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874

  明觉问:“是什么物件?”
  赵然道:“比如无极图,又比如青羽宝翅。对了,还有件东西可以确认是在贵国,叫做《玄元十子图》,也请大师代为打听下落。这幅图卷是当年松雪道人飞升前所作,为玉皇阁传承之宝,我楼观在松藩开山立宗,仍旧归属玉皇阁所辖,上头有了吩咐,我们也不好推脱,想必大师能够理解。”见明觉默然无语,于是道:“大师要不要先询问一下天龙院的意思?看看贵国开价几何?顺道也歇息几日,我这里诸事繁多,还要去处置一番,待大师询问妥当了,我再过来与大师商谈,如何?”
  明觉木然点了点头,任赵然离去。
  赵然来到洗心亭,正好听见老师江腾鹤在布置几个弟子收拾行装的事:“……其他的都搬不走,也无所谓,把该带的物件带上即可,只这剑阁和洗心亭是咱门中传下来的法宝,需要迁往君山洞天,具体安置在何处,过两日咱们便前往松藩一看究竟。致川去一趟问情谷,她们已经知道要搬迁的事情了,你问一下林大法师,是和我们一起过去,还是延后再议?另外,我楼观山门初立,是需要用到银钱的时候,凤和去库里清点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至于咱们灵剑阁这些俗道,则交给致清,你去了解一下,看看谁愿意和我们一起去松藩,想来应该都去的,但也不要勉强,毕竟他们都有家业在本地,兴许也有人舍不得……”
  见了赵然,江腾鹤又问:“如何?与那和尚谈好了么?”
  赵然微笑道:“老师放心,差不多了!”
  “那你何时去兴庆?你那边是大事,楼观搬迁就不用你费心了,踏踏实实把大事办妥,不要牵挂师门,记得十月初九是许真人百岁寿诞,咱们要去福建为他贺寿,在此之前赶回来就成。”
  “多谢老师体谅!弟子心里有数的。对了,我还要下山一趟,去谷阳县无极院走一遭,庆贺大真人飞升的斋醮仪轨需要去操办一下。”
  江腾鹤看了看赵然的脸色,问道:“你这几日气色不是很好,莫非修行出了岔子?”
  赵然苦笑道:“还不是大真人的飞升闹的……”
  话未说完,江腾鹤便一把拽住他的手腕,一脸凝重的将发力度入,探查赵然气海。赵然气海一直处于“拥堵”状态之中,连大幅度的行动都会牵扯得不舒服,哪里吃得住老师的探查,江腾鹤发力一入,立时搅得丹胎中一阵翻腾,痛得赵然忍不住哼了起来。
  江腾鹤神情却缓和了下来,松开赵然手腕,道:“你这修行进境极快,比我上次探查时又长了一大截,丹胎凝实、黄冠圆满指日可期,怕是都用不到一年!这便是你观礼大真人飞升的收获?”
  赵然点头称是,江腾鹤又道:“只是进境太快,根基却有些不稳。倒也无妨,修炼暂停一段,疏散疏散,过些时日便好了。说起来也有我的责任,当时疏忽了,大真人飞升,不是你这等黄冠修士可以轻易旁观的,容易出问题,果然……”
  赵然忙道:“和老师无关,是弟子自己没稳住。对了,不知老师当时有没有收获?”
  江腾鹤自得一笑:“如此良机若无所得,还不如一头撞死罢了,谈什么修道?”
  赵然大喜:“老师是要破境大炼师了吗?何时可破?弟子也好赶紧准备!”
  江腾鹤道:“我入炼师境不过七年,原本是不敢奢望那么快就到大炼师的,不过这一次所得,当抵三年苦修之功,想来再过些时日,便要闭关了!”
  魏致真接口道:“楚阳成五十出头便已入了炼虚境,老师也快七十岁了吧,还是要更加努力才好。”
  江腾鹤顿时无语,一口气憋在胸口处,脸色不是很好。
  赵然连忙换了个话题:“老师,那弟子就下山了?”
  江腾鹤无力的挥了挥手:“去吧,快去快回!”
  赵然得了师令,当即下山回了无极院。他每次回无极院都是匆匆来又匆匆去,匆匆去了又匆匆来,无极院一干道士们都习惯了。
  将刘致广等人召集过来,赵然问道:“通微显化大真人飞升一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刘致广道:“此事早已轰传天下,只是尚未得到确切的消息,不知究竟怎样,想必是顺利的?”
  赵然道:“一切顺利,大真人已于本月初一成功渡劫飞升,天庭下诏,敕封为忠孝神仙。我在武当山玉虚宫亲眼目睹了大真人的飞升,算是大涨了见识。大真人飞升之后,我也和总观张监院、沈方丈谈了一会儿,他二位言道,此为道门盛事,按照惯例,十方丛林各地观、宫、院都要举办斋醮仪典,以滋庆贺,想来咱们玄元观这几日便会接到庐山总观的诏令,传到西真武宫,再到咱们无极院,不会超出半个月。斋醮总是要办的,晚办不如早办,加之我过几天还要出使西夏,便打算提前先行办了。”
  听赵然说起在武当山上亲眼见证大真人的飞升大典,又和总观两位大佬“商谈了一会儿”,还说什么过几日又要“出使西夏”,听得这帮子无极院的大小俗道们一愣一愣的,都觉赵方丈真的再也不是以前的赵致然了,和赵方丈之间的鸿沟越拉越深,直似天人之别,连详问究竟的勇气都没有,只是一个劲唯唯诺诺的答应着。
  赵然又道:“致广师兄回头写一份文书上报西真武宫白方丈和徐监院,把我刚才说的禀报过去,申请在无极院先行举办本县的斋醮大典,就说斋醮由我亲自主持,欢迎他们过来观礼。”
第三章
劝解
  趁着还有几天空档期,赵然处理完无极院这两个月积攒下来的事务后,便下山了。他先在谷阳县城中转了转,看了一下惠民济医堂的运营状况,然后离开县城,去几条谷阳县的主要官道实地走了走,在几户百姓家里问了问青苗钱借贷的事宜,然后回到君山庙住了一天,考察了包括君山药圃和木器作坊在内的几处产业。
  看下来的总体情况,基本能够令赵然认可,但却达不到他预期的效果,不过这也正常,目标定得高一些,实际能够达到目标的六成甚至一半,这就算是政策成功了。
  无论如何,谷阳县的十万百姓已经稳稳成了为赵然创收功德力的基本盘。而据赵然的观察和思考,想要让这些百姓们为他创造更多的功德力收益,接下来会越来越困难,换言之,再往谷阳县百姓身上进行投入,效费比明显就不太合算了。
  也是时候开辟新战场了,在开辟新战场的同时,当然也要尽量保住谷阳的“红旗”不倒,那么接下来谷阳县无极院方丈一职的人选,还真是要仔细斟酌的。
  这个人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不另起炉灶瞎折腾,不干涉无极院的日常事务,不对无极院重大人事任免和决策指手画脚;其二是懂斋醮科仪,不是那种一门心思憋在山里修炼的隐修士。
  在琢磨举荐人选的时候,赵然也在考虑将来去了红原白马院以后,和龙安府,尤其是和谷阳县这一套产业的对接问题。有现成的谷阳县成熟产业可为奥援,难道去了以后重新白手起家?这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在谷阳县转了两天之后,赵然就接到了无极院的禀告,西真武宫同意了无极院举办斋醮仪典的方案,时间就定在后天。届时,方丈白腾鸣和监院徐腾龙将同时出席无极院斋醮科仪,为赵然一壮声势。
  这就是赵然十年道门生涯混出来的“资历”了,若是换一家别的道院,换一个方丈,西真武宫绝不可能那么快就做出批复,而且还摆出如此姿态。赵然虽说才二十九岁,却已经是整个川省熠熠生辉的明星级人物,而且其前途可以预计将越来越光明。
  无极院庆祝通微显化大真人的斋醮仪典是在三清殿前举行的,赵然开的是“送神科”,一来表达了对通微显化大真人受封“忠孝神仙”的庆贺,祝贺大真人道行圆满,恭送飞升,二来祈望大真人在天界时不忘本界,留恩降福。
  “……奉送圣真去,留恩降福来。醮功圆满,回奉九霄。香云馥馥,皈依三宝!”
  整个科仪在赵然高唱《送圣文》中结束。其间,赵然再次道法显圣,三清殿前金光漫现,信香冲天,又有神仙兵马、本坛官将的共祷声、诵经声若隐若现。赵然收功时,天上一片片云霞似透金光,令人观之而神往。
  科仪完毕之后,到场的全县官绅耆老、儒生名流齐齐拜伏,诚心诚意敬香祈愿,一时间道化大昌!
  赵然在方丈院摆茶,专门与白腾鸣和徐腾龙叙话。白腾鸣道:“这一年来,我道门各处沸沸扬扬,都在公开议论馆阁修士历练十方丛林的诏令,据闻此令即将下达,我川省第一家道院便是无极院。故此,我和徐监院才并驾而至谷阳。”
  徐腾龙叹道:“一直听说了致然白日显圣之迹,今日亲眼见了,才知不虚此行。以我看来,馆阁修士历练十方丛林诏,已经无需在争议了,这才是真正的道门气象,这才是真正的道门科仪!有此科仪,何愁我道门不昌盛永久!”
  和这两位西真武宫掌舵人的谈话中,赵然从某种程度上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白、徐二人承诺,谷阳县的布道和治策延续不变,监院、三都等重大人事任免三年内不做调整。
  令赵然欣慰的是,白腾鸣还表示,希望谷阳县无极院将惠民济医堂、青苗钱改革的一应策略汇总成文,西真武宫将择机在各县试行。
  七月十六日,赵然回到了华云馆,他先去了一趟七巧林,将诸蒙截住。
  “诸师弟,你知道馆阁修士历练十方丛林诏么?”赵然直接开门见山。
  诸蒙不解:“那是什么意思?”
  看来张阳明、沈云敬的担心是对的,在十方丛林各级观宫院中热议的诏令,在馆阁之中却没人关注,绝大部分修士甚至都没听说过。
  于是赵然做了一番解释,将道门十方丛林的现状、对面佛门的情况,以及这道诏令的意义讲述了一遍。讲完之后向诸蒙道:“这是我道门今年布道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意义重大啊。”
  诸蒙鼓掌:“果然是好事,那今后师兄你有得忙了。回头再跟师兄饮酒,我正要出门一趟,就不留师兄了。”
  赵然拽住诸蒙,苦口婆心道:“诸师弟为何如此漠不关心,要知道,有大家才有小家,道门好,华云馆才会好,华云馆好,七巧林才能好,诸师弟也才会有一个安稳的修行环境……”
  诸蒙道:“赵师兄,你到底要我做什么?直说吧。不过有言在先,我可做不来那劳什子的方丈,那些琐事俗务,我之前就领教过了,听着都头疼!我都三十二岁了,今年才刚入黄冠,你看看雨墨,她才二十六岁,已经金丹一年多了!这个进度,和当年楚阳成一模一样!你说我能不着急吗?有那么多工夫去当什么方丈,不如抓紧时间修行,不敢说追赶雨墨的脚步,但至少不能被她落下太多不是吗?”
  赵然劝道:“你为何非要跟她比?你也说了,她是和楚天师一类的顶尖天才,你这不是自讨苦吃?真要比的话,可以和别人比嘛,你看我家大师兄,三十二岁才入金丹,至今四十了,依然还是金丹;你再看我二师兄,二十四岁入黄冠,至今已有十年了,依然停留在黄冠,想要结丹,怕不是要三十六岁以后了,还有我三师兄,同样也是三十以后才结丹……”
第四章
忽悠
  赵然掰着指头给诸蒙细数,挨着个的将自家师门几个师兄数落一遍,这才令诸蒙心情好过了一些。
  诸蒙道:“行了赵师兄,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只是去十方丛林干那些俗务,于我道心没有进益啊。我又不是没干过,去年央求师父出面,让长老堂破例,给我一个羽士道门行走的差事,结果呢,并没有什么用处,最终缴令回山,之后见了雨墨才有所转机。”
  赵然于是道,诸师弟你此言差矣,你之所以破境,不能完全归之于见了周雨墨受的刺激吧?焉知不是因为你在山下行走了半年,回山之后厚积而薄发?再者,你去当了方丈之后,其实也不耽误你修炼,占用不了你多少时间。
  诸蒙问,不占用时间是什么意思?
  赵然就解释,说我可以跟你约法三章,其一,你去当方丈,只管主持斋醮科仪,用道术在科仪上显现神通,这就够了,每年不过六七次,加起来也用不了十天。
  其二,你还记得咱们当年的老方丈史云乘么?你去了以后就学他,诸事不管,交给刘致广他们操持就是,甚至都不用下华云山,给他们留个飞符,有了急事再找你。
  诸蒙问,还有第三条呢?
  赵然答曰,第三条就是你如果真的不想管,有什么事情就让刘致广他们直接找我,我这次是准备迁转松藩了,虽说不在龙安府,但松藩就在龙安府旁边,离得不远,而且你我之间也可以通过飞符联络,真有重大事务,我帮你拿主意也方便,你看可好?
  说来说去,赵然的意思就是,你诸蒙去当这个方丈,其实就是挂个名,你只要答应了就等于帮了我的大忙,咱们之间的交情,帮我这点忙你难道不愿意?
  而且就算帮忙,也牵扯不了你多少精力,甚至举办斋醮科仪,其实也是一桩道心的磨砺!否则为何那么多前辈高师们要费那么大工夫去弄这一套?君不见陆简寂、杜光庭他们孜孜不倦致力于研究、整理、修订斋醮科仪,这些前辈祖师为了此事穷其一生,难道都是吃饱了撑着的?对修行没有好处,他们能干?
  再说了,我的资质比你如何?肯定是不如的啊,当年我是什么情况你也同样一清二楚的。为何我的修行能够那么快,不就是因为常年担任庙祝、方丈,主持了一场又一场斋醮科仪吗?我可告诉你,这里头的门道很多,真的是好大一场功课!
  这番话倒是将诸蒙唬住了,他咂摸着嘴,若有所思道:“也是啊,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像那么回事……”
  “什么叫像那么回事啊?压根儿就是那么回事!而且说实话,我为什么不劝别人去当方丈,不就是因为咱俩关系铁么?这修行上的好处,我不先跟你分享,还能找谁?”
  说得诸蒙渐渐回心转意,道:“是这个道理,就怕我胜任不了,到时给你抹黑啊。”
  赵然道:“怎么可能?说实话我对你是知根知底的,当年你我同在无极院经堂读经,你在斋醮科仪上的功夫,怕是整个华云馆也无出其右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诸蒙忍不住笑了笑,道:“那我就接下来了?”
  赵然斩钉截铁:“必须的!”
  “应该怎么接?”
  “你放心,斋醮科仪可以增进修为、磨砺道心,对这一点,明白的人极少,故此是个机缘。过上几日,总观,唔,上观和下观将会联合下发诏令,无极院就是川省第一个试点道院。按诏令的要求,无极院的方丈一职,将从本府道冠中的黄冠修士里遴选,一俟诏令下达,诸师弟便去长老堂报名即可。”
  “行,那就听你的!”
  和诸蒙分别之后,赵然擦了擦汗,心道这位诸师弟别看进境不如自己那么快,但修为却很是扎实,法力相当醇厚,自己这套忽悠神通使将出来,似乎比当年对阵王梧森和杜星衍的时候还费劲……
  赵然经过问情谷的时候,忍不住驻足原地,冲着谷内感慨了一番,心道这问情宗好大的机缘,简直是坐享其成,什么气力都不费,便凭白从自家楼观派口中抢了一口,实在令人嗟叹。不过世事便是如此,倒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暗自发狠——迟早有一天,非将你问情宗灭门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