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874

  这样一座祖宅自然价值不菲,梁兴夏开价就是七千两足银,难怪小半年没有变卖出去。
  赵然很喜欢这座宅子,只是售价太贵,让他很是犹豫,差点产生了施展大禁术第二层的想法。只不过施法不可持久,就算短时间内哄得梁兴夏签字画押贱价出手,等梁兴夏回过味来以后,少不得又有各种麻烦,因此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让李老师出面和梁兴夏砍价。
第十七章
落魄后族
  李老实和梁兴夏砍价,赵然坐壁上观,这是做生意的门道,如果他这个东家直接上去谈事,就没有什么回旋余地了。
  旁观片刻,赵然对梁兴夏好感陡生。此人倒真是个生意人,完全没有拿贵族身份压人,砍价之时提及的也全都是房子的价值,比如所处的地段、宅子的大小、当初营建时的花费、所用的木材和石料等等。哪怕争论得面红耳赤,也全都是谈的生意经。
  砍了半天,梁兴夏只是将价码降到了六千八百两,这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赵然将李老实唤回,上前邀请梁兴夏饮酒。
  这么大笔买卖,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双方都需要时间重新判断对方的底线。梁兴夏本来也订好了酒楼的,当下便将赵然请到了隔壁街巷一处酒楼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然便将话头往梁兴夏身上扯。
  “据我所知,梁氏乃夏国大族,听说梁兄是当今太后不出五服的侄儿?”但凡家里有点背景的,十个人里至少有八个喜欢提及“我祖上是谁谁谁”、“我家谁谁谁是谁”,剩下的两个虽然不说,但别人提起来时也会很高兴。这一层关系是李老实告诉赵然的,赵然便提起此事,也算寻个话头。
  梁兴夏果然中招,一脸自豪道:“不错,我家祖父是文靖公五子,为前朝国相堂叔,算下来,我当称太后为姑。”
  “果然是皇亲贵胄,失敬失敬!”赵然举杯相敬。
  几杯酒再次入口,梁兴夏在赵然的诱导下开始追忆往日的显赫家世,赵然陪坐一旁不时脸露惊讶之色,或抚掌赞叹,充分发挥了捧哏的作用,捧得梁兴夏谈兴大增,滔滔不绝。
  不知不觉间两斤酒就下了肚子,赵然一点事情没有,梁兴夏却已经露出醉意了。
  追忆完往西峥嵘,都不用赵然继续引导,梁兴夏接下来自然而然就说起了如今落魄的缘由,这也是赵然最关注的重点问题,由此才好判断对方的杀价底线。
  其实在梁兴夏少年时,父亲位居度支副使高位,家中依旧显赫如昔。只是有一次办砸了差事,恶了当时身为皇后的堂姐,直接被免官罢职,于是梁兴夏这一支便衰落了下来。到了梁兴夏掌家之后,家里已经入不敷出,便干脆做起了买卖。起初生意还有模有样,可最近两年却屡屡受挫,赔进去大笔银两,到了现在已是债台高筑。他向族中亲友求贷,却无人理会,不得不变卖祖宅偿债。
  梁兴夏这两年内心十分郁闷,今日好容易逮到一个愿意听他诉说的,可算是痛快了,向着赵然大倒苦水,席间抹了不止一把眼泪。
  酒席吃到这个份上,梁兴夏已然彻底醉了,他拉着赵然的手,瞪大了眼珠子道:“兄弟,你是个仗义的……哥哥今日欢喜,能遇到兄弟这样的……直肠子……”
  赵然汗颜,他尽在旁边“嗯”、“唉呀”、“哦”、“原来如此”、“真是可惜”了,真没怎么说话,不知道居然弄出来这么个评语。
  “……我们夏人说话直来直去,就喜欢……喜欢和直爽的人打交道……”打了个酒嗝,梁兴夏摇头晃脑道:“老实跟你说,我欠了五千两银子,卖宅子就是为了还债的,兄弟你只要……只要帮我把债结清了,宅子拿走,你老哥我连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皱了就是你孙子!”
  李老实立刻拉了拉赵然的衣角,塞了一张沓银票过来。
  银票虽是大明钱庄所开,但大明的商家在夏国经常以此为抵押,当遇到大额交易的时候,先以银票交付,待现银到账后再赎回来,这是敌国之间做买卖通行的做法。
  换一个人或许就在酒桌上直接完成这笔买卖了,但赵然不是,他一直认为酒桌上谈的事情是做不得数的,哪怕签订了合同也不靠谱。梁兴夏明显喝醉了,就算现在达成了交易,事后等他清醒过来,肯定少不了各种麻烦。今天目的已经达到,探明了对方的底细,等对方清醒的时候再谈正事,哪怕多掏些银子也不怕,正所谓双赢才是赢,只想着自己占便宜,最后只能两败俱伤。
  因此,赵然摇了摇头,将银票还给李老实,急得李老实抓耳挠腮干瞪眼。
  梁兴夏再旁边看见了,吹着胡子道:“兄弟,你什么意思,是不信老哥,以为老哥我,额,喝高了?还是嫌五千两太贵?”
  赵然解释:“这宅子不止五千两,老哥你如果真卖给我,那就太亏了,你老哥当我是兄弟,我这做兄弟的哪能坑老哥呢?等明日老哥醒醒酒咱们再谈买卖。”
  梁兴夏大笑道:“我就说没看错人!额,我跟你说,我真没醉,你要不信,我房契都带来了!”说着,就从怀中掏出房契,拍在桌上,大声道:“兄弟你看看,要是有问题我把头割给你!”
  大笑声中,梁兴夏头一歪,脑袋耷拉在椅子背上就这么睡着了,呼噜声震天介响。
  李老实上前拿起房契仔细验看一番,点点头道:“房契没问题,只需到官面上过个手就成。”又看了看梁兴夏,叹道:“可惜他醉了,不然现在就去官府做中。”
  赵然摇头道:“生意不是这么做的,那宅院你也看过了,五千两太少了。先不说了,咱们把人给他送回去吧。”于是让李老实将房契塞回梁兴夏怀中。
  梁兴夏就住在不远处,之前为了卖宅子,他已经另行租下了一座小院,连房钱都还没付,只等着宅子卖了以后交房租。梁兴夏的妻子梁左氏和一个老仆出来将他搀了回去,隔壁院子的房东听到动静后出来看了看,然后骂骂咧咧了两句:“成天就知道喝酒,房钱都欠了两个月了!”骂完又返身回屋,当场臊得梁左氏满脸通红。
  第二天大早上,赵然和李老实来到梁兴夏租住的小院,开门的是昨天见到的那个老仆。老仆将二人迎入院中,便去正房唤梁兴夏。梁兴夏刚醒,只是宿罪之后头疼,现在还赖在床上,听闻赵然来访,连忙手忙脚乱穿衣洗漱。
  梁左氏已经端着一个托盘出来,盘子上是两杯热腾腾的清茶。老仆又搬出两张小凳,搓着手请赵然和李老实入座。
  赵然打量着这座小院,只有三间房,立足的天井处不到三丈方圆,东头是一扇关着的小门,通往隔壁房东所居的正院,一切显得甚是寒酸。
  梁兴夏匆匆忙忙自正房中出来,向赵然拱手:“兄弟来了?失迎失迎。”说着,将房契取出递了过来:“这是那那宅子的房契,咱们现在就去开封府出具保书。五千两,哥哥我一分钱不多要你的。”
  赵然摆了摆手道:“梁兄莫忙,今日小弟前来,不是谈那宅子的事……”向李老实点头示意,李老师捧上一个小木匣递到梁兴夏手中,梁兴夏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赵然笑道:“早间我去了趟隔壁,将这小院和房东的正院一道盘了下来,算是兄弟我送给老哥的见面礼。宅子的事成不成另说,这是兄弟我的一份心意,还望老哥莫要推辞。隔壁那房东正在收拾屋子准备迁走,答允我晌午后便可入住,到时候将隔着的这堵墙打通,住起来也宽敞些。”
  梁兴夏呆住了:“这怎么使得?”
  赵然一笑:“哪里使不得?左右不过几百两的事,老哥不要嫌弃才好。”
  梁左氏在一旁眼巴巴望着梁兴夏,梁兴夏手捧木匣,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眼眶却渐渐红了。
第十八章
衙内
  赵然在大宅中闲逛,但相对于上一回来说,这次看得却要更加仔细和认真得多。宅子已经被伙计们又重新洒扫过一番,有些剥落了漆的地方也重新粉饰一道,破损的窗纸也更换过了,看上去焕然一新。
  李老实跟随在赵然身边,手中攥着纸笔,将赵然的指指点点记了下来,需要置换什么、添购什么,下来之后他都要按赵然的要求准备。
  房契已经在开封府具了保,归入成记名下,这座宅子已经收入囊中,总的花费为六千两,其中还包括购买梁兴夏租住小院的三百两。
  这笔生意是亏了还是赚了,李老师现在感到有些迷糊,明明梁兴夏答允五千两银子就可以拿下的宅子,东家却多花了一千两,这难道不是吃亏了么?可转念一想,自己和对方谈了半天,只将价码压到六千八百两就再也压不下去了,如今却少花了八百两,从这个角度而言,似乎又赚了——更何况余下的五千七百两银子到现在还没支付,梁兴夏说死也不收抵押的大明银票,他嚷嚷说绝对信得过自己这位兄弟!
  “让人将跨院收拾齐整,今后咱们就搬到跨院去住……”
  “是……”
  “这头一进正院要好好改一下……唔,两侧的厢房拆掉房门,隔间打通……正房也同样如此,全部打通……打制一些木架子,钉在房中当货架,唔,这个我回头画个图样给你……在轩场中间搭个台子……”
  “啊?台子?戏台子?”
  “嗯……也可以这么说,你就当戏台子搭建就好了,背冲大门,对着三面厢房……大的方面就这样,只有一个要求,选用的木料一定要好,至少不能比这宅子原屋的木料差。”
  李老实为难道:“东家,咱们现银不够,就算货出了手,也要还给梁兴夏,剩不下多少,是不是我再跑一趟?这改建宅院差不多也要一个月,刚好我走个来回?”
  赵然想了想,点头道:“也好,咱们今后是要在兴庆府做长项营生的,不比以往了,你回去安排安排,争取每个月能往这边发一趟货。伙计你带一半回去,给我留几个守院子就成,成七也跟你回去,这里是兴庆府,他们留着也没大用,真要出了事他们也帮不上忙。”
  赵然本来还想继续改造第二进、三进院子,以及后花园,但既然银子不够,便索性往后押一押再说。储物扳指中虽然有大笔金银,但公是公私是私,让他为东方礼垫银子,他的觉悟还不到这个地步。
  其实赵然来之前本是做好了打算的,悄悄建个商铺,然后埋头修炼就是了,压根儿没那闲心操持这些事情,把日子混过去后就专等和新人办理交接,然后安安稳稳返回大明。
  只可惜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不是想改就能改掉的,赵然就是忙碌的命,心里放不下事,真遇到了事情的时候,习惯性的就一头扎了进去,甭管对自己有益无益,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其余。
  就好比这一次,真到了建立商铺的时候就一门心思挑选合适的地点,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以后又琢磨着怎么讲价,讲价的时候觉得梁兴夏这人可交,便想办法去笼络。等房子到手以后,他又开始思考怎么把生意做好,把商铺的根基打好……
  李老实和成七带着一半伙计离开了兴庆府,他们要赶回大明组织第二拨货源,同时想办法将供货渠道常态化,太多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赵然则留下来,继续和李老实雇来工头商议怎么改造这座大宅。
  等到第一进宅院改造竣工的时候,梁兴夏找上门来了,他实在是撑不住了,连本带利五千两银子的债是要限期归还的,可他变卖祖宅的银子赵然还没给他。
  “兄弟,不知……唔……那个……”梁兴夏扭扭捏捏,臊着脸,就好象做了错事一般。
  赵然一听就知道他的来意,其实他不来,很多事情赵然回头也要找他帮忙,只是自己还没开始发卖货物,的确没有银子付给梁兴夏,所以才拖延至今。因道:“我这货物尚未售出,目前没有现银,梁兄你的债期是不是到了?”
  梁兴夏很失望,但磨不开面子催要,强笑道:“啊,是啊,呵呵,没事没事,兄弟发卖了货物给我就是,不急不急,还债的事我再想想办法。”
  能不急么?梁兴夏都快哭了。
  赵然察言观色,就知道梁兴夏这一关恐怕不好过,想了想道:“梁兄,你还从未说起过债主呢,不知你这债主是谁?”
  到了这份上,梁兴夏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当下一一告知赵然。
  梁兴夏这一支虽然衰败了,但他毕竟是后族中人,至今顶着个吕则的贵族帽子。而且父亲在世时也曾高居显位,提拔和关照过不少故旧。
  如今世态炎凉,就连梁氏本族都不搭理梁兴夏,这些故旧对他避而不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只不过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对梁兴夏冷言冷语的,有视之陌路的,有漠不关心的,自然也有记着好处愿意伸把手帮帮忙的——五千两银子就是从这些人那里借来的。
  如今借期已至,这些人虽说尚未开始催讨,但以梁兴夏的为人,怎么可能耍赖不还?他比债主还着急,故此才想着变卖祖宅。
  按照梁兴夏的说法,其中最大的一笔借贷,就来自父亲的一位老部下,一共是三千两!而这位老部下正是如今主掌兴庆府的开封府尹高怀恩(夏慕宋制,以开封府为国都兴庆的府衙之名)。
  赵然思忖片刻,问:“梁兄与这位高府尹相熟否?”
  梁兴夏道:“高叔父是长辈,熟是熟的,只是他如今身居高位,事务繁忙,轻易不好相见。兄弟想求见高府尹?是有事要请高府尹相助么?那倒不一定非要见他,我愿做中,或可将高衙内请来,只要他愿意帮忙也是一样的。”
  赵然道:“正是为了梁兄这债银的事,有些话梁兄不好说,我来替梁兄解释。毕竟事因在我,是我银子不凑手……便劳烦梁兄辛苦一趟,请这位衙内出来见上一见,不知方不方便?”
  梁兴夏松了口气:“兄弟愿意出面自然是好的,多谢兄弟了。”又苦笑道,“我家如今落魄至此,也不好去攀那份旧情,但约高衙内出来见上一面还是可以的。”
  “这位高衙内……”
  “是高叔父的嫡子,如今在翊卫司马军左卫任职,幼时与我一道长大的。”
  赵然心中感慨,这梁兴夏为人忠厚是没得说的,但却有些迂了,放着那么大一个交情不去攀扯,真是守着金山不自知啊。
  两日之后,还是隔壁巷子里的酒楼,赵然和梁兴夏要了个雅间,点了满桌的好酒好菜,专门静候高衙内。
  高衙内比梁兴夏小三岁,比赵然长五岁,身形瘦削,显得十分精明。一进雅间,他就笑着向梁兴夏道:“三哥真是见外了,这两年也不来家里走动走动,家中大人今日还提起你,问你何时过府去吃个便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