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91

  爱德华有些看不下去了,他开口说道:“埃利奥先生,你有什么好主意么?”
  “啊?我?”埃利奥放下咖啡,开口说道:“既然不能用武力解决,为什么不试试用和平的方法呢?”
  “埃利奥先生,你指的和平的方法是什么?”爱德华开口问。
  “这要问巴特纳先生了。”埃利奥望向法国领事巴特纳,接着说道:“我记得法国的著名教育家顾拜旦先生曾经说过,体育的本质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但是这是更加文明和进步,合理而且合法的战争。”
  埃利奥的话顿时让巴特纳眼前一亮。
  “我明白了。”法国领事巴特纳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接着说道:“天津租界上次举办万国运动会,还是在两年前吧?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举办一届万国运动会了!”
第一零三章
再破全国纪录
  万国运动会并不是一项定期举行的体育赛事。
  清朝末年的时候,北京城东交民巷有很多外国人居住,这些外国人也将西方体育带到了中国。那个时候居住在东交民巷的洋人会举办一些简单的运动会,这便是所谓的万国运动会。后来随着天津、上海等地出现了租界,万国运动会也就来到了天津和上海。
  特别是天津,在清末的时候有九国租界,万国运动会更是经常举办,随着民园体育场的落成,万国运动会更是变成了一项规模颇大的体育盛会,有时候甚至能邀请到奥运会级别的选手参赛。
  最初的万国运动会,是不允许中国人参赛的。这也算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一个在中国举行的运动会,却不允许中国人参加!
  后来万国运动会渐渐邀请一些中国的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不过到了比赛当中,中国运动会还是输多赢少,能够在万国运动会中战战胜一两次洋人,绝对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如今面对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法国领事巴特纳终于想到了万国运动会的事情。
  “既然我们无法用武力来解决,那就不如搞一次万国运动会吧!我们在运动场上战胜中国人。”巴特纳开口说道。
  爱德华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我们邀请一些天津知名的运动员来参赛,让我们的运动员战胜他们,这的确是一个打击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好方法!经历过失败后,那些中国人应该会意识到,在我们面前,他们依旧是一群弱者,他们没有骄傲的资本,乖乖的向我们表示顺从,才是最佳的选择。”
  意大利领事埃利奥却泼了一盆冷水,他开口问道:“如果英国的运动员输了呢?”
  “输?埃利奥先生,你在开玩笑么?我们大英帝国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怎么会输给中国人?怎么会输给一群东亚病夫?”爱德华不屑的说。
  “爱德华先生,你或许不知道吧?百米短跑的亚洲纪录保持者,现在就在天津,他可是亚洲跑的最快的运动员!”埃利奥开口说。
  “亚洲最快,能有多快?100米能跑到11秒么?”爱德华依旧是一脸的不屑。
  天津的报纸上虽然早就报道了陈强的成绩,但爱德华作为一个英国人,又岂会关注中国人跑多快?平时爱德华也不可能专门买中文的报纸去阅读,他对于中国的关注,仅仅限于军政方面大事。
  埃利奥也不知道亚洲的百米短跑纪录是多少,他开口说道:“百米短跑的亚洲纪录好像只比世界纪录慢一点点,我想应该会是10秒7,或者10秒6吧!”
  “这么快?中国人竟然能跑这么快么?”爱德华和巴特纳两人同时露出的不可思议的表情。
  只听巴特纳开口说道:“10秒6的话,已经是非常棒的成绩了,说不定都能进入奥运会的决赛,除非是我们从欧洲本土调集最顶尖的运动员过来,否则还真不一定赢得了他!”
  “从欧洲本土调集运动员过来,要花费一个多月呢!而且经费方面也是一个问题。这不太实际。”爱德华摇了摇头。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不成要送给中国人一个冠军么?那样的话,中国人的民族情绪会更加高涨吧!”巴特纳开口说。
  爱德华想了想,开口说道:“既然百米短跑,我们比不过中国人,那我们干脆就不设置百米短跑这个项目嘛,我们可以和他比200米,还有400米!这个号称‘亚洲最快’的中国人,200米与400米成绩是多少?”
  “我不知道。您可以找人去查一下。”埃利奥摇了摇头。
  爱德华立刻吩咐下去,不久之后,英国乡谊俱乐部的人便找来了资料。
  “爱德华领事,去年年底的时候,民园体育场曾经举办了一场中日俄三国运动会,当时陈强参加了200米短跑项目,他的成绩是22秒2!至于400米的话,我们查过了,他没参加过400米的比赛。”
  爱德华顿时长松了一口气:“200米连22秒都没有达到,这太慢了,我们英国军营当中,会有比他优秀的运动员。”
  “我们法国军营中,也应该能找到22秒内完成200米的选手。”巴特纳应和道。
  意大利领事埃利奥双手一摊,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意大利侨民人数并不多,万国运动会的话,只能是重在参与了。”
  爱德华露出一个“从来没有指望过你们意大利人的表情”,随后接着说道:“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觉得,我还是去邀请一下利迪尔先生吧!有他在的话,我们就稳赢了。”
  巴特纳和埃利奥两人的脸色同时浮现出惊奇的色彩。
  “你说的是埃里克·利迪尔先生么?巴黎奥运会400米金牌获得者,而且还是400米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埃利奥开口问道。
  “对,就是他!他是我们英国人的骄傲!”爱德华点了点头。
  “可是利迪尔先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参加比赛了吧?”巴特纳开口问道。
  爱德华一脸的微笑:“这有什么关系呢?对手只是中国人,即便利迪尔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状态,但战胜一个中国人,应该也是很轻松的事情吧!”
  ……
  济南。
  即将开始的是400米短跑的决赛。
  此时的陈强已经完全确认,三十年代的中国运动员压根就不会跑400米。
  上午举行了400米的初赛,陈强见到了各种各样的400米小白的跑法。
  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一开始的时候就冲的很猛,完全是将400米当成100米在跑,然后跑到200来米的时候,就咩有体能跑不动的,靠着一股子意志力,强行撑到终点。
  也有运动员在比赛开始的时候跑的很慢,明显是想把体力节省下来,留在后面冲刺的时候用。但是他们体力节约的太过火了,当他们进入到最后直道开始冲刺的时候,别人都快到达终点了。
  更多的人则是很轻易的被对手所影响,感觉到对手在加速,他们也跟着加速,没有自己的跑法和节奏感。单纯觉得自己要落后了,那就加速,觉得自己领先了,那就稍微放松一些。
  包括刘长春在内,所有运动员都是凭着本能跑400米,完全谈不上技术,更别说什么体能分配的事情了。
  看过初赛之后,陈强便已经知道,400米的决赛,他赢定了!
  400米虽然是短跑中最难的一个项目,但现在的陈强好歹也有着国家二级运动员的中游水平,这个水平放在未来,连省级的训练队都进不了,但是吊打一群没有400米技术,只靠本能瞎跑的运动员还是绰绰有余的。
  400米的关键是体能分配,而陈强所采用的也是未来最常见的一种体能分配方法。
  前面起跑的弯道,主要是调整节奏,速度相对会慢一些,进入第一个直道后,开始进行冲刺,进入第二个弯道后,再将速度慢下来,开始调整蓄力,最后的直道再次冲刺。
  蓄力、冲刺、再蓄力,再冲刺,这种体能分配的方法,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最低了,也最容易掌握。未来很多400米的初学者会使用这种体能分配的方法去跑400米。
  当然这种体能分配的方法在未来也是挺落后的,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美国运动员就不使用这种体能分配方法了,到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八位选手,只有一个人还在使用这种体能分配的方法。
  陈强倒是想要来个一步到位,直接练习更先进的体能分配方法,比如未来的“400米之王”杰里米·瓦里纳,他就很擅长在250米以后提速,而且将速度一直保持到终点。
  但是这种体能分配方法对于身体的要求太高了,寻常运动员跑到250米的时候,恰好是身体处于无氧运动极限的时候,这个时候别说是提速,速度不变慢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所以瓦里纳的400米跑法就没有几个人能模仿的了。
  其他先进的体能分配方法,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更高。陈强目前还未成年呢,身体素质远远没有达到那个标准,所以他只能使用最简单的体能分配。
  但这就足够了,对付一群只靠着本能瞎跑的运动员,随便哪一种体能分配方法,都能够完胜!
  ……
  起跑的枪声响起后,陈强并没有很迅猛的发力。400米毕竟不同于200米,200米的起跑,需要尽可能快的将速度提升起来,但400米的起跑,节奏比加速更重要。400米的运动员,只有找到自己的比赛节奏,才能够精确的分配体能。
  所以起跑阶段,陈强并没有跑的很快,然而其他几位选手却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有人开始加速,想要在前一百米获得领先的优势,他们也的确做到了,但陈强对此并不以为意。
  即将进入到直道的时候,陈强便开始提速,当他真正由弯道踏入直道以后,便开始了第一次的冲刺。
  对于其他几位选手来说,陈强的提速很突然,他们不知道陈强的跑法,也完全没有想到陈强会在进入直道后选择快速的冲刺跑。
  见到陈强冲刺,其他人也本能的跟着冲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绝对不能让陈强轻易的超过去。
  只不过陈强的冲刺是计划当中的,他本来就是这种跑法,而其他人则是突如其来的应变。这种毫无准备的冲刺,自然会消耗掉比较多的体能。
  再次进入到弯道,陈强又一次的慢了下来,他开始进行蓄力和调整,为最后一百米的冲刺做准备。
  其他运动员也都慢了下来,不过他们并不是为了蓄力和调整,而是体能到达极限了。
  最开始的弯道,他们为了超越陈强选择提速,随后的直道,他们为了应对陈强的冲刺也进行了的冲刺,这等于是快速奔跑了200米的距离,200米过后,基本上达到了无氧运动的极限水准,体能当然已经见底。
  所以即便是陈强在蓄力,可是在观众们看来,陈强的奔跑速度依旧比其他人更快。
  进入了最后100米的直道,陈强又一次开始冲刺。
  这一次,陈强的速度不如上一个直道那么迅速,但却是比其他人快了太多了。
  最后的八十米,那些不懂得体能分配技巧的运动员,已经是在苦苦支撑,个别人甚至显得步履蹒跚,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这个时候还能够保持奔跑的技术动作不变形,就已经是很好的表现了。
  距离终点还剩下五十米的时候,陈强意识到,大局已定,以其他选手的状态,是不可能超越自己的。
  陈强的体能消耗也很大,到了最后时刻,既然已经能够确保冠军,陈强也没有必要去继续拼命,他同样是放慢了速度,然后冲过了终点。
  观众席上欢呼声响起的同时,还夹杂着各种赞美的声音。
  “陈强又夺冠了!好厉害,已经是第三个冠军了!”
  “100米、200米、400米,三个短跑项目的冠军都是陈强的!”
  “中国短跑之王,非陈强莫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