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391

第三二四章
命名
  陈强笑盈盈的望着大荧幕,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米高梅的总裁路易斯·梅耶就坐在陈强旁边,他看到了陈强的笑容,以为陈强是对电影非常的满意,于是开口说道:“陈,史上第一部水上歌舞电影,你觉得怎么样?”
  “很不错,很多场戏份都让我觉得印象深刻,还有最后的水上芭蕾表演,场面很宏大。”陈强回答说。
  路易斯·梅耶有些得意地说道:“最后一场的水上芭蕾,我们准备了许久,动用了上百名演员,其中有很多都是专业的游泳与动员,埃丝特为了这一场戏,也专门练习了一个月呢!”
  陈强点了点头,最后的那个水上芭蕾表演,的确是耗费了非常多的人力,拍摄起来也很有难度,想要拍好这一场戏,演员提前一个月进行排练是必然的事情。
  除此之外,像是男主角跳芭蕾舞的那一段剧情,表演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本身就是一套多人配合的连贯舞蹈动作,而且还是那种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其中任何人出现了失误,那么整段戏就得重拍,这很考验演员的能力。想要演好这样的一场戏,男主角要进行专业的舞蹈练习,演员们也要进行长时间的排练,这样才能够减少失误,保证一镜到底。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演员是真的敬业,他们愿意为了一场几分钟的戏去付出几个星期的努力,与之相比后世那些当红小鲜肉小鲜花们,却连台词都懒得背,现场扯几句“一二三”,后期制作再交给配音念词。
  只听路易斯·梅耶继续说道:“陈先生,如果你对这部影片有什么好建议的话,不妨提出来。”
  “我又不是什么专业的电影人,我觉得我还是不要多嘴的好。”陈强笑着答道。
  “不不不,陈先生,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专业电影人的意见,而是普通观众的意见。这不是什么文艺片,而是一部商业片,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投资,得指望这部影片可以为我们赚钱,所以希望你可以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路易斯·梅耶开口说道。
  “那好吧。我就从观众角度说几句吧。”陈强想了想,随后开口说道:“影片真的非常精彩,场面也很宏大,演员的演技也非常棒,不过我觉得电影的名字却不怎么吸引人。”陈强开口说。
  “《Mr,Co
Ed》这个名字的确是有些平庸了。”路易斯·梅耶点头说道。
  以商业片的角度而言,《Mr,Co
Ed》的确是一个很平凡的名字,美国电影当中类似这样的名字有很多,这样的名字放在一部商业片上肯定不会有太多的吸引力,后世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遇到某某先生、某某小姐之类的电影名,也会觉得这是一部无聊的影片,光看电影名就会败退。
  之前陈强所投资的那部《米尼弗夫人》,采用的也是类似的命名方式。当初拍摄《米尼弗夫人》的时候,米高梅并没有打算将其包装成为一部商业大片,《米尼弗夫人》的剧本也不适合作为一部商业大片。然而《米尼弗夫人》本身就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使得《米尼弗夫人》成为了那一年最卖座的影片。可以说《米尼弗夫人》票房好一个意外,如果没有二战的话,《米尼弗夫人》肯定不会有那么出色的票房。
  而这一部水上歌舞电影,可就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了,总不能每一部电影都指望一个“意外情况”来撑起票房吧。
  历史上,也是因为《Mr,Co
Ed》太过于平凡,不够吸引人,所以米高梅最终才将电影的名称改为《Bathing
Beauty》,翻译过来就是《出水芙蓉》。
  路易斯·梅耶早已经意识到,《Mr,Co
Ed》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太适合一个商业片,所以当陈强提出电影名字不合适以后,路易斯·梅耶马上问道:“陈先生,关于电影的名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我觉得《Bathing
Beauty》是一个好名字。”陈强回答说。
  路易斯·梅耶微微一愣,旋即会心一笑,点头说道:“这个名字的确是够吸引人的。陈,感谢你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Bathing
Beauty》最终被翻译为《出水芙蓉》,然而如果直译的话,《Bathing
Beauty》的意思是《出浴美人》,这个名字肯定要比之前那个《Mr,Co
Ed》更可以吸引观众。正常人都会选择去看一个出浴的美女,而不是去看一个叫“Co
Ed”的大老爷们。
  送走了陈强之后,路易斯·梅耶叫住了电影的导演乔治·西德尼,两人开始讨论起来。
  “这个中国人的意图也太明显了,《Bathing
Beauty》,摆明了是要捧他的妻子啊!”乔治·西德尼开口说道。
  路易斯·梅耶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他的确有这个意思。但《Mr,Co
Ed》真的太乏味了,而且《Bathing
Beauty》这个名字,的确更具有吸引力。”
  《Bathing
Beauty》这样的名字,肯定不会是来描述电影的男主角雷德·斯克尔顿,没有人会将一个身高一米八八的谐星称之为“出浴美人”。所以《Bathing
Beauty》这个电影名,显然是在突出女主角埃丝特。
  整部电影,埃丝特的表演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对不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身份,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埃丝特的戏份都是一些花瓶戏,甚至有些时候在剧情安排上,她就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傻白甜。好在最后有一场水上芭蕾的“技术型”戏份,这种敬业的态度让埃丝特不至于有减分的项目。
  在电影当中,男主角雷德·斯克尔顿的戏份要比埃丝特多的多,很多桥段甚至是靠着雷德·斯克尔顿一个人的喜剧天赋来撑起来的,比如其中有一段跟狗斗智斗勇的剧情,雷德·斯克尔顿靠着一个人独角戏的表演,又是穿女装又是装女人,将喜剧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毫不夸张的说,男主角雷德·斯克尔顿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至于埃丝特饰演的傻白甜花瓶角色,随便找一个美女都能胜任。
  这种情况下,电影的名字应该突出男主角雷德·斯克尔顿才对,然而陈强却提出了《Bathing
Beauty》这样一个突出女主角的名字,这实际上有一些喧宾夺主的味道。这就好比要拍摄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电影,然后起名字叫《潘凤之死》,完全就是本末倒置了。(PS:不知道潘凤是谁的去看三国演义第五回)
  所以当陈强提出《Bathing
Beauty》这个名字时,米高梅一方立刻察觉到,陈强这是在故意增强埃丝特在电影中的地位,他们自然而然的认为,陈强是摆明了要捧老婆上位。
  而事实上陈强只是照着历史炒了一个名字而已。
  电影的导演乔治·西德尼对于陈强这种行为很是不屑,这个年代的导演很多都是真正追求电影艺术的人,他们不像后世那样跪舔投资商,也很讨厌投资商对自己的电影指手画脚。所以当陈强说出《Bathing
Beauty》这个名字时,乔治·西德尼本能的觉得反感。
  路易斯·梅耶却不这么认为,作为米高梅的老板,他要考虑是怎么为电影争取一个更好的票房。
  这种水上电影真的很费钱,精致的布景、宏大的场面以及数量众多的演员,都需要花不少钱,更关键的是很多“专业型”戏份需要排练很多遍,这也提高了拍摄的成本。因此路易斯·梅耶需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只听路易斯·梅耶开口说道:“我觉得陈提出来的这个名字很有噱头,《Bathing
Beauty》很吸引人,如果换成是我的话,也希望去电影院一探究竟。”
  “路易斯,你该不会真的要使用这个名字吧?”乔治·西德尼开口问道。
  “为什么不呢?这个名字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观众。”路易斯·梅耶微微一笑,随后接着道:“甚至我们连宣传策略都可以改变,着重去宣传埃丝特的水上芭蕾表演,虽然雷德·斯克尔顿的戏份要更重要一些,但我想观众们会更希望看到一个穿泳装的美女在水中翩翩起舞!”
  历史上的《出水芙蓉》,正是以埃丝特作为主要的宣传点,几乎所有的海报上都是埃丝特穿泳装的身影,至于男主角雷德·斯克尔顿,在宣传当中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只是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出现一个名字而已。
  电影公司都是很现实的,雷德·斯克尔顿的演技虽然非常出众,在电影当中的表演也非常精彩,但不足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埃丝特就不同了,美女历来都是电影的卖点,更何况是穿泳装的美女。即便是放在未来,很多电影的海报上也会摆上一个性感美女的图片,为的就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而这位性感美女很可能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可能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
  米高梅最终采用了《Bathing
Beauty》这个名字,并且决定将埃丝特的那场水上芭蕾表演,作为电影的宣传重点。电影会在明年的六月份上映,也就是说还有半年的时间。
  陈强也在洛杉矶渡过了又一个圣诞节,圣诞节之后,他便返回了纽约。
  当陈强抵达纽约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944年。
  助理将一份财务报表送到了陈强的办公桌前,这是陈强过去一年的收支情况。
  陈强最大的两笔开支,一是支援国内抗战的那500万美金,二就是收购文物的钱。
  而陈强的收入来源则很多,《米尼弗夫人》的海外票房有好几笔到账;呼啦圈在美国依旧有不错的销量,而且还卖到了南美,在巴西、阿根廷、智力等国颇受欢迎;美国的保龄球馆差不多都换上了陈强的新式保龄球,这部分的收入也是趋于稳定;新型网球拍的收入则是以一种爆发的姿态在增长,毕竟这是一种刚上市的新产品,距离市场出现饱和还需要一段时间。
  陈强的连锁健身房也一直在扩张,只不过扩张是速度并不快,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与体育相关的整个产业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少会有新的健身房开张。而等到二战以后,健身产业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健身房也会在美国遍地开花。
  以陈强现在的资产,那几十家健身房的加盟费,对于陈强来说并不算是很重要的收入来源,陈强也不指望健身房能给他挣大钱。现在的陈强主要是在布局,为二战后健身房大爆发而准备。
  接下来陈强的工作重点,将会放在第一届篮球全明星赛上。
  经过三个月的宣传,很多球迷都已经知道篮球全明星赛的事情。特别是前不久两个球迷为了投票的问题打了一架,在陈强的可以推动下,更是成为了当时的新闻热点,这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即将在纽约举办的全明星赛。
  四十年代的娱乐活动本来就比后世匮乏的多,再加上战争的缘故,使得美国的娱乐和文化产业都遭受到了重创,很多的娱乐活动或者体育比赛,办起来就是亏钱,办一场亏一场,自然就主办方愿意插手了。
  于是乎即将到来的全明星赛,反倒是成了美国人难得的体育娱乐活动,受到了很多美国人的关注。
  而由于体育比赛的减少,美国的体育记者报道的项目也在减少,再加上现在是冬天,很多项目的体育比赛也都停了下来,体育记者也没有那么多可以报道的内容。
  但体育记者总是要吃饭的,没有体育新闻,体育记者就没饭吃,恰好篮球全明星赛被炒得越来越热,于是体育记者们便一窝蜂的来报道全明星赛的消息。今天是某个球星的票数被反超了,明天是某两个球星为了抢票对喷,总之是就算天下太平啥事都没有,这些记者也得故意写点事出来。
  全明星的投票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白热化阶段,很多疯狂的球迷是越来越疯狂。而随着每一个月投票结果的公布,球迷之间的争论也越来越大,各种争吵的声音在球迷间也是层出不穷,好在球迷为了全明星投票而打起来的情况,并没有再发生。
  陈强却在谋划另一件事情。
  “第一次举办全明星赛,这么重要的场合,要是能有电视的实况直播就好了!美国很多家庭都有电视机,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技术,能不能支持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
第三二五章
电视转播
  未来的重大体育赛事,必然少不了电视的转播,出售电视转播权,甚至会成为体育赛事最重要的收入。很多大型赛事的转播权收入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就比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转播权收入便高达41亿美金。全世界上最赚钱的职业体育联赛是橄榄球的NFL,其电视转播权可以卖出72亿美金。
  电视在二十年代就被发明出来了,到了三十年代便有了电视台,历史上首次的电视直播是在1936年,德国率先对柏林奥运会进行了电视直播,这也是开创了殿试直播体育比赛的先河。只不过在那个时代,电视媒体将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行免费的转播,所以当时也没有出售电视转播权的说法。
  橄榄球算是比较早拥抱电视直播的一项体育运动,1941年的时候,橄榄球的NFL首次出售其冠亚军决赛的转播权,算是世界上最早一次出售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不过随着二战的来临,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也就停滞下来。
  早期体育比赛出售电视转播权也是一种很有争议的事情,以奥运会为例,在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BBC花了1000英镑购买的当年伦敦奥运会的转播权,你没看错,不是1000万英镑,而是1000英镑。那个时候一个奥运会的转播权只值100英镑,连一辆好点的轿车都买不到。
  这一届奥运会也是国际奥组委首次对奥运的电视转播权进行收费,但其实在奥委会内部,对于是不是要收取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也存在着争议,因为国际奥委会中有很多人坚持非商业化的奥林匹克思想,只要跟商业沾边的,都会反对。
  到了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美国的各大广播公司拒绝向国际奥委会支付转播费,理由是奥运会的比赛是新闻,广播公司报道奥运会也是在报道新闻,站在新闻自由的角度上,国际奥委会是不应该收费的。这个事件也使得国际奥委会陷入了困境,最终国际奥委会只能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专门作出规定:电视转播权在国际奥委会的批准下,由奥运会组委会出售,收入按照文件规定分配。
  另一大体育赛事足球的世界杯,是在1954年首次进行了比赛的转播。至于冬奥会的转播权,则是在1960年卖出的。
  在奥运会的推动下,到了1960年以后,体育比赛的有偿转播成为了常态化,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卖出了整整100万美金,从那时起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进入到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1964年东京奥运会,第一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转播。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首次进行了彩色电视现场直播和慢动作的电影技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电视转播费已经达到了3200万美金,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破天荒的达到了2.87亿美金。洛杉矶的主办方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此举办奥运会也不再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了。也正是因为办奥运会能赚钱,才使得各国开始热衷于申报奥运会。
  八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机已经在发达国家普及了,这时候但凡是有些规模的体育联赛,都会进行电视直播,不用说是奥运会、世界杯这样世界顶级的重量赛事,美国的四大体育联赛,欧洲的五大足球联赛,都开始进行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也卖的飞起。出售电视转播权成为了各项体育赛事的主要收入。
  美国的四大体育联盟当中,最早与电视台签订转播合同的是橄榄球的NFL,1941年NFL卖了一次决赛的电视转播权之后,过了整整十年,直到1951年,NFL才正式的将职业联赛搬到了电视机上。而中国人最为熟悉的NBA,则是到了1958年才首次出现在电视机上,1958到1959赛季,NBA的电视转播权卖了3.9万美金,在当时也算是白菜价了。
  橄榄球NFL的电视转播权一直都卖的很不错,这项运动很适合通过电视机来收看,而且作为最早进行电视转播的一个职业联赛,NFL的也收拢了大量的电视观众。NBA的情况要糟糕的多,八十年代之前,NBA始终都是负债累累,数次几近倒闭,直到大卫·斯特恩出任NBA总裁,才让NBA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大卫·斯特恩的领导下,NBA的电视转播权收入也超过了其总收入的50%。
  作为一个穿越者,陈强当然知道电视转播对体育赛事的重要性,所以他打算通过电视机,直播新联盟首届全明星赛的盛况,让整个美国的电视观众都能够看到这一届的全明星赛。
  在这个时代,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是卖不上钱的,陈强也没打算靠着卖全明星赛的电视转播权去赚钱,若是有电视台愿意转播的话,让陈强倒贴钱都没有问题。
  陈强想要的,是扩大篮球联盟的影响力,而电视转播全明星赛,显然是扩大影响力的最佳方式。
  除此之外,陈强也希望借着电视转播全明星赛的机会,为以后电视转播常规赛的比赛做布局。陈强所追求的不是现在的电视转播权收益,而是为了能够在电视转播方面抢占先机。
  未来橄榄球NFL的电视转播权能买到72亿美金,而篮球的NBA却只能卖26亿美金,只比NFL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橄榄球拥有更多的电视观众。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橄榄球NFL是第一个进行电视转播的体育联赛。
  四十年代的NFL也是处于一种半死不活、濒临倒闭的状态,而1951年时NFL与美国的电视台签订电视转播合同,却彻底的拯救了NFL。当时美国很多的家庭都已经拥有了电视机,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也逐渐的丰富起来,然而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却是一个空白,NFL的加入填补了这一个空白。而且由于NFL的橄榄球比赛是唯一进行电视转播的职业体育联赛,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大家想看体育比赛只有橄榄球可以看,这也使得NFL培养出了大量的观众群体。
  对于五十年代的美国家庭来说,周末的下午坐在电视机旁看一场NFL的橄榄球比赛,几乎成为了一种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了好几代的美国人。试想一下你若是在小时候就开始看NFL的比赛,那么长大了肯定会是NFL的球迷。也得益于电视转播的影响力,使得橄榄球逐渐的成长为美国第一大体育运动。
  可以说在电视转播方面,橄榄球的NFL是抢占了先机,而且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若是NFL没有抢先布局电视转播的话,橄榄球能否超越棒球成为美国第一大体育运动,或许还是个未知数。
  如今陈强创建了新的篮球联盟,他当然不打算将这个电视转播的先机让给橄榄球的NFL。电视转播这块肥肉,陈强决定自己吃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