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391

  “22秒整?这已经是非常棒的200米成绩了,足以参加奥运会了!陈强?不就是那个‘亚洲最快’么?他马上就要参加200米的比赛吧?”巴特纳不由得有些心虚。
  “之前不是说,陈强的200米成绩是22秒2么?”爱德华皱着眉头问。
  “22秒2是去年的成绩,很显然,他又进步了!”埃利奥开口答道。
  爱德华的脸上腾起了一片阴霾,200米短跑是这次万国运动会的第一个项目,他也不想一上来就栽一个跟头!
  ……
  华北运动会期间,天津的媒体基本没有去报道陈强的成绩。
  因为这一次,陈强是代表山东队参赛的,天津人的报纸肯定不会去报道山东队的事情。
  而且也有很多天津媒体觉得,山东队把陈强抢过去刷成绩的行为很不厚道,所以对于陈强两次打破全国纪录的事情,天津的媒体基本上是选择忽略,压根就不想去报道。
  相反,济南的报纸肯定会着重的报道此事,只不过这个时代的济南并不繁华,北边的京津、东面的青岛,全都压着济南一头,所以济南当地的报纸也没啥销量,基本上只能在济南一地发行,连济南市都出不去。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身在天津的英法两国领事,不知道陈强在华北运动会上的优异表现。
  不仅仅是英法两国领事不知道,天津的老百姓也不知道,此时天津的老百姓对于陈强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去年的22秒2。
  伴随着观众们的欢呼声,陈强站上了跑道。
  除了陈强之外,200米还有三位外国选手,两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意大利人则没有派人参赛。
  法国的参赛者是个黑发的男子,模样算是挺帅气,不过长着一对挺大的门牙,样子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可爱的土拨鼠。
  英国的两位参赛者,其中一个留着络腮胡,看眼睛还是能够感觉到,他的年龄应该比看上去小一些。
  而另外一人则是标准英国人的长相,三十岁左右的样子,脸有些长,五官端正,眼神很深邃,发际线很高,未来十有八九会谢顶。
  这个发际线很高的英国人,让陈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陈强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他似得。
  发际线很高的英国人,也在好奇的打量着陈强。他本想上去和陈强打个招呼,但是看到陈强在做热身运动,便没有上前打扰。
  民园体育场的大喇叭里开始介绍起了参赛选手,陈强被安排在了最外侧的跑道,所以最后才会介绍到他。
  “第一道,艾里·布兰克,来自法国!”
  长着大门牙的法国人向周围挥手致意,但是除了主看台上为数不多的法国侨民之外,基本没有人搭理他。
  大喇叭里响起的是英文的介绍,天津的老百姓又听不懂英文,自然对此无感。
  陈强倒是听得懂英文,他脑海里仔细的回忆了一番,没有找到关于“艾里·布兰克”的任何信息。
  “历史上都没有记载,应该是个不知名的运动员,看来不用担心他。”陈强心中暗道。
  大喇叭里开始介绍第二个运动员:“第二道,乔治·威廉姆森!来自英国!”
  络腮胡英国人向着主看台的方向挥了挥手,那里有很多英国侨民,顿时给予络腮胡热烈的掌声回应。
  “乔治·威廉姆森,好平凡的名字啊,同样没听过,也是个不知名的运动员,不用担心他。”陈强心中暗道。
  大喇叭里又响起了声音:“第三道,埃里克·利迪尔,来自英国!”
  发际线很高的英国人笑着向四周挥手,而主看台上,竟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呼喊声以及口哨声,可以看出来,不仅仅是英国侨民,就连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观众,也在为他欢呼。
  陈强则是一脸震惊的望着这个发际线很高的英国人。
  “我说怎么觉得有些面熟呢,我在未来见过他的照片!他就是埃里克·利迪尔!他还没退役么?英国人怎么把这台‘烈火战车’都给搬出来了!”
  此时的陈强突然觉得,这次万国运动会的比赛怕是要悬了!
  ……
  埃里克·利迪尔是苏格兰人,中文名李爱锐,他出生在天津,并且在天津渡过了童年,六岁时候才回到英国读书。大学时候曾经入选过橄榄球的国家队,后来改练习田径。
  利迪尔参加了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在百米短跑项目中,因为初赛的时间正好是星期天,而利迪尔又是个虔诚的教徒,每个星期天都要做礼拜,所以他放弃了百米短跑的比赛。即便是英国王室亲自下令,他依旧是在比赛和信仰之间,选择了信仰。
  而在之后的200米短跑项目中,利迪尔以21秒9的成绩,获得了奥运会的铜牌。在400米的短跑的项目中,他更是以47秒6的成绩,获得了金牌,并且打破了400米的世界纪录。历史上这个成绩保持了二十多年,才被打破。
  巴黎奥运会结束以后,利迪尔放弃了英国优厚的条件和待遇,毅然回返他的出生地中国天津,做了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教授中国学生化学。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利迪尔和其他英国侨民一起被日本人抓住,关进了潍坊的集中营里,并且最终死在了那里。
  未来的天津有利迪尔的故居,潍坊集中营旧址有利迪尔的雕像和纪念碑,香港也有以利迪尔命名的基金会。利迪尔的事迹,也被改编成了电影,那就是获得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烈火战车》!
  所以陈强当听到埃里克·利迪尔的名字时,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便是,烈火战车来了!
第一零五章
先胜一场
  陈强还在震惊于埃里克·利迪尔的出现,民园体育场的大喇叭里已经开始介绍陈强了。
  “第四道,陈强,来自中国!”
  天津的老百姓虽然听不懂英语,但是“陈强”这两个字还是听得懂的,而且介绍完前三个人后,就只剩下陈强,大家都知道,接下来介绍的肯定是陈强。
  周围响起了最热烈的欢呼声,这也将陈强拉回到现实当中,他朝着四周挥挥手,向观众表示谢意。
  那位英国裁判显然不打算给陈强太多和观众互动的时间,他直接示意参赛运动员准备。
  这一次,陈强是处于最外侧的跑道,他的相对位置也比较靠前,其他三位选手都能观察到陈强的起跑。
  法国人布兰克和英国人威廉姆森倒是没有太在意陈强的起跑,唯独利迪尔,看到陈强那种倾斜角度的起跑后,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对手有利迪尔这种奥运冠军级别的运动员,陈强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拿出了百分之百的专注。
  利迪尔也是拿到过奥运会200米铜牌的运动员,虽然那已经是七年之前的事情了,但有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利迪尔,就算是已经远离奥运会的赛场,但实力绝对不会差。
  利迪尔参加巴黎奥运会的时候是22岁,正处于一名运动员的巅峰,而如今的利迪尔已经是29岁了,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29岁的田径运动员,跑还是能跑的,但也是处于职业生涯的后半段,快要到退役的年龄了。
  在三十年代,体育运动相关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发展,运动员也享受不到科学的训练,日常保养方面也不是很到位,这个时代的田径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态会急速的下滑,几乎没有人能够坚持到30岁。所以29岁的利迪尔,也绝对算是高龄田径运动员。
  陈强不知道利迪尔现在还剩下当年几成的状态,不过即将到来的200米比赛,正好可以试一试利迪尔的深浅。
  枪声响起,陈强冲出了起跑线,然后仔细的控制着脚步,尽可能的沿着内侧的跑道线前进。
  陈强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出色,当然也并不糟糕,只能算是发挥了正常的水平。
  但是陈强却跑的很认真,他甚至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跑的如此认真。
  因为认真,每一步都控制的很好,步频、步幅、落脚的位置、节奏感,都很不错。
  陈强知道,这是疑问利迪尔给自己带来了压力,在压力之下,人的精神往往会更加的专注,也会完成一些平日里做不到的事情。
  弯道跑技术,陈强已经练习了很久了,在现实世界里,他是在去年的冬天才开始弯道跑的,算起来不过是七八个月而已,但是在训练空间里,他在练习200米和400米的同时,也是都在练习弯道跑的技巧。训练空间里十倍的时间加成,这么算的话,他大概已经练了好几年的弯道跑了。
  陈强的天赋并不是很顶尖,但更多的练习时间,却可以弥补天赋上的不足,所以他的弯道跑技巧,实际上已经非常纯熟了。
  再加上他今天跑的很认真,因为在弯道当中,他已经积累到了领先的优势。
  ……
  利迪尔和陈强处于相邻的赛道,在起跑后不久,利迪尔就已经注意到,陈强距离自己好像有些近,利迪尔甚至担心,两人会不会撞在一起。
  “他是在沿着跑道的内侧线在奔跑!”利迪尔突然观察到了这一点。也正是因为陈强很靠近跑道的内侧线,所以利迪尔才会觉得,陈强距离很近,才会产生两人会不会相撞的念头。
  “的确,内侧线的距离要更近一些。不过风险也更大,万一要是不小心的话,猜到跑道线,那就是犯规,会被取消资格的。这种跑法,收益和风险好像有些不成正比啊!”利迪尔心中暗道。
  利迪尔虽然没有计算过,跑道的内侧线会比外侧线短多少,但他觉得差距应该不会太大,况且200米的比赛当中,只有一半的距离是弯道,所以沿着跑道的内侧线跑,也不会节省太多的距离。
  在利迪尔看来,为了节省这微不足道的距离,从而冒着踩线犯规的风险,这是得不偿失的,这么做风险太大了,而受益也太小了。
  这个时代的运动员也都是这种想法,在弯道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运动员的整体速度也是偏慢的,在200米要跑到21秒开外的时代,多跑1米或者少跑1米,对于成绩来说影响并不大。
  然而在未来,200米已经跑进到19秒以内的时候,或许一场比赛,争的就是这1米的差距。
  当然陈强敢于用这种看似“风险大”的跑法,也是因为他懂得使用弯道跑技巧,弯道跑中右脚前脚掌的内侧着地,左脚前脚掌的外侧着地,这本身就能控制住脚步的落点。
  陈强的速度渐渐的提升起来,随着速度加快,他的身体也开始倾斜,他在利用向心力进行弯道运动。
  利迪尔向着陈强的方向扫了一眼,瞬间便被陈强那倾斜的身体所吸引。
  “他这是在利用向心力过弯!好聪明的想法!”利迪尔是秒懂身体倾斜的作用。
  之前和日本人比试、以及华北运动员的赛场上,陈强都是这么跑的,但无论是阿武岩夫、佐佐木吉藏,还是刘长春,都不懂陈强这种倾斜身体的作用。
  但是利迪尔不同,利迪尔的学识和见闻,远比阿武岩夫、佐佐木吉藏、刘长春等人更为广博。
  利迪尔毕业于英国的爱丁堡大学,这所大学常年的排名在世界前20强,在英国仅次于牛津大学、伦对大学和剑桥大学。利迪尔能考入爱丁堡大学,说明他也是一个绝对的学霸高材生。利迪尔学的虽然不是学物理的,但是作为一个学习化学的人,对于物理学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而且利迪尔本身也是运动员,还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他能打破世界纪录,就说明他在短跑运动上悟性和理解能力,也是世界顶级的,再加上他拥有丰富的高水平比赛经验,所以利迪尔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白,陈强在弯道中倾斜身体的缘由。
  下一秒,利迪尔又是满脑子的不解:“这是怎么做到的?他是怎么控制身体的?感觉他随时都会摔倒啊!”
  第一次看方程式摩托车的人,估计也会有同样的想法,看到摩托车过弯是倾斜成那样,甚至会有火星从地面飞出来,也会担心车手下一秒会不会摔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