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391

  “第三道,陈强,来自山东队!”
  这一次,看台上不仅仅有掌声,还有欢呼声,那掌声与欢呼声甚至有一种经久不息的趋势。
  “都看好了,这个第三道的,是咱们山东人!”
  “俺早就知道了,听说这个陈强老家就是济南的。”
  “陈强是全亚洲跑的最快的运动员,连小日本都跑不过他。这次他肯定能夺冠。”
  “陈强,加油!加油!”
  济南的父老乡亲们还是很支持本地选手的,听到“来自山东队”这几个字,也甭管认不认识陈强,全都在为他加油助威。
  ……
  参加决赛的选手们站上了赛道,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很凝重,现场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
  “各就各位,预备……”发令员举起了枪,随后枪声响起,选手们立刻冲出了起跑线。
  陈强那种来自未来的起跑,是别人学不来的,所以他的起跑依旧很快。
  而刘长春也不甘示弱,他的起跑虽然比不上陈强,但是却也比其他的选手快得多。
  “刘长春的起跑比全运会的时候强了很多!这样的起跑,前20米加速过程,至少能快0.1秒。”陈强心中一瞬间就做出了判断。
  全运会上的刘长春是带伤参赛,所以影响到了成绩,而如今的刘长春满血归来,实力自然比全运会时高了一大截,仅仅是一个起跑,就让陈强感觉到了压力。
  “全运会的时候,我起跑失误了,所以没有与刘长春拉开差距,这一次我的起跑没有失误,竟然也只是稍微领先刘长春一点点!刘长春果然厉害。”
  陈强的心中不由得有些佩服刘长春,刘长春可没有陈强那样来自后世的先进起跑技术,仅仅靠着身体和反应,却能够紧跟陈强的起跑步伐,这样的天赋,确实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短跑天才。
  起跑之后,陈强开始提速,然而这次的提速却比陈强预料的要稍微慢一些,因为跑道太松软了。
  这座体育场上旬才竣工,距今只有20天而已,跑道也是新铺设的,华北运动会是这里承办的第一场比赛,没有人用过的跑道,跑道上的煤渣自然会松软一些。
  若是放在后世,找一辆压路机过来,绕着跑道开两圈,跑道自然也就硬实了。
  但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根本找不到压路机这种工程机械,建筑全凭人力,想要硬一些的煤灰跑道,只有等下雨,让煤渣与石灰、黄土等混合的更充分一些。
  这略微有些松软都跑道影响到了陈强的加速,当然也会影响到其他参赛选手的加速,包括刘长春在内,加速的过程都要比平时缓慢一些。
  前三十米,陈强始终对刘长春保持着轻微的领先,但这种领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许刘长春的下一步稍微迈大一些,就能追上陈强。
  到了五十米,刘长春依旧仅仅的贴着陈强,陈强并没有能够甩开刘长春。
  一个没有受伤的刘长春,在百米短跑的前半程,的确能够给陈强带来威胁。
  “刘长春的前半程,比吉冈隆德要强!”陈强心中暗暗的给出了评价。陈强甚至觉得,现在的刘长春若是跟吉冈隆德比60米的话,那获胜者一定是刘长春。
  可惜的是,刘长春的后半程太弱了。
  五十米过后,刘长春逐渐的出现了颓势,他无法保持之前那种高爆发的奔跑方式,有些后继无力了。
  而陈强依靠着大腿前摆的节奏感,依旧是极速狂奔。
  刘长春看了看已经领先的陈强。
  “和全运会时候一样,跑到后半程,我又被陈强拉开距离了!”
  刘长春有些不甘心,他虽然已经预感到会输掉比赛,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仍然在努力的迈开步伐,用尽全力的让自己尽可能的保持住速度,尝试着向着陈强追进。
  这一刻的刘长春已经不是在为冠军而奋斗,他是在展现运动员的拼搏与永不放弃的精神!
  ……
  陈强距离终点越来越近,周围的看台上,声音也越来越大。
  那些观众们原本并不认识陈强,但自从开场时的介绍后,观众们便都知道,这是山东本地的运动员。从那时起,看台上所有的加油声和掌声,便都是属于陈强的了。
  当陈强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看台上的呼喊声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人们在为本地选手的胜利而欢呼。
  这是山东队在本届华北运动会上拿到的第一个冠军!
  此时,场边观战的山东队领队长出了一口气,有了这个冠军保底,山东队也算是没有愧对家乡父老。
  “多亏了韩主席亲自要来的人,第一个项目就夺冠了,这个大腿还是挺给力的。”山东队领队心中暗叹起来。
第一零一章
200米全国纪录
  松软的煤灰跑道影响了陈强的发挥,他最终跑出了10秒7的成绩。
  刘长春比陈强慢了0.2秒,以10秒7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虽然输了比赛,但刘长春并没有显得很沮丧。
  “真不愧是亚洲第一啊,我已经拼尽了全力,还不是你的对手。”刘长春开口说道。
  “我主要是赢在后半程。”陈强压低了声音,用提醒的语气说道:“你的后半程真应该再加强一下了。咱们国内的运动员,普遍是后继无力,但外国那些顶尖高手则不一样,他们后半程就跑的很好。之前跟我较量过的那个日本人吉冈隆德,他的前半程应该不如你,但后半程的实力却十分出色。若是没有一个出色的后半程,到了奥运会上肯定会吃亏的。”
  “谢谢你的提醒,回去以后我肯定要好好练一练我的后半程。”刘长春开口说道。
  事实上两次输给陈强,都是后半程掉链子,刘长春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已经打算好好的加强一下自己后半程。
  历史上刘长春是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失利后,才开始重视起后半程练习的,到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时候,他的后半程跑有了明显的加强,可惜的是1936年的刘长春已经27岁了,而且离开东北后,刘长春的训练也得不到保障,所以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刘长春也是铩羽而归。
  只听刘长春开口问道:“下午的200米预赛,你也要参加吧?以前没见过你200米,练的怎么样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天津跟日本人比了一场200米,当时的对手一个叫佐佐木吉藏,另一个叫阿武岩夫,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他们。”陈强开口答道。
  “有点耳生。”刘长春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两个日本人,随后他接着问道:“结果呢,你赢了么?”
  “侥幸获胜。”陈强谦虚的说。
  “你行啊,赢了两个日本人。这两个日本人既然敢去天津挑战,本事肯定不一般!看来200米的短跑,我也未必是你的对手了。”刘长春半开玩笑地说道。
  “别瞎说了,我当时跟日本人比赛的时候,成绩是22秒2,你200米都能跑到22秒了,还会跑不赢我?”陈强笑着答道。
  “谁说我200米能跑22秒的。”刘长春否认道,随后他压低了声音,开口说:“只是训练的时候能跑进22秒,比赛里我还从来没有跑出过这样的成绩呢!”
  陈强的表情微微一惊讶,因为在陈强的记忆中,民国时期的200米全国纪录,就是刘长春所保持的22秒整。
  “看来的刘长春,还没有做出22秒整的全国纪录。不过他在练习中能跑进22秒,那么在比赛当中,他随时都能跑一个22秒的成绩出来的。200米的比赛,我还是不能够掉以轻心啊!”
  ……
  200米的初赛和复赛,陈强依旧是没有遇到强手,保送晋级到了决赛。
  当然在初赛和复赛中,陈强也没有发挥出真实的实力,对手太弱了,陈强根本无需发力就能够获得晋级。
  这毕竟只是华北运动会,而不是全中国的运动会,除了辽宁以外,也就是北平和天津的运动员还有些实力,其他诸如河南、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根本没有好的大学,没有好大学也就没有好的运动员。
  所以华北运动会上,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要略微逊色一些。
  要是全国运动会,还有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参赛,这些地方都有很多一流大学,也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也会上升一个档次。
  ……
  200米决赛,陈强一登场,便迎来了满喝彩。
  经过百米短跑的胜利后,很多观众都已经认识了陈强,加上陈强又是山东队的运动员,格外的受到济南父老乡亲的支持。
  刘长春望向周围,忍不住开口叹道:“我在东北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观众支持我。”
  “我也是第一次在家乡比赛。”陈强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其实从民国十七年我离开济南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来。这里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我在济南也没有什么亲人了。”
  刘长春张了张嘴,想要安慰陈强,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最后,他还是拍了拍陈强的肩膀,换了个话题:“一会比赛的时候,你可得加油啊,你那个22秒2的成绩,不一定能赢过我的。”
  “放心好了,我肯定全力以赴!你要是不认真跑的话,说不定会输给我哟!”陈强笑着说道。
  两人互相鼓励了一番,便各自站上了起跑线。
  200米是在弯道起跑的,这一次,刘长春依旧是在第二道,而陈强是在第三道。所以陈强的起跑位置是在刘长春的右前方。
  刘长春的起跑位置是沿着跑道曲线的,其他的运动员也是一样,唯独陈强,他的起跑方向是斜的,而且尽可能靠近跑道的外侧线。
  之前在200米预赛里,刘长春已经见过陈强这种弯道起跑的方式,他跟宋教练讨论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倾斜的起跑,是为了在起跑时获得更大的冲刺距离。
  刘长春和宋教练都觉得,这种方式的起跑显然要比传统的起跑方式更科学,但是刘长春却并没有盲目的去学习。短跑运动员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后,技术特点都已经比较的成熟,这时候仓促的改变自己的某项技术,非但提升不了成绩,反而会使得成绩出现下降。
  所以刘长春只是将陈强的这种起跑方式记在心中,等回到东北以后,他还需要通过训练来学习陈强的弯道起跑。
  “各就各位,预备!”发令员高喊一声,同时举起发令枪,现场的观众们也随之安静下来。
  “啪!”枪声响起的同时,运动员开始启动,而看台上也在同一时间爆发出了疯狂的呐喊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