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874

  赵然一跃而下,向三大灵妖道:“做好准备,吴化纹来了。”
  七八只虎妖、十余只豹妖以及百多只猴妖趴伏在草坡之后,静静等待着吴化纹的出现。
  远处出现了奔逃的西夏军士,前方是十余匹高头大马,后面是大队的白马左厢步跋子。虽说是在奔逃,但行动之间依旧有一定之规,所谓败而不乱,由此可知步跋子真是一支强兵了。
  败军奔到近前,赵然一声呼哨,三大灵妖当先杀出,后面紧跟着手持枪矛和石块的猴妖,以及从两侧包抄而上的虎妖和豹妖。
  这一下埋伏当真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些妖兽都是入了修行的,比寻常猛兽更厉害,冲击之势极其刚猛,顿时将步跋子的大队完全冲散。
  有的虎妖嘴里叼着一个扑倒的步跋子,迅速远离,有的豹妖咬断一个败军的脖子,狂吸两口鲜血,然后向着另一个目标追逐而去,猴妖们则四处乱打,或是见到落在地上的吃食便哄抢一空……
  佛门修士已经反应过来了,各种佛法手段尽出,向着妖兽们打来,虎妖和豹妖还好一些,猴妖们就很是不堪了,被打得抱头鼠窜,吱吱呜呜乱叫一气。
  典型的一波流冲击完成后,不仅步跋子大乱,赵然的妖兽奇兵同样大乱,赵然很是无语,此刻也没有时间抱怨,连忙招呼三大灵妖重整队伍。
  三大灵妖也同样着急,冲过去连拉带拽,将这帮子蠢笨不辨南北的妖兽们拉到一旁聚齐,两边都在乱糟糟的重整队列。
  等妖兽们好不容易归拢到一处,对面的步跋子军阵已成,盾墙立起,长矛如林,又有佛光加持,赵然回头看了看这帮虽然聚拢在一起,但依旧乱糟糟大眼瞪小眼的妖兽,只得无奈放弃了再冲一波的打算。
  红原城的攻守一战他骑在灵雁上,远远的跟天上看了大概,深深明白,别看手下这帮子都是有修行的妖兽,但面对顶盔掼甲的军阵,恐怕很难讨到什么便宜。
  赵然上前叫阵:“姓吴的,出来说话!”
  步跋子阵中一员大将露了个头,很快又缩回了盾墙之中,答复道:“你是何人?”
  赵然笑道:“贫道乃红原白马院方丈,赵致然是也。姓吴的,你轻兵涉险,如今已在大军包围之中,想要逃出生天,简直千难万难,投降吧,放下兵刃,保尔等不死。你且放心,贫道就是当年送还玄慈大师虹体的赵致然,你我曾有一面之缘,想起来了么?贫道说保尔等不死,必然说到做到,这一点你可放心。”
  对面沉默片刻,回道:“赵方丈大名,本将久闻了,也知你赵方丈乃是信义之人。但自古征战谁无死,想要我等归降,趁早死了这条心。”
  赵然道:“吴将军,我一直以为将军是个识时务的俊杰,将军能够归降吐蕃,又归降西夏,为何就不能重回大明?”
  对面道:“夏主待我不薄,赵方丈就不要枉费心机了,今日唯一死而已。闲话少说,放马过来吧。”
  赵然当然不能放马过去,自己现在手下的是一帮乌合之众,搞个偷袭,玩玩骚扰都是好手,但正面硬撼军阵,绝对不是那个材料。不过他也不着急,各路明军都在往这边赶来,吴化纹绝对逃不掉的。
  黄山君、通臂神猿、申姜子这三位都是爆脾气,想要请命再冲一阵,被赵然阻止住了,敌军无路可逃,没有必要折损手下,此为智者所不取。
  他这个智者不取,却急得三个莽夫抓耳挠腮、龇牙咧嘴,发出各种不甘的吼叫。
  稍顷,对面的军阵开始继续移动,看这路线,是往鬼方崖而去。
  还想着鬼方崖那条逃生之路?赵然暗自摇了摇头,真是蠢笨得紧,那好,就送你们过去便是。于是带着妖兽从旁逼迫,跟着步跋子军阵向南缓缓移动。
  猴妖们不时向对面扔上一波大石头,对面不时向妖兽们射来几枝冷箭,双方就这么一路磨蹭着走了数里之地。
  不多时,保忠所带的二百骑兵当先赶到,裴中泽问:“致然,吴化纹这是还打算从鬼方崖回去?他真的以为咱们不知他的入袭路径么?”
  赵然皱眉道:“不明白啊……”
  快到鬼方崖时,小山千户所、赤水千户所大军也赶到了,很快,东方敬和宁德寿也相继赶到,然后是曹指挥使、严长老……
第七十六章
围歼
  明军六千余人从三个方向将吴化纹步跋子方阵围得水泄不通,吴化纹唯一的退路,只剩鬼方崖,他也依旧向着鬼方崖前行。
  曹指挥使、严云亦和东方敬掌握了指挥权,三人对吴化纹的举动也百思不得其解。
  鬼方崖上,吴化纹留下看护后路的两名修士和十余名步跋子精锐已经不见踪影,他们早被道门负责“断后”的修士扫除干净,智深禅师布置的幻阵已被严云亦打破,几根铁索同样被起了出来,扔在地上,准备战后带回军营。
  这是绝对的死地,再也没有逃脱的可能,步跋子们背靠白河,面向明军,人人脸上都是一副坚毅的神情。那种视死如归,那种舍生取义,那种大义凛然……
  赵然忍不住喃喃道:“这种表情很熟悉啊……”
  裴中泽道:“早闻吴化纹治军有方,得部下死力,今日见识了。”
  曹指挥使皱眉,越众而出,喝道:“吴化纹呢?”
  对面却不理不睬,忽然一声大喊,数十支雨箭疾射而至,鬼方崖上的围歼战就此打响。
  鬼方崖冲河道一面是天险,但冲红原一面则是缓坡,且四周开阔,没什么地利可言。
  包围步跋子残军的是明军头等主力松藩卫,自是不会让对方占了便宜。明军打得很聪明,也不和对方硬拼狠冲,前方列起重盾大墙,后方弩箭远射,修士们出手抵消对方的佛法,大军在军官们的号令下一步一步向前挪动,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般向前挤过去,这是要硬生生把对方挤下悬崖。
  不多时,敌阵后方的步跋子就开始纷纷坠崖,惨呼之声此起彼伏。
  敌阵中再次发出一声大吼,阵型顿时散开,向着明军当面的盾墙冲了上来,明军盾墙上刺出如林枪矛,将冲上来的步跋子串在长杆之上,后方的步跋子不管不顾,依旧冒死向前。
  赵然看着那一个个倒地后仍在挥舞刀枪的西夏士卒,看着那一个个串在长杆上依旧在奋力嘶吼的步跋子精锐,看着那七窍流血仍在不停施放佛法的僧人,只觉心口上堵着一口闷气,憋得实在是难受。
  他真想喊一句,吴化纹,你就让你的士卒这么白白送死么?为何还不投降!
  喊杀声渐渐平息,仅剩的几十个步跋子和修士相互搀扶着,向后一步步退去,赵然看见了之前露过一面和自己对答的西夏将领,虽然满脸都是鲜血,但面庞依旧能够分辨出来。
  这不是吴化纹!
  明军这边很多人都见过吴化纹,同时喊了出来:“不是姓吴的!”
  那人穿着吴化纹的甲胄,带着吴化纹的头盔,嘿嘿笑着看向赵然,看向曹指挥使,看向东方敬,仰天道:“指挥使,给末将等报仇啊!”
  数十人转身向后,一齐跳下高耸的鬼方崖,卷进了浪花飞腾的激流之中。
  曹指挥使让人翻检鬼方崖上的尸首,辨认面目,同时将所有骑马的军士,连同保忠的二百人,全部洒了出去,四下搜寻吴化纹的踪迹。
  赵然将灵雁招来,也顾不得掩饰了,乘着大雁冲天而去,四下查看,一边查看一边仔细回忆。
  如今细细想来,吴化纹只有一个机会逃走,就是使用佛门法宝,于漫天红雾之中换掉衣甲,自己当时在高空中也被红雾所阻,看不清楚下方的情形,等转到看得见战场的地方时,或许吴化纹已经溜走了。
  再一想,赵然不禁暗骂自己粗心。智深和尚和广诚和尚他都是认识的,怎么一路跟过来的时候,竟然没有留意到,这两位都不见了呢!
  大军在红原地界上找了三天,没有发现吴化纹的踪迹,只得收兵回营。
  在红原守御所办的庆功宴席上,东方敬拍了拍赵然的肩膀:“致然这两天情绪不高,还在为没有捉到吴化纹生气?”
  赵然摇了摇头,道:“敬师兄,我是自责啊,当时我就坐在灵雁背上,一直盯着战场,可却把人给盯丢了……”
  东方敬安慰道:“这也不能怪你,谁能想到他竟然为了活命,直接将八百精锐全部丢下呢?谁又能想到,他这八百精锐部下为了给他创造一个逃命的机会,竟然甘愿自赴黄泉呢?自赴黄泉啊,居然没有一个人退缩,啧啧啧,真是了不起!”
  赵然叹了口气:“这招金蝉脱壳,的确了不起。他也真够狠心的,换了我,绝对做不出来。”
  东方敬默然片刻,举杯道:“不想那么多了,来,饮酒!”
  一场大战,全歼了白马左厢精锐的八百步跋子,这是白马山大战以来,松藩卫获得的又一次大胜,捷报直抵庐山、直传京城。
  后续应当如何记功、如何奖赏,一切都由川西总督府和天鹤宫上报。虽然原本议定的军略中,白马院只是组建民团充当守城的诱饵,作战重任都放在红原守御所、小山千户所、赤水千户所这几支明军主力肩上,但在实际作战中,红原民团却承担了七成的作战重任,所以赵然自是要为这帮手下积极争取的。
  首先是与夏吉协商,将红原民团保留了下来,升格为一支松藩的常备军力,由总督府按照半饷供给,白马院则自筹半饷。正六品团练使的位置,赵然推荐袁灏兼任了,对于袁灏来说,相当于升了一级。
  其次是守城战中表现出色的君山匪寨一帮悍匪,赵然全部报请夏吉,任命为民团中的总旗、小旗,尤其是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等人,不仅授予总旗军职,而且还直接授予道牒,也算是开了正经道士出任军职的先河。
  至于千户、百户等官职,则和曹指挥使、宁守御协商,由那批作训军官出任,为首的张百户晋升千户,其余总旗晋升百户、小旗则升总旗。
  在如今的川西总督府各军排序中,红原民团只能居于三等之列,忝居末席。赵然将这批军官留下,红原民团才能走向正规化,赵然对这批军官的要求,就是让红原民团向松藩卫看齐。当然,前路漫漫,这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
第七十七章
分离
  松藩卫乐得将手插进红原民团之中,更乐得空出一批军官职级来奖掖有功,比如宋雄就捡了个便宜,晋升总旗,从宁德寿的亲卫中调出,开始带兵了。
  不过宋雄自家却有些郁闷,他身负修为,军中罕有,与军甲兵刃的结合度相当高,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满以为能够厮杀一场,斩下几个首级,结果什么也没捞着,就连最后在鬼方崖上绞杀步跋子残军的一战,他也只能在山下乖乖待命,羡慕的听着崖上的厮杀声。
  赵然对此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军中以军功为重,没有立下功勋就能出来当总旗,这已经是宁德寿能做到的极限了,只能叹息宋雄运气不好,否则以他的本事,只要打了这一仗,升个百户绰绰有余。
  参加了大战的修士们同样需要报功嘉奖,当然,这种嘉奖与迁转无关,修士们也不需要,对他们的奖励主要以修炼材料为主,包括符箓、灵药、法器、金石等等。
  受到奖掖的主要是裴氏兄妹、问情宗师徒、楼观门人及参战的散修、灵修等。因为战斗规模小,奖励并不算丰厚,但对低阶修士和散修来说,却很是不错。
  比如曲凤和就得到了一件低阶防身法器,很适合他使用;郭植炜得了一本丹经,捧着爱不释手;杨致温得了一卷与修行无关的唐代图册,但却如获珍宝;郑雨彤得了一瓶定神丹,这是助她破境结丹的;屠夫和沈财主也各自获得了不少法符,对于散修而言,法符还是比较难得的……
  至于一众灵妖,雷霄阁则赐下了一批辅助修行的丹药,这也是没办法,灵妖们绝大部分用不了符箓,法器用着也不如自家的神通使起来顺手,至于道门功法之类更是白扯,唯有丹药还能起点作用。
  他们更在意的其实是修行洞府和灵草灵药,这些在大君山洞天中都得到了,按照蟾宫仙子的说法,其实奖励早就给过了的,这次参战不过是保卫家园、履行义务而已。赵然对此自是送上了一大堆赞颂和表扬。
  由此也可看出,雷霄阁对于奖掖有功这方面的事务还是比较用心的,当然也不排除有楼观的因素在其中,谁让许真人是雷霄阁坐堂真人呢。
  白马院的道士们在此战之中也是出了大力的,不论是前方杀敌还是后方的钱粮筹划、动员组织,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赵然同样将他们的功劳上报了天鹤宫。
  但功劳是上报了,能够拿到多少奖励就不好说了,顶多就是给一些银钱赏赐,或者记载军功以备将来迁转,想要现在就获得提升,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职司可以拿出来挑选。
  为什么总说屁股决定脑袋呢,赵然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况。他当年在叶雪关大议事的时候提出了道衙合一的策略,除了可以很好的解决当时的难题之外,也与他跟红原没什么牵扯有关。
  白马院道衙合一已经五年半了,赵然坐在了白马院方丈这把椅子上也已经整整三年,思考问题的角度肯定就变了——他觉得道衙合一不是那么方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