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874

  蓉娘对金银看不上眼,便将半箱珠宝和金银饰品拿了,算作她的一份,余人均无异议。
  剩下的六千金锭和四万银子被分作十份,每份六百金锭、四千银子。东方敬拿走四份、沈财主得到三份、裴中泽取了两份(这是他个人所有,与上交庆云馆无关),赵然因为得了这座大院,所以只取一份。
  一番斗法之后,价值近万的金银和一座占有灵眼的大院子进了腰包,赵然也算满意。只是院子被蓉娘暂居,还要从他口袋里掏钱维持,却是一件令人窝火的事情。
  更可气的是,蓉娘直接向赵然伸手道:“小赵……师兄,嗯,你分到的两千银票给我吧,我帮你把这院子好好规整规整。”
  赵然无语,还没捂热的银票转眼就到了蓉娘手中,当真欲哭无泪。
  见赵然脸色一垮,东方敬、沈财主和裴中泽俱是大笑,可还没等他们合上嘴,蓉娘的芊芊素手又分别伸到了三人面前。
  “本姑娘今日乔迁之喜,三位师兄送什么贺礼呢?”
  于是三人各自被蓉娘搜刮走一千两,赵然郁闷的心结才算豁然打开。
  赵然仔细盘算了一番,这回跟随裴中泽出来,邹凤芝一案上,他和裴中泽一人分了两千五百两银子;查抄李忠的宅子,同样是一人两千多银子,再加上陈大江那边得来的一千两、张德坤大宅中得到的三千两,光是银子便有一万五,此外还有一座大宅,算是赚得盆满钵满。
  他已经在盘算着是不是加大各处救助站的支持力度,同时再多收容一些受灾的农户,将他们迁居君山的有关事宜了。同时还算计着,应当让慈善堂购买大量棉布,给君山百姓们每人发上一套棉服——嗯,这件事情必须加紧做起来,再有三个月便入秋了,数千套棉服可不是短时间能够制备出来的。
  盘算完之后,赵然又想起裴中泽从黄德松口中审问出来的“刺蛇”名单,不禁很是眼热,有心和裴中泽商量,看抄家的时候能不能算他一股,但犹豫片刻,还是忍痛放弃了。
  此间事情已了,东方敬准备去中阳山卢家庄,将眉州八王庄血案做个了结,那头才是他最关心的,同时带走的还有黄腾松的记名弟子王景。
  沈财主大赚了一笔,也告辞回乡,沈家位于顺庆府秀水河边,离此并不远,只有半天路程。
  蓉娘早已将院中十来个火工叫到面前,正在挨个训话,同时安排即将开始的大修工程,什么“这座假山要挪个位置”、“那处池塘要放水深掘”、“这座亭子拆了重新盖,梁柱太多很难看”之类,听得赵然一阵冷汗直冒,连忙捂紧了自家的储物扳指。
  裴中泽和赵然带着上缴的财物及左云风师徒二人,要去庆云馆销案,走前略不甘心,赵然还将库房中的数十柄兵刃搜刮一空,准备带回君山给庄丁们使用。
  临别前,众人相互留了飞符,蓉娘见赵然没有飞符,立马摸出厚厚一沓塞了过去,同时望着裴中泽鄙夷道:“抠抠索索的,小赵……师兄炼不得飞符,你多给一些不好么?三张两张的给,打发猫狗呢?”不仅把裴中泽教训一顿,连带赵然都躺着中枪。
  拖带着左云风和黄腾松两个累赘,前往庆云馆的路程便大大耽搁了,以老驴的脚力,原本一日可至,如今少不得走上两天。
  路上,和裴中泽并辔而行,赵然终于忍不住,还是问起了宁家大小姐的事情。
  “裴师兄,师弟我实在不知,东方师兄为何要将宁大小姐排除在案子之外?其中可是有什么别的缘故?”
  两人是过命的交情,裴中泽对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当下便将实情相告。
  说起来还是一段风流债。
  东方敬是玉皇阁大长老、天师东方明之子,修为过了虚实之境后,正一尊称为天师,全真则称真人。玉皇阁是正一的势力范围,故此东方明也被称为东方天师。而宁大小姐则是陕西云岫阁大长老宁佐臣的爱女,宁佐臣是全真一脉,故称宁真人。
  正一和全真在对天道的认知上有所分歧,却不妨碍两位高人私交密切,十二年前宁大小姐展露天赋、可入修行一事得到证实之后,宁真人便和东方天师约定结亲,准备让东方敬和宁大小姐成为双修道侣。
  以东方敬的人才品貌,宁大小姐自然是欢喜的,实际上这丫头幼时便对东方敬崇慕极深,一门心思等待自己长成之后嫁到玉皇阁。可是从东方敬的角度反过来看,对这门亲事就不怎么乐意了。东方敬今年三十三岁,比裴中泽刚好大一岁,比赵然大十岁,十二年前就已经是二十一岁的轩昂男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当时刚刚四岁的宁大小姐有什么想法,顶天了拿她当个妹妹看。
  其实双修道侣之间相差个十岁二十岁的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尤其修士们越是修为高深,寿元便越长的情况下,更是不值一提。可彼时东方敬心里已经有了伊人,宁大小姐就难免悲剧了。
  赵然满怀八卦的打听“伊人”是谁,裴中泽表示“师兄我也不知”。
  今年宁大小姐满十六岁,于是按照当初的约定,两家准备正式完婚。就外人的角度来看,这当真是一桩天作之合,无论家世、修为、人才、人品……呃,人品再议……都相当的般配。
  然后……
  然后东方敬就跑路了,他离开了玉皇阁,从正月至今,始终没有回山。至于东方一家内部究竟因为这件事情乱到什么地步,宁真人一边又是怎么应对,就不是裴中泽所能知道的了。总之到目前为止,东方敬暂时逃婚成功,在山岭江河中一个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好在东方敬掌握时机比较准,跑得比较早,东方天师和宁真人尚未来得及广撒喜帖邀人观礼,否则这个丑可就出大了。真要闹得天下皆知的那一步,恐怕东方敬也只能乖乖从了。
  这样的狗血桥段,赵然最喜欢了,只听得眉飞色舞,就差没有手舞足蹈。他不无恶意的联想,也许那个什么宁大小姐眼巴巴从陕西跑来四川,就是为了东方敬吧?千里寻夫,真是一出好戏码!
第五十一章
庆云馆
  裴中泽最后道:“中阳山卢家兄弟在眉州犯下屠庄血案,到头来自身也被祸及满门,正应了天道昭彰。宁大小姐此事做得甚是孟浪……”
  赵然暗自腹诽,一个孟浪便揭过了?
  “……不过若是依照修行界的规矩,就算以道门处置,中阳山卢家也绝逃不过满门覆辙的厄运……”
  修士的能力太大,如果道门不以重刑约束,整个天下都会不堪收拾,这一点赵然倒是深有体会。
  裴中泽续道:“宁大小姐滥用私刑,当然也会受到重处。可东方刚刚逃婚,他能把这件事捅开么?若是捅了出去,宁真人会怎么看?修行界会怎么看?恐怕东方天师自己,也饶不过他。毕竟宁大小姐和他乃是有婚约的世交,于情于理,他都只能将这件事情轻轻放下。”
  至此,裴中泽叹了口气:“东方师兄这么做,其实也是保护你我,真人一怒,咱们师兄弟几个可真担不起。”
  赵然默然,不管承不承认,在将宁大小姐撇清这个举动上,东方敬的确做出的是最佳选择。
  好吧,暂时先将宁大小姐屠灭卢家满门的事情抛开——其实这也不是赵然关心的重点,他最关心的事,大青山中那个和自己拼命的丫头,到底是不是宁大小姐?在赵然的印象中,那个谈笑间便施辣手的疯丫头,的确和宁大小姐的行事风格有些相似,如果真是同一个人的话……赵然额头上忽见汗珠。
  犹豫片刻,赵然心一横,干脆将自己前往大青山起因、经过和结尾和盘托出,全部告知裴中泽。
  裴中泽听完也愣了,想了想,沉吟道:“如果真是和宁大小姐结了仇,的确是一件麻烦之极的事情。”
  赵然苦恼道:“师兄说得不错,那丫头跟疯子一般,法器既多、手段也强,行事更无任何顾忌,本来若只她自己的话,师弟我倒也不怕的,但要真是宁真人之女,这就太麻烦了。师弟我其实就是想证实一下,那个疯丫头到底是不是宁大小姐,将来也要有个防范。”
  裴中泽点头,当即将驮着黄腾松的那匹马扯了过来,将黄腾松额头上的禁制符取下,问道:“你什么时候见到的宁大小姐?”
  黄腾松有气无力答道:“大约是前个月。”
  “说具体点,别大约!”
  黄腾松闭着眼睛想了想,道:“应是五月初三,我将她从几个山匪手中救出……”
  赵然脸色一沉:“胡说八道!几个山匪能害得了她?用得着你去救?多半是你派出去的人吧?又是什么‘金蛇’、‘银蛇’的江湖匪类?”
  黄腾松无奈道:“既然知道还问?”
  “收起你的滑头伎俩,说话别总是不尽不实!”
  “……也没想害她,只是看出她似乎是个初入黄冠涉世未深的丫头……”
  “黄冠?你确定?”赵然倒吸一口冷气,十六岁的黄冠,这宁大小姐得有多妖?
  “不错,黄冠境。我的‘刺蛇’正缺这样的好手,便打算招揽过来。这位大小姐也够狠辣的,我还没动手,她就将几个人都杀了……不过她也算是看出了我的好意,便向我打听玉皇阁怎么走。然后我就把她请到了松风阁,说是因为战乱,玉皇阁已经迁走了,待我打听清楚后,再陪她一起去找……”
  赵然一头黑线,捂着脸问:“她这也信?”
  黄腾松没精打采道:“那丫头直肠子,说复杂了她反而听不懂。”
  “然后呢?”
  “然后就是卢家那件事了,她答应出手……”
  裴中泽打断道:“中间她有没有离开过?”
  “没有,知道她是宁家大小姐后,我就请师父出面,一直陪着,直到卢家……”
  “她什么时候离开的?”
  “十天前。”
  裴中泽一指将黄腾松点晕,继续封上禁制符,然后向赵然道:“看来不是你说的那个疯丫头。”
  赵然也松了口气,笑道:“不是就好,我也算轻松了些。师兄若是有空的话,帮我留意一二,那疯丫头有块锦帕,使出来后是显火龙之态,极其厉害,而且擅使雷法,似乎不是符箓。”
  裴中泽点头道:“记下了,不依符箓而使雷法,似乎是全真一脉的本事……不过也不好说,有些散修门派或者修行世家也有类似传承,却得好好访查才是。”
  赵然道:“不用太在意,有心就是了。那丫头再来,这回准定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庆云馆与华云馆一样,同是道门正宗,名义上听属玉皇阁调派,各掌一府之地的修行界事宜,但二者之间又有分别。
  六百年前,道门大昌天下,将佛门驱逐出中原之地后,当时为首的天师、上清、灵宝、重阳、正阳、纯阳、紫阳、太一、大道等流派共聚庐山之巅,厘清天下修行之事,道门称为庐山坐论。庐山坐论之后,道门对各流派修行辖地进行了划分,一省合为一阁,一府划归一馆。
  其后各流派有盛有衰,有合有分,最终整合为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和以内丹为主的全真派。但无论流派之间如何转化分并,道门修行的馆阁体系却一直沿袭至今,并不曾有任何改变。
  馆阁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各流派间因修行资源的问题而发生争斗,以使修行界稳定,方便统合力量一致对外。体系的建立,主要采取的两种方法,其一是对同一地的道门各派进行合并,施行长老制;其二是以实力最强的道门修行世家或者师门为主,强力支持其在本府之内扩张或者融合,形成绝对强势,以掌握本地的最终话语权。
  华云馆属于前者,以大长老为尊,而庆云馆则属于后者,以馆主为尊。大长老和馆主都是俗称,在道门的修行体系中,正式称呼均为方丈。
  与俗世间的道门十方丛林不同,馆阁这等修行的子孙庙大多位于人烟稀少之地,占据灵泉、坐拥形胜、兼合天地。庆云馆同样毫不例外,当年的裴家便是经过了数代人的努力,才最终将潼川府中灵泉最多的庆云山纳入怀中,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庆云馆。
  穿过六爻玄光大阵,赵然随裴中泽步入庆云山,不由自主便起了比较之心。这里和华云馆相同的是无比瑰丽的仙府景象,所不同的是,华云馆各处馆阁亭台相聚甚远,稀稀落落于山水之间,而庆云馆各处建筑则聚落于庆云山的山腰——庆云坪上,显得十分密集,看上去竟有几分人间繁盛的气息。
  裴中泽是庆云馆第九代馆主裴仁効的嫡长子,庆云馆是裴家家庙,他这个嫡长子地位本就尊崇,再加上前年底冒险去夏国而得了机缘之后,终于入了黄冠,根骨有了极大改善,眼瞅着即将一飞冲天,故此赫然成了庆云馆下一代馆主的最有可能的人选。
  裴中泽随口吩咐一句,便有几个师侄上前,将左云风和黄腾松拘押下去。赵然跟在他身边,也混了个“师叔”的待遇。赵然起初还忍不住有些洋洋自得,后来见到一个花白胡子的老道也称他“师叔”,且经裴中泽介绍,这位师侄是个黄冠的时候,赵然连忙悚然而惊,将自己那份自得之意收拾起来,毕恭毕敬和旁人平礼相见。
  略用了盏茶水,吃了些糕饼,稍微洗漱一番,裴中泽便带着赵然前往清幽台。
  清幽台位于庆云山的峭壁之上,高出庆云阁三四十丈,台下常年云雾缭绕,最是清修的好所在。
  台上一个素袍履身、弯着道髻的修士正坐在蒲团之上,含笑望着二人,看上去比裴中泽也大不了多少。
  裴中泽拉着赵然上前,跪下叩拜道:“父亲,这便是儿子的救命恩人赵致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