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874

  赵然不好说什么了,静听下文。
  “……哪里想到,不久之后,竟是天人永隔。我得讯之后,心如刀绞,丁忧回乡,于家父坟头祭拜之时,听母亲说,害死他的,就是叶云轩!”
  赵然顿时怔住了:“叶云轩?”
  “正是。”杨慎起身,向赵然行大礼拜谢:“下官打听过,叶贼之案,方丈出力甚多,故此特来拜谢。”
  赵然忙道:“叶云轩贪弊,是他咎由自取,贫道所为不过参与办案,杨学士何必谢我?要谢当谢云楼监院……”
  杨慎道:“方丈何必过谦?玄元观赵监院那边,我已经专程去拜谢过了,但方丈于此案中出了大力,也是杨某恩人。下官听赵监院说,案子中的许多关节处,都是方丈的手尾……”
  原来如此,没想到竟是赵云楼把自己“交代”了出来。以赵云楼的性子,如果杨慎是怀着恶意逼问幕后之人,赵云楼或许理都不会理他,但如果涉及恩情,恐怕就会实话实说了,故此也只得苦笑。
  将杨慎搀扶起来后,赵然好奇道:“叶云轩是如何害死杨大人的?既然你家那么确定,为何当时没有追查下去?”
  杨慎咬牙道:“怎么没有追查?但追查不下去啊!”
  “怎么说?”
  “叶云轩在南直隶为道门监院时,与家父相识,家父被免还乡之后也曾与他多有书信来往。嘉靖十二年,家父正准备出门游历名山大川,却不想白马山为西夏所破,因忧心战局艰难而无心出门。适逢叶云轩调任都府景寿宫出任监院,于是来家中探望,闲住几日后便离去了,自那之后,家父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三月之后便暴毙而亡。家母那时还未疑心于他,叶老贼来吊唁时提出为家父守灵一夜,让家母回去歇息,但家母哪里睡得着?返回去时,这老贼竟然把灵柩打开,也不知在灵柩里翻检些什么。家母斥责于他,他却狡言诡辩,于是被家母逐出灵房……”
  听到这里,赵然顿时呼吸一滞……
第四十八章
一甲子
  杨慎继续道:“家父入殓后,过不几日,墓室竟然被人打开过!家母说,定是叶云轩那老贼所为!后来仔细回想,家父死得如此蹊跷,必是那老贼之前来探访之时动了手脚!我赶回去后,请了都府的老仵作开棺验尸,发现家父腹部被人剖开了!这老贼,定然也不知当日给家父下了什么毒,之后又怕事情败露,忙着消除罪证!”
  说到这里,杨慎眼圈通红:“我去告官,但都府的府尹是聂左臣,此獠与叶云轩狼狈为奸,说我家乃是诬告……我一个丁忧在家的翰林院修撰,哪里是他们对手,向京中求援,也都无人出头……也不能怪别人不肯出手,实在是苦无实证……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求线索,却始终无法找到,母亲去世时,叮嘱我不要忘了此仇,虽说没有实证,但我知道凶手定然是叶贼无疑!去年听闻老贼畏罪自杀,我向掌院学士请假回乡,在家父家母坟前祭告……”
  赵然叹道:“虽然晚了一些,可终究算是大仇已雪了。”从杨慎的话里,他已经听明白了来龙去脉,也同样确信,杨廷和必是死于叶云轩之手。以叶云轩的交游手面,想要搞到一些能够于无形间弄死杨廷和的物事,肯定不是什么难事。
  杨慎点了点头,续道:“后来去玄元观拜谢赵监院,他说这番大恩他是当不起的,如果要谢,就让我去拜谢方丈。可我去了天鹤宫,方丈却不在,听白监院说是方丈请了休沐,找不到方丈,我的休假又尽,只得回京。好在方丈终于来了京城,终于有缘当面拜谢了。”
  直到杨慎走后许久,赵然还独自坐在景阳楼的平台上,望着黑暗天空中璀璨的星河,一个人静静的沉思。
  从杨慎今日的谈话中,他已经差不多能推测出来,前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也是入了修行的,否则不会越活“身子骨越发硬朗”,而自己这半年多以来的苦苦思索也算是有了答案,叶云轩气海中那根青索,很有可能就是来自杨廷和。
  一想到叶云轩盗墓掘尸,再想起自己青屏山和青城山的两次“摸尸”,赵然忽然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将这些有点惊悚的画面强行从脑海中驱散,接下来,他心里又有了更多的疑惑和不解。
  自己当日从赵德义子身上摸来的绿索,是从何处而来?杨廷和的青索又从何处而来?
  自己得了绿索,耗时十六年修出金丹,如今更是准备踏入丹生神识的大法师境,那为何叶云轩也同样拥有青索十六年,却仅仅只是道士境?
  绿索修的是功德,那么青索修的又是什么?这世上还有没有别的细索?黄索?赤索?如果还有,这些细索又在谁的手上?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自己遇见了修行青索的叶云轩,当即生出强烈的占有欲,并因之而冒险出手,那别人若是也修行细索,是否在和自己法力相会的时候,也能感知到绿索的存在,并因此而向自己出手?如果对方修为比自己高出一大截,比如炼师乃至大炼师以上,自己是不是就到了被别人“摸尸”的时候了?
  想到这个问题,他当即浑身冷汗,几乎将身上的道袍都浸湿了。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念头猛然生发出来,赵然决定算上一卦,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哪怕是模糊的线索也好,让自己明白还有谁可能拥有相同的物件。
  于是起卦,将所有能够带入的参数全部输入,指望尽量能够精准一些……
  卦象将成,一道明悟涌上心头——折寿一甲子!
  赵然顿时惊呆了!
  一甲子六十年,赵然现在三十五岁,折寿之后相当于九十五岁。他能活几年?怕是结果出来的时候,估计就差不多要交代后事了。
  细索究竟是什么东西?自己不过是想要知道有谁拥有细索,居然就会折寿那么多?如果是将卦象指向细索的来源,这会折寿多少?赵然想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有些手抖。
  经过小心翼翼、一再确认后,赵然战战兢兢的取消了卦象,这才颓然靠在了椅背上。
  念头急转之间,连忙将灵力金丹和功德力金丹的具现顺序调转过来,将第一使用和具现的金丹改为灵力金丹,这才稍微感觉安稳了一些。
  自己这些年还是太高调了一些,浑然忘了刚刚获得绿索那几年的小心谨慎,原来当时害怕的被人察知后开膛破肚切片研究,居然是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看来今后还要多加注意才好。
  最关键的是,要继续提升实力啊,自己在修行上每迈出一步,斗法实力上每增加一点,被人摸尸的几率就要减少一分,等到自己成为合道大修士的那天,才算是彻底无忧。
  他再次审视自己的修炼进度,由于去年抗旱之功,功德力金丹已经打磨到了极致,隐隐随着自己气海的震颤而震颤,可以确认已磨砺为本命金丹,金丹中正在凝聚一丝奇妙的感应,按照大师兄魏致真的说法,这是丹生神识的前兆,用不了多少时间,神识就会最终形成了。
  根据水石丹法,此刻不能再行修炼催动,反而应该压制住金丹的继续进化,否则神识一生,水石丹法就白瞎了。此刻的修行,应当是用修行成功的水石丹法来引导神识的产生,由此才能令神识具备二元性,也才能寄托出本命符箓和本命金丹。
  因此,现在的关键就是水石丹法的修行。
  图卷上的清泉和怪石之间的转换越来越快,相互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或许连弹指都无法描述了,如果单纯以肉眼观察,两者几乎就在同一幅图上,清泉正从石上流过。
  但赵然是修炼者,他肯定不能自欺欺人,在他的修行感知中,清泉图和怪石图是截然不同的两幅图卷,并不在同一位面,乃属假同一而非真同一。等赵然什么真正将两幅图卷炼成一幅,水石丹法才算初步完成。
  在赵然的感知中,已经只差最后一步了!
第四十九章
震惊
  讲法堂的功课正在有序进行,不知不觉间,十来天便过去了。这些功课对赵然来说早已驾轻就熟,不过多学总是有好处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对于已经彻底掌握的,则半闭着眼睑修习水石丹法。
  好在进修班上没有课堂点名回答问题的习惯,否则赵然还真不敢这么放肆——道录司的正印静慧和副印黎大隐非常勤快,几乎每一次授课都会轮流过来听课兼督察,执纪也很是严格,记上三次小过转一次大过,无论小过还是大过,都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关键惩罚的还不是私人,而是所属宗派馆阁,当真是令人无奈得很。
  到了七月十二日的时候,赵然接到了许云璈的飞符,让他去城外别邺相见。
  许真人的别邺名抱月山庄,位于三山门外的横塘,此地又以莫愁之名而闻于世间。莫愁湖的故事,在赵然听来,更像是一个化形大妖的传说,前半部分类似于白素贞,后半部分则成了消极式抗拒皇权的经典案例。
  因为湖光优美,这里也成了许多高修权贵们建立别邺的所在,包括朱先见、许真人、杜鸿阳、郭弘经等等,都在此处拥有产业,主要还是为了在京城办事的时候方便。
  赵然是来过这里的,路很熟,绕行湖边,不多时便到了。
  赵然听陆西星说,鹤林阁有要事,所以许真人从泰山昭真阁赶回福建本山,中途在京城停驻一日,不单是为了见赵然,也要见其他人,所以赵然抵达的时候,只能暂时在客厅等候。
  对面椅子上坐着一个龙门派的道士,赵然愣了愣,连忙抱拳:“见过卫师兄。”
  这位正是龙门派年轻一代的翘楚,大法师卫朝宗。
  在道门中,如今已经将白云阁卫朝宗、鹤林阁陆西星、玉皇阁东方敬、纯阳阁端木春明、宗圣馆魏致真并称为五大天才法师,称他们是道门炼气化神这一阶段的五位顶尖高手。更有好事者称其为五行修士,也不知怎么就强行给分派了金木水火土。
  当然,这种名头和称谓其实更多是好事者炒作出来的,尤其是有了《君山笔记》之后,其名号渐渐由此成型。
  但赵然认为,这一名头肯定维持不了多久,至少东方敬已经闭关了,眼前的卫朝宗据说也快要开始准备闭关,等这两位出关之时,就将跨入炼神返虚的第三大境界中,到时候又会有谁来补入这“五行”呢?
  有时候赵然也想过,要不要干脆办一个修行榜,搞一搞排名之类,这真的是一件很赚钱的业务,但其中的操作难度不小,他还需要考虑更成熟一些。
  前年春天,在浙江灵山,当时大师兄魏致真试剑三省四炼师,此事闹得天下皆知,当时卫朝宗也来到灵山观战。只不过楼观和龙门派没什么瓜葛,大家只是远远见了一面,并不曾说过一句话,没想到今日却坐在了一间房中,相对饮茶。
  卫朝宗笑着向他拱了拱手:“见过赵师弟,师弟也来京城了?”
  如卫朝宗这样的天才修士,肯定是不会被派到下面十方丛林为方丈的,故此他对京城举办的讲法堂并不清楚,哪怕听说过,也不会放在心上。
  于是赵然便将此事告知了卫朝宗,将北直隶那几位同样来进修的方丈名讳报了报,再随便谈了些鸡鸣观中的趣事,引得卫朝宗大感兴味,两人之间很是聊得欢畅。
  过了半个时辰,内厅出来一名修士,赵然认不清是哪家馆阁的,只是看道袍上的标识,知道是位炼师。这炼师一脸严肃的出门而去,也没搭理坐着的赵然和卫朝宗。
  老管家进来,请卫朝宗入内,赵然抱拳相送,这回很快,两炷香的工夫,卫朝宗就出来了。
  老管家又转出来请赵然,卫朝宗道:“我就不在这里等候赵师弟了,近期还会在南直隶停留些时日,回头上鸡鸣观拜会师弟。”
  许真人坐在书房的椅中,向赵然示意:“致然坐,随意一些。听说你有事情想问我,是讲法堂的事情么?”
  赵然坐下道:“许师伯,也是也不是,讲法堂的举办,我是认同的,但我不明白的是,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年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许真人道:“不仅是你不明白,很多人都不明白,有些事情,连我自己也不明白。之所以没有向你们楼观解释,就是因为连我自己在内,我们很多人都没完全考虑好,不知道下一步该当如何。”
  赵然屏声静气,洗耳恭听。
  “今年正月,真师堂进行了一次议决,对陈善道的一份提议予以确认。今年从南直隶开始,包括浙江、河南,三省的庶政开始逐渐向朝廷归还……”
  赵然顿时张大了嘴,不可思议的望着许真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这是一个令他极为震惊的消息,震惊到大脑几乎一片空白。
  按照许真人的解释,三省庶政彻底归还朝廷的意思,就是在民事的处置上,道门十方丛林各道观、道宫、道院,彻底不干涉官府的具体运行,意味着人事的安排、税赋的征收、政务的措置等等,也全部放手。十方丛林专心于布道,并对官府的不当举措予以监督,但监督也不是随意指手画脚,只能向上反映,由简寂观和朝廷沟通纠正。
  沉默了片刻,许真人又道:“三省十方丛林仅保留对布道事务的管辖,朝廷方面保证,天下信力以每年百分之五的比例上涨,如果哪一年做不到,立即将所有权力归还十方丛林。”
  赵然这下子终于知道,为什么张元吉上台之后,连续烧了四把火,全部指向信力增长这一关键,如果张元吉的四把火全部能够达成预期目的,每年百分之五的信力增长目标,要完成起来并不困难。
  这是在用信力值换取庶政的处置权。
  “三省?这是试行么?”赵然问。
  “应当是吧,你应该也知道,有些人很想试一试另外一条道路能否走得通,所以真师堂通过了决议,同意他们试行。”
  “如此一来,南直隶、浙江和河南的信力值怕是几年内都会吃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