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74

  东方敬无奈,伸出手指:“我这招名叫阴阳搜魂手,你听过么?……没听说没关系,咱俩慢慢聊。这门手法从神智入手,搜一遍后,你就会竹筒倒豆子一样,向我们交待一切。当然,你也可能还是不开口,不过没关系,咱们多搜几次,你总有撑不住的时候,你说对么?……不过我得提醒你,如果被搜魂的次数多了,你的神智会混乱下去,向三岁婴儿方向过渡。”
  这细作不信,继续破口大骂,东方敬叹了口气,手指点在了他的胸口膻中穴上。
  过程是极其残酷的,这里就不一一细表,待东方敬搜魂手在对方神智中轮了一遍,这名细作便招了。
  按照细作的说法,他进入大明是来打前站的,三天之后,一位重量级人物将进入大明,落脚之处已经定在了长宁谷中。
  这位大人物法号深秀,是天龙院金针堂首座长老!
  听到这里,众人都呆了,东方敬生怕细作耍滑头,又施展搜魂手折腾了一次,这回,连深秀的底细都交待了出来。
  深秀大师主持金针堂不到三年,修为已至菩萨境界,这回潜入大明,除了想亲自见一见四川潜伏的佛门子弟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但具体是什么,这细作也不清楚。
  好大一条鱼!只不过这条鱼不是他们这几个人能吃得下的,于是东方敬飞符传讯玉皇阁,请玉皇阁速派高人主持此事。
第六十九章
金针堂
  众人回到曲流亭中等待,便继续讨论起深秀大师入明境一事。赵然趁此机会了解了一番佛门修行境界和层次问题。
  按照佛门的划分,修行途中共有六大境界需要达成,从浅到深依次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与道门以箓职划分境界不同,佛门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只不过为“蒙尘”所蔽,故此无法展现,也无法摆脱轮回。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将自己的佛性重新开启,就好像“除尘”一样,将佛性灵台清扫干净,以恢复本来面貌。
  那么灵台在何处呢?灵台即在六根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眼、耳、鼻、舍、身、意,这是人的根本,就好像草木有根一样,由六根而生六识,以辨别色、香、声、味、触、法这六尘。我们平常所见的六尘都是沾染过因果的,是虚假的,或者歪曲了本义的,只有重新见性,才能看清楚世界的本谛,才能真正明心见我。
  这就是开六境的真义。
  佛门每一境界,都代表着一个大的修行阶段,其中又分别有不同的小境。比如眼识界,需要度过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和思维智,在修行神通上,前两职与道门的道士境相仿,思维智与羽士境相仿。
  而如深秀这样的佛门大修士,已经开了身识界,需要度的是行舍智、随顺智和种姓智,与道门正一真人境或者全真天师境相仿。
  和道门相同的是,佛门也有与各境界相对应的称号,按照称号不同享受修行地位上不同的待遇。眼识界称为和尚,耳识界称沙弥,鼻识界称比丘,舌识界称阿罗汉,身识界称菩萨,意识界称佛陀。当然,这种称谓对于信众来说,是无意义的,所以信众们通常以和尚来称呼所有的佛门修士,就好像大明百姓对道门修士统称为“道士”一样,这是修行和非修行的门槛。
  将话题扯回来,深秀号称入了菩萨境,这样的修士不是曲流亭中这几人能够吃得下的,所以东方敬发出了飞符,向玉皇阁求援。
  等待的间歇,东方敬再次询问,是否有人现在退出。
  在座几人修为层次都挨不上边,等到斗法的时候肯定只能在外围敲敲边鼓,但就算是敲边鼓,风险也是极大的,一不留神卷入斗法的核心范围,结局肯定相当可怕。不过菩萨、真人级别的斗法同样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仅仅是在外围旁观,说不定就能对自己的修行大有裨益,如果一不小心帮上忙,道门也肯定会有重大赏赐。
  这其中的风险和进益,需要个人自行评估,东方敬也不强求。
  询问的结果,这几人没有一个愿意退出的,就连赵然也充满期待,想要好生观摩一番。
  ……
  夏国兴庆府城南,天龙院,金针堂。
  执事僧手持一份文卷,急匆匆绕过五佛殿、卧佛殿,穿垂花门,进入院中院。
  院中院是金针堂诸堂长老处理事务的地点,西厢房为西堂长老龙怀大师的办事书房。天龙院从来就不是有自己传承的寺院,正确的说法,这是一座佛门处理各派事务的联合办事机构。寺中的僧侣大多由夏国各派各寺中抽调,故此并无师门同属关系,因此金针堂西堂长老龙怀和首座长老深秀也不是师兄弟。
  自从被调入天龙院金针堂后,龙怀大师事务上一直比较懈怠,原因无他,志不在此。他已经困顿在阿罗汉境十五年,始终未曾突破,客观上也有金针堂琐事烦扰的原因。今日是龙怀在金针堂最后一天执事的日子,过了今夜,他就要返回龙台寺了,他已经对佛祖发誓,不破菩萨境,这一生将再不出寺。
  西堂主管夏国对外刺探事务,无论大明这个宿敌也好,还是同属佛门的吐蕃、北元,甚至西域诸佛国,只要是在外卧底刺探的夏国佛门僧侣,都在西堂列档。
  龙怀桌案上放着一堆准备移交的文书,他提笔在上面一一签章,签章完毕后,每次合上扉页,他都会轻轻感慨一声,就好像将自己过去的岁月全数舍去一般。龙怀忽然醒悟,其实这也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对心性的洗磨。瞬间的醒悟让他顿感心性通达,十五年毫无寸进的修为今日再起波澜,仿佛要一朝酬功般,将他的修为推到了舌识界的极致。
  沙弥在门外通禀,说是有加急情报自大明送达。
  龙怀接过文书,翻开后看去,只见文书上贴着一张飞符。飞符是道门的传信手段,说明这份情报来自大明,如果是吐蕃或者北元等佛国的情报,那么贴上去的应当是飞咒。
  飞符中的内容需要经过解密才能表明真义,也就是说,一般人将飞符贴在额头“观瞧”,其中的内容可能是描述某处灵眼灵泉的场景,也有可能是一段修行体悟,如果不进行解密,是看不出本意的。
  西堂大概没过一年要更换一次解密方式,今年用的,是灵药解密式。飞符下面,是内容的解密文,意思是:道门已知首座入明一事,正于长宁谷设伏。
  龙怀大师忍不住道:“首座入明?性真,这是开什么玩笑?”
  沙弥性真苦着脸道:“西堂,小僧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这是明五发来的情报,我们执事房不敢擅压,故此来禀告西堂。”
  明五就是派往大明的第五号卧底,重要性不言而喻,轻易不向金针堂回传消息,可一旦回传,就说明事情紧急,绝对耽搁不得。
  龙怀疑惑问:“首座近日要入明?我怎么不知?大约何时?”
  性真摇头:“我们执事房都没听说此事,要不,西堂您去问问?”
  龙怀又看了看解密文字,将文书放到一边,向性真道:“你稍等。”
  性真在一旁枯等,龙怀大师不急不忙将桌案上的文书全部处理完毕,长舒一口气,心中暗自欢喜,十五年的辛苦今日一朝得报,看来不久之后,自己便有望入菩萨境了!
  龙怀大师看了看一旁守候的性真,微笑道:“这些年你们也辛苦了,今后西堂还须你们操劳,接任的虚谷明日变到,你们万万不可起了懈怠之心。”
  性真合十:“预祝西堂早证菩萨。”
  龙怀心情大畅:“借你吉言!”
  性真指着桌上的那份情报文书,小心翼翼道:“西堂,这……”
  龙怀呵呵一乐:“你且稍待,我去向首座告辞,顺便问一问。”
  出了房门,没几步便来到正房之外,龙怀在门口探声:“首座在么?”
  “是西堂师兄?请进。”
  首座深秀出自银州净潭寺,今年只有六十八岁,比西堂龙怀整整小了二十岁,却已经入菩萨境五年了,放眼夏国,甚至整个佛门诸国,都是少见的聪慧之人,可谓佛缘深厚!他三年前入主天龙院金针堂,担任首座一职,成为夏国佛门中实力顶尖的一流人物,深为天龙院长老堂诸长老喜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七年后的新一代长老堂中,必有他一席之地。届时,他将登上夏国佛门最顶层,成为天龙院长老堂最年轻的坐堂长老。
  深秀入主金针堂一事,对龙怀有过很深的刺激,可以说龙怀做出辞院回寺的决定,与深秀有着莫大关系。如果是一天之前,龙怀对深秀还有一层抵触的情绪的话,那么今日起,这份抵触却已经在无形中化解了。
  念头通达的龙怀笑呵呵坐了下来,看着为他煮茶的深秀,心中不禁感慨:如果没有眼前这位年轻的菩萨境首座出现,或许自己永远也摸不到菩萨境的边缘吧!
第七十章
算计
  深秀替龙怀将茶水斟上,然后陪坐在一旁,笑问:“西堂师兄,明日就要回寺了吧,我观师兄今日气色不凡,似乎修为有所进益?”
  龙怀哈哈一笑:“十五年埋首鹄尘,原以为便将止步于此了,没曾想今日一脱束缚,竟尔忽有所悟,看来佛祖还未嫌弃老衲。”
  深秀点头道:“厚积薄发,一朝而悟,师兄是有佛缘的。”
  龙怀感慨道:“当年入金针堂时,长老堂松衡长老曾说,天龙院不是蒙尘之处,而是净扫之所,当时还不甚解,今日却知道了,只愿不要太晚。”
  深秀似笑非笑道:“晚么?”这一声笑用了梵音唱诵,猛击龙怀意识深处,震得龙怀如坐大钟之内,两耳语音不绝。
  龙怀在钟鸣余音中怔怔不已,良久之后,起身肃立,向深秀躬身致谢:“多谢首座!”
  深秀笑指椅凳:“坐,师兄毋庸客气。”
  龙怀神色恭敬了几分,道:“有首座当头棒喝,龙怀距菩萨境又近了三分,此番回寺若是顺畅,年内即可开身识界,度行舍智。将来首座若是有事相招,龙怀必不推辞。”
  深秀笑了笑,没有推辞,只说了几句待龙怀破境有成,欢迎他再入金针堂的客气话。
  龙怀掏出那份情报文书递了过去:“首座,我西堂事务都已经完结,唯余这一份。”
  深秀接过来看了,忍不住好笑道:“真正的莫名其妙,我自入掌金针堂以来,从未去过明国,唔,肯定是要找机会去一趟的,但绝不是现在,这份情报是什么意思?明五是谁?”
  龙怀道:“此人是谁,连我也不知,整个金针堂,字号排在前十的密探,唯有首座可知,首座是否要调档查核?”
  深秀摇头:“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翻动。此事西堂师兄有什么建议么?”
  龙怀道:“我考虑了许久,或许明五暴露了。”
  深秀一怔:“为什么?”
  龙怀道:“师兄还记前年冬时,金针堂处理道门细作一事么?”
  深秀道:“记得,当是我刚来金针堂一年,没想到明聪竟然是道门派来的细作,居然在金针堂卧底十年才被发现。”
  龙怀道:“是啊,知人知面不知心……后堂僧值法明、法慧二人追摄明聪进入明国川省,可惜还是被此人逃了去。当时法明、法慧为道门察觉,围困在长宁谷中,若不是明五,他二人此刻多半是回不来了。”
  深秀“哦”了一声,忽然双眉紧锁:“西堂师兄,你是说明五因为此事暴露了?”
  龙怀道:“是不是因为此事暴露,不好确知,但他身份已为道门察觉,这却是极有可能的。若是我猜测不错的话,明五此刻已入险境,否则断不可能发出这么一份荒唐的情报!明五在明国卧底十二年,除了这一次,一共只向金针堂发回过三份情报。崇宗四年,明五报明军侵我夏国割头山,东南监军司据此设伏,重创明军;崇宗六年,明五报道门入袭吐蕃确吉轮布寺,因了这份情报,吐蕃杀道门一位大炼师、两位炼师,伤真人孔阳清;崇宗九年,也就是五年前,明五报道门白马山七宝琉璃光大阵阵图,于是有我夏国夺回白马山一战……”
  深秀惊讶道:“白马山一事也是他报的?看来是我疏忽了……如此大功之人,如今咱们应当怎么做才好?”
  龙怀摇头:“适才我已想了很久,为今之计,不可擅动。若我没料错,道门也许正在等着我们的举动……不动不为错,或许明五还有转机,若是妄动,也许我们就真要失去明五了。若是明五此番能够幸免,今后还望首座将其调回金针堂,也该酬功了。”
  深秀叹了口气:“阿弥陀佛,师兄说得是……”
  龙怀又道:“首座勿念,或许明五能转危为安也未定,但回来后也不可托之密事了,寻一处好地方安置便可……若是明五有难,首座也看开些,我这十五年历事,见过太多失陷在外的弟子,他们去之前便有了舍身饲虎的觉悟……”
  谈完此事,龙怀起身告辞,这一辞,便彻底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份包袱。
  回到自己房中,执事僧性真还在等候,龙怀将文书递给性真,道:“此事不宜宣扬,记档便可,不要做任何处置,更不要回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