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874

  张阳明和沈云敬也过来辞别,却被赵然一把拽住:“张监院、沈方丈,小道有点小小的想法,意欲向二位禀告,不知可否有空?”
  这两位当然有空,于是问赵然:“致然,莫不是考虑好了?何时来九江星县上任啊?”
  赵然道:“什么事都瞒不过您二位,小道想要禀告的就是这件事。这些时日呢,我一直在思量此事,原本是很感激您二位盛情,想要去星县走马上任的。但您二位也知道的,君山洞天已经交由小道师门看护了,我要是去星县的话,我师门就更加人手单薄了。”
  张阳明想了想,道:“那……要不就去红原?”
  赵然道:“这个……合适么?曾致礼如今是红原的方丈……呵呵,其实我想的是,实在不行,就让我到红原白马院去,给曾方丈打打下手,当个三都什么的也行。总之先帮师门在松藩站住脚跟,将来再图其余,不知您二位能否成全小道?”
  张阳明叹道:“致然果真纯孝,为了师门而不计己身得失……那就去红原,此事我来办就是,致然不必操心。”
  沈云敬点点头道:“只是如此一来,星县方丈空缺,一时还真是想不起有谁能如致然这般踏实肯干的。”
  赵然想了想,问:“张监院、沈方丈,不知馆阁修士历练十方丛林道职的诏令何时可下?”
  张阳明道:“十天前真师堂议事,此令也在议决之中,我和云敬商议过了,打算过两天便用印颁布。”
  赵然又问:“不知星县可在第一批试点县院之中?”
  张阳明道:“原本打算列入其中的,只是你这位精通俗务的修士不去的话,星县如此重地,却不敢轻易列入试点了。不知致然有什么好点子么?还是说致然有好的人选可以举荐?”
  赵然点头:“若是星县不在第一批试点县院中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个好人选推荐。此人名赵致星,如今是松藩地区永镇灵蛇院的监院。”
  说着出这个名字,张阳明和沈云敬都愣了愣。
  赵然续道:“这个人我还是很了解的,是川省玄元观出身,为人谦和,敢于任事,有一股子闯劲儿,当年放弃了玄元观客堂门头的清贵职司,自愿前往永镇,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白马院,如今永镇布道事宜蒸蒸日上,去年信力值达到十五万圭,位居松藩四县第一,能够取得这番成就,是相当不易的,也说明了他能力很强。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具体如何,还要张监院和沈方丈考量。”
  说完之后,张阳明和沈云敬对视一眼,均道:“这个提议甚好,我们回去之后想一想。”
  张阳明又道:“致然,你这一走,谷阳县方丈一职却又空出来了,具体出任者,将从你华云馆中遴选。你有没有看好的人,也给举荐举荐?”
  赵然迟疑道:“这等大事,岂是我一个小小修士能够置喙的?我就不在其中掺和了吧?”
  张阳明摇头道:“非也非也,致然不知,我和云敬方丈其实很担心,若是诏令下达后,没有修士前来履职,岂非难堪得很?这也是我们深思熟虑之后,一省只选一到两个县院为试点的缘故。”
  赵然想了想,还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修士们大都愿意在洞天福地中清修,极端的如武当山,宗门的传承直接就叫“隐仙派”,愿意到十方丛林中布道的能有几个的确不太好判断。
  “那您二位的意思?”
  “我们的意思,谷阳县是第一个尝试过修士任职方丈的县院,不希望到时出现意外。致然出身华云馆,对馆中修士的情况比较了解,希望致然回去后找一找适合的修士,劝说劝说,让他能够主动出来履任,你看可好?”
  这对赵然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他立刻便应允了。谷阳县有十万百姓,已经是赵然治理成熟的地区,拥有良好的信众基础,是他功德力的主要来源地。如果能选任一个合适的方丈,萧规曹随,继续按照他那一套来办,以他在谷阳百姓中的威望,至少十年内功德力的吸纳不会有太过明显的衰减。
  张阳明和沈云敬刚刚离去,武天师又过来了:“致然啊,你什么时候去西夏?”
  赵然拍了拍脑袋:“哈哈,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怎么,您老有什么吩咐吗?”
  武天师道:“西夏的和尚追上庐山了,现在又追到了武当山下,人家眼巴巴就等着你一句回话,什么时候送还虹体?他们的天龙院大法会还等着要开呢,哈哈,哈哈!”
  赵然开玩笑道:“是哪个和尚那么大胆?居然敢追到庐山?不仅追到庐山,竟然还跟到了武当?咱们三清阁不打算立刻拘捕吗?”
  武天师大笑:“人家不仅跟到了武当,刚才还目睹了大真人的飞升。”
  赵然想了想,道:“名单我都一个个审过的,没见有和尚啊……”
  武天师道:“我夹带进来的,让他瞻仰瞻仰我道门的飞升盛举,看看有没有可能策反,嘿嘿。可惜无用啊……这个和尚叫明觉,来自天龙院,据说根底是白银山曲空寺智诚大师的座下弟子,要不我把他叫过来,让你见见?”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条件
  赵然和明觉的会面,安排在了玉虚宫的一间偏殿里,这要是让众高修们看见一个光头和尚出现在武当,怕是当场就要引发骚动,各种解释工作必然没完没了,就算当场解释清楚了,传到山下又不知会演绎出多少版本。
  这位明觉和尚当年与假扮成安的赵然十分熟稔,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赵然的出现,他才得了机缘,看破了鼻识界,进入了怖畏现起智的修行,由沙弥境一跃而为比丘境,在修为层次上,大致相当于道门的金丹法师。
  如今这位大和尚端端正正坐于蒲团之上,赵然面对他的时候,想起在西夏的一幕幕往事,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赵然面上在微笑,明觉则是心中大笑,他欢畅的合十致礼,略带兴奋道:“阿弥陀佛,赵道长,其实小僧与赵道长是有缘的啊!”
  赵然愣了愣,心道你还真是深得智诚大师的修行精髓啊,见谁都说有缘?
  又想,莫非成安在西夏的事情暴露太多,曲空寺已经猜到自己就是成安了?于是问:“不知大师此言从何说起?”
  明觉连忙解释道:“赵道长大名响彻兴庆,山间客一幅字,售价到了天上去,小僧也曾收藏过道长的大作,常常把玩,爱不释手。”
  原来如此,赵然笑道:“若是有空,当与大师切磋一二。”
  明觉甚是激动:“切磋二字可不敢当,此番必是要向道长恳求一件墨宝的。说起小僧与道长的缘分,其实不止如此,赵道长的好友成安,与小僧也是至交,小僧与成施主平日相交之时,也经常听到他提起赵道长的。故此,这回我天龙院派人前来大明,小僧听说是要和赵道长会面,便自告奋勇前来拜见。”
  面对自己的铁粉,赵然略微有点不太适应,看了看一旁正襟危坐的武天师,干咳了一声,道:“我那好友在兴庆做了些小买卖,还请大师多多关照,小道在此谢过。”
  明觉笑道:“成施主在兴庆营生很大,上至朝野公卿,下至升斗小民,无人不识。要说关照,哪里用得着小僧?不过若是有什么难处用得着小僧,小僧责无旁贷,定要尽力的。”
  赵然点头:“那就多谢大师了。大师此来辛苦,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奈何小道我身有要事,一直无缘得见,请大师恕罪。”
  明觉连忙摆手:“哪里哪里,怎么谈得上辛苦?一想到能拜见山间客,小僧夜不能寐,唯有欢喜而已。”
  赵然略感无奈,对方激动得只是攀交情、套近乎,述说着崇慕之情,却忘了正题,看来只能自己主动张口了。
  “大师这次前来,贵国天龙院是什么打算?”
  明觉似乎才想起来这件事来,连忙道:“我天龙院原定六月初六举办玄慈大师涅槃大法会,但因大师虹体在道长这里,故此只能推迟。就是不知道长何时得暇,能够将虹体送还?”
  赵然面露为难之色:“这个……你看,我刚忙完通微显化大真人的飞升大典,还有一些手尾需要处理……”
  明觉道:“晓得,晓得!我并非催促道长,只是我佛门上下盼道长前往兴庆之意切切,此情还望道长体谅。天龙院长老堂诸位高僧都说了,若是道长能够早日前往兴庆,必以国宾之礼相待。”
  赵然道:“明觉大师放心,兴庆我是必定要去的,但恐怕不能急于一时。大师当知,我乃楼观弟子,师门之事,才是我如今最重要的事。”
  明觉小心翼翼问:“不知贵师门有何要事?道长若是不方便说,就当小僧没问,只是来时小僧得印光大师叮嘱,若是道长有什么难处,尽管道来,我佛门必定尽力相助。”
  这是询问条件了,赵然等的就是这个,于是道:“我也不瞒你,我楼观派得真师堂诸位真师首肯,准备重新开山立户,如今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明觉立刻道:“这是好事啊,楼观一派我也看过档案记载,传承久远、底蕴深厚,楼观道法,至今仍然影响极广,能够重立门户,小僧代天龙院恭贺道长了。我佛门愿意出银五万两,助贵派重修山门。”
  赵然笑了笑,摆手道:“这倒不必,五万两哪里够我重修山门?再说,这点银子,我楼观也不缺。”
  明觉立刻加码:“十万两!”
  赵然摇头道:“这个再说吧。但我楼观上下,如今关注的不是这件事。重立山门一事,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银子,不是资源,而是重续传承。而传承如何体现呢?我老师的意思,是打算在山门中兴建一座楼台,将历代楼观祖师的遗物珍藏其间。”
  明觉点点头,若有所思,赵然续道:“既然说到这里,我也不打肿脸充胖子,我楼观一派凋零了数百年,如今可谓势单力孤,家底很薄。大师你刚才说楼观底蕴深厚,我听在耳里,痛在心里,这四个字,已经是当不起了,很多祖师的遗宝都散落于世间,不知去向,我楼观门人实在是愧对前辈祖师啊。”
  “所以道长您的意思是?”
  “如今我楼观上下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找回这些失落的前辈祖师遗宝,不管这些遗宝在哪里,在谁的手中,无论开出什么价格,需要什么条件,我楼观一派都尽力接下来,哪怕价格再高、条件再苛刻,我们这些做弟子都拼尽全力完成!一年不行,我们就努力两年,两年不行,我们就努力三年、十年,甚至百年!总之,一定要将这些遗宝找寻回来,如此方不愧列代祖师。”
  明觉心里盘算片刻,合十道:“不知道长何时离开武当?下一步准备去往何处?”
  赵然道:“大约还需两三天吧。此间事情了结后,便打算返回四川。”
  明觉点头道:“不知小僧可否寄居于此,待道长下山时,一起回去?”
  赵然道:“当然可以,这两天得了空,我也会来和大师相见,一起切磋书法之道。”
第一百五十章
蓝图
  明觉退下后,赵然向旁边始终没发一言的武阳钟道:“武天师,我这开价,您看如何?”
  武阳钟笑道:“好得很!收回来的物件,若是你楼观的,便都收起来,其余的,你到时列一个账册给我,总观这边我去想办法,尽量多分你楼观一些。如你所言,楼观新立门户,手头是极紧的,总观稍作补偿,这也是应有之意。”
  赵然施礼:“多谢武天师!”犹豫片刻,还是追问道:“武天师,有个不情之请……”
  武天师笑着制止他:“既然是不情之请,就不要开口了。”
  赵然挠了挠头:“可那些物件都是我楼观的,宝经阁存着也没什么大用吧?”
  武天师道:“总观收上去的每一件东西,都不是乱收的,要么是按照规矩拿走的,要么就是付出了代价的。据我所知,八卦紫玉丹炉和五岳真形图的确是在总观,但既然已入宝经阁,那便是道门的,不再是你楼观一家的东西。你们楼观想要收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但却要好好考虑考虑,用什么东西来换。当然,若是由我做主,肯定给你行个方便,但宝经阁现在是陈善道和郭弘经坐堂,你自己好好斟酌吧。”
  赵然有些失望,想了想又道:“若是换回来的话,价值几何?”
  “至少也要同等品级的法宝吧。”
  “若是折算银两呢?”
  “这等法宝,岂是银子能够换到的?”
  “我就打个比方,您给大致估一下呗。”
  “怎么算,也得上百万吧?这个真说不好,你楼观这两件法宝实在了不得,百万银子恐怕都不一定能换到。”
  赵然一咬牙,将扳指中的坛城取了出来:“武天师,这是我随大真人和龙阳祖师攻破刷经寺洞天的时候,他二位奖赏的护身法宝,是当年莲花生大士用过的,您给估估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