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874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按需付费
  赵然的回复在于长老预料之中,他原本也没抱成功的奢想,不过释放迷雾加试探而已,当然,万一对方脑子出了问题,就此同意了当然最好,那周真人和关圣阁面前就容易交待了,而且大笔银子岂不是省了?
  只是如今看来,很显然对方脑子没有进水。话说这句话如今很火啊,于长老如是想。
  试探失败,于长老不抱幻想了:“此战当如何化解?”
  赵然回复:“景云逸大炼师亲至宗圣馆负荆请罪,解释构陷我老师的原因,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全力协助追查景致武一案,此案必须给出交待;不再试图干扰景致摩一案的审办;将水娘交由宗圣馆处置;对宗圣馆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另行商议。”
  于长老一看这条件,顿时头皮有些发麻,同时也很是恼怒。
  这几项条件,他一项都答应不了,尤其是第一项,让景云逸去宗圣馆负荆请罪?这比景云安被当众打脸还要更加难以接受,如何能够答应?
  而且这样的化解,是宗圣馆和崇德馆两家宗门的全方位和解,或者说是崇德馆向宗圣馆全方位认栽,与他所说的化解是两个概念。
  他要的只是化解这一战的尴尬,仅此而已!
  恼怒之余,于长老也在暗自揣测,景云逸到底对江腾鹤做了什么,竟然以“构陷”一词来形容?不过此事看来必是与水娘有关了,只是不知道内中详情究竟如何。
  这样的条件,他自是不会告知诸位长老,连他这一关都过不去,何况其余人等?不过他打理庶务多年,也非意气用事的人,并不会就此堵上谈判的大门。
  “能否就事论事?如今说的是魏道长来我崇德馆试剑斗法一事的化解办法,怎么牵扯那么多出来?赵小道,你提的这些条件,你自己也明白,我是不可能答应的。”
  “那你想怎么化解?说说你的意思。”
  “明说吧,我们承认魏道长的日月黄华剑很厉害,云安师兄应付起来恐怕不易,因此我们希望得到一个体面的结果,当然也包括一个体面的过程。为此我崇德馆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目的是想多切磋几招,让试剑斗法的过程更长一些,如此也好令双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悟,得到更多的收获。”
  赵然顿时笑了,看了看清羽宝翅上的青衣、骆致清、蓉娘,这件事情还真不方便让他们知晓,想了想,将魏致真拉到自己这边,取出纸笔,两人笔谈。
  骆致清依旧不关心、不过问,眯着眼睛抱剑温养,青衣在写写画画之余,和蓉娘同时发现了这两人的鬼鬼祟祟,她看了看蓉娘,蓉娘领会,一边操控清羽宝翅一边开口问:“赵,你在干嘛?”
  赵然瞪了她一眼:“赵什么赵?师兄不会叫吗?”
  蓉娘露了个笑脸:“那么叫太生分了,不亲切。你在写什么呢?”
  赵然懒得跟她废话,一句“商议楼观的三年发展计划”把她打发了。
  如果只是赵然自己,蓉娘肯定凑上去看,但有魏致真在,她没那么放肆,只好撇了撇嘴,翻着白眼以示不信。
  赵然才管她信不信呢,在纸上写道:“对方怕了,要一场体面的斗法,我估计着应当是不想重蹈顾南安或者水云珊任意一人的覆辙。”
  魏致真明白了,不想认输又想体面,这世上有那么好的事吗?
  有!就看你怎么开价了!
  “贞节牌坊不是那么好立的,问问他们条件。”
  大师兄这句话很伤人,赵然自是不会原话转述,转述过去就什么都别谈了。改了说法之后一张飞符过去,很快就收到了于长老的回复。
  “十剑以上!”
  魏致真想了想,写道:“一剑一剑算银子,一剑一万,出多少银子,砍多少剑。”
  这个法子实在是太坏了,这等于是让景云安花钱找罪受,而且还颇为讽刺——想挨揍吗?那就掏银子吧!一笔银子我只砍你一剑,想让我多砍你几剑,那得看你能出多少银子!
  赵然很是佩服大师兄的想法,于是商量:“一万两一剑?会不会太贵了点?要不五千两?哎,对了,话说大师兄你怎么熟门熟路的啊?”
  大师兄微微一笑:“这些事情,我门清!想当年……算了不说那么多……五千就五千吧,多了怕他们也付不起。”
  于是赵然回复于长老:“一万两银子一剑,需要我大师兄砍景炼师几剑,你们自己定。”
  过了半晌,于长老还价:“五千两一剑,至少砍十剑,十剑之后,我家云安师兄能顶多少剑,就砍多少剑,但价格降为一千两,我们崇德馆可以预付五万两。”
  赵然和魏致真琢磨着于长老的条款,想了一会儿便搞明白了。对方是想用五万两银子买一个十剑不败的保证,至于之后的每剑一千两,则反应了对方还抱有碰运气争胜的想法。
  如果景云安在头十剑中感觉有希望取胜,之后肯定会全力相争,如果觉得没什么希望,楼观也很难挣到之后的这笔银子——他可以立即认输。
  赵然道:“五千两一剑可以,但十剑之后不能降价,依旧是五千两,同时预付十万两。”
  这是增加对方的取胜成本,你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取胜,但每一招都是五千两,你不心疼的话尽管放马过来。
  之后,于长老和赵然又在预付金上扯了半天皮,因为赵然占据了谈判的主动地位,所以于长老不得不答应了十万两预付款的条件。
  当夜,于长老连续用了多张飞符,向赵然预交了八万五千两银票,这些银票都是面值五十两、百两的大额银票,足足上千张,很是忙活了不少时辰。
  剩下的一万五千两,将在赵然等人抵达武陵源后,以符箓、灵材等实物充抵。
  以崇德馆之能,也就只能拿出这么些周转银子出来,连同上回买顺序的那一万两,赵然一个月便将崇德馆账房里的银票全部搬空了。剩下的几个月内,崇德馆只能依靠库房中的实物金银过日子,直到年中思南府的供奉银子交上来。
  青衣和蓉娘见赵然头上不停的白光萦绕,都感到很诧异,有一张飞符赵然没有收拾利索,洒落了几张银票出来,被蓉娘一把抢了过去,当即追问:“老实交代!谁在给你送银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
套餐
  蓉娘的一连串发问,赵然自是不会搭理,挥了挥手:“行了,这几百两给你拿去买首饰脂粉吧……好生驾驭清羽宝翅,不要分心,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多嘴。”
  扭过头来,又见大师兄魏致真在纸上刷刷写了几笔:“丹符。”
  赵然秒懂,立马飞符于长老:“套餐要不要?”
  于长老有点懵圈:“套餐何意?”
  赵然解释:“日月黄华剑之外,大师兄可以额外配售丹符之术,这也是我楼观绝学,于长老你想,大师兄出手的时候,左手日月黄华剑,右手楼观丹符,组合套餐一起打向景炼师,这得多么的波澜壮阔、多么的气势恢宏!烂柯山游龙馆那一战与此相比,不过渣渣而已!足以尽显景炼师的耐揍和抗打,到时候传出去,水云珊连给景炼师提鞋都不配,怎么样,考虑考虑?很便宜的……”
  于长老收到飞符后,眼皮狂跳,一瞬间又有那么些心动的赶脚,但随后被“很便宜”这三个字劝退了——从赵然口中说出来的这句话,无论如何当不得真!
  赵然只能对比表示遗憾,为景炼师不能领教楼观丹符而替对方惋惜。
  魏致真得了这个结果,同样遗憾不已,他写道:“自从神识寄托大音希声符后,这件本命符箓,我一直没机会试用,此为憾事。”
  凭空为宗圣馆白赚十万两,赵然很是欢喜,但欢喜之余,他也有点担心。
  这十万两可不好赚,斗法之时,不是说想让几招就能让几招,想在第几招击败对手,就在第几招击败对手,这需要极其强大的心性和细致入微的掌控力。因为开始之时存心忍让而导致失了先手,最终反而落败的,此类战例数都数不过来。
  不过见大师兄信心满满,赵然便也只能鼓起同样的信心——钱都收了,没理由退回去吧?
  三月二十二日深夜,武陵源,崇德馆山门之前。
  忙碌到子时的于长老望着眼前的布置,抹了抹额上的汗水,稍稍松了口气。他是炼师境高修,想要出汗不容易,这些汗水都是急的。
  经历了浙江灵山和烂柯山的两战之后,楼观大师兄魏致真的名号,才算真正走入了道门高修的视野之中。
  在灵山和烂柯山,观战的修士虽然不少,但基本上都以低阶修士为主,中阶修士较少,至于炼师境以上,则是凤毛麟角。在宗门方面,散修世家占据大半,正宗道门馆阁仅为少许。
  而在武陵源,这一次的试剑斗法则大为不同。
  全省十个州府的其余九府道馆,各自派出炼师境以上级别的长老前来观战。
  执掌贵州的关圣阁,则派出了护法伍云韶为首的观战团,说是观战,其实是秉周真人意志前来督战。
  周边各省,不约而同都派出了阁中护法,四川以青城山玉皇阁护法元阳彬为首,云南是龙泉山龙泉阁李护法带队,广东是罗浮山冲虚阁张护法为首,广西则为都峤山宝元阁华护法,福建是鹤林阁护法彭云寿为代表,江西、湖广也都来了不少馆阁高修。
  武陵源前总计有十余位大炼师、近五十位炼师,还有,大法师、法师两百余位,黄冠修士不计其数,真正是玄门正宗成为了观战主流。
  这些玄门正宗自是不会如散修的宗门和世家那般没规矩,都提前将观战名单告知了崇德馆。只是这些名单都如同约好一般,大部分都在当天午后才飞符传到,着实令崇德馆好一阵鸡飞狗跳。游龙馆长老堂的诸位长老齐齐现身,几乎没有一个得闲的,全都背负着沉甸甸的接待压力。
  那么多高修齐至武陵源,这是景大真人飞升之后,崇德馆六十多年来的头一次,大家一时间不知该当如何接待才好。
  后来有人想起嘉靖二十二年夏,张大真人于武当飞升时的大仪典,连忙找出当年领取的那份观礼手册,于是照猫画虎,同样折腾了份观战手册。
  前来观战的高道如此之多,崇德馆便干脆在武陵源前搭建了一座高台,周围布满了桌椅。按照观战手册的顺序,逐一在其上摆设桌签。
  这一通忙活下来,虽然依旧有些乱糟糟不甚完美,但却已经比什么都不准备强得太多,将这场斗法衬托得很是庄严肃穆。
  眼见就要收尾了,有弟子跑过来禀告于长老,《观战手册》终于最后敲定,是否动员全馆修士连夜抄写。
  《观战手册》的发放数目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是人手一册,其二是按照宗门发放。
  经过测算,人手一册的话,单是馆阁修士就要来四百多位,如果加上暂时无法计算的散修,妥妥超过两千!
  崇德馆修士加俗道也才一百余人,动员山下于、景两家老宅的俗世家眷也来不及了,一百余人平摊下来,需要每人抄写二十份。
  可是现在再去找雕版刻印的师傅,又完全来不及,这该如何是好?
  所以剩下的选择,就是按照宗门发放。计算下来,只发道门馆阁的话,也就几十份,多预备一些,差不多百份就够了。
  “让大伙儿都来抄!”于长老咬了咬牙。
  那弟子犹豫了一下,禀告道:“弟子听说《君山笔记》每期发行数千份,都是用一种新的法器复刻而成,不需要重新雕版,只需有那么一份原文,放入法器之中,加入聚灵符后,便可源源不断复刻出来。”
  于长老摇头:“找谁都可以,怎么能去找宗圣馆呢?让大家辛苦一下,抄吧。”
  那弟子是掌管银钱的,他苦着脸道:“原本我等是打算将《观战手册》按人手一册发卖,我打听过,很多散修界的道友对这份手册很感兴趣,如此一来,多少也能收回些银两。于长老,银库里穷得可以跑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