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874

  这两位连忙答应了。
第一百一十章
总观地震
  拜完两位老都管,赵然回到方丈舍,刘致广跟了进来,陈致中则捧着高高的一沓卷宗吊在尾巴上,卷宗垒起来,将他的脸都挡住了。其余人等赵然都让他们散了,各自回去忙活自己手上的事务。
  赵然让刘致广和陈致中在旁边等候,花了半个时辰,随看随问,随问随批,很快便将事务处理完毕。
  交给他批阅的事情都是涉及无极院的重大事务,但多数依旧属于日常事务的范畴。对于此刻眼界早已大开的赵然来说,全都是芝麻大的小事,无论正批还是反批,甚至无论处理得正确与否,其实都不影响大局。
  任何处政都是辩证的,很多时候,在一县之地看来如天一般要紧的事情,在府里、省里看来,其实不过小事一桩;在刘监院和孔县尊看来,明明是不可理解的决定,但放在更上一级的考虑中,其实是正确的。
  所以赵然批阅起来很快,一年多的事情,很快就“漫不经心”的批阅完成了——他处政的原则只有一条,怎么做更能增加功德,他就怎么批复。
  扫完了桌上沉积的事务,赵然问:“怎么不见总观、省观和西真武宫的人事任免?”
  刘致广早有准备,从怀里取出个厚厚的折子,却是他将这一年来下达的各项任命统一汇总了起来。
  “知道方丈要过问此事,这不,都给整理好了,只是没想到方丈如此麻利,那么快就把事情处理完了。都在这里,您请过目。”
  赵然接过来后一打开,顿时有点目不暇接,只见折子上密密麻麻列了数十条!这一年,道门十方丛林的任免文书下了那么多?
  当先的头一条便是:去年六月,张阳明辞去赐教天师法号,沈云敬辞去嗣教真人法号,二人各自罚去一年俸银,暂留监院、方丈之职,以观后效。
  赵然心中一跳,暗道不好,这可不是自家的本意啊。
  再往下看,仍旧是去年六月,大都管赵云翼、大都厨郭云贞各自罚俸一年;大都讲盛云天罚俸银三年,并为宣教不力写悔过书。
  居然没有把盛云天撸下来?赵然对此极为不满!
  再接着看,还是去年六月,方堂左方主符云真、典造院左典造潘云翔辞道,回乡颐养天年。这个处罚就相当严厉了,从总观三都高位一撸到底,这应当是对当日那份《馆阁修士不入十方丛林疏》的直接担责,谁叫这份疏文是他们两人联名具呈的呢?
  赵然忍不住一阵快意,快意之余也在恶意揣测,莫不是这两位以此方式力保盛云天?
  除了这两位以外,总观其他执事也要背上联名具奏的黑锅,其中知客和高功这两位大执事,都被罚到下面某省的省观出任方丈。
  赵然比较关注的典造院副执事、右典造岳腾中的名字,也出现在折子上。
  这位总观右典造因在此事中积极奔波,“上下勾连”,被贬为一县县院方丈,算得上处罚比较狠辣的。赵然一看,不由乐了,岳腾中贬黜的县院,竟然是松藩地区的藩州飞龙院。
  赵然有点印象,似乎藩州飞龙院的监院姓孟,只是一直尚缺方丈,没想到岳腾中去了这个位置,也不知岳腾中和那位孟监院谁更厉害,谁的手腕更硬,这下子可以看他二人的热闹了。
  这是六月间总观的一应人事任免,可以看出当时总观上下的剧烈动荡。除了总观以外,还有几个省的方丈和监院也做了调整,包括南直隶、江西等省。
  关于四川一省,则是监院李云河上调总观、出任典造院左典造一职的任命,而新任玄元观监院的,是老都管赵云楼。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事任免,便是原总观号院迎宾刘云微下放四川玄元观出任方丈。
  这是个什么意思?赵然琢磨半天也没琢磨过味儿来。他去总观的这段时间,始终没有见过此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此人。这也不奇怪,号院是主管道门道产的,比如总观下属的山林田泽商铺之类,刘云微管的事情,和赵然去总观的原因八竿子打不着。
  按理说号院迎宾属于总观下观八大执事之一,身份尊贵尚在省观方丈和监院之上,但尊贵是尊贵了,职权却小得不是一星半点。可如果说刘云微出任的是玄元观监院,那肯定是重用,但他偏偏又下放的是方丈……
  赵然摇了摇头,暂时不去想了,他的对策还是老样子,紧紧围绕在赵云楼身边就是,别的且不去管他。
  令赵然失望的是,玄元观的调整名单里,居然没有都讲叶云轩!不过真要说起来,叶都讲的问题是涉嫌“诬告”天鹤宫监院杜腾会,处不处理都说得通,本身并没有牵扯进这次疏文事件,所以赵然只能继续忍受……
  看完了人事任免,赵然又问:“还有没有别的公文?比如关于十方丛林方丈人选的条陈之类……”
  刘致广摇头:“方丈是什么意思?”
  看来总观还没下文?这都拖了一年了吧,为何还没有形成决议呢?赵然打算去了玉皇阁后,找机会问问此事。
  赵然在无极院待了三天,又去君山庙转了两天,其间也和金久、关二、林双文等人见了面,甚至还去了趟县衙,与孔县尊、金县尉喝了顿酒,从侧面了解刘致广和陈致中的为人、施政,看看自己有没有被隐瞒的地方。随着一年一年过去,孔县尊和金县尉对赵然的态度愈发显得恭敬了,除了恭敬之外,还透着些许畏惧。赵然并不反感这种畏惧,让下属感受不到畏惧的上司,并不是称职的上司。
  在君山庙,赵然和那帮灵妖热热闹闹处了两天,将扳指中仅存的最后一点熏火腿、烤鸡腿发了出去,满足了这帮灵妖的口腹之欲,便回转华云山了——当然,他也顺走了白山君不少好东西。
  种驴君一脸不舍的想要跟赵然回山,却被赵然严词拒绝,哪怕种驴君撒泼打滚他也没同意。毕竟自己回山后立刻就要和师门一道前往玉皇阁,到时候把种驴君留在华云山的话,他真怕这厮闯出什么祸事来,在女色上面牵累自己栽跟头。
  五月十八日,此次拿到名额,准备前往玉皇阁的华云馆众人尽数来到山门前,其中包括大长老夏侯云扬、长老严云亦、长老杜子腾、楼观派师徒六人,以及问情谷的大法师林致娇。
  就见夏侯大长老取出一盏油灯,往空中一抛,那油灯立时迎风涨了三丈,倒转过来,燃烧着的火焰灯芯冲下,底座冲上,化作一件飞行法器。
  于是众人上了油灯,向着青城山飞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听老师讲过去的故事
  夏侯大长老使用的这件飞行法器很古怪,在空中飞行的时候,油灯的灯芯指向斜后方,不时喷出一串串火焰,推动着油灯向前行进。
  赵然扒在油灯边缘,够着脑袋可劲儿的看了半天,这才意犹未尽的起身,向自家老师打听这盏油灯的来历。
  原来这盏油灯本是佛门法宝,六百年前佛道大争时落入道门之手,后为道门某位炼器大师改成飞行法器,存于总观宝经阁中。
  道门建立一省一阁、一府一馆的修行体制后,有部分道馆并无飞行法器可用,遇有大事时很不方便,尤其战时需要征召各地修士参战,没有飞行法器的道馆调动起来非常麻烦,故此,在雷霄阁的全力推动下,真师堂通过决议,为这部分道馆每家配备了一件飞行法器。华云馆的这盏油灯便是这么来的。
  赵然之前曾在华云馆法器名录中见过这盏油灯的名号,但写的是“景阳灯”,他还以为是如同朱七姑琉璃宫灯类似的物件,直到今日才知真正用途,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赵然问老师:“咱们华云馆十八流派,就没一家拥有飞行法器的么?我看楚天师自己就有,对了,弟子还认识一个小姑娘,家传的飞行法器简直漂亮极了……”
  江腾鹤叹了口气:“被归到华云山的,都是些佛道大争之后实力衰微的门派,如我楼观,仅存六人……楼观当年景象何其盛也,大天师、大真人层出不穷,威力无穷的法宝不可计数,可随着这些前辈祖师的消亡,大部分都毁坏了,还有一些为总观宝经阁收藏,如八卦紫玉丹炉、五岳真形图等。另一些则为佛门所获,也不知藏于何方,比如无极图、青羽宝翅,听闻清羽宝翅便是极佳的飞行法宝,只是为师也不得一见。到为师执掌楼观之时,仅存日月黄华剑和混元圣剑……”
  赵然看了看四下,见没人注意自己这边,于是取出纸笔写道:为何当年大战时,本派前辈祖师们打那么狠?就不知道保存点实力么?
  江腾鹤传音赵然:“说起来,佛门能够坐大,也有我楼观之责。当时李唐皇室独尊楼观,以楼观道法为显道,于田谷之左立通道观,时有严祖讳达、王祖讳延、苏祖讳道标、程祖讳法明、周祖讳化生、王祖讳真微、史祖讳道乐、于祖讳章、章祖讳法成、伏祖讳道崇,以上十位,俱在炼虚境之上,其中严、王、苏三祖更已合道,被天下修士尊为田谷十老。其后,又于长安建宗圣观,宗圣观最盛之时,有楼观门人三千,修士八百……”
  述说这段往事时,江腾鹤神情激昂,赵然听得也热血沸腾,不禁悠然神往。
  江腾鹤续道:“那时的楼观,为天下第一大派,执掌道门牛耳,一言可震动天下,得道飞升者不计其数!”
  赵然回味良久,又问:“那后来如何会令佛门坐大……”
  江腾鹤叹道:“惜乎万物转化,阴阳相融,盛极而衰之事乃为天下至理。其后,李唐皇室背信弃义,瞒着我楼观先祖,大力结交僧侣,为佛门壮大提供修行之便。我楼观先祖们为其蒙蔽,一直不察,道门各支各派有警觉之人也多次至楼观申诉,先祖们为求天下平稳而不予理睬,甚至庇护李唐,以致局面不可收拾,终酿大祸。”
  赵然大概听明白了,因是提及师门之故,江腾鹤言辞中很是隐晦委婉,但实际上可以想见,当年的楼观派在最为辉煌鼎盛的时候,是如何的故步自封、如何的腐朽、如何的安于现状而不思危,为了维持本派的繁盛而惧怕变革、惧怕动荡,面对佛门的一步步崛起,又是如何一点点退缩。而对于暗中背叛了道门的李唐皇室,又一味包庇、一味妥协。
  刚才老师说,道佛大争的引发,有楼观的责任,其实岂止是‘有’,简直是“大有”,不仅是“大有”,而且是主要责任!
  “好在我楼观尚有两位高道先祖见机得早,大天师岐祖讳晖、大真人尹祖讳文操,此二君执掌楼观门户之后,立即开始排斥佛门、抑制皇权,但此刻却已然晚了……由是之后,我楼观弟子为补其过,前赴后继,不畏死难,在佛道大争中立下殊勋,其中惨烈,唯天日可表,也因此终于重获道门各派的原宥……”
  赵然怔怔听着老师讲述这段故事,思绪也回到当年天下激荡的风云岁月……
  江腾鹤讲述完毕后,道:“如今已经过去了六百年,这些年来,每一代楼观先辈都以重振门派为己任,奈何形势趋微,资源匮乏,始终无法得偿夙愿,至我老师接掌楼观之时,师门之中甚至只有我师徒二人……故此,这松藩刷经寺洞天现世,此为我派兴盛的重大机缘,万万不可错过。”
  赵然点头道:“弟子一定竭尽全力!”
  赵然说到做到,当即给蓉娘发了飞符。
  蓉娘很快回复:“哎哟,以为你把我忘了。又是一年多没你消息,发飞符也不回,你都在忙什么呢?”
  赵然十分直接:“不说废话。上回给你的欠条怎么处置的?”
  蓉娘不乐意了:“什么欠条?我有欠你银子吗?不要胡说!”
  “哎呀我这暴脾气的!就是那两张龙虎山张公子的欠条银子,当日在我君山庙门口给你的,两万啊!你不是说你去试试吗?怎么忘了呢?”
  “啊,你不说我都忘了,真是忘了……我正巧这几日有空,马上就去找他要银子!”
  “你都成天瞎忙活什么呢?还有比两万银子更重要的事情吗?速去!若是可能,尽量造点声势出来!能够轰轰烈烈就更佳!最好让张大天师都知道此事。”
  “咦?你不怕了吗?不过这个主意姐喜欢!等着瞧好吧!不过,造出声势来跟你有什么关系?”
  “很重要!回头跟你详说。”
  “好吧,给你造出声势来,有什么好处?”
  “一辈子感激你!”
  “无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
  从华云山前往青城山,景阳灯在空中飞行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至,进了青峰山洞天,就见玉皇坊下已经熙熙攘攘,人流如织。
  玉皇阁所有修士,但凡在山门之内的,全都忙碌着,负责接引和安置一拨一拨的访客。华云馆众修士一入其中,便有修士上来行礼道:“见过华云馆诸位长老和同道。”正是赵然的老熟人于致远。
  赵然向众人介绍:“这位是于致远师兄,也是我龙安府十方丛林走出去的道友,当年在无极院时,对弟子颇有关照,其后正骨成功,拜在了元护法门下修行。”
  夏侯大长老微微颌首:“今番便有劳于小友了。”
  江腾鹤也冲他点头道:“早听致然说过你,有机会也到我华云山中作客,让致然陪你看看华云山的风景。这次前来观礼,便请于师侄多多费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