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874

  朱七姑刚才不知藏在哪里,此刻却出现在赵然身后,感叹道:“不过是一套下品最初阶的法器,居然也有如此威力,小弟,你于阵法一道上前景不小。”
  赵然头一回独自“施法”,就成功干掉了一条大蟒,内心当然欣喜,于是美滋滋的过去“捡装备”,却被朱七姑一头冷水浇了上来:“这蛇普通得紧,身上没什么好物件,也就是晚饭有了着落罢了,你也别抱什么希望,顶多取了蛇胆,回去可以泡酒喝。”
  有了头一次斩获,赵然兴奋莫名,跃跃欲试就要继续“狩猎”,朱七姑当然没有意见,指点了周围几处有恶兽蛇虫之地,任赵然施为。
  赵然连续转移战场,根据不同的气机流转特点布设不同的阵法,于是当晚朱七姑很是饱了一番口服,不仅吃了炖蛇汤、烤野猪、烤狼肉等野味,饭后甚至还有蜂蜜当甜点,吃得相当滋爽。
  随后几天,朱七姑带着赵然往大沼泽内继续深入,途中也遇到过几次妖物,但有朱七姑在,这些刚刚因为各种机缘入了修行的妖物们可倒了大霉,成了赵然练习阵法的最好对象。赵然才不管它们有无“残害生灵”,这大沼泽中也没必要去讲理不是?
  在朱七姑的指点下和护持下,赵然以阵法临敌的本事有了极大的增长,经验愈发丰富。他布下的阵法越来越巧妙,与周边天时地利融合得更加自然,有时候连朱七姑都忍不住赞叹连连。
  朱七姑见赵然的布阵之道纯熟了,便要求赵然加快布阵的速度,让他反复练习,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法阵布设完毕。按照朱七姑的话来说,傻呵呵的预设布阵是没有什么前途的,真正的阵法大家,可以做到不经意间布下天罗地网,于无声处掀起重重杀机。
  想要做到快速布设法阵,首要在于两点。
  一是对于天地气机的运转必须做到“一目了然”的地步,赵然可入凝神以开天眼,最根本的条件已经具备,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问题。
  第二是要求将法器快速布设到位,除了快以外,更重要的是精准,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法器的布设稍微偏上分毫,都会直接影响到法阵的运转效果。对于修士而言,这一点不是什么大问题,稍加练习即可,但对于赵然来说,这却是一个大问题,他的身体反应明显滞后于想法,也就是手不应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他开了根骨,能够修习道法,自然就能逐渐达到手能应心的地步。
  至于现在,朱七姑给出的解决之道就是,传授了赵然一套武林中几乎可以说是俗到大街上的暗器功夫——十二金钱镖。而且朱七姑将之作了大幅度删减,只教导赵然怎么手眼配合,怎么抖腕,怎么甩镖,全是技巧上的东西,至于与之相匹配的内力心法一概略过。一切只求准度,不求威力——修行界还真没有见过用阵盘法器去砸人的。
  赵然日以继夜练习了几天后,精准度果然有了极大地提高,六七丈范围内,抖手甩出去的阵盘法器基本都能到位,虽说仍然无法做到完全精准,但从法阵启动后的效果来看,也能发挥出差不多正常情况下的三到五成威力了。
  如此,朱七姑又带着赵然继续在大沼泽内游荡,开始“铲除妖魔”。当然,在“铲除妖魔”之前,还是首先找些凶兽毒虫来热热身。于是野猪、豺狼、蛇蟒、毒蜂、毒蛛这些大沼泽内最常见的猎物再次遭到血洗,小部分祭了赵然和朱七姑的脏腑,大部分烤熟后的残肢被抛撒得到处都是,反而引来了更多的猎物。
  连续苦练六七日,朱七姑见赵然已能应付自如,于是将难度提了一层,开始让他捕杀妖物,而且严格限定了他布设阵法的范围——不得超过身周三丈之外,再远就容易手忙脚乱产生意外了。
  这么苦练阵法,对于没有法力傍身的赵然来说,实在是太过辛苦了一些,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服用丹药恢复精神,否则第二天绝对爬不起来。他珍藏的两枚养心丸早在头两天便消耗干净,索幸这种对于大卓、小卓师叔来说也比较珍贵的丹药,在朱七姑这里简直跟糖豆似的不值钱,赵然吃完一瓶,朱七姑就扔给他下一瓶,好似她那袖子里藏着无穷无尽的药瓶一般。
  这些天里,赵然的收获相当大,不仅仅在于布阵的时间愈来愈短、施法的技巧愈来愈娴熟,同时他背上的竹箱子里也顺道攒了不少好物件。包括一只鬼蝎子的躯壳、一条七步金花蛇的尸体、两只野猪精的獠牙等等。
  赵然跟着朱七姑在大沼泽的边缘绕了个大圈,逐渐绕到了西北角的若尔盖大雪山下,这里一边是皑皑雪峰,一边是郁郁林谷,身处其间,不觉心情舒畅。
  这日清晨,赵然正和一头成了精怪的蛤蟆相斗,他斗法的水准日益增高,不旋踵间便将蛤蟆困在阵中,借用溪水里的鹅卵石将蛤蟆灭杀。用空出来的丹药瓶收取了少许蛤蟆毒囊中的毒液后,赵然返身去见朱七姑。
  朱七姑随意指点了赵然斗法时暴露出来的不足之处,忽道:“今日便到这里罢,我带你离开大沼泽。”
  赵然正感自己的阵法运用渐入佳境,怎么舍得离开,因问:“姐,你有事请要处理?”
  朱七姑道:“不错,适才收到道门发来的剑书传讯,已寻到了正主的踪迹,就在雪山北边,我须得赶过去处理,这也是我来大沼泽的原因。所以必须将你送出去,你且先在大沼泽外等候,待我处理完毕,自会与你会合。”
  “我帮不上忙?”
  “差得远了,一个照面就得死,我怎么敢带你过去?”
  “那,要不我就留在这里?姐你完事后回来找我便是,我还想多练练。”
  “此处随未深入大沼泽之内,但仍是危险之极……我不担心凶兽毒虫,也不怕山精野怪伤了你,这一带的妖物都不怎么厉害……我担心你遇到佛门妖僧,或者心怀邪念的散修,到时候怕应付不来。”
  “不会那么倒霉吧,半个多月了,还没见到一个,你一走我就能碰上?”
  “哼,若不是我带你专走人迹罕至之处,怎么可能遇不上?”
  “既然此处人迹罕至,那我答应你,决不离开就是,我就在这里练习阵法,多杀些凶兽精怪——我感觉在布设的速度上又要有所突破了,这时候离开了,想要找回那种感觉就难了。再说了,到了外面我就一定安全吗?恐怕不见得吧。”赵然真舍不得走,他说的是实话。
  朱七姑没有太多时间耽搁,迟疑片刻,觉得赵然所言有理,便道:“那你答应我,不要擅离此处,我很快就能回来。”
  朱七姑匆匆向这大雪山方向而去,赵然目送她离开后,又全神贯注地开始寻找猎物。找了半个时辰,他才发现一处不知什么动物遗下的粪便,他蹲下去仔细检查了一番,这堆粪便里有明显的血肉残渣,说明这是一头凶兽,甚至是某种妖物,正在赵然的猎捕目标之内。
  于是赵然连忙起身,准备顺着些许痕迹追将上去。当他抬起头来时,却整个人都呆住了——一个相貌俊俏的和尚正从左前方的一块岩石后面站起身来,两根手指捏着一条奋力挣扎的大蜈蚣。和尚微微偏过头,几乎同时看见了赵然,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盯着赵然一动不动。
第十九章
秃驴和牛鼻子
  赵然与和尚就这么站在渐渐升高的日头下,隔着三五丈远近相互对望,两个人都没有任何表示,就如同两根没有生命的木桩。作为一个没有根骨不具丝毫法力的道士,赵然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自己的法阵,但他不敢轻举妄动,他生怕自己随意的一个小动作,就会引起对方的攻击。而在没有布设完法阵之前,只要对面这个和尚出手,自己恐怕就得葬身于此了。
  冷静,再冷静,赵然不停在心里重复着这个词,强迫自己镇定,他面上保持微笑,后背的道袍却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和尚忽然将手指上捏着的蜈蚣撒开,任这虫子钻入石下的缝隙中,然后两只手慢慢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贫僧见过道长。”
  赵然缓缓稽首行礼:“无量天尊,贫道见过和尚。”稽首弯腰时向前斜踏了一步,宽大的袖袍遮蔽在前,玉印悄然滑落于地。仓促间选择的这处阵眼当然不是最佳首选,但眼前的情形下,能布设下去便已是上上大吉了。
  和尚微笑道:“此处风景绝佳,今日又天公作美,实是难得的赏游之机,道长也是来游山玩水的么?如此,倒与贫僧相同。”
  这是告诉我,不想和我斗法吗?难道他看不出来,我没有根骨,身上不具法力吗?
  一边胡乱猜测,赵然一边笑道:“正是,你看这远山如黛……”左手指向远方的大雪山,顺势掷出木尺,“再看这天色如碧……”右手抛出金剑,嘴上继续胡扯:“正是赏玩的好时机,只可惜没有带酒……”双手一摊,朱砂和水珠链子也飞了出去,“无法尽兴啊。”
  甭管一会儿动不动手,先把法阵布下再说。
  和尚笑道:“说得正是,可惜无酒……哈哈……对了,道长,你刚才似乎掉了物件在地上,要不我帮道长捡回来?”
  赵然也打了个哈哈,道:“无妨无妨,贫道一不留神掉落了物件,倒让大和尚见笑了。物件又跑不了,待会儿再捡也不算迟。”
  和尚闻言,也陪着干笑了片刻,忽然脸露苦色道:“不瞒道长,小僧实为家师而来,”指了指地,道:“小僧随家师前来寻药,这金翅大蜈正是上好的药引,刚才已经捉到,可惜没有拿住,被它跑了。一会儿家师来了,还不知怎么责罚。”
  赵然先是一惊,随即忍不住笑了,这回是真心实意的笑。
  如果这和尚的师父真在左近,他会告诉自己吗?显然不会,因此这和尚明显就是在恐吓自己,而且干的还是赵然以前经常干的事情——扯虎皮做大旗。自己一个无根骨无修为的俗道,需要恐吓吗,当然不需要,这说明什么,说明对面这和尚看不清自己的底细,同样不敢向自己出手。
  赵然曾经就这个问题求教过朱七姑,朱七姑向他描述了修行界如何判断对手实力的一些大概方式。
  按照朱七姑的意思,道门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修行中人,只需看其根骨和资质即可,佛门对此同样有一个对应的说法,也即悟性——实际上差不多是一回事。当然其中也有少许区别,比如道门对根骨和资质的要求比较高,佛门对于悟性的要求则低一些。对于普通人来说,修佛的门槛比修道要低很多。
  要想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根骨和资质,或者说有没有悟性,要求具备内视的本领,可察知自我体内的一切变化,亦可看出他人体内常态。
  于道家而言,相当于完成练精化气这一步骤,也即进入三品境,道门称为黄冠;于佛家而言,相当于开第一界眼识界,成就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和思维智,堪堪进入第二界耳识界,开始修行生灭随观智和坏灭随观智,佛门尊称沙弥僧。
  但是朱七姑强调,这种判断是否准确,还要看修士的修为境界,境界越高,判断就越准确。
  而在修士与修士之间,想要判断对方的修为境界就没那么容易了,除非你的对手境界和你相差较大,否则很难做出清晰的判定。就算大致判断出了对方修为境界的层次,也不能依靠这种判定来施法,因为境界高低虽说是衡量斗法实力的基础,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对手的实力。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比如修炼的功法是否相克,比如双方持有法器的威力大小,再比如斗法的技巧和经验、斗法时身体的状况等等非实力因素,甚至运气的好坏也非常重要。
  因此,赵然很快就对面前这个和尚的实力做出了初步判断:既然对方看不透自己,说明顶多是一个开了眼识界的和尚,绝对达不到耳识界。
  赵然自己一点道法也无,但缘于朱七姑半个多月来悉心的指点,他的阵法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熟练的地步。布阵法器虽为下品,但他对于阵法的理解一开始就处在极高的层次上。而这些天杀了不少山精妖怪,也说明他已经初步具备了和人斗法的能力。
  赵然有一定临敌对阵的经验和技巧,但这种经验和技巧是否可以保证他在和眼前的和尚斗法时获胜呢?对此,赵然不敢确定。不过,这不妨碍他生出跃跃欲试的念头,头一次和人做生死斗,就能遇到一个修为应当较低、而且似乎有些惧战的和尚,这难道不是上天送给自己刷经验值的最好机会么?
  毫无营养的废话又持续了片刻,话题越说越大,开始涉及天下大势。和尚说,自己其实刚入佛门,对于佛道之间的争执,以及明夏正在发生的大战,一点兴趣也无。他认为修行之人就该专注于自身,不应当分心顾及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事。
  赵然对此完全赞同,他以强烈的语气对佛道之间的分歧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对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示深深的遗憾。他认为一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修行的道路是无限的,应当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修行之中,去求取长生或者免于轮回,这才是修士应该走的正道。
  两人越说越投机,甚至相互交流了一些修行上的心得和体验,竟有一种恨不能早日相逢的感觉。若非佛道毕竟有别,说不定当场就要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了。
  但人生终有离别,和尚不得不走了,他说要赶去见师父,否则师父找过来后,恐怕会产生误会,因此生出事端反倒不美。
  赵然则惋惜不已,满腔地怅然若失。
  临别之际,赵然取出竹箱中的纸笔,与和尚相互留了名帖,以便日后登门拜会。
  和尚双手合十:“诸道兄,少则三五月,迟则半年一载,小僧必往华云馆求见道兄。”
  赵然稽首回礼:“觉远师兄,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日能再相见,最多一载,师兄若不来华云馆,我必去大雷光寺寻访师兄。”
  “诸道兄珍重。”
  “觉远师兄珍重。”
  觉远后退两步,转身……
  一道黄光自觉远脖颈中飞出,在空中一绕,直奔赵然后脑勺击去,却是只碗大的木鱼。
  几乎同时,赵然腹腔中鼓出法阵咒言:“三界之内,唯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急急如律令——”法阵瞬间启动,玉印在赵然头顶结起一道金光,挡住敲击而下的木鱼,同时法阵中生出肉眼可见的漩涡乱流,向着觉远裹去。
  木鱼被玉印挡住,在空中一顿,木槌连续敲击鱼口,发出“空空空”的响声,这声音竟有扰乱心神之效,赵然只觉心跳越来越快,几乎就要破出胸腔。他勉力聚起精神,操控手中的罗盘,牵引气机,三寸金剑倏然疾射,掠过觉远的光头。
  一个口吐鲜血,一个头破血流,赵然闷哼一声,觉远则惨叫呼痛,二人交手一合,竟是难分轩轾。
  赵然再看时,觉远已经遁入林中不见,只留下一句斥骂:“姓诸的牛鼻子,你且等着,佛爷与你没完!”
  赵然哈哈一笑:“秃驴觉远,道爷就在此处等着你,有本事便过来受死!”
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
  赵然当然不会傻乎乎留在原地等候,觉远一走,他立马将法器收起,背上自家那个小竹箱迅速转进了。他随朱七姑在这附近出没了三天,已经对周边里许方圆内的情形相当熟悉,当下便找到一处隐秘的山洞中歇息。
  这处山洞的洞口开在一道崖隙之内,外面很难找到,就算知晓这道崖隙内有山洞,要想进去也只能侧着身子往里挤。赵然进去后便在洞口处布设了一道很阴险的法阵以为防御,所以应当算是很安全的庇护所。
  进入山洞,赵然赶紧服了一粒养心丸,然后依照朱七姑传授的一套功法静坐养神。这套功法在修行上没有什么大用,却独具养精蓄锐的妙用,而且简单易学,只需冥想几幅内息观图即可。比如赵然现在冥想的就是一个牧童骑牛吹笛,在云雾缭绕之间缓缓穿行的图象。
  这套功法只有三副内息观图,虽然简单,却非常人可学,因为用于冥想的内息观图需要由师父点化进识海之中,有了师父领路,普通凡人也能观想,没有师父的点化,就算修士也观想不了,总而言之一句话,自己凭空瞎想是万万不行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