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874

  “都是松藩那边的事,我估摸着你们龙安府白方丈那里也会很忙。”
  “哦?松藩出什么事了?”
  “红原三部有些不稳,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三部刚入我大明,很多事都适应不了,这也难怪。杜腾会那头有些疲于应付,玄元观下文,让周边诸府多些支应……也罢,致然先回去,这头忙完了,晚上给你接风!”
  当晚,赵然赴约,陆腾恩亲自设宴款待赵然,又将景寿宫的高功和知客引见给他,宾主尽欢。
  从都府启程继续向南,三天后进入黎州境内。此地为黎州治下雅安县,水合村就在雅安的最西端。
  赵然携宋雄前往雅安县道院,登门拜访雅安慈济院的监院。这位监院也行陆,名陆致羽。
  水合庙是雅安辖地,陆致羽监院正是兰庙祝的当管上司,去年赵然和黎州方面商讨“结对子共建庙”一事时,这位陆致羽监院也是当事人之一,所以和赵然非常熟悉,却不知他与都府的陆腾恩有没有瓜葛,当日赵然在叶雪关时也不方便问。
  实际上,赵然前些天接到的邀请文书,正是以这位陆致羽监院的名义发出的——赵然已升任谷阳县方丈,以陆监院的级别才能对等发文。
  黎州是片穷乡僻壤,整个州的信力值也才比谷阳县多十万,同在一个档次上,可见这里有多艰难。在这种地方担任道职,这位陆致羽监院的辛苦可想而知,他今年才三十多岁,却已经尽显风霜,看上去又黑又瘦,便好似四十多岁的样子。
  “致然,可把你盼来了!”陆致羽极度热情的拉着赵然的手,压根儿没有撒开的意思,就好像生怕赵然转头逃跑一般,抓得紧紧的,向着道院里就拽。
  赵然哭笑不得,只好任由他拽着进了大门。
第三章
吃“大户”
  在陆致羽书房中落座,巡照、高功都赶过来坐陪,知客在旁边侍奉茶水,更有其他执事不停过来见礼,赵然顿时忙得团团转。
  听说宋雄是君山庙的受牒道士,管的是缉拿巡查,陆致羽使了个眼色,便有人连忙出去,过不多时将道院的方主和两名堂头唤了进来,专程陪着宋雄说话。
  那方主热情地笑道:“宋师弟过去在哪里高就啊?”
  宋雄面带惭色:“年少时无知,曾在江湖中飘零过几年,幸得我家方丈点化,这才入了道门。”赵然叮嘱过他,在十方丛林中不得说是自己的记名弟子,故此他依旧以方丈相称。
  “哎呀呀,原来宋师弟有如此坎坷人生,天降大任、必先磨砺,有了这番遭遇,也是宝贵的财富啊!赵方丈慧眼,果有识人之明,这岂非我道门故事中一段佳话!”
  旁边两个堂头也不停赞许:“宋师弟一看就是人品一流,否则赵方丈也不会如此大费周折……”
  “不错,又有道心、又有功夫,宋师弟前程远大,将来可不要忘了我等……”
  “各位师兄太过抬举了,实在不敢当……”
  “这话从何说起?若是宋师弟不弃,咱们以后多多往来,就如好友一般!”
  宋雄过往十五六年都在绿林中厮混,向来是道门和官府打压的对象,功夫虽硬,何尝被人放在眼里过?道门方堂中随便遇到一个火工巡查,他都要躲着走,哪里会有机会和一县的方主、门头这等人物结识?更别提和他们交朋友了。当下顿时有点头晕,只觉身子骨仿佛轻了二两。
  飘了片刻,恍惚中看见谈笑自若的赵然,猛然惊醒过来,心道宋雄啊宋雄,可千万不要忘了自己姓什么,今日的一切可都是老师带给你的!
  谈笑多时,赵然问:“陆监院,你看我明日启程前往大渡妙胜宫拜见郑监院可好?都是我的不是,让郑监院等了这么久,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陆监院笑着摆手:“哪里需要赵方丈去大渡?郑监院早就吩咐过,你来了就在这里好生休息,走了那么远的路来我黎州,怎能还让你去大渡?我刚才已经吩咐送信去了,郑监院过两天就过来,他说了,要陪着方丈在黎州好好转转,看看我黎州的山水风光。”
  大渡是黎州治所,位于黎州东南,水合村在雅安的西端,赵然如果要去大渡拜见郑监院,见完后还得返回雅安,再从雅安去水合,来回多绕出三百里地。
  赵然听了以后也不再坚持,便安心在雅安等候。
  当晚,雅安道院以陆监院为首,连同三都、八大执事、五主十八头全部出动,为赵然接风摆宴。
  赵然以为是在道院云水堂中吃饭,后来听陆致羽招呼,说是去外面,便以为是在县城中的某家酒楼。他忙向陆致羽道:“监院不要大费周章,随意用些家常便饭就好,切莫铺张。”
  陆监院笑道:“赵方丈的清廉,我素来是知晓的,方丈放心,咱们去吃山里的土菜,也算是陪方丈考察一下民情民风,方丈不要嫌弃就好。”
  这话听着耳熟,赵然有些将信将疑,跟着出了道院大门,就见外边打起了仪仗,前面是六名火工居士举牌开道,后面是一驾马车,再往后是一列牛车,最后是二十名方堂巡查跟随。
  道院里的三都、八大执事、五主十八头,凡是在职在院的,都等候在外,陆监院不由分说,拉着赵然上了打头的马车,道院里的头头脑脑们也跟着上了牛车,大队仪仗在清脆的鸣锣声中出发了。
  这套仪仗顿时令赵然心中有些不安,无极院中也有仪仗,但赵然从未使用过,此刻便有些担心的向坐在对面的陆致羽道:“会不会动静太大了些?”
  陆致羽一笑:“赵方丈可是我黎州盼都盼不来的贵客,郑监院早就吩咐过的,若是赵方丈来来我黎州,当以最高规格接待方丈,我这也是奉命行事,方丈安心。”
  赵然无奈,想了想又道:“一顿家常便饭而已,院里那么多同道一起出面,真是令人不胜惶恐。”
  陆监院明白赵然的意思,不由叹了口气,道:“方丈或许不知,我黎州穷啊,黎州同道日常不太宽裕,能有机会出来给方丈接风,大家都不愿意落下。说句心里话,难得出来一起吃饭,不让谁来都不合适,我若是推拒了这个,婉辞了那个,人家背后要骂我的娘的!”
  赵然无语,只得认了。
  仪仗出了县城,行不多远,拐上条山道,绕了两个弯,前面依山傍谷露出个小村寨来,寨前已经聚集上百人,穿着苗服盛装,正在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横笛,载歌载舞中迎候着众人。
  巨大的篝火堆在村中的晒场上点燃,在山中猎取的野猪被开膛破肚后,被苗民们抬了出来。晒场正中央的一方卧牛石被柴火烧得滚烫,几快肥肉扔上去,立时滋滋冒响,溢出来的油脂被几个苗民刷满了整块石面。
  野猪被分切开,铺在卧牛石上生煎,整个晒场上都是烤肉的香味。
  一坛坛土酒抬上来,一队队妙龄少女走下场中,随着苗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纷纷上来敬酒,赵然自己已经数不清干了多少碗,不知被多少人拉下场中溜了几圈……回过头去看宋雄时,这位已经被灌趴在地上了。
  第二天醒来,宋雄拍着依旧有些疼痛的额头,不好意思道:“老师,昨晚真是喝多了,太热情了……”
  赵然取笑道:“你们在君度山猎寨中没这么喝过?怕不是因为有太多苗女吧?呵呵,无妨,你去准备一下,陆监院要带咱们去雅安古道。”
  这次出行人就少多了,只知客和方主作陪,带了四个道院巡查,各自骑在马上。
  从县城出来,向着西北行了三个时辰,跑出七十里地,便来到一条山谷中,沿着山谷的小路曲曲折折继续向里走,前方最窄处立着一座关城。
第四章
碉门
  陆致羽向赵然介绍道:“赵方丈,这里便是雅安古道,这是通往吐蕃大、小金川的重要路径。这座关城便是边境上的碉门,我大明于此地屯有重兵,设立了天全六蕃招讨司,是前出小金川的屯兵所。”
  望着关城上林立的旌旗,还有那一具具说不出名目的法器,赵然大感兴趣,问:“咱们能上去看看吗?”
  陆致羽笑道:“旁人来肯定不好去的,但赵方丈是在白马山立过战功的,又是我雅安的贵客,自是不同别人。我已经派人和高指挥使说好了,咱们进去和他见见面。”
  立在关城之上,眺望远方,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由北而来,波涛滚滚。高指挥使指着湍急的河水向赵然介绍:“此为和川,两侧高山为夹金山和二郎山,沿河向北,就进入了吐蕃董卜韩胡部。”
  赵然问:“这边战事如何?激烈么?吐蕃人战力怎样?”
  高指挥使道:“说句公道话,吐蕃人作战很勇敢,我是和夏人打过的,感觉蕃人比夏人更不怕死!但他们有个最大的毛病,铁甲、装具都不行,比夏国差远了,和咱们更没法比。自从十七年前乡城大战后,他们那边就盯不住了,咱们这边一直都是压着对面打的,时不时派兵过去转一转,他们也没有力气打过来报复。但再往前就是小金川,那边地形不利于攻,咱们每次都打完了就撤回来。”
  赵然点头恭维:“这说明高指挥带兵有方。”
  高指挥使笑道:“不敢当方丈美誉,这边的情形,还是与国势相关。自从三十多年前,吐蕃国师被咱们道门伏击身亡后,他们一直处于守势,轻易不敢擅自出击的。”
  看完了关城,赵然取出一百两银子,赠给高指挥使,道:“些许心意,是我谷阳县无极院慰问军士们的,还请高指挥使采买些吃食,给军士们灶上加两个菜。”
  高指挥使笑着命身后的一众军将向赵然表示感谢,亲自接过银子,又道:“听说赵方丈还是馆阁修士,我这关城也驻有十多个仙师,若是赵方丈想见,我便去请他们。”
  赵然点头:“也好,我便顺道拜望一下。”
  时已黄昏,刚好到了用晚饭的时候,高指挥使便在指挥节堂内排开酒宴,邀请驻守关城的修士们一起相聚。
  川省是大明的南线主战场,松藩以北对抗西夏,松潘以南对战吐蕃。道门馆阁也据此划分了修士们的防区,川北七府馆阁主要值守松藩,川南、川东等其余州府的馆阁则支应对阵吐蕃的各处关卡。
  碉门关值守的修士共有十三位,以一位大法师领头,两位法师副贰,五名黄冠和五名羽士相随。黄冠以上都来自各州府馆阁,五名羽士则是各处征募来的散修。一处关城能有十多位修士值守,充分说明了碉门关的重要性,放在其他普通关隘,一般的配制也就是四、五个而已。
  前来赴宴的有六位,赵然一看领头的法师,当即乐了,这位也是熟人啊——来自播州仙霞馆的成致承。
  “原来是成师兄,真是幸会啊!”赵然抢上前去施礼。
  成致承哈哈笑道:“我听说来了一个谷阳县的赵方丈,就猜到是你,一问名姓,果然是!怎么?赵师弟又高升了?从庙祝升方丈了?升了方丈有没有摆宴庆贺啊?”
  听了成致承的揶揄玩笑,赵然不禁脸上一红,忙转移话题道:“我这个不值一提,反倒是师兄,没想到一年不见,已经结丹了,从此大道有望,真是可喜可贺!”
  成致承感慨道:“从君山回来后,我不久便黄冠圆满,其后有所感悟,于是闭关两月而金丹成,说起来也是拜君山庙一行之福。上次你飞符问我林志彬一事的时候,正在闭关之中,故此回复晚了,师弟见谅。”
  赵然道:“哪里的话,没打扰到师兄闭关就好。当真是羡慕师兄啊,结丹这一关极难,也不知师弟我能否迈得过去。”
  “老弟天赋高绝,一个时辰破境,区区金丹而已,当不在话下。”
  “侥幸侥幸!对了,师兄怎么来碉门关值守了?”
  成致承道:“在君山庙时,结识了屠夫和沈财主,其后便常有联系。去年底时接到他们两个的飞符,说是游历到了黎州这一带。正巧碉门关需要一个法师补缺,文书到了仙霞馆后,我便报名了。我是正月下旬来的,到这里迄今不过一个月。”
  赵然喜道:“原来他二位也在此处?师兄可曾见了?”
  成致承道:“见过两回,说起来人家那日子过得,当真是安逸啊,雪山险峰、峡谷幽境,无数胜景看遍,这才叫修仙嘛。你我却整日操劳奔波,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两人说着,分别给屠夫和沈财主发符,过不多时便收到回信,这两位正在金川的一条支流中捕鱼,暂时回不来,只能下回再见了。
  略带遗憾之中,成致承将几个黄冠修士和羽士境散修给赵然介绍了,大伙儿分别落座,和碉门关的几位军将一道谈笑饮宴。
  席间问起驻守此间的邢大法师和周法师,成致承解释说,这两位昨天刚巧带队越过边境,去了金川,调查一起明军巡弋小队失踪的案子,只能下回引见了。
  当晚,赵然宿于碉门关内,于次日启程返回雅安。
  在雅安一直等了四天,监院陆致羽每天中午、晚上都安排了各种名目的酒宴,有“道院接风宴”,有“官衙洗尘宴”,有“相识周年宴”,有“乡绅敬谢宴”,有“下村考察宴”,有“道院共建宴”……林林总总,喝得宋雄昏睡了四天,赵然也喝得有些心烦意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