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91

  发令员扣动了扳机,枪响过后,四位选手已经冲出了跑道。
  陈强的起跑没有失误,也并不出色,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即便是这种中规中矩的起跑,却可以完爆这个时代所有的短跑运动员。可以说只要是陈强的起跑没有失误,他就一定能靠着起跑获得领先。
  看台上,谷三三五眉头紧皱,他已经是第三次看到这样的起跑了。
  第一次是在复旦附中的时候,当时谷三三五并没有留意陈强的起跑姿势。
  第二次是在昨天远东运动会初赛,谷三三五第一次正视陈强的起跑,而陈强起跑后前二十米便已经领先了两个美国人,给谷三三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是第三次,谷三三五瞪大了眼睛,开始认真的观察陈强的起跑,但是从运动员收到“SET”的指令,到枪声响起,中间的间隔实在是太短了,谷三三五单靠双眼,根本就搜集不到有用的信息。
  而起跑后,陈强依旧低着头往前冲,也又一次的映入到谷三三五的眼中。
  “这样低着头向前冲,是不是能更快一些呢?”谷三三五心中暗道。
  果不其然,二十米过后,陈强又领先了,和昨天初赛时完全相同。
  “他的这种起跑方式果然更快!”谷三三五心中产生了一种冲动,他很想上跑道上去亲身验证一下这种新的起跑。
第七十八章
一路领先
  二十米,仅仅算是比赛的起步阶段,陈强已经取得了领先。
  吉冈隆德昨天也看过陈强的比赛,对于陈强能够在起步阶段领先,并不觉得意外。
  这个时代的起跑技术虽然很落后,但还是有一些特别擅长起跑的运动员,这种运动员的爆发力非常的出色,他们的起跑反应就是比别人快一些,前二十米的加速度也要比别人快一些。
  但是爆发力好并不代表速度更快,也不代表到了后面还能够持续这种爆发力。缺乏速度耐力,起步阶段所取得的那点儿领先,很快就会消失。
  吉冈隆德不知道什么是“速度耐力”,不过他却有信心追上陈强,然后超越他。
  运动员都是想赢的,吉冈隆德也是如此,更何况这里还是他的主场,周围的观众席上都是为他加油的日本民众,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的同胞面前,他更是要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与吉冈隆德不同的是,史蒂夫终于看清楚,陈强是怎么超过他的了。
  昨天的初赛,史蒂夫只顾着跟詹姆斯较劲了,没有去注意陈强,所以当史蒂夫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赛道上的时候,陈强已经领先了。至于陈强是怎么领先的,史蒂夫完全没有留意。然后史蒂夫便一路狂追,可最终还是没有追上,输掉了比赛。
  那场比赛,史蒂夫觉得自己输得很憋屈,因为他连自己怎么输掉的都不知道。
  今天的决赛里,史蒂夫一直在观察陈强,然后他看到了陈强那种与众不同的起跑姿势,也看到了陈强在起步阶段就取得了领先。
  “原来是起跑,昨天的初赛,他就是靠着这种方式领先的。昨天我没有反超过去,今天我一定要超过你!”史蒂夫暗下决心,脚步上的力道也更大了几分。
  ……
  陈强虽然领先,但是他能够察觉到,后面的吉冈隆德追的很紧,陈强甚至有种错觉,仿佛在下一秒钟,吉冈隆德就会追上自己。
  “不愧是三十年代亚洲短跑第一人!”陈强心中暗道,他知道吉冈隆德还没有追上自己,但是吉冈隆德所带来的那种压迫感,却使他产生一种莫名的压力,陈强甚至有一种错觉,好像落后的是自己,而领先的却是吉冈隆德。
  吉冈德隆个头并不高,大约只有165公分,当然在这个时代的日本,这也算是一个正常的身高。
  这种身高也就决定了,吉冈隆德是那种高爆发快步频类型的运动员。快步频类型的运动员,他们往往都会使用侵略性比较强的跑法。反倒是很多高个子短跑运动员,他们的跑法压迫性不会很强,看起来就像是在蓄力憋大招,等到蓄力结束后在一击制敌。
  就比如博尔特,一米九五的大个子,看他跑比赛就没有那种压迫性和急切感,反倒是整体的奔跑过程中很流畅,每次冲过终点都显得很自然。
  “吉冈隆德使用的果然是激进跑法。”陈强看到吉冈隆德的身高时,便已经猜到了他的跑法,陈强更是知道,面对这种侵略性很强的对手,一定不能被他干扰到自己的节奏。
  每个短跑运动员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节奏,而陈强所使用的大腿前摆技术,更是需要有节奏感。
  使用大腿前摆技术的时候,一旦奔跑的节奏感出现错乱,前摆的步幅和步频、支撑脚的收起,全都会受到影响。一个支撑脚的延迟收回,就会造成0.1秒的速度损失,而百米短跑运动中,每一个0.1秒都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比赛进入到四十米的位置,陈强渐渐的进入到了自己的节奏当中。
  拥有后蹬和前摆这两个超越时代的技术,一旦陈强进入到自己的节奏当中,比赛就算是十拿九稳了。
  可惜后面追赶的吉冈隆德不知道这些,那位菲律宾选手史蒂夫也不知道这些。他们依旧在很努力的向前追赶,想要冲到第一的位置。
  六十米时,陈强依旧处于第一的位置,吉冈隆德和史蒂夫则是不相上下,在这种高速的运动当中,用肉眼很难分辨他们谁更快一些。
  此时,史蒂夫开始急躁起来。
  “我身边的这个日本人,竟然能够跟得上我,从比赛开始到现在,都已经跑了一半多了,我竟然还没有将他甩开,更关键的是,我前面还有个中国人,我竟然超不过去!”
  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有些超出史蒂夫的认知。
  作为一个从美国来到亚洲的白人,史蒂夫在体育运动上有着先天性的优势,那些菲律宾土著,在史蒂夫的眼中更是完全不善运动的弱鸡。
  白人惯有的优越感,让史蒂夫有些看不起亚洲人,或者说看不起亚洲运动员的体育水平,在史蒂夫的思维里,中国人都是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病鬼,而日本人都是一些瘦小的矮子。病鬼和矮子,能跑多快!
  当时美国人的思维也都跟史蒂夫差不多,在认知世界方面,美国人历来都是有些反智的,一个虚构出来的“满大人”让美国民众恐惧了几十年,美国总统怒怼了朝鲜几十年,而大多数的美国人却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朝鲜的位置。
  史蒂夫原本觉得,他起跑以后就可以一直遥遥领先,将亚洲运动员远远的甩在身后。哪怕是一开始稍微落后一点,他只需要稍微一发力,就可以超到前面去。
  现实却和史蒂夫料想的完全不同!
  他落后了,输给了一个中国人,而身边的那个日本小矮子,也在尝试着超过他。
  那种白人天生的优越感,此时却好像一根针,深深的刺痛了史蒂夫的内心,他所看不起的亚洲运动员,一个和他并驾齐驱,另一个却跑在他的前面。
  这种落差感,让史蒂夫更加急躁,他要提速,要甩开吉冈隆德,要超越前面的陈强,可是他越是发力,脚下的节奏感就越是慌乱。
  因为急躁而强行提速却带来了相反的效果,史蒂夫的速度非但没有半点提升,反而开始落后。
  百米短跑的比赛,运动员节奏乱了,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七十米,吉冈隆德超过了史蒂夫,这一刻,史蒂夫也退出了争夺冠军的行列。
  只剩下陈强和吉冈隆德争夺最终的冠军。
第七十九章
冠军
  距离终点还有三十米,史蒂夫已经掉队,有能力争夺最后冠军的只有陈强和吉冈隆德两个人。
  史蒂夫的掉队让吉冈隆德心中一喜,他瞬间得到了鼓舞,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更有力量。
  可以看出来,在史蒂夫掉队的那一刻,吉冈隆德也吹响了向着陈强进攻的号角。
  “大约还剩三十米,足够我超越你了!”
  吉冈隆德脸上闪烁起一种特殊的表情,像是狼犬遇到小偷时候的凶猛,像是猛虎遇到猎物时的狰狞,也像是也羚羊被猎豹追捕时的决然。
  因为吉冈隆德很清楚,这场比赛,他必须要赢!
  前面的陈强也没有隐藏自己的实力,在比赛一开始的时候,陈强便已经火力全开,不再有任何的保留。
  可即便是这样,陈强依旧没有领先吉冈隆德太多。
  “这个吉冈隆德真的很强,他的实力要强于刘长春!”陈强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判断。
  在全运会的时候,刘长春在七十米以后便开始后继无力,速度耐力不行的缺点,展现的很明显。
  而吉冈隆德则不同,即便是到了八十米,吉冈隆德依旧很有冲劲,这说明他拥有很优秀的速度耐力。要知道在亚洲范围内,速度耐力优秀的短跑运动员,简直是凤毛麟角。
  吉冈隆德的历史地位和个人最好成绩,也的确是在刘长春之上。就以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为例,刘长春首轮被淘汰,而吉冈隆德进入到了决赛。虽然当时刘长春是受到旅途劳顿的影响,比赛时候还没有倒好时差,但竞技体育不需要理由,输了就是输了。如果输了比赛找理由的话,那每个人都能冠军。
  自从遇到刘长春以后,陈强便不敢再小看这个时代的运动员,那种可以靠着先进体育知识吊打全世界的想法,在现实面前就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这个时代的运动员,技术或许不够好,体育理念或许不够先进,但是在这个竞技体育的原始时代,能够成为运动员的,无一不是佼佼者,那些能够出成绩的运动员,更是身体天赋惊人。
  大家都没有技术,比的还不就是身体天赋么!
  所以陈强使出了全力,他没有丝毫的保留,这种毫无保留的施展实力,也相当于不给吉冈隆德一丁点的机会。
  吉冈隆德并没有意识,自己其实已经没有机会了,他还在拼命,他努力的向前冲刺,他期望着可以在下一秒追上陈强。
  然而此时距离终点已经不足二十米了,吉冈隆德已经没有几个“下一秒”了。
  ……
  “吉冈君输了!”看台上的谷三三五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吉冈隆德这个当局者还觉得自己有机会反败为胜,而谷三三五这个旁观者却很明白,吉冈隆德赢不了了。
  谷三三五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陈强的跑法。
  从起跑便一路领先,直到终点,完全不给对手任何的机会。
  要说很有压迫性?并没有。陈强即便是处于领先的位置,也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的奔跑,谈不上什么压迫性。
  要说很有侵略性?也不是,因为陈强一开始便处于领先的位置,他没有去追赶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侵略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