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74

  刘经主收了赵然试卷,前后翻了翻,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挥手让他去经堂东侧的厢房之中等候面询——这是月考的第二关。试卷和面询的成绩相合,便是月考的等次,其中试卷部分是要立刻于经堂前张贴出来的,这样可以保证相对公正。如果面询这一关舞弊,得了个一等的评定,可试卷却答得惨不忍睹,那其中的猫腻便可一望而知,所以面询的主考基本上也不会做这种自己打脸的蠢事。
  赵然来到东厢房,挑帘而入,外间堂屋内的条凳上坐着的正是诸蒙。
  “诸师弟很快嘛,是不是空了很多题答不出来,所以不好意思继续答下去了?”
  “赵师弟有点慢啊,如此简单的题居然耽搁了那么久,今后还是要努力向学才是。”
  两人一见面就相互对掐,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等候片刻,马致礼从内室中出来,向二人微微点了点头,便迈步而出。诸蒙起身,进入内室接受面询,剩下赵然枯坐等候。
  过了一会儿,当赵然身边已经坐了五六个道童之后,诸蒙才面询完毕从内室出来,下颚高高扬起,扔给赵然一个白眼,旋即扬长而去,仿佛斗胜了的小公鸡一般。
  赵然嗤笑一声,进入内室,就见正座中便是今日的主考蒋高功。
  赵然能够受牒,蒋高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赵然是出了巨资的,所以算起来谁也不欠谁,而且这种事情向来就需要事后遗忘,所以两人之间谁也不提半句。不过总算是有过这么一段缘头,赵然觉得蒋高功还是比较亲切的。
  蒋高功对赵然的态度也确实很亲切,详细询问了赵然这三个月的学习进度,殷切叮嘱和尽心指点的意味远远大过于考校,令赵然倍感温暖。随后,蒋高功随意点了一篇《冲虚至德真经》中《周穆王》的内容,让他讲解讲解。
  这篇经文讲的是超级旅游爱好者周穆王驾驶豪车四处闲逛的故事,逛着逛着就逛到瑶池之上,与西王母宴饮琼林,诗词唱和。赵然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深深佩服,心说这才是资质好的典范,吃喝玩乐也能成仙,叫我们普罗大众情何以堪?
  把这段故事复述一遍,蒋高功问赵然,觉得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赵然略一沉吟,便回答说,周穆王为天子,却不受国事所劳,也不为美色羁绊,这是真正的冲虚至德,因此逍遥快乐,暗合天人之道。
  蒋高功听完点了点头,也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便结束了面询考校。
  转过天来,赵然兴冲冲赶到经堂,就见经堂前已经贴出了本次月考的等次。录为一等的共有七人,二等十三人,三等三人。赵然没有失望,他在第一等次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说起来也小小兴奋了一把。可随即他又有些失望,因为他在第一等次中同样看见了诸致蒙三个字,感觉很是不爽。
  不爽的赵然自是要去查阅对头的试卷,可仔仔细细从头看到尾,竟然发现诸蒙的试卷没什么错误!这却有点让人接受不了,老子辛辛苦苦没白天没黑夜的苦读经文,还加开了金手指,你丫晃晃悠悠逍遥自在的边学边玩,最后居然和我一样混了个满分,这还有天理吗?真是气煞人也!
  回过头时,却见诸蒙不知何时已经来到经堂前,这厮同样皱着眉头在看赵然的试卷,看完之后咬牙切齿的嚷嚷了一句:“岂有此理!”
  不爽归不爽,但赵然也深感无奈,这尼玛传说中的根骨和资质还真是有些道理,自己如果不是有细索帮忙改善体质这一金手指,再加上日夜苦读,恐怕还真是干不过诸蒙这厮。若是自己一个不留神,或是学经中稍微有所懈怠,说不定就会被这厮超过,到时候这厮必定对自己千般嘲讽、万般挖苦。
  惶恐之余,赵然学习得更加勤奋了,除了不断巩固已有的经文之外,还将各种注释、纂疏、解义等书籍抱了起来拼命啃读,尽量将几部重要经典融会贯通。
  他一边自己刻苦,一边也暗中观察诸蒙,诸蒙比起以前来也同样勤奋了不少,但读经的时间仍然不如赵然,同时这厮应酬也很多,每旬的休沐之日是必定下山的,偶尔还会请假出门。
  反观赵然,净房、圊房的那帮火工居士们多次想要邀请他去谷阳县中游玩,都被他全部婉言谢绝,闹得关二哥都有了意见,专门跑到赵然的居所,询问他是不是成了受牒道士后就看不起大伙儿了,是不是打算今后与大伙儿老死不相来往了?
  赵然无奈,只得专门耗费了一次休沐日,出钱请关二等人去谷阳县中喝了回花酒,这才作罢。
  除了关二等人外,他去找于致远的次数也少了许多,好在于致远最近似乎很忙,也没太多时间搭理他,不至于引起旁的误会。
  此后的四、五、六月这三次月考,赵然和诸蒙都位列一等,从排名上看,四次月考中,赵然的名字只有一次排在诸蒙前面,其他三次都在诸蒙之后,虽说同等次之间表面上没有先后顺序的差别,但其中的差异却是众人皆知的,这也令赵然很是苦恼,学习之时更是不敢稍有松懈。
第六章
刻苦学习的日子
  学习进度上两人大致可算不分轩轾,实则从付出努力的程度看却能看出效率的高低,就这个角度而言,赵然完败于诸蒙。
  赵然当然不会就此认输,除了继续咬牙努力外,他还使起了盘外招,希图动摇诸蒙的学习意志。他愈加频繁的和雨墨往来书信,每次都将信件堂而皇之的置于外厅书案上,目的就是要气气诸蒙,给诸蒙添堵。
  这一招很好使,每次诸蒙看到信件,都会一脸不爽,没话找话的故意和赵然挑衅几句。赵然一边以犀利的言辞回击,一边心里暗爽不已。
  信件写得多了,赵然总得找些话题,因此雨墨便也得知了两人之间在学习上的争斗。雨墨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给赵然回书,让他别跟诸蒙置气,理由很简单,这么置气其实是在拿自己的弱点和对方的优点拼杀,能赢才怪!
  雨墨告诉赵然,诸蒙自小便在都府有神童之誉,五岁发蒙,七岁作诗,十一岁便过了童生试,十三岁夺了案首,得了秀才功名,十八岁时高中川省乡试解元,是绝对的士林英杰。若非为道门看中,他今年便要去京城会试了。人家这叫天赋异禀,不是正常人能比得上的。她让赵然别去白费心思跟诸蒙较劲,因为华云馆早就预定了这厮,翻过今年,这厮就要拜入梁腾先法师门下,修行仙道之术了。
  雨墨对诸蒙的评价反而激起了赵然的好胜之心,好吧,你一年之后就跟“吾辈”非为同道了,那时候咱俩学的不一样,我拍马都赶不上你,那么至少在这一年里,我绝对不能被你甩出八条街去!
  于是赵然给自己加了功课,开始学习《黄帝阴符经》和《周易参同契》。这两部经书不是初入经堂之人能够触碰的,没有扎实的“四子”真经功底,想要真正读懂这两部经书,用事倍功半这四个字来形容都有些差强人意。而且就算学会贯通了“四子”真经,也不见得能读懂这两部经书。
  《黄帝阴符经》主要涉及养生要旨,包括气息调理、饮食养生、精神调动等内容,甚至还包括房中秘术。这部经文的后半部分许多章节,在全真道宫院中是被删除的,但正一道不忌饮食男女之事,故此无极院中保存的该经属于完本。
  《周易参同契》讲述的是外丹理论,也就是怎么炼丹。
  光读这两部经书是肯定读不懂的,因为两部经书以阴阳五行、八卦乾坤为基础原理,需要衍算和推导,涉及到大量近似于后世数学符号般的晦涩名词,想读懂这两部书,就必须研读周易及五行相关的书籍。
  在无极院的经堂之中,对于这两部书也只是要求学个大概,能明白多少算多少,并无具体要求。但若是在月考和岁试中,能够正确地解答出关于这两部经书的题目,肯定会对成绩的评定给予很高的加成助力。
  其实不仅是《黄帝阴符经》和《周易参同契》,包括赵然现在还没读到的《太玄经》、《黄极经》、《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内景外经》都属于同一范畴,乃是三年以上经堂道童们才会涉猎的经书。但也仅是涉猎而已,道院一概不做具体要求。
  赵然读经的时候,也没人跟他解释,这几部经书已经属于修行范畴,当然,也只有在馆阁这类道门隐秘之地,配合以其他经书和秘诀,才具备修行功效,对于十方丛林宫院之中的道士们,道门的要求仅仅只是了解而已。
  但赵然不知道也不去管那么多,他自恃有金手指傍身,拿起书本来就开始背诵,背了一个多月,两部经书倒是背下来了,可经书里讲了些什么,他能看懂十之一二便算不错了。
  连续六次月考均列一等,这样的成绩对于新人来说,是殊为不易的,不仅经堂的教授们感到惊喜,同时也引起了念经道童们的哗然与不安。比如常年考试名列一等的马致礼,似乎就受了些刺激,据说学习的刻苦程度又增加了许多,同时对赵然的态度也愈发冷淡了许多。
  不过赵然对此丝毫不以为意,他正忙着和诸蒙在全方位进行对抗,哪儿有闲工夫去关心马致礼的问题?
  第八个月的时候,赵然捡起了大部头著作《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这部经书是念经道童们的必修课,讲述的是怎么设立法坛、怎么做法、怎么祈福、怎么镇宅、怎么安魂等等一系列斋醮仪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赵然的理解而言,基本上就是一部道士业务手册。想要在道门立足,应对世俗世界,做一个有前途的好道士,就必须学通这部道书。
  赵然犹自记得,去年在族长辞世的那场法事上,请来的清河庙道士们进行了一场眼花缭乱的斋醮仪式表演,然后就拉走了成车的仪程。这可绝对是发家致富的捷径!
  整部《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共计五十七卷,十多万字,看着就头晕,不过赵然还是咬牙开始了艰难的背诵之旅。好在这部书属于实用范畴的工具书,不像“四子”真经那样要读各种注释、纂疏,没有什么太玄奥的内容,基本上都能理解,因此,赵然打开头脑金手指,硬着头皮一页一页背诵了下来。
  斋的本意是在祭祀和典礼之前清心洁身,以示自身的虔诚,具体的行斋之法称为“斋法”;而醮,在道门专指祈福禳灾,又称“打醮”。在这部《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中,斋即设立斋坛,恭请仙师圣祖降下法力、显现神通,除妖降魔、安魂镇世,斋后则打醮,以酬谢神恩——这事儿完了,您可以回去了,多谢您了!
  不同的祈愿意图有不同的斋醮科仪,所要请的尊神也是不同的,姻缘和生子不同,升官和发财不同,消灾和去病不同,镇宅和安魂也不相同……每一次斋醮,从发奏到建坛,到宿启、拜表,再到早朝、午朝,最后解坛、设醮,各个环节也不相同。就算是祈愿意图相同的同一斋醮之法,仍然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乃至具体事由来进行细化调整。
  其中涉及到每一个环节的文牍、经诀、手诀、法器、坛图印式、步虚散花、乐谱赞文等等,林林总总,十分繁复。
  比如设立灵宝黄箓斋坛,就要设立内坛、中坛、外坛,其中单是内坛,就要开十门,需要用到红色长丝绦十八条、短丝绦十条,以绛绳或者青绳,分拦三道——其中每一道又有不同的围连方法,丝绦的长短尺寸也有具体要求,结绳的方法也具体而微。
  除了三坛之外,还要配以不同的燃灯方式,什么十方九宫、二十八宿方位,什么本命灯、五岳灯、九幽灯、六甲十直灯等等,看得人头痛欲裂。
  实际上,大部头的《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正是无极院甲等试卷的主要考核内容,是念经道童们三年以后才有精力去学习的“吃饭家伙”。赵然开了头脑金手指这一大杀器,再配上主角光环,也足足用了一个多月才堪堪记诵下来,而且还只能做到背诵,想要灵活的熟练掌握,则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
  赵然于十月月考之前,向刘经主和蒋高功提出了参加甲等试卷考核的申请,他信心满满,打算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举压倒诸蒙——同样是一等名次,但老子做的是甲等考题,看你这个做乙等考题的家伙拿什么来跟老子争?
第七章
老天不公
  十月的月考,赵然拿到了甲等考卷,考卷中大部分都是各类斋醮科仪的题目,赵然虽说从来没在实践中参与过斋醮,但并不妨碍他完美的书写答案——能够把整部经书都背诵下来,对于穿越前就是文科高材生的赵然来说,答题顺利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将答卷交给刘经主后,刘经主微微颌首以示赞赏,然后示意赵然去东厢配房接受蒋高功的面询。赵然刚步出考场的门槛,就见诸蒙也交卷了,脚步便放慢了少许。
  见诸蒙赶了上来,赵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笑道:“诸师弟,答题还算顺畅么?话说你我名列一等,不分轩轾已经九个月了,这段日子,师兄我真是感触良多啊。从诸师弟身上,师兄我很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今后诸师弟但有疑问,可来寻我多交流交流嘛,学问重在切磋,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
  赵然话里话外都是高人一等的姿态,而且充斥着总结性的陈词,意思是前九个月没分出胜负,但从第十个月起就不一样了,你我处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过去的一切都是过去了……
  诸蒙哈哈一笑,笑容里透着几分古怪:“赵师弟说得不错,将来必定是要多向师弟请教的了!”
  东厢房里的面询仍旧是蒋高功主持,轮到二人的时候,一个示意“诸师弟先请”,一个谦让“还是赵师弟先来吧,师兄等得”,最终的结果是诸蒙先进屋接受面询,赵然十分洒脱且得意的在外等候。
  诸蒙出来的时候,面色不是很好,赵然还想上前调侃两句,他却已经拂袖而去。赵然不以为意,非常大度、十分理解——想必蒋高功已经把自己考甲等试卷的事情对他说了,嫉妒是正常的。
  赵然一进去,蒋高功板着脸丢给他一道题,让他回答“无上黄箓大斋坛”中的青词作法,把赵然骇了一跳,也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高功。
  青词又称绿章,是在斋醮仪式时,写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也就是拍诸神道祖马屁的文章——拍舒服了,人家才显灵、才降世嘛。
  青词有着严谨的格式要求,在《无上黄录大斋仪》中,有专门的著述。赵然当即开口背诵:“……须用上等青纸,勿令稍有玷污、穿破。如纸薄,即将两幅背之,高一尺二寸。只许用一幅。通前后,不过十七行。行密无妨,当令后空纸半幅……上空八分,下通走蚁,逐行不拘字数,但真谨以小楷为妙。如启圣后下文,不得过十六句。当直指其事,务在简而不华,实而不芜,切不可炫文瞻、饰辞藻……”
  见赵然滔滔不绝的背诵架势,蒋高功脸色稍霁,打断道:“且把《醮说》讲讲。”《醮说》是一篇重要的说明性文字,讲的是“醮”这一步骤需要筹备的事宜,以及敬谢哪路天神需要哪些物件,规定得非常细致,是道士们斋醮科仪中的基础性知识。
  赵然立刻背诵了起来:“……醮者,祭之别名也,河图经品、三洞之中,凡有四十二等,咸以太上为主,次以北斗为宗……解秽、礼师、卫灵咒之后,即继以发炉降神,一献上香,读词再献,奏钱焚词,三献送神复炉……凡设醮,所用饮食饼果,一如斋法,若须市买,皆不得争论高下……”
  蒋高功打断问:“三清道尊,当以何物敬献?”
  “香茶、人参茯苓汤等……”
  “土地呢?”
  “以银钱敬献……”
  “说说各路神祖敬献等次。”
  “三清道祖、十方大圣为一等;
  次则六御之尊、五方五老;
  三等天地灵仙、诸天大圣、日月帝君、真人神仙;
  再次北斗七元、南斗六星、二十八宿、周天分度、诸部真君……
  继以三官三元、三宫九府、一百二十曹、五岳真神、四海帝君、十二河源仙君、九宫真人、九天司命、九天使者、诸副正职、佐命大神……
  六等侍经真官、仙公仙伯仙卿大夫、九天御史、侍仙将吏、玄师天师、三宝官属……
  七等六甲官将、仙监真官、社稷将吏一切灵司……
  八等功曹使者、金童玉女、直符香官、执法开化阴阳功曹、消灾散祸解厄君吏、二十四节气监工大将军、四部监功谒者仙灵直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