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874

  赵然愣了愣:“景致摩?”
  顾遂远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虚点赵然,笑道:“赵行走是个机灵人,不用顾某多言。那景致摩别管犯了什么事,说到底终究不过是个俗世中人,至今一直关押在总观狱中,算下来已有五年了,苦也吃得够了。对崇德馆来说,实在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如今更牵扯到了失踪的景致武。都说景致武是刺杀赵行走的真凶,但无论如何,凶手毕竟已经死了,如果凶手真是景致武,赵行走你的仇也已经报了,如果不是景致武,哪里又有什么仇呢?”
  “你们想怎么办?”
  “所以,我家叔父的意思,楼观能不能把这桩案子撤了,这官司没意思,打下去不知道该打多少年。不如让景致摩回家拘押看管,景致武的事情也不要再追寻下去了,你看如何?”
  赵然失笑:“那么大的案子,东极阁和三清阁联合追查,这能是我楼观说撤就能撤的?”
  顾遂远同样一笑:“也不瞒赵行走,这件案子跨越年份实在是太久了,牵扯东极阁和三清阁精力极大,两阁中对此早有抱怨。其实算下来基本已经查得差不多了,张云兆之死在于景致摩无意间泄露了消息,而凶手景致武也在刺杀赵行走的时候身死道消,赵行走已经提张云兆报了仇,景氏也在这件事中付出了代价,就这么结案,不是很好么?赵行走放心,只需楼观上报撤案,我们相信,东极阁和三清阁必然求之不得。”
  “原来如此……”
  “就这么件事,只需赵行走应承了,宗圣馆和崇德馆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景大长老不仅不会去总观告发江掌门,反而会将那婢女送上大君山,伺候江掌门。”说着,顾遂远面露向往之色:“那婢女小名水娘,赵行走只需将这名字报知江掌门,江掌门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嘿嘿。”
  顾遂远又悠然向后一靠,冷笑两声:“若是不然,江掌门于辰山之中强迫女子一事,必将沸沸扬扬、天下皆知,楼观千年名声恐于今日堕落矣……”
  正滔滔不绝间,忽觉脑中一滞,思路顿时有些跟不上,想了想,喃喃道:“刚才说到……”
  忽然又是一呆,脑海中一道一道泛出阵阵空白,逐渐发懵之际,手中的茶杯摔落于地。
  迎客松和马上功听得茶杯在地上粉碎之声,连忙赶过来,就见顾遂远满眼都是呆滞,嘴角留下一道口水……
  又见赵然轻蔑一笑:“敢辱我老师,还当是个了不起的狠角色,却原来是个废柴金丹,连幻阵都不用。”抄起茶杯,狠狠砸在顾遂远的脸上,顿时砸得满脸桃花开。
  顾氏派来谈条件的顾遂远被赵然轰下了大君山,赵然将此事告知魏致真,魏致真点头:“师弟做得好。”
  先不说景致摩的事情能不能拿出来谈,无论什么条件,只要和对方一谈下去,就坐实了江腾鹤强迫民女一事,那可就真的栽进去了,这才是最凶险的地方。把柄一旦在人手上,那就终身受制于人,对方绝不可能只用一次两次,必然是一次又一次、生生不绝。
第九十一章
主题
  强硬之极的将顾氏来人赶跑,接下来自然要做好面对人家报复的准备。赵然又跑了一趟北道堂,再次确认对方当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于是出来和魏致真商议。
  魏致真的意见是不理不睬,并且打算找个人顶锅:“这件事情让他们闹去好了,既然他们不愿意往游龙馆的水炼师身上扯,就说明他们也心虚,心虚的人就算闹事,又敢闹成什么样子?一个婢女罢了,总观真要为此事问下来,咱们楼观大大方方应承下来,就说某个弟子看上那个婢女了,老师去跟景云逸商议割爱,景云逸不同意,便再无后文。崇德馆非要诬陷老师强迫什么的,咱们坚决不承认,空口无凭,谁又能硬把这件事往老师身上栽赃?”
  见赵然沉思,又补充道:“师弟放心,这种事情,只要没被抓到现行,就是一桩无头冤案。”
  赵然有些惊奇:“大师兄经验很足啊,这都知道?”
  魏致真翻了个白眼:“总之不怕他们,到时候挑上门去,一个一个打趴下,天下人的关注点就转移到我头上了,老师自可轻松脱身。”
  大师兄的思路是正确的,赵然对此完全表示赞同,但他还是决定主动一点,以确保万无一失。有些时候,一旦把柄送到人家手里,与其等着别人爆料,不如自己先爆。
  赵然将余致川、灵狼月影、杨致温三人组找到一起,向他们询问《君山笔记》的发行情况:“已是一年多没有过问了,不知笔记发行的如何?”
  三人组的分工大致是这样的:余致川相当于总编,负责审校和把关所有来稿,同时兼任署作者,亲自撰写大量稿件;灵狼月影是发行总监,同时负责文字校对和排版,当然,他偶尔也写几首诗赋;杨致温则担任插画的创作,也就是美术编辑的角色。
  在三人组的手下,还新招募了六七个低阶散修,都是从“羊草山景星崖授箓大比强化进修班”上弄来的所谓有志于此的人才,或任文字编辑,或任特约评论员,或者作为外访记者。
  余致川将自家居住的道院贡献出来作为《君山笔记》发行部,这帮人平日里就在发行部中编辑笔记月刊,偶尔召集一两次某某主题的笔会,闲暇时看着各地投稿者们报上来的趣闻和八卦打屁聊天,日子不要过得太美!
  值得一提的是,羊草山那两位双修中,景星居士的强化进修班红红火火,随着赵然创制的招录标准化考试在全省内的推行,她的弟子也遍及全省。
  羊草山散人龙卿欵事业则不是很顺,赵然委托他研制的自走犁,始终解决不好聚灵符的重度消耗问题,成本始终难以降下来。反而是余致川请他设计的复写木台研发成功,使用这种复写木台,只需一张聚灵符的消耗,便可以复写上千份文字或图案,彻底解决了阻碍《君山笔记》大规模发行的根本性问题。
  为此,去年年底的时候,经赵然批准,余致川将龙卿欵招至宗圣馆,特地为他授箓黄冠以兹嘉奖。
  对赵然的提问,灵狼月影很快给出详尽的数字:“赵行走,《君山笔记》上月发行量突破两千份,我们的发行代理人已经彻底覆盖了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州府。余道长的想法,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发行量突破三千份,力争做到每一家馆阁、每一个世家、每一个门派都能看到我们的《君山笔记》!”
  赵然拍了拍手:“很好!师兄和诸位道友的努力,换来了《君山笔记》今日的大发展,我为师兄高兴,为诸位欢喜。诚如月影道友所言,按照师兄的规划,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让天下所有修士都能看到我们的《君山笔记》,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余致川道:“刊载修士们关心的话题,撰写他们不知道的事迹。”
  赵然打了个响指,道:“就是这个意思,师兄此言可谓直指核心,言简意赅,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内容为王’!接下来的一期、乃至数期,我们突出一个重点内容,炒作大师兄的比试斗法。”
  接下来,赵然在余致川的道院,同时也是《君山笔记》编辑部里,向所有相关人员讲解下几期《君山笔记》的主题——试剑三省四炼师!
  “……头篇报道要直指主题,不写前因后果,砍去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枝叶,只留最为吸引眼球的主干部分。不要写为什么试剑,不用提为什么试剑的对象是这四位,更不用讲其中的恩恩怨怨——这不是你的内容,你负责的,就是把这件事报道出来,把声势营造起来,记住,文字一定要客观,切勿带入倾向性……咱们的很多读者都是有阅历的高修,谁对谁错,他们有自己的眼睛和观点,不习惯被人硬塞私货……”
  “什么是私货?额……这个问题回头再给你解释……”
  “……要以稿件冲量,营造氛围。你们的任务是撰写这四位炼师的外传,外传当成故事写、当成传奇编,尽量渲染他们四位的天纵英才、高强道法、英明壮举!这几位的材料回头给你们,但给你们的东西比较简单,还需要你们完善和补充。怎么完善和补充?找当地的笔记发行的代理修士索要啊,甚至可以道听途说……没听过?用不着你听,可以自己想象一段,然后在文字前面加上‘据闻’之类的字眼,明白了?”
  “大师兄的材料?这个不用详写,简简单单几笔略过即可,保持神秘感很重要,写好了四位炼师的外传,大师兄的形象由此就已经深入人心了。神秘加反衬,这是咱们给大师兄定的宣传基调……”
  “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增强读者的参与感。比如四位炼师会不会应战?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大费笔墨的方向。编辑部需要征稿,向贵州、江西、浙江的修士征稿,请上述三省的修士采访四位炼师,询问他们对这一战的看法,了解他们应战的意愿,探究这一战背后的内幕……”
  “要尽量将更多人牵扯进来,甭管他是不是我们的读者。比如刚才你问到内幕?我们当然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内幕,所以我们才要去深入挖掘,采访他们的亲朋好友、师长弟子,询问这四位炼师与魏致真之间有没有过节,打听双方的恩怨情仇……只要牵扯进来,这些人就成我们的读者了。”
第九十二章
舆情策划
  赵然接着进行指导:“除了正面的报道内容,我们还需要各种小道消息,关于这些小故事,不必核实,有什么就登载什么,只在文末加上一句‘本刊不负责核实消息来源的真伪’。”
  “……稿件从哪里来?当然是约稿啊!比如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咱们楼观弟子封唐……算了,不说封唐,就说咱们楼观俗家道士全知客听闻思南府崇德馆大长老某婢女国色天香,甚是喜爱,欲请宗门出面,求为小妾……”
  “还有,游龙馆炼师水云珊,年轻时对打虎英雄江掌门心生爱慕,奈何自诩风流倜傥的顾氏子弟顾南安横生枝节,在其中生出种种波澜……”
  “你不知道打虎英雄?嗯,那是另一个故事,话说楼观江掌门为黄冠时,于龙安府地界行走,途遇残害百姓的虎妖……”
  最后,赵然拍了拍手,提醒编辑们注意:“诸位,请永远记住一点,我们不是新闻报道的生产者,我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不要试着在文字中去说服读者,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让读者看到这些内容——当然,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由我们说了算。”
  为了扩大声势,赵然和编辑部的编辑们一起商议之后决定,将每月一期的《君山笔记》改为每旬一期,可以缩短每一期的文章数量,但一定要增加发行的期数,以及时、快捷、密集的发行量为这次斗法营造良好热烈的氛围。
  整个编辑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原本拟定中的三十八篇稿件只到了十三篇,随后由余致川亲自执笔,杨致温配图,以《试剑三省四炼师》为标题,撰写了一篇长文。同时以两位文字较好的编辑散修为主,分别撰写了崇德馆景云安、龙虎山张元祥、游龙馆水云珊、顾氏山庄顾南安的外传生平。
  以这五篇文章作为主题,连同原先的十三篇稿件,二月份的《君山笔记》提前发行,不仅瘦身一半,而且将原定放在开篇、由陆西星撰写的连载故事《商周列国全传》也放到了第六篇。
  为了此事,余致川专门向陆西星飞符做了解释。
  陆西星倒是无所谓,《商周列国全传》如今在修行界中口碑不错,读者甚众,是否放在开篇,对故事的连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接到这一期的《君山笔记》,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首先重读一遍自己的大作,而是被开篇《试剑三省四炼师》的标题给吸引住了。
  楼观大弟子魏致真,水石丹法初成,准备试炼楼观重宝——日月黄华剑!
  而魏致真的试剑对象,是修为比他高出一大阶的四位炼师:龙虎山炼师张元祥、崇德馆炼师景云安、游龙馆炼师水云珊、顾氏山庄炼师顾南安。文中称,魏致真打算在下个月,也就是嘉靖二十六年的三月,挑战上述四位炼师级高手,完成这次试剑之举。至于是一对一单打独斗,还是一对四群战,大师兄魏致真表示他并不介意。
  这四位炼师,陆西星了解得不多,除了顾南安以外,其他三位他都没见过。顾南安的实力,当日师祖许真人百岁寿诞之时,他曾经见识过,向江腾鹤挑战之后被江腾鹤所败。
  虽说顾南安当日败了,但所用的道法、身负的修为都表明,顾氏在散修世家中的鼎鼎大名并非虚妄,确实很有实力。陆西星自家是大法师,按照他自己的评估,或许斗起来,他比顾南安稍有不如,当然不含生死相斗——生死相斗的变数可就太大了。没办法,毕竟到了炼师境,想要越境斗法,其难度比金丹法师以下可要高得太多。
  魏致真的确比自己强,这同样是当日在许真人寿诞时验证过的,陆西星认为魏致真有资格越境挑战顾南安,但一个人连续挑战四位炼师,这个难度就太大了。至于魏致真所说不介意一对四群战,陆西星认为这是他的小小伎俩,那四位炼师都有头有脸,怎么可能放下身段和他群战?
  陆西星还有很多疑问,但翻遍这期《君山笔记》,却没有找到更多的答案,只在笔记的末尾有个编者记,告诉读者,今后的《君山笔记》由月刊改版为旬刊,关于试剑三省四炼师的后续报道,请各位读者继续关注云云。
  陆西星好奇之心大起,忍不住向楼观询问,他先飞符询问余致川、骆致清。
  余致川和骆致清两个都不太懂,关键点都被魏致清和赵然瞒得死死的,所以回复的时候都很笃定,说这就是大师兄的出山试剑,尤其以骆致清咬得最死,并且宣称要为大师兄护法,并邀请陆西星同往观战。只有余致川隐隐约约提了一句,说是听小师弟言道,似乎想据此为楼观派劳苦功高的俗家知客全道士纳一个小妾。
  得了这个回复,陆西星觉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索性直接询问当事人魏致真和比较靠谱的赵然。
  魏致真的回复不多,只有一句话:“给他们点教训。”
  赵然的回复看上去和魏致真类似,也显得比较靠谱一些:“近来常受宵小之辈觊觎,大师兄试剑斗法,一为警诫窥伺之徒,二为打出楼观声威。”
  陆西星点了点头,暗自揣测,莫非是这几位炼师惹恼了楼观,亦或是崇德馆、龙虎山、游龙馆、顾氏山庄对大君山洞天有想法?
  上旬期刊发出之后,《君山笔记》编辑部又一头扎进中旬的下一期发行事务中。赵然坐镇编辑部,陆续接到了各方发来的反馈。
  本期笔记的发行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多数的反馈都是吃瓜修士们的积极围观之意。
  “哎呀呀,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战啊!以一对四,大法师挑战四大炼师,实在是太燃了,日子定了没有?我要去看!”
  “请问这是真的么?不会是《商周列国全传》那样编出来的故事吧?”
  “何时开始?魏大师兄是一座座山门上去踢馆,还是约到大君山斗法?是车轮战还是群殴?求详情!”
  “这条回复没有别的意思,五两银子已让贫穷的我难见明日的灵丹,但我还是忍不住飞符表态,支持越境斗法!支持以一打四!支持弱者!支持楼观!支持魏大师兄!”
第九十三章
浙江发行点
  除了大量不明真相群众之外,世上总有很多喜欢刨根究底者,修行界也不例外。
  “编辑大大,大师兄为什么要挑战他们四个?有没有内幕可以透露?希望在下一期《君山笔记》中能够解惑。”
  “听说这四家宗派觊觎大君山洞天,是否为真?如果真是这样,请编辑大大向大师兄转告,我们骡河散修已经做好准备,大师兄一声召唤,我们不远千里也要赶去守卫大君山洞天。附骡河散修志愿者名单(共计二十七位)……”
  “看文章这四大炼师好厉害,大师兄干不干得过?到底出了什么事,请编辑转告大师兄,需不需要小道帮忙化解?小道就在思南府旁,是铜仁府梅鹤馆修士,与景云安长老的亲侄的妻妹的外甥的三姑爷为至交,可代为传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