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74

  宝瓶禅师一惊:“此人便是朱七七?她已经十多年未曾现身,怎的也出来了?这是个疯子,十七年前孤身入我大夏,一路自静塞军司杀到西平府,毁了二十多座寺庙,杀了上百名佛门子弟,连雷光寺和悬济寺首座都没有留下她。惜我当时一路奔波赶过去,却没有来得及和她斗上一场。”
  普真禅师道:“我当时正在西平府,恰好参与了围杀朱七七一役,这女魔头当真了得,本事高强不说,最擅鬼蜮伎俩,当真令人防不胜防。雷光寺和悬济寺两位首座境界修为都在她之上,却仍是吃了些亏。我当日修为还在鼻识界徘徊,没有机会出手,不过料想出手之后也讨不得好。后来雷光寺和悬济寺两位首座好不容易将她困在云谷峰,却又被楚阳成救走了。”
  宝瓶禅师道:“当年朱七七便如此强横,十多年了,也不知修为到底进到何等地步?”
  普真禅师道:“却不知是否堪破虚实之奥,说到合道之境……那楚阳成也才略窥门径,她应当还不至于。”
  宝瓶禅师道:“就算如此,也不是你我可以力敌的。圆聪师侄的大仇,我是义不容辞的,只是单凭你我,恐怕难成。”
  普真禅师道:“多谢师兄出手!师兄勿忧,我已向师门传讯,请大师兄来白马山走上一遭。”
  宝瓶禅师喜道:“有普济大师在,那自是最好的……”刚说到这里,又皱眉道:“还是不妥,童白眉、常万真、朱七七都到了,毕桑光和熊海阔又在何处?他同门五人向来感情极笃,不应该只有三人在此。再者,我听说楚阳成就在白马山,若是将他引来,麻烦就大了。”
  普真禅师道:“师兄说得是,但我其余三位师兄皆随师父闭关,却是无法来援,仓促之间,我又找不到可堪一战的好手。不瞒师兄,我本打算请了师兄和我大师兄先行前往,尽量在半道上截住他们,若他师兄弟五人齐聚,便暂时忍耐,另寻良机,否则便可动手……我就怕这三人及早赶到白马山,和道门妖邪合在一处,再想报仇,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若是师兄今日仍不出关,我是打算午后便下山的,真真是来不及。我此次来白马山,师父赐下金光如意,就算胜不了,自保也可无碍!”
  宝瓶禅师讶然,道:“文音大师竟将此物赐下,可见对师弟你的厚爱。你是乘金光如意来我宝瓶峰的?”
  普真禅师道:“确实迅捷如意,半日工夫便到了。”
  宝瓶禅师道:“那就稳妥得多了。另外,不知师弟你向见性大师他们禀告了么?可否请白马山来援?”
  普真禅师道:“也是我百密一疏,你知我这金叶度牒乃师门秘法,白马山那头没有留个弟子,消息一时间是传不过去的。再者,圆聪毕竟分量低微,我恐天龙院不愿出手,来来回回一耽搁,就会误了大事。宝瓶峰虽说远甚白马山,但我还是先来师兄这里更为稳妥一些。”
  白马山是与道门争锋的主战场,圆聪的死虽然令普真心疼,但对于佛门来说,却算不得什么,为了一个普真而出动高手,且不提出动的高手还要能与童白眉、常万真和朱七七这等人物匹敌,单只越过白马山潜入道门控制区,就不是可以简单做出决定的,坐镇白马山的天龙院高僧肯定要慎重斟酌。
  普真一说,宝瓶就想明白了,当即道:“也好,我现在就随你走一趟!”
第十章
阵法之道(上)
  从金川卫到叶雪关还有二百里路,官道虽然平缓,但对于修为高深的童老等人来说,反而绕了许多冤枉路,因此,童老仍然尽量选择捷径小道,反正翻山越岭不在话下,区区沟堑山崖也拦不住他们几个。
  没有了胡氏三口拖累,一行人走得便更加快捷了几分。童老照例走在最前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赵然想起初见楚阳城的时候,被楚大炼师抗在肩上登萍渡水,不禁询问七姑,为何此行要像个俗世凡人般行走于地面之上——实际上他只是想再次体验一下那份惊险和刺激。
  朱七姑的解释很简单,既然有脚力代步,为何还要消耗法力呢?骑马前行(其实是马、驴、鹿)慢不了多少,就算是修道之人,若无急事的话,也不愿意在赶路上耗神耗力,那么个走法真心累得慌。随后她又补充解释,说此类认知不适合某些奇葩人士,比如跟在后面的四师兄。
  朱七姑尤其教导赵然,此地已非安全之所,要时时刻刻做好打架的准备。不管怎么个打法,总之要牢记一点,必须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节省法力的消耗,哪怕只是区区一丝法力的积储,也有可能是获胜的关键。
  赵然恭恭敬敬受教,然后宣称自己不会打架,朱七姑狠狠瞪了他一眼,板起面孔说,我的弟弟,怎么能不会打架?说出去岂不是丢我朱七姑的脸面!
  赵然很无辜的表示,自己没有根骨,体内存不下一丝法力,和修道之人打架,岂不是瞬间秒成渣渣。
  朱七姑鄙夷的看着赵然,表示只要有打架的勇气和决心,就算凡俗之人也同样能坑得修道之人哭爹喊妈,更何况你赵然虽无根骨,却有资质,若是连打架都不会,还不如我先把你秒成渣渣,省得将来出去给我丢人。
  四人向着叶雪关前进,虽说一路荒山僻野,途中倒也碰上过几次道门安排的巡山,其中有根正苗红的馆阁修士,也有依附道门的各类散修。总的来说,这里仍属道门控制的辖境之内,如井壶关北路遇到佛门妖僧半途截道的事情还是相当罕见的。
  当夜仍旧寻了处避风的岩洞歇宿,朱七姑打发童老和四师兄去找些野味填肚子,四师兄酷酷的一动不动,眼白翻到了天上去,看也不看朱七姑,童老则相当郁闷地听命去了,赶在夜幕降临前扛了只野山羊回来。
  早在未出井壶关之前,赵然便主动担起了烧烤野味的差事,他在无极院菜房干了小半年,手上功夫不赖,背后的小竹箱中各色调料也足,每次烧烤出来野味都很好吃,倒惹得童老几人食指大动,每次均是饱餐一顿,以满足口腹之欲。
  虽说童老他们几个都是修道之人,且渐渐入了辟谷的境界,但修炼道法其实与吃喝饮食并不相悖,辟谷前与辟谷后的区别,仅仅在于忍饥耐渴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按照朱七姑的解释,辟谷是与修炼后期越来越长的闭关相辅相成的,所谓的不食人间烟火,更多是因为闭关修炼之时改换了吃食的方式,“吃”的其实是天地之间的“元炁”,从实质上来说,与普通的食物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转化为法力,只不过一个转化的效率更高,一个却粗糙得多罢了。
  赵然将野山羊烤熟,焦黄的皮肉让人望之垂涎,那股子肉香很快将山洞溢满,不仅朱七姑和童老早已坐在旁边眼巴巴的等着,这两天跟着沾了不少光的四师兄也围了上来。
  朱七姑冷冷道:“没有出力的不给吃!”
  四师兄反唇相讥:“莫非这只山羊是师妹打来的?”
  朱七姑瞪着他道:“我小弟烤的山羊,我不能吃谁能吃?”
  眼见两人争执,赵然连忙打圆场:“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边说着,一边将篝火挪开,上前割肉:“两只前腿最是细嫩,当然是姐的……嗯,这只后腿肥而不腻,当属大师兄——大师兄打猎辛苦了……这只后腿留给四师兄,四师兄一剑怒斩妖僧,必须犒劳犒劳……”
  赵然做主分了肉,朱七姑便没再反对,只是瞪着四师兄道:“还不谢谢小弟。”
  四师兄却一句感谢也无,只是接过羊腿走到洞口处,一边眼望渐渐明亮的繁星,一边稳稳当当吃着,只给朱七姑留了个后脑勺。
  再看童老,一只羊腿已经啃了快一半了。
  吃罢晚饭,童老凑着葫芦嘴灌了几大口酒水,红着鼻子寻了个角落沉沉睡去,顷刻间鼾声如雷;四师兄怀抱那柄大剑,靠在洞口边一动不动,也不知有没有入寐;朱七姑则坐在篝火边,拉着赵然说话。
  赵然很好奇,问朱七姑:“姐,大师兄那口葫芦里究竟装了多少酒?怎么一路喝到现在还没喝完?”
  朱七姑轻笑道:“他那葫芦是个宝贝,能装多少物件我也说不清,认识快二十年了,从没见她装满过。”
  赵然暗暗咋舌,正待详细再问,却听朱七姑开口道:“小弟,我观你虽无根骨,但资质上乘,我大师兄说,随随便便丢给你一个道门最粗浅的静坐之法,你很快就领悟上手,他对此也很是称道的。我这些时日替你仔细盘算过了,道门功法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有法力依托,以你的条件,尚无法触及,若是想有自保之力,只能从阵法一道入手。”
  顿了顿,朱七姑又道:“阵法非我所长,且于炼器一道也不曾涉猎钻研,也不知该如何指点于你。想送你件法器护身,你又用不了……想来想去,倒是有些对敌的法门和技巧跟你说说,只望能在阵法一道上对你有所助益。我听大师兄说,你曾助华云馆那两个道门行走除过妖,华云馆为此奖赐给你一套阵盘?”
  赵然点头:“当日大卓、小卓师叔追摄一头未成大气候的狸鼠精,我曾在旁相助,操控阵法困敌,能尽全功主要还是大卓、小卓师叔法力高强,而且那套布阵的法器也是两位师叔的,我不过是照猫画虎罢了。”
  摘下胸前挂着的袋子,将里面的那套小阵盘取出,巴掌大的阵枢罗盘、三寸小金剑、方木尺、一串水银珠、一方玉印,尽数摆在朱七姑面前。当然,也少不了那本《五行神阵纂要》。
  朱七姑随意翻捡了一遍,微微皱眉道:“太过简陋了些——材料普普通通,阵法云纹也只炼制了一层上去,华云馆小气得紧!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就以你这套阵盘为主吧,我且说说应当如何对敌。”
  赵然心中欢喜,连忙坐正了身子,凝神倾听。
  朱七姑道:“你这本《五行神阵纂要》上共有二十五种阵法变换,我适才翻看了一遍,都是些最粗浅的五行阵法,但虽说粗浅,却恰恰是五行阵法的根基,华云馆给你这本阵书,也算得其所哉。你只需将这二十五种阵法钻研精熟,将来再修习更为艰深的五行阵法,便可事半功倍,甚至修习三才、四象、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等阵法,也能轻省得多。但怎么才算精熟呢?你背下来了么?”
  赵然点头:“全篇背诵了不知多少回,全在我心里装着呢。”
  朱七姑道:“那这二十五种阵法,你都演示出来了么?”
  赵然道:“都演示过了,各阵运转无碍,费了我不少水磨工夫。”他得了阵书和阵盘至今不到半年,若不是依凭超强的记忆力和对天地气机运行的“可视”能力,想要做到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故此,他说这话的时候倒有几分炫耀在里面,但可惜朱七姑完全没有听出来——对朱七姑来说,这点成就压根儿算不得什么。
  朱七姑道:“那好,你便在这里演示给我看看。”
第十一章
阵法之道(下)
  赵然起身,仔细打量了一番山洞内景。这山洞之内三面被山壁所封,洞口向西偏北,空气流转是极为不畅的。概因此地山脉走向为南北之势,盛夏南风转入山谷之后,急行向北,正巧灌不进山洞之内。
  朱七姑让赵然布设五行离火化金阵,此阵以火为尊,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火由木生,洞内无木可借;就算可以靠法器凭白生火,这火也“烧不旺”,因为火借风势,但此处无风!一来就等若给赵然出了个难题,明显有考校之意。
  不过这难不倒赵然,他当即入凝神之态开天眼察看气机流向,随后很敏锐地在东向山壁顶端感受到了勃勃生机,他猜测此处上方当有大树茂盛的根系,否则不可能如此。
  找到了关键,赵然当即在此处挖了个侧向小坑,将那瓶朱砂放置其中,算是布好了阵眼。又将金剑插在山洞洞口和阵眼之间的地上,以离火炼化金气,直指洞口,杀伐时严厉难当。
  如果仅仅如此,在洞内无风的情况下,此阵的威力会自减一等,达不到最大效果。故此,赵然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整,将玉印埋在了山洞之外而非阵眼之下的中央位置。玉印属土,将这件法器埋在洞口外,便相当于在这里竖起了一道拦截风向的土墙,可以将风引入洞内。当然,并不是说玉印真个可以改变风向,他以玉印引入山洞的只是流动的气机,或者说改变了洞口的气机运行,将洞内洞外两个相互分割的气机运转体系通过玉印连接在了一起,使山洞内封闭的气机得以流转——风势因此成型。
  剩下的木尺和水珠则以五行方位布置,这两件法器并不重要,当然也不可缺少,二者起到的是维持阵法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这座变形了的五行离火化金阵一俟布设完成,朱七姑的脸色顿时就变了三分,沉默半晌,问道:“你居然能察觉天地气机?”
  赵然坦白承认:“是。”
  朱七姑叹道:“老天待你不薄,虽说没有根骨,但资质却佳,且与生俱来便开了天眼,若是说将出去,不知会羡煞多少修道中人。”
  赵然无法解释自己拥有金手指技能栏,却不妨碍他旁敲侧击:“姐,你说的天眼,很难修炼么?”
  朱七姑道:“你是不知道,化出元神之后,在修行路上便算上了一个大台阶,修士七窍出神,会自行演化种种神通,道经解释,说是因为元神可与上天相通,上天故此会赐与修士种种福报,这些神通便称为‘天赋’,一直为修士们梦寐以求,皆因施展此类‘天赋神通’不需消耗法力。但这都需要修炼到炼神境后方可得到,如你这般与生具备天赋的,万中无一,更别说你的天赋还是天眼,更是难上加难,当真匪夷所思!”
  一席话说得赵然汗颜不已,什么与生俱来的天赋神通?那完全是金手指作弊器带来的技能属性,和天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赵然想起自己前两年一直被认为无资质无根骨,到了今天反而被认作资质好、有天赋,当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姐,你的天赋神通是什么?”
  “一个是天眼,还有一个是神息。”朱七姑回答得很简单,但如果外人在这里,恐怕只能感叹老天不公了。天眼就不必说了,可察看天地运行的气机,神息同样也不简单,对于周遭的气味变化极其敏感,而且感知范围会随着修为的提高、法力的增强而大大拓展。
  又再次打量了赵然布设的五行离火化金阵,朱七姑道:“于阵法的布设上,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的了,毕竟我也并不擅长此道,会布阵法是一层,能依照天地气机的运行来调整阵法的布设变换又上了一层,就这一点来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我想问你,遇到了敌手时,就比如在井壶关外碰到的那个妖僧,你会怎么办?”
  赵然一句“布阵困敌”刚要脱口而出,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个妖僧会不会给自己时间从容布阵呢?答案显而易见,赵然顿时垭口无言。
  朱七姑道:“所以说,你若是对敌,必须身旁有人护持,这是其一;其二,当场布阵也很难行得通,敌人不是傻子,不会傻乎乎钻进你布设的阵法之中,所以必须预知敌之行踪,在其必经之处先行布阵。有这两条所限,你这本事很难发挥作用。”
  赵然默默点头,他想起自己在罗官宦庄园处协助大卓、小卓师叔除妖的那一场斗法,这样的经历果然很难重复。
  “你之前一直身处道门十方丛林之中,接触不到外界天地的广阔,若是想要闭门自守,就在里头厮混一生,荣华富贵是可以期待的,自然也不须去考虑那么多江湖上的险恶。但,你甘愿么?”
  赵然摇头,他当然不甘愿就这样混吃混喝直到等死,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不去试着进入那一方天地之中,那他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不可能永远护着你,总有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如果你不想终老于俗世,就必须具备独自应对危险的能力。不要以为危险只存在于战阵之上,除了与佛门的争斗外,对于想要走进修道这扇大门的人来说,其实大明天下也并不太平。大明虽然以道门为尊,但并不是所有修道之人都愿意接受道门的管辖,世上还有许多世家、诸多修道门派,以及更多的散修……”
  “姐,就好像你和几位师兄?”
  “不错,我们几个虽然拜入师父门下,但都是记名弟子,并不属于道门,像我们这样的修士,在这大明朝中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依附于道门,不去触怒道门,甚至某些时候接受道门的调遣,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将道门供在头顶之上顶礼膜拜、做牛做马——当然道门也并没有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起着冲突,也许是为了仇恨,也许是为了珍宝,也许是为了功法,也许只是因为口角,甚至争斗的本身只是为了争斗……”
  “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
  “这话说得很好……所以,你必须学会怎么使用好你的阵法。阵法的实质就是借势而为,这是所有懂阵法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一个罗盘,几件法器,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但组合起来,却能发挥超出我们想象的妙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阵法调动和借用‘势’,比如山川之势、草木之势、星月之势等等此类。可‘势’究竟是什么呢?绝大多数人以为他们很明白,其实他们并不明白,‘势’非力,力为表象,非其本源,力为果而非因。在真正的阵法高人眼中,天地运行的气机才是真正的‘势’,而阵法的威力,在于改变或者顺应气机,以此调动出威力无穷的自然之力……我这么说你明白么?”
  赵然太明白了,他本人的第一次布阵就是通过对天地气机的察看来完成的,如果朱七姑的话是正确的,那么于赵然而言,等于一开始就找到了阵法的本源,他当然能够理解朱七姑对于阵法的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