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874

  小两口这次商定的受箓人是景星居士,所以赵然给出的课题回报就是给龙卿欸授箓——这个承诺赵然还是很有把握兑现的。
  火德星君殿内,三位受箓者一字排开,授箓仪轨所需的各类灵材摆放得琳琅满目,诸般法器、符箓也全部就位,授箓正式开始。
  作为授箓大比的主考,赵然人生中第一次混到了保举师的位子。他向出任传度师的老师江腾鹤报告,经过自己的考察,某某和某某以及某某各方面条件已符,特保举授箓,请传度师江腾鹤考核。
  江腾鹤上前,伸指查探了三人的修为,挨个问了少许道经上的问题,然后向监度师严长老、观礼的一众修士们表示,修行条件已足,可以授箓了。
  三人都是“白身”,从没受过箓职,所以必须从道士箓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走。白庚和景星居士上了三次青词拜表,终于加到了黄冠,郭植炜则拜了五次,才加到大法师。
  一套流程仪轨下来,这三位喜笑颜开,从今往后,他们就是有箓职在身的修士了,借用神力的道术大门,终于向他们敞开。
  郭植炜立刻返回了小君山,受箓以后,他现在觉得在外面多待的每一刻都是在浪费时间;龙卿欵和景星居士也告辞离去,他们要抓紧时间研究赵然布置的课题,争取早日让龙卿欸也能受箓。
  白庚也来向赵然告辞,赵然将他挽留了片刻,自己发符给东方礼,询问能否延揽这位家传绝学“小云雨术”的散修。
  东方礼很快就回复:“且容后再议。”
  赵然无奈,只得送白庚离山。临走时,忍不住还是问道:“白道友,你这小云雨术能否外传?贫道也知此事有些唐突,但贫道真的很看好你,很看好你的这门家传绝学。你有什么条件尽管开出来。”
  白庚摸出把小木梳,一边梳头,一边微笑道:“赵行走,实在抱歉了,祖上有规矩,此术不可外传。”
  赵然继续努力:“白道友何时收徒?”
  白庚又摸出铜镜照了照自己的鬓角,道:“在下连金丹都没有炼出来,谈何收徒?”
  “那道友是否成婚了?”
  白庚怔了怔,看着赵然,眼神中略带警惕:“赵行走,怎么关心起在下的婚事来了?”
  赵然道:“若是白道友尚未成婚,贫道可以替道友做媒,你看我华云馆的女修如何?或者庆云馆?”
  白庚这才松了口气,又继续掏出另一个小盒子,手指蘸着不知名的油料,在自己的发髻上涂抹:“多谢赵行走好意了,只是在下尚且年轻,不愿为婚事所羁绊,天地广阔,在下还想到处看一看。”
  好吧,赵然对这位白庚道友只能暂时撒手,叹息着任他离去。
  白庚不愿回竹轩居,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星辰太过遥远,所以近期目标是大海。按照他的路线,将由此向东,出川入黔,然后继续东进,直抵东海。
  为此,赵然赠送程仪一百两,祝他一路顺利,白庚毫不扭捏的收下了。
  在洗心亭静坐了一天,魏致真便开始催促赵然了。
  “师弟,师父的嘱托有没有进展?”
  “什么嘱托?”
  “就是为我楼观选拔良才一事。”
  “啊……大师兄放心,师弟我一直挂在心头,日夜奔波,相信不久之后便可为咱们楼观‘添砖加瓦’。”
  “如此甚好,那便静候师弟的好消息了。”
  “哈哈,师兄勿忧,很快的……很快的……”
  于是赵然坐不住了,拍拍屁股赶紧下山。
第一百零四章
撒网捞针
  赵然没有去无极院,而是直接去了君山庙。无极院中这帮道士基本不用想,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有修炼天赋的,都被各家馆阁弄走了,基本上不会出现漏网之鱼,所以回无极院是浪费时间。
  坐在君山庙庙祝院中,赵然琢磨着,该去哪里找有天赋的良才美玉。想了半天,还是只能一个一个看。但是看根骨需要使用道术,使用道术需要消耗法力,就这么一个一个看,每天能看多少?十多个?还是二十多个?
  赵然默默盘算,以白羽那孩子为参照,恐怕自己每天撑死了也就能看五十个。单是在小君山居住的百姓就有上万人,全部看过来,这是要看七八个月啊!大半年什么都不干,就是挨个看、挨个捏,一想起来,赵然都觉得头疼。
  但老师的殷切期望、大师兄的反复叮嘱又摆在那里,不好好挑几个徒弟回去,怎么也交不了差事。赵然只得一咬牙,拼了!
  将自己要为师门收徒的事情公之于众肯定是不行的,到时候怕是要引发君山地区百姓骚动,因此赵然的办法也很简单,这不是要过年了吗,咱就年前走访慰问好了,一家一家去,看根骨的同时,再顺道赚点功德,何乐而不为?
  吩咐金久,让他布置下去,赵然正月里要送温暖,挨家挨户走访慰问。一个盆、一袋米、二两肉、三尺布,再包个三文、五文的红包,花钱不多,但是挺管用,最主要是把自己的关心和温暖带给百姓,把百姓们的功德力收纳上来。
  从十二月二十七日开始,赵然的家访慰问就拉开了序幕。
  头一个看望的,当然是钟家和王家。这两家都有子弟在君山庙当火工居士,不首先慰问他们还能慰问谁?
  因为钟三郎的缘故,钟家在村子里算得上大户,房子敞亮,家具也多,生活条件非常优渥。
  钟老伯将赵然等一行人让进正堂屋,又吩咐跟随而来钟三郎赶紧泡茶,取出瓜果伺候。相互寒暄着,赵然飞快的运转神通,偷看钟老伯和钟大娘的资质,只觉普普通通,丝毫灵光也无。
  没有资质,就算有根骨,那也是废柴根骨,赵然肯定是不会挑选这样的人拜入楼观的,所以根骨就不用看了,也算是省了一半功夫。
  正巧钟三郎端茶上来,赵然一拍额头,怎么把这家伙忘了?于是也运转神通去看钟三郎,一看之下,不出预料,普通凡俗一个。
  赵然本也没打算头一家就能遇到良才美玉,所以按捺下性子,陪着钟老伯和钟大娘说笑了一会儿,放下慰问礼和红包,便告辞出门。
  出门之际,三丝功德力飞入气海,赵然一笑而纳。
  到了王家,赵然就多呆了些时候,王家不同于钟家,家中子弟很多,除了王四木在庙中做火工以外,大木、二木、三木都在家中耕田,同时兼做打造木器的零活。四大木都成了亲,其中大木和二木都有了娃,赵然挨个看下去,当真是费了不少力气。
  他最抱希望的是两个孩童,只可惜的是,有资质者毕竟极少,哪里是那么好找的,两个孩童都普普通通,注定了一辈子与仙门无缘。
  连上两位老人,四个木头,四个媳妇,还有两个孩子,赵然足足在王家待了半个时辰才算完事,把个王家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仙师在我老王家坐了半个时辰,这番际遇说出去都是谈资啊!
  在村子里一连转了两个时辰,去了四户,查看了三十余人,赵然有点挺不住了,法力消耗甚大,脸上显出疲倦之色。
  陪同慰问的金久看他脸色不对,指着前面拐角处,道:“不如去老钱家开的酒铺稍微歇息片刻?”
  赵然点头:“也好。”
  推着小车的曲凤和加快脚步,当先过去,将小车推到屋檐下安顿好,到门口挑起门帘喊道:“钱老爷子,赵方丈来慰问你们家了,快些出来相见。”
  此时近午,君山百姓们还没有沾染上外间的懒散风气,没有人来酒铺喝酒买酒,所以铺子里没有客人,只有酒旗斜挑,显得冷冷清清。
  钱老头带着个十来岁的幼孙过日子,爷孙俩再无其他亲人。刚搬迁到此地时,面对分来的农田,全靠了村里的互助小组帮忙,这才有了收成,后来钱老头一看不是办法,便将自家的五亩地转租给了邻户,每年的收成两家对半均分。
  这样的日子肯定是不够看的,好在钱老头祖上一直是酿酒出身,仗着有家传手艺,便到君度山上拾捡果子,带回家中酿酒。还真别说,他手艺不赖,酿的果酒味道不错,深得几个村里百姓们的喜爱,由此便开了这家酒铺,生意也过得去。
  赵然的到来显然令钱老头祖孙俩喜出望外,立刻端出自家最中意的珍藏好酒给赵然、金久和曲凤和等人满上,又吩咐孙儿去柜上取了伴食小菜,陪着赵然吃吃喝喝。
  赵然没舍得用朱火灵果恢复法力,便在酒铺中歇息了半个时辰,功法运转三个周天,这才堪堪恢复,精神头重新振作了起来。
  他吩咐曲凤和去小车上将慰问品取来,搁在桌上,笑道:“老钱头,这不是又快到正旦了吗?我代表无极院,代表君山庙来看望看望你老人家,祝你老人家长命百岁!”
  钱老头笑得合不拢嘴:“哪里敢当得起仙师看望,小人实在是不胜之喜啊。你看我也嘴笨,不会说话……”一把将孙子摁倒:“快些给仙师磕头!”
  “孩子起来吧,唔,这是一点心意,给孩子买些吃食。”赵然掏出一个小红包,塞到那孩子手上,顺手将孩子扶了起来,同时运转道术,去看那孩子的资质。
  一看之下,继续失望,普通孩子一个……再顺道看了看钱老头,嗯……嗯?
  别看满脸的皱纹,但苍老的面容上,隐隐有流光萦绕,赵然吸了口冷气,这是有资质的表像啊!
  眼见着钱老头要跪下拜谢自己,赵然连忙双手搀扶,实扶而非虚扶,趁机捏了钱老头的根骨,竟然暗合天象!
  “对了老钱,你今年高寿啊?”
  “回禀仙师,老汉今年六十有三了!”
  赵然怔怔良久,暗自感叹,真是被耽误了啊!
第一百零五章
灯下黑
  从钱老头家出来,金久见赵然神情似乎有些落寞,不禁问道:“方丈,可是有什么不舒心之事?”
  赵然答道:“有些人啊,原本是可以走上康庄大道,拥有别样人生的,只是没有机缘,便一切都无从谈起,浑浑噩噩直到晚年……”
  金久似懂非懂:“方丈是说钱老头吗?这老头子一向见事明白,做什么事都反应很快,告诉他的话不用说第二遍就能一直记得很清楚……前两年我还曾经起意让他来庙里帮忙,一应待遇仿徐老伯的例,只没想到他这酒肆红火得快,我还没来得及说,他已经不愁吃穿了……却不知方丈说的机缘是什么?”
  赵然摇了摇头没多解释,继续往下一家慰问,但之后便没再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岁数上了四十的百姓身上。过了这个年龄段,就算资质根骨俱全也没有修行意义,若是再找到一个如钱老头般的,反而徒自令人唏嘘。
  嘉靖二十年的最后几天,赵然一直在家访慰问之中度过,这次他加快了速度,才堪堪慰问完百来户村民。
  正旦之后,一直到元宵前,赵然都没能在君山继续查看根骨,这段时间里,正是道门十方丛林最忙碌的时候,都在忙着举办各种斋醮科仪,身为方丈,自然不能分心他顾。
  无极院的影响力远远高于君山庙,赵然肯定要在无极院主持斋醮仪轨。和监院刘致广简单分了下工,赵然选了三场最盛大的斋醮,除了这三场由他亲自下场主持外,其他的都扔给了刘致广。
  当然,其间他也抽出了一天时间去谷阳县城,出席了惠民济医堂的落成庆典——为了等待他的时间,庆典前后延期了三回,也算让赵然享受到了身为一县方丈的乐趣。庆典上的斋醮仪轨是高功方致和下场主持的,对于这项谷阳县重点工程,方致和可谓尽心尽力了,仪轨完成以后,尽管是寒冬时节,方高功却已是汗透重衫。
  惠民济医堂将于元宵佳节之后正式开业,赵然并不需要为此劳心劳力,他现在是无极院的方丈,具体事务自有陈致中等人分担,不用再如以前一般跑来跑去。
  元宵之后,赵然继续走访慰问,这回的名目改成了给人拜晚年,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送去的礼物也没有区别。到了正月底的时候,赵然又发现了一个具备修行条件的人。
  此人是小君山北麓村子里的裁缝娘子,资质不错,根骨却差了点,当然实在要想引入仙门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花点力气重新正骨就好。只是当赵然询问她的岁数时,才知道她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这个年龄还真是有些尴尬啊,就算入了仙途,大道之路也依旧坎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