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91

  不得不说,日本人之前的造势还是很成功的,如今天津人人都知道陈强,将陈强视为民族英雄般的存在,即便很多天津的市民根本就不懂体育,也愿意来到民园体育场观看这一场比赛。
  除了普通老百姓之外,还有很多天津的团体也来派人来到现场,比如天津商会、天津精武体育会、天津各大学等,甚至一些天津的知名人士也来到的现场。
  有比赛当然也少不了记者,天津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城市,媒体报刊的发达程度不亚于上海,除了《大公报》这样国内顶级的报刊之外,还有很多小报的记者也来到了现场。
  这样声势浩大的场面,也是日本人所希望看到的,当着这么多中国人的面,将陈强击败,那才是日本人最想看到的结果。
  ……
  陈强走进赛场,周围顿时响起了连绵不绝的掌声和加油声。
  这些掌声与加油声,都是送给陈强的。
  此时的陈强有些激动,他还是第一次享受这种主场的待遇。
  全运会的时候,陈强还只是个无名之辈,自然不会享受到主场的待遇;远东运动会是在日本举行,虽然现场也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和中国侨民,但是和日本观众比起来,毕竟是少数,即便是他们喊破了嗓子,也无法烘托出主场的气氛;而在朝鲜的时候,周围都是一些麻木的朝鲜人,连朝鲜本土的高木武泽都没有人搭理,自然也不会有人为陈强加油。
  而这一次,陈强终于感受到了主场作战的气氛。
  观众席上,又或者是周围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人,都是为了陈强而来,他们都想亲眼见证陈强的胜利。
  陈强也感受到了一丝的压力,但更多的却是动力。
  “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比赛,也是这些天津父老乡亲的比赛!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也不能输!”
  走上赛道,陈强见到了佐佐木吉藏、阿武岩夫,以及那位白俄运动员。
  佐佐木吉藏已经二十五六岁了,看起来很显老成,而阿武岩夫今年只有十九岁,一副年轻气盛的样子。
  至于白俄运动员,一脸的大胡子,陈强也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反正他是来凑数的,陈强也不介意。
  陈强和这三位参赛选手并没有进行交流,而只是象征性的打了个招呼,便直接走上赛道准备比赛。
  最内侧的一条赛道依旧是没有人使用,所以运动员从第二道开始排起。
  陈强被安排在了第二道,也是左右运动员中最靠内侧的;日本选手阿武岩夫处于第三道,和陈强相邻;第四道是另一位日本选手佐佐木吉藏,而最外侧的则是那位凑数的白俄运动员。
  前日的时候,陈强就已经来过民园体育场,熟悉过这里的场地,当时他也亲自上场跑了两圈,对于民院体育场弯道的曲轴有了一定的了解。
  陈强走到紧靠跑道外侧线的位置,蹲了下来,准备起跑。
  弯道起跑,尽量的要靠近跑道外侧线,这样距离拐弯会稍微远一些,起跑后直线冲刺的距离也会长一些,速度自然也会快一些。
  放在后世的话,这是常识性的短跑知识,但是佐佐木吉藏和阿武岩夫这两位日本运动员,显然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是站在跑道正中开始起跑的。
  而由于陈强是在最靠内侧的一条平跑道,其他三位选手也没有注意到陈强陈强的起跑位置和起跑姿势。
  弯道起跑中,运动员起跑不是排成一条直线的,内侧跑道的起跑位置会相对靠后一些,外侧跑道的起跑位置会相对靠前一些。所以内侧跑道的运动员可以观察到外侧的跑道的情况,但是外侧跑道的运动员却看不到内侧跑道的情况。
  陈强的起跑站位和起角度,和其他三个运动员完全不同,但现场的观众当中,压根就没有几个人懂短跑的,更没有人去在乎陈强的200米起跑技术。
  发令员喊出了准备的口令,随着一声枪响,比赛正式开始。
  陈强的弯道技巧还是不够纯熟,他已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对付阿武岩夫和佐佐木吉藏,是绰绰有余的,这两人压根就没有什么弯道技巧,就是靠着身体本能在跑。
  如果是博尔特那种超强天赋的运动员,哪怕是靠着身体本能在跑,也能碾压陈强,但两位日本选手显然没有博尔特那种变态的身体天赋。
  陈强的弯道技术施展开来,他努力的靠近跑到内沿线奔跑,同时随着速度的加快,身体也开始向着内侧倾斜。
  弯道才过了一半,陈强就已经和阿武岩夫并驾齐驱。
  这可是弯道。在弯道中出现并驾齐驱,就意味着靠内侧一方的运动员,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超越!
第九十四章
大获全胜
  十九岁的阿武岩夫是日本田径队中的明日之星。
  从小大大,阿武岩夫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青少年时期的阿武岩夫,就多次获得过日本的冠军,进入到日本国家队中,阿武岩夫也是重点培养对象。
  少年得志,使得阿武岩夫养成了骄傲的性格,甚至有些目中无人。
  这一次来中国参赛,阿武岩夫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
  因为对手是陈强!
  “亚洲最快”这个名号,对于每个亚洲短跑运动员来说,都有着一股莫名的吸引力,对于阿武岩夫来说也是如此。
  阿武岩夫也知道,他的实力不足以跑出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但如果能够在200米的赛场上,可以战胜陈强这个“亚洲最快”,也会带来别样的成就感。
  毕竟南部忠平和吉冈隆德都输给了陈强,假如阿武岩夫的能够战胜陈强的话,足够他吹一辈子的了。
  在来天津之前,日本体育协会的会长岸清一曾经亲自接见过阿武岩夫和佐佐木吉藏,为他们打气的同时,也告诉他们,陈强并没有练习过200米,陈强根本就不会跑200米。
  这个消息让阿武岩夫信心大增,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赢定了。
  抵达天津以后,阿武岩夫满脑子里都是战胜陈强以后该怎么炫耀,他甚至已经想要了几种炫耀的方式。哪怕是比赛的枪声响起,参赛选手都已经起跑,阿武岩夫的注意力仍然没有全部投入到比赛当中,他还在想着获得胜利回到日本以后,要在同僚面前好好装装逼。
  “南部前辈曾经参加过奥运会,吉冈前辈被誉为日本的短跑怪杰,可他们都输给了陈强,但我却可以赢,哈哈,看来日本的短跑,还是应该寄希望于我的身上!”
  阿武岩夫丝毫没有觉得,200米战胜陈强是胜之不武,他直接忽略了陈强在200米上的水平,反正只要能赢就行。
  也就在此时,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阿武岩夫的左侧,阿武岩夫眼角的余光一扫,脸上顿时出现了骇然的表情。
  “是陈强!”
  阿武岩夫意识到,陈强已经追上了自己,正与他并驾齐驱。
  更关键的是,现在两人都处于弯道,而内侧跑道的陈强和他并驾齐驱的话,就意味着陈强实际上已经反超了他!
  “怎么可能,弯道才跑了一半,陈强就追上来了!”阿武岩夫心惊胆战的感觉还没有过去,陈强便已经超越了他。
  “被他超过去了!”阿武岩夫这才如梦方醒,他开始加速,想要反超陈强,却发现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被逐渐拉开。
  陈强使用了弯道跑的技术,他的身体是向内倾斜的,这也充分的利用了向心力,所以他可以在弯道中以比较快的速度奔跑。
  反观阿武岩夫,他不懂得这种弯道跑的技术,他的身体有些直,他在弯道跑的时候还需要刻意的去对抗向心力,速度自然要比陈强慢了许多。
  “追不上,完全追不上!不是说陈强不会跑200米么?怎么他还跑的这么快!岸清会长,你怎么能够给我提供错误的情报呢!”
  此时阿武岩夫的第一反应是岸清一所提供的情报不准确,而是不是自己技不如人!
  ……
  与阿武岩夫相比,佐佐木吉藏要沉稳的多。
  佐佐木吉藏并不是一个天赋很棒的短跑运动员,在职业生涯的前半段,佐佐木吉藏始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运动员,他没有取得很出色的成绩,当然也没有被从运动员的行列中淘汰掉。
  今年的日本陆上竞技大会,对于佐佐木吉藏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他以22秒5的成绩,获得了200米短跑的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当中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22秒5的成绩的确是有些水货,但好歹也是一个冠军。然而佐佐木吉藏却能够感觉到,阿武岩夫对于这个成绩是嗤之以鼻的。
  日本的等级制度森严,阿武岩夫作为后辈,理应去尊重佐佐木吉藏这个前辈,但阿武岩夫并没有对佐佐木吉藏表示出足够的尊重,或许在阿武岩夫看来,这个“水货”前辈之所以能拿到冠军,只是运气好罢了,压根就不值得去尊重。
  日本的社会当中,如果上级被下级挑衅,或者前辈被后辈挑衅,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如果被挑衅的上级或者前辈不做出强有力的回应,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别想抬起头来了,所有人也都会看不起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次比赛当中,佐佐木吉藏并不想输给阿武岩夫,他要赢,不仅仅是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更要维护作为前辈的尊严。
  自从起跑以后,佐佐木吉藏一直在注意阿武岩夫的情况,只不过佐佐木吉藏处于更外侧的跑道,他的相对位置要更靠前一些,所以他基本上是观察不到阿武岩夫的。
  终于,在弯道部分进行了四分之三的距离时,一个人影被佐佐木吉藏眼角的余光锁定。
  “阿武君追上来了么?”佐佐木吉藏心中一紧,脚下的步伐顿时加快了几分,他可不想被阿武岩夫这个后辈超越。
  然而下一秒,佐佐木吉藏却发现,那个身影并不是来自于相邻的跑道,而是跟他隔了一条跑道。
  佐佐木吉藏本能的扭了扭头,确认了一下目标:“不是阿武岩夫,是最内侧跑道的陈强!”
  然后佐佐木吉藏突然意识到,隔了一条跑道的陈强,竟然已经追上了自己!
  “这不可能!我们之间隔着一条跑道呢,我起跑的位置领先他那么多,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追上来!”佐佐木吉藏同样是一脸的骇然。
  眨眼的功夫,陈强又跑到了佐佐木吉藏的前面,然后进入到了弯道和直道之间的衔接区域。
  “陈强比我快这么多!这个速度,他肯定会跑200米!”佐佐木吉藏也已经意识到,岸清一的情报怕是错误的!
  ……
  200米短跑,由于起跑的位置不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以在弯道跑的时候,非专业人士也很难区分出谁在前谁在后。现场的老百姓本来就对体育不甚了解,在弯道跑的阶段,大家也不知道运动员究竟跑的怎么样,只是凭感觉来判断选手的名次。
  但是进入到直道就不一样了,由于每个运动员弯道跑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领先的人会更早进入直道,而落后的人会更晚进入到直道。
  陈强毫无疑问是那个领先的人,他率先进入到直道的冲刺当中。
  200米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掌握更先进短跑技术的陈强,反倒是比100米获得更多的优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