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91

  对面的程金冠则接着解释道:“这桂格麦片可是美国货,昨天的时候,有人在外面宣传,这就是他们送的优惠券,参赛选手、教练、裁判,见者有份,你拿着这张优惠券,可以到杭州青年会系西餐厅免费吃一份桂格麦片。我琢磨着你刚刚出院,需要补身子,便把我的那份优惠券送你了。”
  陈强刚要表示感谢,程金冠却又拿出了另一样东西,那是一个牙刷。
  “不光是洋货在推销,咱们国货也不甘示弱,杭州国货工厂联合会也在搞推销,只要是运动员,拿着号码牌去登记,就可以抽签一枝,每一枝签都有国货赠品,好些的有呢绒和布匹,差一些的也能抽到糖果和牙粉,我抽个了牙刷,送给你了!”程金冠说着将牙刷送到陈强手中。
  陈强则是一脸诧异的表情,他没想到在1930年,竟然就出现了抽奖这种事情。
  陈强的心思顿时活跃起来:“反正我现在也没有比赛任务,要不然我明天也去抽个奖,要是能抽到匹布料,正好做身新衣服穿!”
第六十三章
西子湖畔的商家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好湿好湿!”陈强忍不住轻吟了一句诗,还自夸了几句。
  西子湖畔,类似于这样的“好湿”还有很多,所以杭州在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眼中,总是美得那么的清新脱俗。
  关于西湖的传说也是那么的美好,哪怕是在西方被视为邪恶的大蛇,在这里也变成了一段有情人的凄美故事,尽管有着雷峰塔下不幸的传说,却也充斥着爱情的相濡与沫与亲情的温暖细腻。
  可惜的是,雷峰塔在1924年的时候就已经倒了,陈强来晚了几年,错过了这了“夕照前林见,秋涛隔岸闻”的美景。
  西湖历来都是一个很繁华的景区,即便是在1930年也是游人如织。国立运动场和运动员宿舍,距离西湖并不远,附近也是热闹非凡。
  路边有很多摊贩,售卖各种各样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很多都是陈强所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不过价格方面也是很新鲜,涨的很新鲜,随着游人越来越多,很多商品都是每天一个价。
  除了流动摊贩之外,商铺也都派伙计到门前招揽生意。除此之外,一些商人还搭建了临时的桌椅,对商铺进行宣传。比如程金冠之前提到过的杭州国货工厂联合会,依旧在搞抽奖活动,各种国货商铺摆在那里,就像是现代的那种展销会。
  陈强兜里没钱,只能随处瞎溜达,看到好奇的东西会驻足观看一番,但绝对不会掏钱。
  “过来瞧过来看啊,美国最新产品,维太命牛肉汁,内涵丰富之生活素,亦有伟大之滋养力,能有助消化,开味口,长元气,强身体……”
  有人在大声叫卖,摊位前也真有人在买。
  “有意思啊,vitamin这个词被翻译成了维太命,老百姓十有八九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吧。他卖的东西叫维太命牛肉汁?这是什么鬼?青菜牛肉汤么?先不说牛肉汁能不能跟容易热解的维他命混在一起,单说这牛肉汁和维他命,也不能助消化长元气吧!”
  陈强鄙视的看了一眼那个大声吆喝的小贩,暗骂一声虚假宣传。
  “毛鸡药酒,安南进口的毛鸡,最能祛风活血,用以浸酒,功效非凡!”
  “如意油,防治感冒、风寒!”
  “万应甘泉茶,此茶不寒不燥,味甘性纯,善疏风消暑,清热去滞!”
  “进口葡萄霜,止渴生津,开胃健脾,解酒去湿,有益卫生,男女老少皆宜。”
  “返老还少新药大减价了!”
  最后这个吆喝声直接让陈强惊了个呆。
  那个维他命牛肉汁就已经够雷人了,现在连返老还童药都出来了。
  “这东西也会有人买?”陈强放眼望去,那摊位前还真的围了不少的人。
  “这感人的智商!”陈强无奈的叹了口气,愚昧是治不好的,哪怕放在后世,不也是有一大堆老年人上当,去买各种保健品么。
  说起保健品,陈强发现,在体育馆周围,推销保健品的摊位还真不少。
  当时的中国人还带着东亚病夫的帽子,“强种”的思想在民间是很泛滥的,所以保健品也很有市场。
  比如有一些推销药酒的,挂上中药店的照片,贴上个谁都不知道的老字号,再配上个中医,生意都很不错。
  还有一些所谓的保健茶,都挂着老字号茶庄的招牌,销量也很不错。中国人爱喝茶,所以商人自然会在这方面下功夫,保健茶这东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是遍地都是。
  除此之外陈强还看到了一款名叫“救时普济水”的东西,那吹的是一个玄乎,声称:选择中国上等药材,以妙法制炼而成。搽服均合,不燥不烈,男妇、月儿、孕妇均皆合服。有病之人服之,固能去病;无病之人服之,益加精神。赖此水救活者,何只亿兆,功效神速,久为社会赞颂。真有救急扶危之功,起死回生之力。诚为居家出外保命之药。
  “起死回生都出来了,简直比中华鳖精还玄乎!”陈强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
  一个商贩突然拦住了陈强:“这位小先生,来试试我们的补脑液吧?花旗国进口来的。”
  “你觉得我像脑残么?”陈强反问一句,随后没理那商贩,直接向前走去。
  补脑液或者补脑丸,是当时一种流行的保健品。最初这类产品大体就是现在的安神补脑液,或者健脑丸一类的东西,但要是挂着国产的招牌,那就卖不上价,所以商人在宣传的时候,纷纷打起了进口的旗号,而其功能,也越说越玄乎。
  三十年代的补脑液或者补脑丸,已经不是安神健脑的功能了,如果只宣传什么益寿延年、包治百病,这完全满足不了补脑液的“高精尖”药品的身份,所以在商人的宣传当中,这是一款喝了以后可以提升智商的身体产品!
  当时中国贫穷积弱,一直受到列强欺辱,而卖补脑液的商人便借此宣传,说中国之所以这么弱,是因为中国人脑力虚弱,国际环境如此残酷,若不及时补救,中国就要完蛋了。
  所以中国人应该服用他们生产的补脑液,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如果人人都聪明了,国家就强大了。
  不得不说,将国家兴衰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卖药绑架在一起,的确是很有市场的。
  而事实上,在所谓可以让人变聪明的补脑液,其实就是止咳糖浆稀释后再加点香精。
  以陈强的眼光看,那些相信喝补脑液能提高智商的人,还真的是需要去补补脑,免得蠢死。
  ……
  终于,陈强看到了正常点的产品:宝华奶粉。
  “这位先生,来尝尝我们的奶粉吧。”伙计立刻招呼陈强,随后还补充了一句:“我们的奶粉是正宗国货。”
  国货,在这个时代是商品是一大卖点。自从民族工业兴起以来,国内的支持国货运动便没有间断过,号召国货取代洋货更是一种社会主流的语言。
  近代和后世还是不同的,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老百姓都喜欢进口货,也更信任进口货,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希望用外国的知名品牌装个逼。
  无论是那种原因,使用国货总像是没有那么高大上,甚至会有人觉得使用国货很丢人。用华为手机发个贴,无论说的对不对,后面绝对有“华为定律”之类的留言;说自己看了个吴京的电影,后面绝对一群人刷“战狼”两个字,仿佛是在说你看国产电影,真是LOW爆了!
  然而在近代,特别是几次抵制外货、支持国货运动之后,使用国货就成了一件很正确的事情,普通老百姓愿意把钱花在国货上面,哪怕国货的质量稍微差一些,他们也愿意支持,很多民族企业也会在宣传的时候打“国货牌”,来吸引消费者。
  这个宝华奶粉,就是一个国货品牌,而且还是一个上海的国货品牌。
  “我在上海也见过宝华奶粉的广告。”陈强眼珠一转,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只见陈强开口问道:“小哥,你这里还缺人不?我想来打个短工。”
第六十四章
卖奶粉的全运会冠军
  伙计上下打量了一番陈强,随后开口说道:“你等一下,我去找我们经理。”
  奶粉毕竟是洋人那边传过来的东西,奶粉的生产和销售也是按照西式管理,所以这里的负责人是“经理”,而不是传统店铺那种掌柜的。
  按照传统的经营方法卖奶粉,估计也卖不出去,老百姓一看这卖奶粉的跟卖北京烤鸭的一个架势,也会觉得这奶粉不正宗,跟从国外进口来的不一样。
  就好比开个西餐厅,弄一个中式风格的装修,挂上大红灯笼、贴上大红对子、进门摆一个财神像,服务员穿着旗袍,旁边还有个弹古筝的,顾客一看就知道这西餐厅不正宗。
  片刻后,一个身穿黑色西装、带着圆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胡经理,就是他。”伙计指了指陈强。
  胡经理走了过来,他先上下打量了一番,随后开口问道:“小兄弟想来这里打短工?你打算做多久啊?”
  “做到全国运动会结束。”陈强开口答道。
  胡经理微微点了点头,他现在还真是缺人手来推销奶粉。
  全国运动会对于这些商贩来说,就像现代的那些商品展销会,参展的商家肯定会雇佣一些临时工来发发传单,或者发放一些试用的样品。这个时候,再多的人都不嫌多,若是整个展销会上全都是某个商家的人在搞推销,那这个商家肯定火了。
  胡经理也是这种想法,他巴不得周围全都是推销宝华奶粉的伙计,他也想多雇几个人,可惜的是他经费有限,请不起很多人。
  所以见到有人上门来打短工,胡经理并不排斥,反而很高兴,只要工钱低,那种一天一结账的临时工,来多少要多少。
  只听胡经理开口问道:“你都会些什么啊?”
  “我可以帮你们卖奶粉。”陈强开口说道。
  胡经理又问道:“那工钱方面的话?”
  陈强微微一笑,他知道若是任由胡经理开价的话,他肯定给不出很高的工钱。
  于是陈强开口说道:“胡经理,我是个运动员,是来参加全国运动会的运动员。”
  “哦?你还是来参赛的健将?”胡经理顿时是一脸的诧异,随后用一种怀疑目光望着陈强。
  这年头能当运动员的,基本都是富家子弟,这些人身上不缺钱,更不会出来打短工的。
  陈强接着说道:“我不仅是运动员,而且还是100米短跑的冠军。”
  “你还是个冠军?100短跑的冠军,就是跑的最快的那个?”胡经理脸上的怀疑愈加明显,他可不觉的全运会的短跑冠军,会来自己这里打短工。
  陈强感觉到了胡经理的怀疑,于是开口解释道:“我叫陈强,两天前刚刚获得了这次全运会的100米短跑冠军,您要是不信的话,我可以把奖杯拿来给您看看,或者您可以去运动场里打听打听,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这样的事情,上万人亲眼目睹的,骗不了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