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91

  “终于跑到10秒5了!”陈强脸上浮现出了一缕笑容,他对自己的这个成绩非常满意。
  远东运动会后,他又将成绩提高了0.2秒,进步可谓是非常的神速。当然这种进步主要是来源于身体素质的增强,身体的发育让他变得更加强壮,最起码到这一波发育挺值钱,陈强的成绩都会直线的上升。
  “我的身体还会继续的生长发育,我的成绩也还会继续的提升,10秒5并不是我的终点,世界纪录才是!未来的我,一定会打破世界纪录。”陈强心中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现在的我,已经算是世界级的百米短跑运动员了,我是不是也该去尝试一下别的项目,比如练习一下200米短跑?”
  陈强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不错,百米短跑进入到10秒5以内,再想提高个0.1秒的成绩,已经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目标了,即便是拥有后世那种科学的训练,运动员到了这个水平,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有所提高。
  对于陈强来说,他现在已经快要到百米短跑的极限了,所以不如尝试一下其他的运动。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短跑运动员,大多都是身兼100米、200米和400米这三个项目,越是厉害的运动员,越要身兼多个项目,像陈强这种只跑一个100米的,反倒是不正常。
  “等回到天津以后,我就开始练习200米!”陈强心中下定了决心。
  ……
  听到了10秒6的成绩后,南部忠平的脸上还是浮现出了诧异的表情。
  南部忠平毕竟是一个跳远运动员,他也知道之前的亚洲纪录就是陈强所创造的10秒7,在得知自己竟然跑出了一个超越前亚洲纪录的成绩后,南部忠平心中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感。
  但随后他听到10秒5的成绩后,脸上还是露出了一缕骇然。
  10秒4的世界纪录保持了整整九年,直到1930年的8月份,才被帕西·威廉姆斯提升到平了10秒3。南部忠平也是在不久之前,才刚刚得到的这个消息。
  帕西·威廉姆斯是参加过1928年奥运会的,他以10秒6的成绩平了百米短跑的奥运会纪录时,而南部忠平恰恰也正在现场。
  所以在南部忠平的认知当中,10秒5,已经足以在奥运会上夺冠了!
  “10秒5,真的太难了,这是世界顶级的水平!”南部忠平下意识的看了看还在大喘气的吉冈隆德,眼神中的同情一闪而过。
  “吉冈君,陈强的成绩已经达到了10秒5,或许这辈子,你都不会是他的对手了!又或者说,只要有陈强在,我们日本在百米短跑项目上,恐怕很难再有作为了!”
  ……
  当陈强率先冲过终点的时候,看台上那些正在欢呼的日本观众,瞬间止住了声音。
  他们都是日本侨民,他们来到这里观看比赛,是为了见证日本运动员的强大,而不是为了观看日本运动员的失败。
  日本人为了在朝鲜宣扬大和民族的种族优越性,在赛前进行了一大波的宣传造势获得,极力的吹捧南部忠平和吉冈隆德,而这些日本侨民也都相信人这种宣传,他们认为南部忠平和吉冈隆德是必胜的,特别是上午的时候,看完朝鲜人的比赛后,日本侨民们更坚信了这一点。
  然而事与愿违,南部忠平和吉冈隆德组成的双保险,却都输了。
  对于主办方来说,这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主席台上就坐的几位朝鲜总督府的官员,此时的表情也是无比的阴沉。
  按照他们的计划,这一场比赛不仅仅要向朝鲜人宣扬日本人的强大,更是要借着战胜陈强,来昭示日本人才是全亚洲最棒的民族,让那些还幻想着中国会来拯救朝鲜的人认清现实,甘心的做日本的顺民,不要再产生抵抗的念头了。
  结果却事与愿违,最终是陈强赢得了比赛,那么接下来一系列的后续计划,比如宣传日本人种族的强大,宣传日本是全亚洲最优秀的民族等等,也只能就此停止下来。
  日本人还是要点脸的,输了比赛,这没法吹自己是亚洲最棒。
  到场的那些日本媒体记者,此时也很郁闷。他们被叫过来,原本是来宣传日本选手的强大,很多人在比赛开始前就已经写好了稿子,等到比赛结果出来以后,只需要添上名字和成绩,那就是一篇成品的新闻稿。
  但现在,之前写好的新闻稿肯定都作废了,他们不可能用同样的语言去吹捧一个中国人。
  而且他们现在也不知道接下来宣传的方向在哪里。日本选手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么之前所制定的宣传方案,就都要改变。
  很多记者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他们已经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
  日本体育协会派来的代表,也正坐在主席台上,只不过此时的他却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他是岸清一的亲信,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接到了岸清一的指示,要他在比赛结束以后,马上将比赛的结果汇报给日本。
  岸清一甚至说出了一句“我在东京等你的好消息”。
  现在比赛是结束了,可好消息是没有的。
  吉冈隆德和南部忠平两人,双双输给了陈强!
  这位代表不知道该如何向岸清一汇报。
  “希望岸清会长没有心脏病吧!”代表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向着电报室的方向走去。
第九十一章
100米不如你,我们比200米
  日本体育协会会长岸清一虽然没有去朝鲜,但却一直在关注京城府竞技会的事情。
  为了让陈强去参加比赛,日本要包吃包住,还要负担来回路费,关键是还要给一笔350日元出场费!
  对于岸清一来说,这点钱不算多,但心里面膈应!这350日元花出去,让岸清一有一种丢了35000日元的郁闷感。
  “你一个中国人,我请你参赛,就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还敢要钱!最终钱还真给了,怎么觉得我这么贱呢!”
  想到那350日元,岸清一就觉得生气,他恨不得再打碎一两个茶杯。
  “现在比赛应该已经开始了吧!或许南部君和吉冈君,已经战胜了陈强!”
  电话的铃声突然掀起,岸清一接听了电话,竟然是大岛中将打来的。
  “大岛中将,您放心,我已经派人去电报室,等着朝鲜传来好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您的!”岸清一开口说道。随后他又和大岛中将寒暄了几句,便挂上了电话。
  一分钟后,电话的铃声又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岸清一派去电报室的那个手下。
  “中野君,朝鲜那边是不是传来好消息了?吉冈君和南部君的成绩如何?”岸清一开口问道。
  “会长,百米短跑的比赛刚刚结束,吉冈君的成绩是10秒7,南部君的成绩10秒6!”电话另一头说。
  “10秒6,新的亚洲纪录,太好了!亚洲最快,终于属于我们日本人的了!”岸清一兴奋的攥起拳头,这胜利,让他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对于岸清一来说,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为日本夺下了“亚洲最快”的称号,更是在朝鲜人的面前展现了日本体育的强大。
  接下来日本可以在朝鲜大肆的宣传,大和民族是多么的优秀,日本要比朝鲜曾经的宗主国中国更加优秀,一个更优秀的民族,理应统治朝鲜,而劣等民族朝鲜人,也应该向日本表示臣服!
  岸清一正在做着春秋大梦,电话的另一端却接着说道:“会长,我还没说完,那个中国人陈强,他跑了10秒5!”
  岸清一的笑容凝固下来,他的思维突地停滞住,心头的那种酸楚感,仿佛是被人夺走了女儿似得。
  一瞬之间,从天堂到地狱!
  ……
  天津,《大公报》报社。
  最新的一期《朝日新闻》报纸刚刚运抵报社,精通日语的胡编辑,立刻拿过来,仔细的研读起来。
  《大公报》没有在日本派驻记者,所以也只能通过日本的报纸来了解日本方面的信息。胡编辑精通日语,他的工作就是每天阅读日本来的各类报纸,然后将其中一些值得报道的内容翻译成中文,以转载的形式刊印在《大公报》上。
  胡编辑看的很快,一转眼的功夫,就看了好几版的内容,但并没有发现值得转载的内容。
  突然间,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报道吸引了胡编辑的注意力。
  《我国运动健将打破亚洲百米短跑前纪录》。
  这是一份日本报纸,这里说的“我国”,当然指的是日本。
  “我记得前些天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我们中国人创造了亚洲百米短跑纪录,难道这就被日本人给打破了?”胡编辑心中一紧,立刻看起了内容。
  “吉冈隆德以10秒7的成绩获得了季军,南部忠平以10秒6的成绩获得了亚军,并创造了日本人最好成绩,同时打破了亚洲百米短跑项目的前纪录?‘前纪录’是什么鬼?还有这种说法么?日本人只是亚军,那么冠军是谁?”胡编辑愣了愣神,接着看下去。
  “冠军被中国选手陈强所获得。”胡编辑长出一口气:“闹了半天,赢得还是我们中国人!”
  日本媒体的报道虽然不是断章取义,但也是避重就轻,弄出来一个“前纪录”的说法,显得自己的运动员很厉害似得,这种说法忽悠忽悠那些无知的读者,稍微有点体育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日本媒体这是在自嗨。
  《朝日新闻》在特意的回避陈强夺冠的事情,所以对于陈强的报道只是一笔带过,甚至连陈强的成绩都没有提。但有脑子的人都能看懂,第二名的南部忠平都是打破了亚洲“前纪录”,那第一名的陈强岂不是更快?
  胡编辑没有找到陈强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死心,他又拿过一份新来的《每日新闻》,也在上面找到了豆腐块般大小的报道。
  《每日新闻》报道的还不如《朝日新闻》,上面关于这次比赛的报道更少。胡编辑又找来了《读卖新闻》,情况也是差不多,相关报道寥寥无几。
  日本媒体其实是很矛盾的,南部忠平创造了一个日本最好成绩,这本来应该大书特书,南部忠平也应该被塑造成为英雄一般的人物。
  但是南部忠平却不是冠军,胜利的果实被陈强所摘走,日本媒体显然不想报道这种失败的消息。于是乎在写新闻稿的时候,都是避重就轻的一个豆腐块,免得引起相反的效果。
  胡编辑有些无奈,他翻遍了日本各大报纸,都没有找到有关这次比赛的详细信息。
  突然间,胡编辑灵机一动,想到了这次比赛的举办地是在汉城。
  “我可以去看看朝鲜的报纸,说不定上面会有更相信的报道。”胡编辑想到这里,立刻去寻找朝鲜来的报纸,还真被他找到了一份最新的《东亚日报》。
  这个时代的《东亚日报》,虽然是朝鲜文报纸,但是其中的内容基本上是中文汉字夹杂着朝鲜文,汉字占比还要多一些。胡编辑完全能够看得懂《东亚日报》的内容。
  一直到八十年代,韩国的报纸上也还有大量的汉字,现在五十岁左右的韩国人,小的时候也都经历过汉字的教学。而韩国年轻人的话,如果不专门学习汉字,大概只会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因为韩国人的身份证上是有中文名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