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74

  “听说是去西南边地教化黎庶,后来遇到吐蕃人扰边,不幸而殁。”
  白腾鸣叹了口气,道:“九年前,当时的方丈是李云冲,他也如今日的杜方丈一般,满腔雄心,想要有一番作为。为了江油县星庆院是否新设龙山庙一事,与监院发生争执,也如今日一般,张监院请方丈亲至星庆院查察,方丈去了,星庆院众道为方丈所鼓动,上书请设龙山庙……结果龙山庙最终还是没有立起来。”
  “监院不同意?”
  “是。”
  “为何?”
  “龙山庙设与不设,监院并无意见——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此事由方丈所倡议。”
  “原来如此……那位静主,他向星庆院报信了?”
  “不错,星庆院也接到了他的提醒,但阖院道士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以为有方丈在前面挡风遮雨,有什么变故也怪不到他们头上。说起来,当时张师叔刚接任西真武宫监院不过三年,声威未显,所以也怪不得星庆院做出这样的选择。可惜选择错误,必然就要承受错误的后果。一年内,星庆院上至监院,下至三都、八大执事,全数被调到川西宣慰司,只剩下没有参与此事的星庆院方丈留在那里,守着一个空架子。去年左腾封也死了,他是熬到最后一个才死的……对了,通风报信的静主是第一个被调过去的。至于当时任西真武宫方丈的李云冲,在你来之前的七天就自请去职了,他现在如何,我也不知。”
  景致摩吸了口冷气,默然良久,犹豫道:“明白了……可……”
  白腾鸣道:“张师叔的想法,不是你我可以妄加揣测的,但你记住,此事切切不可随意插手。我知你心意,你是担忧此事牵连你那好友罢?”
  “让师叔见笑了……”
  “若是如此,你且放宽心就是。你不是将于致远调到白马山军前效力了么,他既不在院中,便与此事无干,这一点,我会替你撇清。”
  景致摩得了白腾鸣的承诺,终于松了口气,道谢后退了出来。
  西真武宫方丈杜腾会驾临无极院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谷阳县,不单无极院上下震动,谷阳县阖县官吏也同样忙碌起来。杜腾会的来意是为了查察无极院几位高层执事的任职变动,事涉道门内部,但却关系着整个谷阳县的权力交迭,绝对是谷阳县今年开春以来的头等大事。
  五月十八日,杜腾会进入谷阳县境,无极院三都、八大执事及阖县官吏郊迎十里。
  杜腾会在接官亭下了马车,在陪同前来的西真武宫寮房巡照钟腾弘引见下,满面春风向谷阳县众人稽首,一一还礼。寒暄已毕,谷阳县官吏们自回县衙,杜腾会则随无极院道士们赶往无极山。
  听闻无极院方丈因病卧床不起,杜腾会心中不悦,但他却不好发作,因为这位老方丈来头很大,他还惹不起,只不过和对方好好畅谈一番的念头也被他打消了。
  杜方丈上山以后的三天里,不停的约人谈话,罗都管、袁都厨、朱都讲自然是谈话的第一批人次,接下来是宋巡照、蒋高功等诸执事,很快,他的真正来意便昭然若揭。
  这三天里,如果要说谁是无极院最忙碌的人,那除了这位杜方丈外,当属赵然无疑。每一次杜方丈和人谈话已毕,赵然便会被谈话之人招过去再次谈话,因此,他算得上整个无极院内对杜方丈来意最为清楚之人。
  这一天,赵然又被宋巡照召了过去,一进寮房,赵然就见到了宋巡照那张铁青着的脸,赵然的心也随之沉了下去。
  两人对坐良久,宋巡照终于开口了:“杜方丈今日又将唤我过去了……他挑明了,这次无极院方丈一职,他属意那个姓董的……”
  赵然大吃一惊,这几天通过与无极院三都和诸执事的谈话,他已经知道杜方丈对无极院上报的迁转名录不认可,他起初猜测,杜方丈可能要另选他人前来无极院担任监院,也即是后世的所谓“空降”,但完全没有想到,这位人选竟然是院中的掌管号房的那位董执事,这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这却从何谈起?董执事掌号房,从来不曾听说有号房执事迁转监院的!”
  宋巡照“哼”了一声,道:“但道门也从未有号房执事不得迁转监院的规矩。”
  “这话是杜方丈说的?”
  宋巡照沉默以对,满脸怒意,赵然则以手抚额,冥思苦想。
  寮房中寂静无声。
第三十四章
枪打出头鸟
  西真武宫方丈杜腾会的来势汹汹,让赵然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无极院的大气泡首先是他吹起来的,这个气泡中几乎囊括了整个道院中最有实力的一帮人,他们的利益与这次职司的迁转息息相关,如果气泡吹破了,赵然根本不敢想象接下来他面对的将是什么。
  从宋巡照的口中得知了杜腾会的真实目的后,他忍不住慌乱了片刻,面对宋巡照透着疑虑的目光,他一时间无言以对。就这样转身从宋巡照面前离去肯定是不行的,他必须有所交代,不仅仅是对宋巡照有所交代,而且是对整个无极院有所交代。
  暂时的慌乱和失神之后,他强自镇定下来,或者说通过不停默念“淡定”而自我催眠着镇定下来,一边向宋巡照询问杜方丈和他谈话的详细内容,一边飞速思考应对之策。
  询问的问题包括杜腾会为何属意号房的董执事,他和无极院方丈、三都之间是否已经达成妥协,他的来历和背景是什么,他的意志是否代表了西真武宫的意志……有些问题宋巡照能够予以明确回答,有些问题则回答得很模糊,还有的问题宋巡照完全不了解。但在一问一答之间,赵然的思路渐渐打开,逻辑判断逐渐清晰起来,同样的,回答问题的宋巡照也慢慢醒悟过来——其实他本应该早就明白的,只不过关心则乱而已。
  首先是这位杜方丈的意志并不能代表西真武宫的意志,因为他是来查察道院、征询意见的,否则的话直接过来宣布任职命令就行了。
  其次,杜腾会的身份是方丈而非监院,以方丈身份直接干涉道院职司变动,这一不合惯例的举动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令人深思。
  最后,随同前来的无极院前监院钟腾弘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默,这一点同样值得回味。
  基于此,赵然和宋致元都同时想明白了一点,启用号房董执事为监院,只是杜腾会的一厢情愿,很有可能不是西真武宫的意思,或者说至少在西真武宫里,对杜腾会的想法是有争议的——否则杜腾会就不用亲自出面了。
  赵然大胆猜测,或许与杜腾会意见相左的人里,就有西真武宫的监院张云兆,或者三都之中,至少有一到二人对杜腾会的意见并不认同。
  宋致元对此抱有疑虑,他认为,若是西真武宫三都议事并不认可杜腾会,按照道门的规矩,杜腾会的意见就会被废置一旁,可杜腾会如今却大张旗鼓的来到无极院,这又怎么解释呢?
  赵然对此无法解释,他的提议是由宋致元去求见无极院那位“抱病静养”的老方丈,看看老方丈有没有什么好建议,但宋致元苦笑着说,老方丈前几日便离开无极山了,说是去寻医诊治。对此,赵然很无语。
  赵然又提议,由宋致元、蒋致标等人以私人名义向西真武宫去信,看看能不能从西真武宫内部获得什么消息,但宋致元同样苦笑,说是早就送信去打听了,可至今杳无回音。
  就在赵然抓瞎的时候,宋致元忽然向赵然再次询问,玉皇阁的楚阳城大炼师到底有没有帮忙,究竟靠不靠谱。赵然立马拍着胸膛表示,楚大炼师绝对愿意帮忙,而且非常靠谱。
  重新鼓舞起宋致元的信心后,赵然又马不停蹄忙碌起来,分别拜见了高功蒋致标、典造张致环以及经堂刘经主和陈静主等人,向他们打气,要求众人团结一致,千万顶住杜腾会的压力,不要被分化瓦解。
  其中,和高功蒋致标的商谈过程比较艰苦,因为杜腾会已经允诺会帮助蒋致标取得西真武宫高功之位,换取蒋致标同意号房董执事升为无极院监院——关键是蒋致标在西真武宫的后台都讲白腾鸣的支持。
  对此,赵然敏锐的看出了蒋致标的犹豫不决,他费尽心机的反复劝说蒋致标不要动摇,不仅指出杜腾会身为方丈的尴尬身份,甚至打出了楚大炼师的旗号,最终令蒋致标作出了在这个问题上不表态的承诺。
  与此同时,号房董执事也开始积极奔走,异常活跃地为自己的迁转之路四处出击。与宋巡照在无极院内的深厚人脉相比,董执事无疑是有极大劣势的,而且在道门之中,他的升迁颇有几分“名不正言不顺”。但董执事也有自己的长处,他的身家非常丰厚,大笔银钱铺洒出去,倒也为自己拉拢了不少支持者,只不过都不是什么太过有影响力的人物。
  杜腾会驾临无极院已经七天,将无极院的天空搅得浑浊不堪。要说有什么效果,他凭借西真武宫方丈的显赫身份,确实震慑了一批人,包括三都中的两位、八大执事中的三位,以及部分管事阶层的道士们,态度都有所转变,少数人已经旗帜鲜明的对他的意见表示了支持和拥护。但要说效果有多好,却也并未见得,很多人就算有所改变,但态度依然很暧昧,很明显还在摇摆不定,关键是这些摇摆不定的人还偏偏都是无极院的高层。
  这种情况是非常令人头疼的,如果杜腾会不能压服道院里的大多数人支持董执事,那么他此行就没有任何结果,这无疑对他的威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在西真武宫的前景将不会乐观。
  筹谋多日,杜腾会决定不能继续坐等了,他要运用自己最为强大的武器——方丈的身份,来强行推动事态的进展。说简单点,就是召开无极院道士大议事,凡是有度牒身份的道士,都将参与大会,共同商议杜腾会提出的建议——公推号房董执事升座无极院监院。
  杜腾会在这里使了个手段,他召集的不是“三都议事”或者“八大执事议事”,而是所有道士参与的大议事。
  杜腾会很明白这件武器其实是柄双刃剑,既能伤人,同时也能伤及自己。以方丈身份干涉道院的日常事务,这本身不合道门规矩,容易为人诟病和驳斥,一旦无极院众人对此质疑,很有可能让他当场下不来台。
  但问题是,一座道院,在道门的三级世俗体系中,位于最下一级,如果说三都和八大执事们还敢于在自己面前哼哼哈哈、推搪塞责的话,这些底层的道士们,有谁敢当面顶撞和质疑自己呢?在这样一个全院道士参与的大议事中,自己的方丈荣光将会无限放大,而那些态度存疑的高层道士们的话语权也会相对降低,只要有少数底层道士站出来为自己摇旗呐喊,有自己在上头压阵,那么公推的时候就会顺理成章的只有一个声音出现,那就是支持自己的声音。
  杜腾会相信,在公开场合支持自己的人是敢于站出来的——号房董执事对此已经做了保证,而反对自己的人是不是敢站出来,他对此深表怀疑——连利益当事人宋致元都不敢在和自己谈话的时候表示直接反对,其他人有那个胆子么?
  只要大议事的时候自己压服阖院道士,那么事情就成了,对得起董执事孝敬自己的银子还是小事,关键是自己在龙安府的道门之中,将迎来一个极为华丽的开端。
  大议事的消息迅速通报全院,得知消息的赵然如被当头一棒,砸得头晕目眩。作为穿越者,赵然很清楚“全体大会”的威力,在这样的大会上,主席台上的发言者很容易掌握话语权,而台下的芸芸众生们则会成为“从众心理”的又一最好诠释。
  除非有鸟出头!可是这只鸟,谁敢当之?
  赵然自己抱着脑袋苦思良久,竟然束手无策,因为连他自己,都不愿意当这只鸟。
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只小小鸟
  无极院大议事召开当日,全体道士齐聚三清大殿,计有上自三都、下至经堂道童在内的六十三名道士参逢,凡是在谷阳县境内的受牒道士都来了。
  三清道尊像下,正中金丝蒲团空置,是为当代天师张阳明虚位,左右蒲团各一,为西真武宫方丈杜腾会、巡照钟腾弘之位,无极院三都、八大执事、五主十八头各级管事道士雁字排开,分坐两侧,其后是赵然之类无职司的念经道童之位。
  随着钟鼓声齐鸣,杜腾会率诸道士向三清道尊叩拜、敬香,念唱祝文,礼毕,诸道士落座,杜腾会宣布大议事开始。
  从大议事开始的那一刻起,赵然的心就不停往下沉。很显然,这位西真武宫的杜方丈深谙议事之道,从始至终都牢牢掌握着话语权,轻易不将话语权交到别人手上。
  杜腾会含笑着,以一种近似于寒暄的方式,向无极院众道士致以问候,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巧妙的将自己的来历做了一番介绍。这一番介绍当即便令三清殿内群情肃然,连赵然也不得不承认,这厮来头果然够硬——他虽是湖广来的道士,但却直接由庐山总观任命,话语中很隐晦的透露出,这一任命与总观某位真人的授意有着直接关系!
  开场白道完,赵然偷偷瞄了一眼三清殿内的众道士,前排管事道士们的表情他看不到,但左右两侧几个念经道童的目光却都牢牢钉在了杜腾会身上,神态各异,说不清是羡慕、敬佩还是惧怕亦或兴奋,总之赵然感觉情况很是不妙。
  本身就是高高在上的西真武宫方丈,如今又扯了虎皮在身,杜腾会成功的达到了震慑全场的目的,举手投足间似乎都在散发着高光。
  接着,杜腾会将话题转到了正在白马山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大战上,严词痛斥了佛门妖僧妄图颠覆道门的险恶用心,号召诸道士紧密围绕在张天师为核心的道门总观周围,为抵抗佛门的入侵而奋勇努力。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呢?赵然情不自禁一阵恍惚。
  就在赵然失神的片刻,也不知杜腾会怎么绕来绕去,便将此次无极院道士迁转的事情扯了进去,并且宣称,无极院道士的迁转与道门正在全力组织的反击是密不可分的,是战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无条件接受总观的调配,以便道门更好地组织力量,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斗争中。
  刚刚回过神来的赵然再次失神……
  一番冠冕堂皇之后,杜腾会宣布,他此行的目的就在于统一思想,去除杂音,使无极院上下形成合力,及早决定监院职司的人选,以整合谷阳县道门的力量,全力为战事服务。
  趁热打铁,杜腾会引出了他心目中的无极院监院最佳人选——号房执事董致坤,热烈夸赞了董执事经营道产多年,为道门财源生计所做的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于白马上大战有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不乏详实数据和具体例子,可谓有理有据。
  最后,杜腾会眼光扫视全场,语气严肃的询问诸道士,对于他的提议,是否赞同?
  正在赵然预料之中,当即就有几人振臂高呼“坚决拥护”、“热烈响应”之类。赵然粗略看了看,大都是没什么职司的念经道童,比如经堂里功课最差的年轻胖子和瘦骨嶙峋的老道士,就数这两个家伙胳膊举得高、嗓门喊得大。说实话,这两位在经堂中一直扮演打酱油的角色,赵然入经堂一年半了,到现在都没记住他们俩的名字——不是他记性不好,这俩家伙真心是跑龙套的。
  虽说真正有职司的道士没几个出声的,就连最大受益者董致坤本人也没有开口——他反而板着脸默不作声,似乎想要极力撇清的样子,但至少在三清殿上,杜腾会确确实实得到了响应,这就足够了。
  杜腾会微笑点头,大声道:“如此看来,诸位同道都赞同我的倡议了,无极院上下识得大体、明晓事理,我深感欣慰啊……”
  杜腾会的话音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都回荡在三清殿上,坐在后排的赵然感觉仿佛头顶上有一道无形的压制,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心中挣扎不已。若是此时再提异议,那是不是就成了这为西真武宫方丈口中所言的不识大体、不明事理了呢?
  杜腾会从蒲团上起身,在中央缓缓的踱步,然后来到袁都厨跟前,问道:“不知袁师兄可有异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