来说反倒是极其艰苦的一年,德国开始做困兽之斗,美军在欧洲战场上的主要伤亡,也是来自于这一时期。
  ……
  意大利宣布投降之后的第五天,陈强也迎来了一位客人,那就是杰克·克拉玛。
  在美网的赛场上,陈强曾经向杰克·克拉玛发出了邀请,当时杰克·克拉玛表示要考虑一下,对于杰克·克拉玛来说,在实现理想和保卫祖国之间,的确很难做出选择。
  而如今,杰克·克拉玛终于决定了,他要辞去海岸警卫队的工作,来陈强这里推广新型网球拍。
  见到杰克·克拉玛之后,陈强反倒是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自己忽悠杰克·克拉玛并没有成功,没想到杰克·克拉玛最终还是选择来为陈强工作。
  “杰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来我帮我?我想应该不会是我开出的薪水比海岸警卫队高吧?”陈强笑着问道。
  “主要是因为意大利宣布投降了。”杰克·克拉玛回答说。
  “我有些不太明白。”陈强露出了迷茫的表情。
  杰克·克拉玛则开口解释道:“意大利已经投降了,美军也已经登上了欧洲大陆,接下来无论是进攻法国还是进攻奥地利,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我们的敌人几乎不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土了,我觉得海岸警卫队也用不着我了,所以我就辞掉了海岸警卫队的工作,来你这里了。”
  意大利的投降,对于美国人来说的确是一针强心剂,特别是美国本土的老百姓,距离欧洲战场比较遥远,也不清楚欧洲的真实情况,只是单纯的认为要赢得战争了。此时美国人普遍没有意识到,意大利投降只是欧洲战场上残酷战斗的开始的序幕,美国人盲目乐观的觉得胜利已经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
  未来盟军开始进攻德国时,遭遇到了德军的抵抗,美军也是伤亡巨大,无数的美国家庭失去了丈夫或儿子,那个时候美国人才意识到,原来胜利并不是手到擒来的,他们还需要付出很多牺牲才能够摘走胜利的果实。
  也是因为乐观的想法,让杰克·克拉玛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接下来海岸警卫队应该没有什么重要的国防任务了,美国也不再需要他来保卫,他可以去放心大胆的追求理想了。
  对于杰克·克拉玛的到来,陈强当然是十分的欢迎,随着陈强获得了美网的冠军,人们对于新型网球拍的疑虑已经消失,很多网球爱好者也开始接受新型网球拍,现在正是再接再厉扩大推广的好时候,也正需要杰克·克拉玛的助力。
  于是乎陈强将新型网球拍的推广工作交给了杰克·克拉玛,以杰克·克拉玛的专业水平和在网球运动中的人脉关系,应该能够做好这一项工作。
  而历史上的杰克·克拉玛的确是一个卖网球拍的高手,在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的时候,整个美国最畅销的球拍,恰恰就是杰克·克拉玛所代言的那一款。
第三一八章
好便宜的网球拍
  四十年代的底特律非常的繁荣,这里是汽车城,虽然因为战争的管制不能生产民用车,但军队发来的订单,却让底特律的每一家和汽车相关的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工厂老板们更是恨不得24小时开工生产。
  不过这里毕竟是美国,有着全世界最强大的汽车工人工会,即便是通用这种汽车巨头在面对工会的时候都要被搞破产,所以即便是工厂老板再希望工人加班加点,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他们不敢真的让工人这么做,因为汽车工人工会会要了企业的老命。
  每天上下班的时间是底特律最繁华的时候,每天早晨无数的汽车工人赶去工厂上班,让底特律的街道变得拥堵起来,而每天下班以后,底特律的大小酒吧里也会挤满了来消遣的汽车工人,忙碌了一天的他们会来上一两杯啤酒,聚在一起吹吹牛逼,有些时候还会找来异性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汉克斯就是汽车工人中的一员,算是一个普通的蓝领工人,懂得电焊的他也算是汽车工厂里的技术工种,得益于美国汽车产业的发达和战争的需求,汉克斯的薪水也算是很不错,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还在郊区买下了一套独立的住房。
  四十年代的美国,一个蓝领工人的薪水足以养活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孩子,并且在物质上也不会匮乏。而蓝领工人的风光时代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美国蓝领工人,不仅仅能有车开有别墅住,每周带着全家人去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球赛,每年带着全家人去迈阿密的海滩上度一次假也是稀疏平常的。然而现在的美国蓝领工人,很多人拿十几美金的时薪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汉克斯的薪水也并不算低,可日子却过的紧巴巴的,因为他的老婆给他生了五个孩子,在两个月前,他第五个孩子才刚刚出生,再加上房屋贷款还没有还完,这让汉克斯觉得生活压力很大。他的老婆是全职太太,凭着汉克斯一个人的薪水要养活五个孩子,的的确确是挺辛苦的。
  有五个孩子要养的汉克斯不可能像其他的汽车工人那样,每天下班之后去酒吧里喝上一杯啤酒,过一过放纵的夜生活,他会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消费,每天下班以后回到家里,和家人们共进晚餐,听孩子们说说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然后靠在沙发上看一看报纸,听一听广播,成为了他的主要娱乐方式。
  然而这一日,汉克斯下班以后,却停在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门前。
  今天是汉克斯大儿子的生日,他打算给儿子买一个生日礼物,他也知道大儿子一直很想打网球,希望可以拥有一个网球拍。然而网球拍那昂贵的售价,却让汉克斯有些望而却步。
  汉克斯毕竟有五个孩子要养,而且还有房贷,每一笔花销都要精打细算。
  汉克斯在体育用品商店门前驻足了许久,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走进去。作为一个父亲,他想要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他想给大儿子买一个网球拍;然而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经济情况,买一个网球拍会让家中下个月的生活变得拮据许多。
  “要不然只买一个生日蛋糕吧!”汉克斯心中暗道,然而他却迈不开脚步,他是在不忍心就这么离去。
  天色渐晚,眼看着体育用品商店也快要到了打烊的时间。
  汉克斯不断的告诫自己,去甜品店买个蛋糕,然后就回家。然而他的脚步却不由自主的向着体育用品商店走去。
  汉克斯走进了体育用品商店,商店老板的表情也是微微一诧异,他正在清点货品,本打算在五分钟后就打烊回家,却没想到在这时候还有顾客进来。
  有生意当然要做,于是商店老板马上迎了上来。
  “先生,您需要点什么?”老板开口问道。
  “我想看看网球拍。”汉克斯鬼使神差地说道,然而话刚刚出口,汉克斯就后悔了,网球拍那昂贵的价格,实在是让他有些难以承受,若是看了半天却最终却买不起的话,或许也是一件挺丢人的事情吧!
  “先生,您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刚刚购进了一种新型网球拍,而且销量特别好,您这边请。”店老板将汉克斯引到了一个货架旁,拿起一个新型网球拍递给了汉克斯。
  汉克斯首先注意的,却是网球拍下面贴着的售价。
  “咦?”看到售价后,汉克斯不由得微微一愣,忍不住还发出了声音,这上面标注的售价,可跟汉克斯之前所了解到的网球拍售价完全不同,大约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怎么会这么便宜,这个价格是不是标错了?”汉克斯忍不住问道。
  “先生,您有所不知,这种新型网球拍的售价本来就比传统网球拍便宜的多。”店老板开口解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