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874

  “那太好了,咱们就说定了!明日晚间,我在秦淮河做东,请赵方丈一起详谈!”
  “嗯,好的……啊?”
  “等定了地方,我立刻知会赵方丈!看球看得手痒,正好上去试试,方丈有意切磋否?……哈哈,没关系,方丈自便,我上场了。”
  黎大隐自忖将对方赚入毂中,笑容满面的登场了,和他对阵的是一位来自浙江的道宫方丈,也是大法师,修为上正是旗鼓相当,打起来才真正有意思。
  赵然看着黎大隐在场上欢呼挥杆,也不禁笑了笑,这个黎大隐,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
  赵然打球的兴趣缺缺,但陆元元的切磋邀请是肯定要给面子的,两人一边打球,一边扯着闲话,赵然试探着旁敲侧击、不露痕迹的问了问陆元元对余致川的观感,情况似乎还不错,于是放下心了,看来二师兄虽是宅男,但还是很有市场的。
  当夜,一轮圆月挂上天空,众修士们围坐在篝火边,一边饮酒,一边吃着赵然精心准备的各色食物,当真是好不热闹。
  第二天继续休沐,赵然回到景阳楼歇息片刻,便收到了黎大隐的飞符——他们昨天交换了飞符联络方式,算是正式建立了联络渠道。
  赵然最近心里不太踏实,颇有些“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虚感,于是先去找九姑娘,想拉上九姑娘一道前往。九姑娘听说是黎大隐做东,白了赵然一眼:“你还真是俗人中的大俗人,姓黎的是好人么?不,用你的话来说,姓黎的是什么好鸟?这种事情也拉着我,你真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不去!”
  “发财的机会你都不去?到时候可别怨我没带上你啊!”
  “不去!”
  于是赵然转去找裴中泽:“裴师兄,黎大隐找我谈事,师兄有空否?陪我赴约?”
  裴中泽有些面容古怪的看了看赵然,低声道:“致然,黎大隐此人风评不好,师弟不会是去喝花酒吧?这方面咱还是尽量能不沾就不沾的好……”
  赵然苦笑不得:“裴师兄想哪儿去了?就是去谈笔生意,裴师兄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赚笔外快?走吧!”
第五十二章
秦淮河上的生意
  十里秦淮,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是整个京城、整个南直隶、整个大明最为繁盛之地。这里原是古时江东大族聚集之处,王谢之家可见一斑,其后逐渐冷落。
  但本朝开国之后,太祖皇帝深感国用匮乏,于是朱笔一挥,将秦淮河两岸圈了一道,建大院,并亲自题联曰: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赵然很怀疑这幅题联是否为太祖所作,但转念一想,只要是第一个由他手中写出来的,并敢于署名且无人认领,那就应该算吧,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昨日中秋,今日十六,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夜的秦淮河节日氛围丝毫不减,满街满河都是花灯,人群熙熙攘攘、扶老携幼,数十座青楼、上百画舫中丝竹之音飘飘,好一幅盛世景象。
  好吧,扶老携幼似乎有些奇怪,但此为赵然亲眼所见,并非张口就来。
  来这种地方,再穿道袍肯定是不合适的了,赵然和裴中泽换了便装,挤入人潮之中,走到乌衣巷口,在金雀桥下等船。
  艄公操船,小心翼翼的躲避着水面上四处漂浮的河灯,不留神碰翻了几盏莲灯,顿时引来桥上一片笑骂声。
  这是一艘两丈多长的画舫,不是秦淮河上最大的,却也不算很小,隐没于船流之中并不惹眼。黎大隐将赵然和裴中泽请入船舱,里面铺设极是奢华,绣着西域风情的厚羊毯铺在舱板上,踩上去软绵绵的,相当舒适。两旁的大舱窗皆以绫罗绸缎为帘,梁上挂着十余盏八角宫灯,内中竟是以东海夜明珠为光。
  船娘名唤阿姜,看上去不到三十,谈笑间风韵十足,与黎大隐打情骂俏,言辞都很隐晦,却又满是风趣。裴中泽初时还有些不习惯,但被这阿姜拿话头打趣了几句,渐渐放松了下来。
  阿姜又招呼两个女儿入内,三人奏琴、谈琵琶、吹竹箫,技艺颇为高明。
  黎大隐笑道:“阿姜十年前也是秦淮河大红大紫的花魁,我出钱帮她赎了身子,任她在这里买了艘画舫谋生。别看只是小门小户,但在京中名气极高的,非高官名士而不得入帘。”
  赵然好奇:“黎副印为何不纳其为妾?”
  黎大隐摆手道:“我赎她是为了让她不受气,有个自由身,设若将其圈入宅中,那阿姜就不是过去的阿姜了,人生还有什么滋味?如今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旁人也不敢欺负她,这不是挺好吗?”
  赵然赞道:“黎副印真乃有情之人,此非男女之情,而是意趣之情。”
  黎大隐举杯,三人共饮,边看岸上花灯如昼、游人如织,一边品尝着京城的各色小吃。
  黎大隐顺着赵然刚才的话题道:“赵方丈说得好,我的确是个讲究情趣的人,但有情趣的生活不容易啊,银子如流水,哗啦啦不知不觉就流没了,没了银子,哪里还会有情趣?所以今日相邀,一为游赏秦淮,二为共商大事。”
  赵然点了点头,问:“就是黎副印说的修行球?”
  黎大隐拍案道:“正是此物!我欲效仿前年贵派大师兄试剑三省四炼师之举,在京城举办修行球大赛,设置擂台,邀天下修士参逢。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说。”
  “赵方丈,不是我说你,你明明有那么多好点子,却都不用在正道上,轻易拿出来以后,就扔到一旁,简直暴殄天物啊!前者有贵派大师兄试剑,现有修行球大赛,不趁这个良机赚些银子,拿什么来补贴用度呢?”
  赵然笑了笑,问:“黎副印打算以修行球开设赌盘?”
  黎大隐道:“正是!修行球大赛一开,赌盘一设,背后滚动的银子将以十万、百万计,只需这大赛一直办下去,真可谓银钱滚滚!照最坏的可能来考虑,哪怕赌盘不挣银子,其中的好处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连裴中泽都忍不住暗暗点头,的确如黎大隐所说,就算赌盘不挣钱,但过手积储的几十万、上百万银子,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裴中泽已经是庆云馆的指定继承者,开始打理庆云山庶务,就算他再没学过银钱中的学问,但接触多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能够动用,你管他这些银子是属于谁的?
  财富的所有权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控制使用权。
  赵然问:“黎副印都想好了,为何还要找我?”
  黎大隐很光棍,没有绕弯子,坦诚道:“我想用《君山笔记》,没有《君山笔记》的宣传,这生意撑死了也就是几十万、一百万。”
  赵然有些惊讶于黎大隐的直接,但也因为对方的直接而放下不少心来,道:“怎么使用《君山笔记》,黎副印有章程么?”
  “我需要《君山笔记》为我,不,为咱们一起筹办的修行球大赛正名,让天下修士们都明白,咱们办的修行球大赛,才是最正宗的修行球大赛。否则今日我办一个,明日你办一个,大家一起胡闹,这门生意玩不了两天就垮了。”
  “有道理,请继续。”
  “第二个,我需要《君山笔记》开启修行球专栏,咱们的修行球大赛举办期数,与《君山笔记》举办期数同步,引动修行球风潮。”
  “还有么?”
  “第三个,我算过,举办修行球大赛的投入太多,这笔钱我不想出,我需要《君山笔记》如同每期广而告之专栏那样,替我招揽出钱的人。”
  赵然这下子是真的很吃惊,心说这位真是有想法啊,裴中泽在一旁忍不住道:“黎副印,你连钱都不想出,那凭什么办这个大赛?我们这边自己办不就好了?”
  黎大隐微笑道:“我负责运营!如果赵方丈、裴方丈你们要在四川办这个修行球大赛,今日就当咱们没谈过,但如果想在京城,在直隶,在东南,在大明最富庶之地办这项大赛,就离不开我黎大隐,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
第五十三章
万银户
  黎大隐的“保证”,没有说得那么详细,但赵然和裴中泽都能听得出来,其中满满都是自信。这种自信包含两条:一是他有能力将这场大赛办好,二是他有能力让别人在这里办不了。
  稍加思索,不必再多说什么,对于他的“保证”,赵然和裴中泽都能够确信。
  如果换做之前,赵然是没有任何想法与黎大隐合作的,但自从知道上头已经定下了框架,他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和对方硬拧着来了。
  赵然想了想,道:“如果黎副印下定了决心想要做成这门生意,我认为有个方向性的问题需要改变。”
  “方向性问题?”黎大隐有些不解。
  “依靠开赌盘来赚银子,这个方向不妥,层次太低了,不高端。”
  “不高端是什么意思?”
  “舆论不好,名声不好,说出去会被人骂,将来容易引出很多是非。而且,如此赌法,会让许多人家破人亡,我辈修行中人,也容易沾惹太多因果。”
  黎大隐不屑道:“又想赚银子又想赚名声,世上有那么好的事么?人家想骂就让他们骂去,我们把银子赚到手上,他骂上天又能如何?赵方丈行事怎可如此妇人之仁?至于因果,等合道之后再论就是,说句不中听的,我黎大隐是不太指望什么合道的,能够过了炼虚,多活几十年,多享受几十年的荣华富贵,足慰平生了。”
  赵然道:“你先听听我的法子好不好?我们不开赌盘,我们开修行彩票。比如你我之间上场比擂,设定一人为守擂方,守擂方赢球,则为胜,守擂方输球,则为负,若双方杆数一样,则为和。我们每一期安排十二对修士比擂,就会出现十二种结果,然后依照出场顺序排序,就会得到十二个由胜负和三字组合的排列……”
  黎大隐道:“这与我们开盘口区别也不是很大……”
  赵然继续耐心道:“我们提前在《君山笔记》中发布十二对选手的简介,让大家自行猜测这一组胜负和的排列顺序,并且按照这一顺序购买相应的彩票。比如,一钱银子一张。假设我们卖出去一百万张彩票,我们公开承诺,将其中的五万两银子拿出来作为彩金,这叫彩金池。然后我们按照比例兑奖,比如其中的两成奖励全中者,两成奖励十二中十一者,两成奖励十二中十者,以此类推,只要能够猜对十二中八,就能参与对奖金池的瓜分。”
  “五成拿出来作为奖金池?那如果全中之人有很多呢?”
  “假设每一期彩票发售总额为十万两,不管有多少全中的,都在这一万银子里分润。”
  “如果只有一个,那就等于一钱银子中一万两?”
  赵然微笑:“十万倍的收益,是不是很心动?所以,我们的口号是,一期打造一位万银户!”
  黎大隐倒吸了一口气,继而笑道:“连我听了都心动。这可真是,比拿银子去赌坊中押注还要刺激啊,哪家赌坊能让你用一钱银子赢走一万两?从来没有!”
  想了想又道:“唯一的问题,一百万张彩票,恐怕卖不了吧?整个京城怕是从老到小所有人都买这种彩票,也才够数吧……”
  赵然道:“那倒是不至于,譬如黎副印,若是你去购买彩票,你会只买一张么?据我推测,只要有能力掏一钱银子购买彩票的,大多数都不会只买一张,更可能将他拿不准的那几场比擂的三种结果全部买下来。”
  黎大隐点头:“有道理!”
  赵然接着道:“另外,如果只在京中发卖彩票,卖得再好,前景也依然有限,所以要在全国布点,先期争取每个省至少一处彩票点,既卖彩票,又兑换奖励,让人不出本省,即可依据《君山笔记》上公布的比擂结果拿到彩金。第二步,我们再向一百多个州府扩散,将更多的彩民纳入进来。要记住,因为价格的原因,我们的彩票发卖对象,不仅是修士、权贵、缙绅、豪商,还包括吃得饱穿得暖身有余财的富农、工匠、贩夫走卒、胥吏……”
  赵然指了指帘外的秦淮河岸边:“甚至包括这些青楼女子。记住我们的口号,一期修行球大赛,诞生一位万银户!而且我们真的承诺不打折扣,一定做到!”
  黎大隐眼透精光,赞道:“这个好!我完全同意。”
  赵然问:“不知黎副印有没有这个能力将发卖彩票的网点筹办起来?”
  黎大隐犹豫道:“依托官府?”不待赵然说话,自己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不行,这帮子钱蠹,真要让他们干,怕是不知道要吃掉我多少……”
  想了想,咬牙道:“我自己办!”却依旧为难:“时间上怕是来不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