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874

  “是,多谢师伯!”
  东方明又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佛门来使还在白河等你的消息。”
  赵然想了想,问:“大真人飞升的时日定了么?”
  “七月初一。”
  “唔,那就劳烦师伯帮忙回个话,弟子当前头等大事,是要观礼大真人的飞升大典,这件事情忙完了以后再说。对了,大真人飞升,这事现在算不算机密?要不就换个别的理由?”
  东方明笑了:“此事已经不是隐秘了,也没什么好隐秘的。对面刚走了一个佛陀,巴不得大真人尽早飞升,绝不会在此时出来捣乱的。只是如此一来,他们六月初六的天龙院大法会怕是办不成了,呵呵。”
  赵然摊了摊手:“那就是他们的问题了,定这个日子也没告诉咱们,很抱歉的是,我正好没空。”
  东方明赞赏的点了点头,放赵然离去。
  江腾鹤拜见了张老道后,愈发信心满满,他满脸红光,忍不住向几位弟子感叹:“六百年了,谁想我楼观又有了重盛之机!”
  赵然问:“老师和大真人谈了什么?大真人答应了什么?”
  江腾鹤道:“大真人说,他已经和云意大天师谈妥,将于六月二十在简寂观召集真师堂议事,将刷经寺洞天交归道门,同时,他已向真师堂建议,此洞天暂时不予处置,供龙阳祖师飞升前清修之用,龙阳祖师清修期间,可从道门诸流派中选择其一以为看护,约期十年,龙阳祖师若不满意,可于期满之日予以更迭。大真人还说,届时,他将提议由楼观派来看护第一个十年!”
  虽说赵然早就在张老道那里得了承诺,但承诺毕竟只是承诺,如今张老道已经正式开始履行承诺,这的确是极为振奋的消息。但事情没有最终定论之前,一切都有变化的可能,这一点不仅赵然深有体会,江腾鹤和魏致真也都不是糊涂人。
  该做的准备还得要做,若是就此松懈下来,躺到床上睡大觉,信不信“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这句话就会立刻应验。
  于是,江腾鹤与众弟子们便开始分析,有哪些流派可能对楼观形成威胁,分析来分析去,发现从这方面做准备简直无从着手。道门源远流长,发展演化的流派及世家多如牛毛,哪怕主要的传承都已经有了馆阁地盘,剩下的依旧不少。
第一百二十一章
九江
  想要从各家宗门流派来推测竞争对手是很困难的,单拿华云馆来说,华云山中就藏着十八个流派,其中火心洞是华云山的本山地主,飧和阁杜氏嫡枝已经占了浙江,除了这两派很难得到这种机缘外,其余的十五个派别在理论上来说都具备潜在的危险。
  因此,依旧只能从真师堂的诸位真师着手。师徒几人将十六位真师做了个归类,已经明确支持楼观的,有许真人、赵真人、杨真人、沈真人,保持中立善意或者说具备支持意向的有云意大天师、常宇大真人、武天师、杜天师、李天师、司马天师、张天师、李天师,可能反对的是陈天师、郭真人。
  还剩下两位真师可以不予考虑,三清阁陈天师在闭关,九州阁周真人向不议事,刨去这两位,十四位真师中有四位同意、六位未明确意见但偏善意,两位可能反对,再加上通微显化大真人亲自提议这么个重要因素影响,成功的把握性还是很大的。
  想了想,江腾鹤决定再尽一点努力,于是赵然飞符询问东方礼,打听武天师和司马天师的下落。
  东方礼大概知道楼观一派想干什么,也不隐瞒,很快便回复告知,武天师就在总观,东极阁的李天师同样也在,司马天师则回了位于南直隶的茅山元符万宁阁。
  于是师徒几个商议,老师去南直隶拜见司马天师,赵然则去总观求见顶头上司,力争再把这两位争取过来。魏致真则带其余人回山,在家中坐镇。说实话,赵然真不敢让这三位师兄出面办事,尤其大师兄,他那不叫办事,简直是去砸事!
  和这三位师兄相比,曲凤和才是值得培养的事务性人才,只可惜这位三代首徒太年轻,修为实在太低,只能慢慢来了。
  从青城山下来,江腾鹤叮嘱魏致真带门人回山,自己则和赵然直取正东而去。师徒二人都是修士,一个是炼师境,一个是黄冠境,翻山越岭、登萍渡水自是不在话下,几乎走了条直线,穿过潼川府、顺庆府,进入夔州,三天后便抵达万县。
  此事正逢盛夏,一路上大雨滂沱,着实辛苦得很。好在到了万县之后,水道就开阔平稳了,于是赵然掏钱买了一艘小船,也不雇船夫,和老师两个人上了船,在大雨中顺水而行。
  师徒二人轮番划船,用“臂力惊人”来形容已经明显不够,因此船行甚速。后来赵然又不惜工本的经常打出一张一张风符,船速更是迅捷,一日而至归州,两日而至武昌,第三天傍晚时,便抵达九江。
  江腾鹤要放舟直下应天,赵然便和老师告别,在九江下船。看看天色已晚,赵然便前往九江府道宫投住。
  挂了度牒,道明来意,九江府道宫云水堂的火工居士便将他引了进去,安排了个房间休息。这火工居士不识赵然本尊,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号,按照规矩安排了个中房单间,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圆桌、两个凳子。
  赵然是从无极院大通铺一路睡上来的,对住宿条件没那么讲究,因此也不以为意。安顿下来后,便问那火工居士:“不知许方主和林高功在不在?”
  火工居士道:“赵方丈且请安歇,小的去寻一下,若是在的话,便禀告他二位。”
  赵然道:“那就劳烦了,我只在这里歇一晚,明日就要上庐山,最好能今晚见一见他二位。”说着,摸出个一两的小银锭塞了过去。
  那火工居士也不推拒,接了银子出去,他本打算明日再去禀告许方主和林高功,但犹豫了片刻,还是看在银子的面上去了方堂。
  把消息传进去之后,他又掉头去了经堂,正巧在门口遇到林高功。
  “见过林高功。”
  “恩。”
  “林高功,今日我云水堂来了个挂单的外地方丈,说是认识高功……”
  “哪儿的?姓什么?”
  “是四川龙安府谷阳县的,姓赵。您看……”
  话还没说完,就见林高功转身向着云水堂方向疾行,行了一段兀自嫌慢,干脆小步奔行起来。
  这火工居士连忙在后紧追,心道这位赵方丈莫非是林高功至交?还好我过来通禀一声……
  刚到云水堂门外,就见旁边斜刺里奔出来一位,正是方堂的许方主,这位许方主连外袍都没披上,只穿了件中褂就来了。
  许方主和林高功对视一笑,紧步往里就走,火工居士连忙引路,带着他们来到赵然的房间。
  许方主脸色一沉,喝道:“怎么住这里?快去安排个上房!”
  火工居士一缩脖子,正要转身去安排,却见房门推开,赵然从里面探出身子,道:“不用张扬,就住这里便好。这次来就是想见见二位,在九江的同道中,我也就只认识二位,故此不请上门,还望恕罪,哈哈。”
  林高功和许方主都进了屋,那火工居士看了看情形,还是跑去取了上房的钥匙过来,好说歹说,将赵然的房间换了。
  林高功问道:“赵方丈有没有用饭?”
  赵然笑道:“正是没有吃饭的去处,无奈之下只好叨扰二位了。”
  林高功道:“走,出去吃!”
  去年总观那么大的动静,一众高层要么受罚、要么落马,大家眼中看到的,是因上疏一事引发的震动,但林高功和许方主这两人是知道一些内幕的,大概猜出了赵然在其中所起到作用,其中,许方主还是报信人。
  他二位在震惊之余,也不免忐忑不安,同时更看到了赵然的巨大能量,这一年来反复思量,每次回想起来都忍不住后怕,脑袋里如同一锅粥,也搞不清自己和赵方丈之间到底是有仇还是没仇,到底是有交情,还是没交情。所以一听是赵然来了,什么都顾不上,立刻赶来迎接。
  今日见了赵然的亲切态度,这两位悬了大半年的心才算是踏实了。
  林高功笑道:“要不我去知会一下监院,想必我们监院是想和方丈见一见的。”
  赵然摇头道:“算了,下回再说吧。我这次来时间比较紧,明日就要再上庐山,所以只能趁这个机会来向两位讨顿饭吃,就不要惊动陈监院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
  听赵然说“不要惊动陈监院”,林高功和许方主都忍不住有些窃喜,极为热切殷勤的带着赵然去了一处酒楼,要了个雅间。
  酒菜摆上,碰了几杯,闲谈了几句,赵然道:“刚才说到陈监院,却不知这位监院是哪里人?”
  林高功道:“陈监院是福建人,为人极和善的,赵方丈有机会见了便知,对待我们这些下属也十分宽厚。其实我们最佩服他的,是处事的手腕,自上任以来三年了,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打点极好,从来没听说得罪过谁,这就比较难得了。”
  听林高功简单介绍了几句,赵然心里对陈监院初步建立了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但身为一府监院,单是做老好人可不行,要想谁都不得罪,那除非什么事都不干。
  对于赵然委婉的疑问,林高功的解释是,九江城中道门高层和朝廷权贵太多,更有不少是仙师们的直系后裔,所以身为九江的监院,“不得罪人”就是主要政绩,或者说奉行“无为而治”,才是九江的布道思路。
  赵然也是在四川待得太久了,他的功法又需要大量功德力,所以做事就成了习惯性思路,此刻一听林高功解释,这才醒悟过来,暗道自己当真是露怯了,提问之时没考虑九江的特殊情况。
  一顿饭吃下来,赵然对九江道宫以及星县道院都有了个初步的印象,总体给他的感觉不是很好。若是将来到这里担任方丈,遇到的掣肘怕是不少,想要做什么事情都会面对远超别处的阻力。
  吃完饭后,赵然回房歇息,到了第二天一早,便起身去了城中甘棠湖畔的赵府,自作主张“代表”赵致星看望了赵夫人,并留下了一份礼物。
  去年总观下观闹出来的疏文事件中,赵然狠狠打了一番总观高层的脸,连嗣教张天师和嗣教沈真人这两位的封号都被他摘了下来,跟别说旁人了。
  大都管赵云翼同样受到了处罚,虽说处罚不重,但处罚的态度一摆出来,对于他这样位高权重之人来说,是相当丢脸的。
  此时此刻,赵然必须要缓和与这位大都管的关系,当然,风波还未完全平息,直接见面不太合适。赵然犹记当日在赵府书房内的一幕幕,结果自信满满的赵大都管被自己硬生生扇了耳光,现在见面彼此尴尬,只好从别处一点一点的弥补。
  看望了赵夫人,赵然不再耽搁,出了九江直上庐山。绕行金鸡峰后,顺着溪水上溯至一汪碧绿的水潭,将腰牌打入之后,一股巨大的力道将他卷入水中。
  从水潭那一头出来,便进入了金鸡峰洞天,莽莽丛林之中,充斥着古朴浓郁的灵力。这是赵然第二次来到上观,和去年相比,他法力之雄浑已经何止翻倍,适应起来也比去年轻松了许多。
  依旧是那只金毛灵猴,他从树上一跃而下,立时就认出了眼前的赵然。
  “见过灵官,小道三清阁卫使赵致然,去年曾经来过,不知灵官可还记得?”
  “记得记得,你上次来的时候不是给我带……哎呀哎呀,吱吱,上次带的就是这个,好吃!唔,进去吧,嗯嗯,好吃……”
  赵然熟门熟路,来到天星湖畔的三清阁,先到门房处拍了拍窗户,将趴在桌上熟睡的老道唤醒:“您老慈悲,小道是本阁西堂的赵致然,这是我的信物腰牌,已经和卓长老约好了过来拜见的,麻烦您老开个条。”
  老道眨了眨眼睛,将门条开好,撕下来交给赵然,刚要开口,赵然已经抢先道:“您老放心,我请卓长老签好字后退给您老。”
  说罢,赵然就进了大门,老道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没说出来,怔怔的看着赵然进去,嘀咕了一句:“无趣!”
  卓长老的案头似乎永远堆着各种看不完的资料,赵然在旁边坐等了一会儿,卓长老才抬起头来,笑道:“致然来了。”
  赵然道:“您老当真辛苦,我是昨晚到的九江,怕时间太晚打扰您休息,就在九江的道宫住了一晚。对了,这是我和礼师兄在槐溪里钓上来的江鳅,礼师兄特意用辣椒腌制过,说是您喜好这一口。”
  卓长老立刻兴奋了,搓着手起身打开了赵然递上来的木箱子,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数十条抹着厚厚红辣椒碎末的咸鱼,一股又辣又怪的味道扑鼻而来。
  卓长老深吸了一口,陶醉道:“很久没吃了,我前几天做梦还梦见了,哈哈。”合上盖子笑道:“找时间一起喝两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