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874

  毕桑光毫不气馁,暴喝一声,连发九箭,九箭在空中汇聚成一条箭光,电光火石间直奔玄慈面门。
  玄慈伸出一指,点在箭光上,将这道箭光点散。然后微微点头,轻轻赞了声:“箭术极好。”
  茅屋内,毕桑光脸色苍白,萎顿于地。
  童白眉坚持到黎明时分,法力消耗殆尽,再也坚持不住,于是换上休息了一夜熊海阔。
  过了这一夜,第二天时,茅屋前便显得略微平静,童白眉和毕桑光互相顶替,支撑着茅屋不倒,毕桑光则没有再行发箭。
  玄慈继续坐在茅屋前,手结大日金刚如来智慧印不停演算。
  到了午后,最外侧的一间茅屋轰然倒塌,过了一个时辰,第二间茅屋也紧接着塌了……然后是第三间……第四间……
  随着第四间茅屋倒塌,十多点白光再次冲天而起,向着四面八方疾速逃逸。
  茅屋内楚阳成叹息:“七七,何必多此一举……”
  朱七姑道:“再试试呗。”
  玄慈摇了摇头,双臂翻转,掌心向上,十指向内一收,四处逃逸的白光被从天边拉了回来,汇聚在玄慈头顶,无一漏网。
  玄慈手指一搓,这些白光各自燃烧起来……
  纷纷扬扬落下的余烬中,猛然爆起一道璀璨夺目的光华,将整座山谷映照得亮如白昼!
  玄慈的白发白须尽数飘扬起来,在光华中随风鼓荡,他的僧袍也开始燃烧,扑簌扑簌燃起一处处火苗……
  光华持续了片刻,逐渐散去,玄慈身上穿戴的僧袍被烧破多处,看上去略显狼狈。
  楚阳成在茅屋内道:“你看,我就跟你说过的,没有用。”
  朱七姑还是那句话:“试试呗,不试怎么知道?”
  玄慈赞道:“七姑好心计!早听闻七姑的琉璃宫灯十分了得,今日见识了,果然不是凡品。”
  朱七姑咯咯笑道:“多谢大师夸赞,小女子愧不敢当!在大师面前,这些算计还不是没用?”
  就这般对峙到深夜,最后剩下的茅屋也已经摇摇欲坠,童白眉和熊海阔早已法力枯竭,由朱七姑和毕桑光轮流支撑。
  再过半个时辰,朱七姑和毕桑光也相继法力耗尽,眼看着茅屋就要被玄慈打破。
  只见茅屋的木门忽然“咯吱”一声打开,楚阳成从茅屋内露出了半个身子。
  别看楚阳成似乎因受伤之故一直未曾出手,但玄慈的演算中,他才是真正要留意的对手,故此这几日来始终提着一份警醒。此刻见楚阳成出来,心道果然来了。
  就见楚阳成从茅屋内探出半个身子,伸手抓向了那根斜靠在门扉上的鱼竿,然后扬起手来轻轻一抖……
  一道若有若无的气息划过天际,在玄慈的意识中轻轻抹过,一抹而逝。
  玄慈大师心头微颤,两只手掌自然滑落膝间,所结大日金刚如来智慧印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他思索片刻,道:“七年前我偶有所感,于是闭关参悟,莫非是因你之故?”
  楚阳成摇头:“这却不知。”
  望着眼前气势陡变的楚阳成,感受着他身上那一股子空灵之意,玄慈合十道:“恭贺施主入虚。”
  刚刚进入炼虚境的楚阳成微笑回礼致意。
  沉默片刻,玄慈道:“十九岁入门,二十岁入道,二十一岁炼精纯熟,二十二岁结成丹胎,二十五岁而入金丹,二十九岁丹生神识,三十五岁结婴,三十九岁婴化阳神……楚施主今年五十二?”
  楚阳成点头:“虚岁五十三。”
  玄慈大师道:“当真了不起,修行三十余年而入炼虚境,不愧道门百年来第一绝世天才之名!”
  楚阳成微笑道:“其实贫道两年前便可入虚境的,一直压到了现在。”
  玄慈微微一怔,叹道:“能收到施主这样的徒弟,是松雪道人的福分。惜哉松雪道人已经飞升,老衲缘铿一面,实在令人遗憾。”
  楚阳成抱拳,向天一拜:“家师恩德,没齿难忘。”
  玄慈望着楚阳成手中的鱼竿,问:“这便是贵师所遗之物?果然了不起!老衲演算数日之功,竟被施主这一竿随手化去。”
  楚阳成道:“非是家师之物,乃张真人所传。”
  “通微显化大真人?”
  “正是。”
  玄慈默然不语,良久方道:“原来今日之局,乃张真人七年前所设,实在佩服之至!老衲竟然没有算出……还是修行不够啊……”
  楚阳成摇了摇头:“想要算出七年之事,怕是世间无人能够做到,大师何必自责?若非大师之能,我那弟子常万真又何至于死,这一年来,每每思之,贫道心头如同刀割……”说着又向屋内怔怔看着自己的众弟子惨然叹道:“瞒了你们七年,都是为师的错,只是若非如此,以玄慈老和尚的本事,又哪里逃得出他的算计……”
  玄慈默然片刻,道:“好狠的心,楚施主果然是做大事的人……”
  忽而转头问道:“一别经年,张真人安好?”
  一道爽朗的笑声自远方传来:“哈哈,还好还好,见过大和尚!”
  玄慈合十道:“张真人好算计。”
  笑声继续:“说到当世演算第一人,非大和尚莫属,贫道这点小心思,不过碰个巧而已。”
  玄慈道:“贫僧有个疑问,不知张真人可否解惑?”
  “大和尚请说。”
  “张真人贫僧自问一路行踪无迹可寻,张真人是怎么知晓贫僧来到此处的?”
  “哈哈,这个很简单,这七年来,贫道每七日收一次飞符,若飞符不至,便是大和尚到了。嗯,这是过去的约定,从今年二月之后,这个约期就改成了三日。”
  “原来如此,是贫僧想岔了。”
  “大和尚你也有算错的时候,倒是难得。”
  玄慈默想片刻,忽然一笑:“不瞒张真人,这些年贫僧修为越高,犯糊涂的时候却也越多,原以为是自己执妄之故,直到现在方才明白,此乃命中劫数,不了却这一劫数,贫僧就证不得圆满。真要说起来,贫僧也没算错,今日算是来对了。”
  张老道大笑:“你们修佛之人,素来就能言巧辩,正说反说都有理,大和尚也不例外啊。哈哈,既然如此,那就当你算对了吧。”
  笑声方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座山峰最高处逐一亮起金色的明光。
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庙的名义
  见了这金光,玄慈顿时心头一震:“佛光?”
  四座山峰上亮起的金色光辉中充斥着柔和、醇厚而又炼化一切的佛性,玄慈当即就认了出来。
  这佛光便是来自刷经寺中寻出的法宝。南方山头为张老道的金莲宝座,北方山头为龙阳子的释迦狮子印,东方山头是青君镇守的金刚降魔杖,西方山头,则是青婆婆助赵然展开的六道轮回图。
  四件顶阶佛宝镇住四个方向,于这片山谷中大方光明,顿时惊得百兽奔行、万鸟齐飞。
  张老道在山头上现身,嘻嘻笑道:“虽说我道门法术要比你佛门法术强得不止一点半点,但大和尚你却有些不同,你的佛法太过厉害,想要胜你不难,但要超度你却委实不易。说不得,只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还请大和尚见谅。”
  玄慈满脸凝重,逐一望向四处山头,问道:“张真人,这些佛门至宝却是哪里得来的?”
  “这却不能告诉大和尚你了,当然,若是愿意束手就擒,贫道不介意给大和尚说一说。”
  玄慈双手结印,仔细演算当下形势,想要推算出哪里是破局的关键所在。这是他百多年来无往而不利的手段,无论是与人斗法、辩法,亦或化解危机,都是他出手即中的不二法门。
  可刚才试一演算,却发现自己的推演之中竟是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究竟哪里是行事的方向,何处是此中的破绽。
  玄慈抬头看向四座山头上的四道冲天的佛光,心道怕是症结便在这几件佛门法宝之上。这几件法宝镇住了此间气数,演算之中如同四个巨大的未知,不仅自身来历不明,又因为充斥着佛性,沾染得自己诸多演算手段都连带着受到波及。
  要想恢复自己的演算手段,便须将这几件佛门法宝毁去——当然,若是能夺过来就更好。
  南方山头上现身的是张老道,玄慈自忖,从张老道手上夺宝怕是没什么指望,于是身形微动,一步之后已至北方山头。
  就见山头上,一方金印悬于空中,其上漫射而出的佛光璀璨夺目,充斥着极为纯正的佛性。金印旁,坐着一个白发白须的老道,膝上架着一张古琴。
  老道见了玄慈,起手就是一声琴音,听之如太古之弦,断而复续,续而复断,渐入渊微。周边数丈之地如停滞了一般,玄慈难以寸进。
  玄慈道:“梅花归元大禁术!二十年不见,冷道长修为愈发精湛了。”
  龙阳子道:“大师请回,此路不通。”
  玄慈知道,以自己的修为,和龙阳子动起手来,绝非短时间能够分出胜负的,想要破去这方金印,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便不再耽搁,又转头登临东山。
  东山之上,一杆金刚降魔金杖插在山峰之巅,一位青衣素带的美貌女子正打着一柄油纸伞,笑吟吟的看向玄慈。
  玄慈一见,叹了口气,转身下了山。
  青君在身后追着道:“大和尚别走啊,几十年未曾相见,何不趁今日天色尚好,共叙旧谊?”
  玄慈来到西山之上,只见一座五层高的曼荼罗坛城立于山头,坛城上乌光流转,看上去神妙莫测。这同样是一件佛门法宝,但似乎比之刚才所见的三件稍逊一筹。
  坛城旁边护持的是青君身边的青婆婆,这位青婆婆玄慈几十年前也是见过的,虽说同样是化形大妖,但和刚才那三位相比,差距不可以道理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