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874

  性真合十道:“众生疾苦,道长慈悲之心,就算是佛祖,也要欢喜赞叹的。”
  赵然又道:“今日已无心关顾其余,就到这里吧。”说罢,和张居正并肩而出。
  将赵然和张居正送回官驿后,明觉和性真在官驿门外暂候。漫步于金波湖畔,明觉叹了口气,道:“赵道长不愧是山间客,但凡书画上有大成就的,必定是大慈大悲的。”
  性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暗道这就未必了,但他也没打断明觉的感慨,听着明觉继续道:“师弟我刚才劝阻道长,其实是在为道长担忧,就怕他做过火了,天龙院首座们不答应啊……”
  性真道:“这点小事,就不用报与长老和首座了吧。”
  明觉迟疑道:“这如何可以?”
  性真道:“就说赵道长竞拍了牛羊等物便可,谁还会去较真呢?再者,赵道长也说了,三司文本中可是明言了的,允许赵道长购买除牛马限令之外的‘任意’之物,不知‘任意’二字何解?”
  明觉喃喃道:“这倒也是……”
  性真瞟了他一眼,叹道:“就当是为你我师兄弟积点功德吧,想来佛祖是不会怪罪的。”
  明觉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官驿之内,张居正向赵然行了个大礼,赵然连忙将他扶起,道:“叔大这是何意?”
  张居正道:“下官代大明百姓叩谢道长了!”
  赵然摇头:“叔大,这不需要感谢,更不是你来感谢的事。我刚才做的,只是挽回你我的过错而已。”
  张居正不解道:“什么过错?”
  赵然道:“我们不能看护好这些百姓,任其为夏人所掳掠为奴,难道不是大错吗?叔大,贫道希望你将来牢牢记住,守护好大明的百姓,这是我们这些道门、朝堂在位者的本分。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让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这是我们本来就应该做到的事,做到了,不值得大书特书,做不到,那就是大错特错!”
  张居正思索着赵然的叮嘱,默默离开了,按照赵然的吩咐,他将在明觉和性真的陪同下,去货主手中查看一下那六十三个明人奴隶的状况,早一点交接过来。
  赵然等他离开后,取出成安递过来的小纸条,只见上面写的是:“夜闯金波会所的道门修士已查知端倪,据信为宋氏女修,年约三十有余,黄冠境修为,如今锁于红莲堂。是否营救?”
  看罢赵然“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将桌子击成粉末!
  老子在这里忙前忙后,你悄无声息的跟上来捣乱,我这里多少事情要处理,你非给我扯后腿!
  救当然得救,不救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救?
  在房中来回踱步走了不知多少圈,赵然冷静下来,仔细考虑其中的关节。
  成安肯定不知道宋雨乔为什么找上门去,自己当年办理交接的时候也不曾提及此事,他现在唯一能够交通道门的渠道就是自己,不知道宋雨乔是谁很正常。
  想要营救宋雨乔,首先要再次确定消息是否确实,这就需要询问成安,问问他的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最好再进一步打探更多消息,以确证“宋氏女修”就是宋雨乔,并且证实她果然关在红莲堂。
  消息确实之后还要找对人、找对时机,否则人家天龙院轻飘飘来一句“查无此人”,甚或随便找个人来顶替“宋氏女修”,那就彻底没希望了。
  想罢,赵然让亲兵去寻官驿的驿丞,按照规矩,他想出门就必须知会天龙院,由天龙院派人作陪。明觉和性真陪同张居正去点验“货物”了,驿丞便请赵然稍候,命人飞报天龙院。
  正在等候之际,忽有僧人拜访,却是这些时日来了多次的天龙院菩提堂僧人阳梵。
  阳梵岁数不大,比明觉和性真要小很多,今年只有二十岁,境界也很低,是真正的“和尚”境,只开了身识界,修到身识界三智中的第二智缘摄受智,大致高于道门的道士境,略低于羽士境。
  这般修为,在天龙院中也是最底层的僧人,但因其祖孙均为典当行“掌柜”,一门家传的“鉴宝”手艺,为菩提堂首座了缘大师无意间慧眼相中,收为心传弟子,所以在天龙院中倒也算吃得开,混得还不错,地位着实不低。
  赵然在兴庆待了十天,阳梵便找上门来五回,算得上是熟门熟路了。此刻又见,便热情招呼:“阳梵小道友来了?快坐。”
第三十五章
求道
  阳梵笑嘻嘻应了,然后掏出一本经卷,道:“昨日偶然翻到这本北斗真经,其中多有不解之语,还望道长讲解。”
  赵然接过来一看,是本《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这本经文是老君分身下界,至都府为祖天师张道陵宣说的经文,令世人知晓北斗玄奥,参拜北斗以消灾解厄,延生长寿。
  这本经文是道门斋醮科仪中的基本课业,应该没什么难懂之处吧?赵然于是问:“不知何处有所疑难?”
  阳梵道:“经中所云,大圣北斗七元君能解三灾厄、四煞厄、五行厄、六害厄、七伤厄、八难厄、九星厄等等等等,小僧不知,此种种灾厄所指何意?”
  赵然问:“道友观此经文,没有看注本吗?”
  阳梵苦着脸道:“这本经文,我菩提堂中并无注本存籍,小僧翻阅了无上黄箓大斋仪的许多篇章,看得头晕目眩,不得要领,故此无奈,前来求教。”
  看经书没有注本参考,的确容易晕头转向,这一点赵然十年前初入无极院时便已经深刻领会过了,于是翻开经文,指着上面的字句,微笑着一条一条解释:“所谓三灾,雷击为天灾、火烧为地灾、溺水为水灾,以上是为三灾。所谓四煞,即天地四时不正之炁,春则易发温热之症,夏则易生疟疾,秋则易得痢疾,冬则易患咳喘……”
  阳梵点头,认真听着,插言问道:“五行厄是否金木水火土?如何解释?还是说与人身有关?”
  赵然点头:“的确是这么个意思,体内五脏对应五行,五脏不调即为五行厄。”
  “六害应该就是六根不净的意思吧?七伤是否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过度?”
  “道友说得不错。”
  “如此看来,其实很多都是与我佛门相通的。”
  “这世间的道理指向最终之时,原本就是相同的,所谓大道千条,我选其一,佛道相互借鉴,无可厚非。”
  “八难和九星呢?”
  “八难即人生在世难逃的八种恶疾——瘫痪癫痫风痨蛊癞;九星即天中九曜,能影响人们的吉凶祸福,于人身中又有九窍,九窍若不把持则会生色欲、纵恣、贪嗔之心……”
  赵然逐项作了简单的解释,解释完毕,阳梵叹道:“北斗七元君果然不愧大圣之尊,有如此之能……道长能否讲讲这北斗七元君?”
  面对阳梵小和尚的求知欲,赵然耐心解答:“北斗七元君即贪狼星君、巨门星君、禄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贞星君、武曲星君、破军元君。经中记载,他们乃圣德无边的周御国王与斗母元君化生的紫光夫人所生,七真君的兄长就是天皇大帝与紫微大帝……”
  “……北斗真君的神威莫测、广大无边,不能尽述,比如能判人间善恶果报之期,执掌阴司地府是非枉直;有回生注死、消灾度厄之力,可救度处于灾厄困境中的生灵……”
  讲完之后,阳梵小和尚眼中尽是向往,喃喃道:“道门,当真有趣……”
  谈论之间,天龙院金针堂派来陪同出行的僧人也到了,却是个赵然从没见过的和尚,法名“本相”。
  本相僧年约四十来岁,一双鹰眼,鼻子又高又挺,颇有几分西域民风。
  阳梵见了,问道:“本相师兄怎么来了?”
  本相点头,道:“阳梵师弟也在?我奉长老之命,前来监督明使出行。”
  “监督”二字一出口,顿时将气氛弄得有点尴尬。平日监督赵然出行的,基本上都是明觉和性真,偶有换人,来人也很客气,只说“陪同”,当面直说“监督出行”,这就很不中听了,也不知是这位本相耿直不会说话,还是人家就那么不客气呢?
  阳梵愣了愣,道:“师兄说笑了,赵道长为我佛门贵客,道法精深,为人和善,哪里谈得上监督?道长是要去哪里?”
  赵然打了个哈哈,道:“无妨无妨,贫道闲来无事,打算去金波会所见一见好友。”
  阳梵问:“是去见成东家吗?金波会所小僧一直没去过,不如让小僧也陪同前往,可好?”
  本相皱眉道:“阳梵师弟来这里做什么?”
  “读了几本道经,有所不解,特来求教。”
  “师弟,莫怪师兄提醒你,那些道门的胡言乱语还是少看些的好。你快些回去吧,我这是办正事,不是玩闹。”
  “师兄,这是我菩提堂的职司所需,师兄想多了。你要不带我也行,我自己跟道长一起去,你可以连我也一起监督的。师弟我不介意。”
  本相冷哼一声,发出一记飞符,隔了片刻,有白光倏然而至,被他抓在手中,凝神看时,脸色很是不好,不再多话,一抖僧袍,当先出门。
  再次来到金波会所,成安和高衙内等人从里面迎了出来,赵然道:“在官驿待得气闷,来找你喝茶。对了,这位是阳梵师父,和我很是谈得来,这位是金针堂监督的高僧,你可要好生接待,万万不可开罪于他。”
  成安笑了笑,没说话,高衙内道:“原来是本相大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本相板着脸,一言不发,随在赵然身边一起入内。
  阳梵问道:“本相师兄,原来你经常来金波会所消遣啊?”
  本相喝道:“胡说!”
  高衙内察言观色,笑着向阳梵解释:“本相大师来得不多,来也不是为了消遣,我记得来过两次吧,都是为了抓捕成东家。”
  众人在茶舍中寻了房间,一边听曲一边闲谈,说及市井闲趣时,本相并不打岔,一旦说到近日朝堂中的争斗、评论某位权贵的是非时,本相立即制止,搞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本相也不管那许多,眼中只盯着赵然的一举一动,赵然有时候欣赏一下会所中新得的古玩珍奇之物,本相也要接过去再验看一遍。
  赵然心中冷笑,干脆起身:“成东家,何处如厕?”
  成安道:“道长请随我来。”
  赵然点头,向本相道:“还请大师一并前往监督。”
  本相继续板着脸起身,跟随前往,阳梵在身后说了句:“过分了!”他也当做没有听见。
  赵然进了茅房,出恭之后又出来,伸手邀请:“大师请。”
  本相在原地加了个探测法力波动的符,防止赵然和成安之间以法力沟通,自己探头进去茅厕中飞快看了一遍,口中喃喃诵了道真言咒语,茅厕中一道佛光划过,他见没有异状,又很快转身出来。
  殊不知他身后的赵然已经完成了小纸条的传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