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1

  号外的发行量肯定不能和报纸的正刊相比。像是《申报》的正刊,在上海本埠的发行量大约是五万多份,所以号外能够印5000份就算是不少的了,印多了反而会卖不出去。
  再比如上午有了突发新闻,报社印了号外,要是到了傍晚还卖不完的话,人家晚报就把同样的内容刊登出来了,晚报的内容更多,价格还更便宜,到时候谁还会去买号外。
  5000份号外,分到旧上海三十多个派报站,平均下来一个派报站不到200份,陈如记这种大的派报站可能会多一些,但也架不住几十号的报童,所以报童必须要用“抢”的,才能拿到号外。
  ……
  陈如记的分拣仓库里,工人已经将号外分好,十张一沓,一会报童进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陈强也混在众多的报童当中,翘首企盼。
  突然间,只听“刺啦”一声,大门打开,随后报童们像是决堤的洪水一般冲了进去,然后冲进了分拣仓库。这阵势让陈强吓了一跳。
  “我要一沓!”
  “给我两沓!”
  “钱在这里,给我!”
  转眼间,那被分好的几十沓号外就被瓜分的一干二净。等陈强挤到前面的时候却发现面前已经空空如也。
  来晚了,卖没了,这一批的号外,陈强没抢到!
  “少赚了两毛钱!”陈强懊恼的拍了拍脑袋。若是刚才他能够冲的快一些的话,也肯定能够抢到两沓号外,到时候多赚个两毛钱不在话下。
  “若是今天可以多赚两毛钱的话,晚餐至少舍得吃顿肉包子!”陈强心中默默地叹道。
  想起肉包子,陈强突然觉得有些嘴馋。
  过去的那个体育大学知名教授,吃肉早就吃腻歪了,变着法的想要吃素。
  如今才三天不见荤腥,陈强就有些受不了了。
  在回家的路上,陈强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才能抢到号外。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未来的日子,号外肯定是少不了的,必须要想个办法抢到号外才行。”
  “我今天之所以没有抢到主要是跑的慢了一些,从门口到仓库里面,不过六七十米的距离,我要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去的话,肯定是能跑在最前面,倒是就能抢到号外了。”
  “百米冲刺?对了,有办法了,我不是有个训练空间么,我可以在里面练习,今天晚上就练百米短跑!”
  ……
  日头还没有落下,陈强就开始睡觉了,他要睡足十个小时,也就是要练习100个小时的百米短跑。
  白天的时候,陈强又完成了两次10000米的任务,获得了200积分。这足够陈强租用训练空间里的田径场了。
  陈强进入到那个训练空间当中,就看到了头顶上出现了新的文字:
  累计完成42.195公里跑动,解锁新任务。
  新任务,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任务时间,24小时,任务奖励,500积分。
  陈强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还可以解锁新任务啊!全程马拉松的长度的确是42.195公里,看来是我这两天跑完了42.195公里的路程,所以才解锁了这个全程马拉松的任务。这次的完成时间有限制了,是24小时,24小时之内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这并不算难。”
  “这个任务的奖励积分是500,可比之前的一万米任务要高。若是接一万米任务的话,需要五次,也就是跑50公里才能拿到500积分,接这个马拉松任务的话,少跑8公里,就能拿到500积分,这算是买的多有优惠么?”
  “只不过这个马拉松任务对于体力的消耗也更大,有24小时的时间显示,任务难度也要更高,看来越是难度高的任务,奖励的积分就越多。”
  陈强仔细的想了想,他觉得现在还没有必要去接这个任务,因为他一天跑不了42公里的路程。
  “我每天跑二十多公里,就能把报纸卖完,就算是去抢号外,顶多也就是跑三十公里的路程,距离42公里的马拉松还差得远。既然如此,倒不如领三次一万米100积分的任务来的划算。”
  随后陈强走去了田径场。
  陈强年轻的时候是练过短跑的。事实上国内很多的运动员,都是从短跑起步的,毕竟这是一项入门级的体育运动。
  陈强先雇佣了一个小时的初级田径教练,根据他的专业判断,这个初级田径教练的水准,也就和高中的体育老师差不多,能够将普通的高中生训练成业余运动员。
  随后陈强又雇佣了中级田径教练。
  这个中级田径教练,已经达到了训练职业运动员的水准了。陈强觉得,自己在短跑项目上的训练造诣,应该不亚于这个中级田径教练,而理论知识方面,陈强还要更胜一筹。
  陈强成为体育大学教授之后,一直在专注于体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陈强都是那种偏理论的人,再加上他多年没有在一线的训练岗位工作过,所以他的实际训练水平已经有所退化,但是常年的理论工作,却让他在体育理论方面有着很深厚的知识储备。
  陈强又雇佣了一小时的高级田径教练。
  高级田径教练的理论知识比陈强要差一些,而在实际的训练方面,高级田径教练要比陈强厉害的多。
  根据陈强的判断,这个高级田径教练的能力,足以去训练那些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
  高级田径教练一小时要消耗5点积分,陈强手里的积分并不多,他不敢去长时间的雇佣教练,而且以陈强现在这副身体,百米短跑甚至达不到业余级的标准,请一个初级田径教练来训练,还不如陈强这个体育大学教授自己训练自己。
  ……
  陈强一直沉溺于训练空间当中。
  一夜无话。
  第二天,当陈强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100个小时的百米短跑练习。
  “练了100个小时的短跑,我就不信今天还抢不到号外!”
  陈强信心满满的赶往陈如记。
第九章
像小强一样活下去
  陈强背着报纸,走出了陈如记的仓库。
  今天几大报纸的报道重点依旧是中东路事件,东北的张少帅以武力接管了中东铁路后,局势已经愈演愈烈,苏联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主要是共产国际正在莫斯科开大会。
  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所以暂时没工夫对中东铁路动武。现在会开完了,苏联必然会抽出精力应对这次事件。
  陈强不是学历史的,他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甚至连大概经过都说不清楚,不过他现在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手上也有报纸,所以陈强可以从报纸上了解到中东铁路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哎!”陈强长叹一口气,是对国家被列强欺凌的无奈,也是在感慨这年代,报纸的质量真是够差劲的。
  这时候的报纸都是单面印刷的,之所以是印单面,追要是因为纸张的质量不好,印双面的话字就透到另一面了。
  当然也有可以印双面的纸张,但那是进口纸。进口纸可以印双面,但价格差不多是国产纸的四倍,用两张国产纸印两个单面,要比用进口纸印个正反面便宜。
  在1861年,《申报》还没有创刊的时候,上海影响和销量最大的是《上海新报》,《上海新报》所用的就是双面的进口纸。1872年《申报》创刊以后,《上海新报》就倒闭了,原因就是《申报》用单面纸,价格只有《上海申报》的四分之一。
  旧中国工业水平不行,连可以印双面报纸的纸张都造不出来。
  陈强一边看报,一边卖报。好处是他认识字,知道报纸上的内容,总能够将报纸推销出去。
  午饭的时候,陈强从一个报摊那里得知,报社又开始印号外了。
  每天都有号外,这并不稀奇,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一天可能有很多份的号外。
  当年孙中山先生病重的时候,举国关注,报社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印一份号外,而号外的内容就是中山先生上个小时有没有用呕吐,每分钟的脉搏是多少,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多少,差不多是现场直播先生的病情。
  言归正传,陈强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陈如记的大门外,和昨天一样,这里已经有接近三十个报童守候了,而且还不断的有新的报童过来。
  大家都不傻,抢到一次号外,少则能多赚一毛钱,多的话则能赚两三毛,本少利多来钱快,何乐而不为。
  这一次,陈强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抢到号外,他甚至微微弓了弓身子,便于起跑的时候可以更快一些。
  终于,大门打开了,报童们乱哄哄的向着大门内挤去,那架势比黑色星期五抢一折的大彩电更激烈。
  陈强也已经拿出了百米短跑的冲刺架势。
  在报童当中,十五岁的陈强算是年纪比较大的,而且陈强是富家子弟出身,再加上山东大汉的基因,天生就比穷苦人家的孩子高大一些,在人堆里挤来挤去的话,身体也不吃亏。
  只见眨眼的功夫,陈强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向着仓库奔去。
  “那是谁?跑的好快!”
  “追不上他,怎么跑的这么快。”
  后面的报童想要追上陈强,却发现距离陈强越来越远。
  短跑冲刺可是一门技术,会跑的人和不会跑的人,速度差别是很大的。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去跑个100米,无论快慢,那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瞎跑。
  换个角度说,如果职业运动员的短跑跟普通人的短跑,完全没有区别的话,那要还要教练干什么!
  陈强本来就练过短跑的,又经过昨天晚上100个小时的训练,此时他冲刺起来是游刃有余,几个呼吸的功夫,陈强就第一个冲进了陈如记的分拣仓库。
  “我要两沓!”陈强直接掏出了钱。
  反倒是那个仓库的伙计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见过有报童跑的这么快,其他人还都在半路上呢,陈强已经来到了近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