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874

  “一个叫莫不平的领头,后面有七八个人联名,记得有赵孤羽、黄昦雨、周雨航、谢雨雾、辜可学……”
  “顾可学?顾、古?”如果是顾,刚才怎么没搜到呢?
  “古辛辜,怎么?方丈认识?”
  赵然点了点头:“这个莫不平我认识,灵山莫氏的子弟,曾经是咱们修行球彩票第一期的天奖,这些彩民也挺有意思……”
  彭云翼恍然:“方丈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去年这个莫不平还上过几大期刊……我去将锦联交给方丈。”
  彭云翼转身回去,将锦旗取了过来,在赵然面前展开,赵然微笑着默念了一遍上面的题联,向彭云翼道:“彩民们还是很费了心思的,一番苦心哪……”然后又将目光投注在了落款的名字上,一个一个扫过去,看见了“辜可学”。
  赵然沉吟了片刻,辜可学的姓名一事启发了他,正准备重新返回去,把姓古、辜、谷等同音也加入搜索范围,就看见了匆匆而来的黎大隐。
  “听说致然在这里,我就赶紧过来了,现在有空么?我老师想请致然过去一趟。”
  “老黎如此风风火火,是有什么急事吗?”
  “走走走,到了再说,老师刚从庐山回来。”
第一百二十一章
陈天师做向导
  元福宫紫宸殿上,赵然坐到了陈天师对面,黎大隐继续站在老师身后充当背景。
  “听说陈天师刚从庐山回来,是因为信力一事?”
  “不错,眼看就是三月底,便去了一趟九州阁,专门查询了应天府的信力。”
  “如何?”赵然也很想知道,自己入主玄坛宫两个月的成绩。虽然改造京城路面和排水沟的工程,其初衷是为下一步的建桥做准备,而且工程才完成了不到一半,但他还是很想知道,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又有多大。
  陈天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捋须道:“致然和大隐做的铺路一事,原本我还没有太过在意,谁想竟然如此有用。致然能否说一说,是如何将这么一件事情和信力增长联系起来的?”
  赵然躬身道:“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完全搞清楚信力的来龙去脉,但对于它产生的本质、方式,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在我的认知中,但凡能够让信众产生幸福感、获得感,信众就会产生信力供奉,而只要信众们知道幸福感和获得感来自于道门,信力就会进入九州方圆鼎。当然,有时候增加一点神秘感,会令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增,这也是我让灵修们半遮半掩出场的原因。”
  陈天师琢磨着所谓“幸福感”和“获得感”以及所谓“神秘感”,情不自禁点了点头:“果然有道理。致然知道今年这三个月,应天府信力是多少吗?”
  赵然一看陈天师的笑容,就知道必是好消息,于是凑趣地问道:“不会是比去年低吧?”
  陈天师哈哈一笑,道:“去年应天府头三个月,信力值二百八十万,今年已经三百二十万了,现在离月底还差三天,按这个速度,预计达到三百三十万不成问题。我尤其关注的是二月以来致然履任之后的情况,因此特意过问了去年二三月份的信力值,九州阁的修士取出记录来让我看了,是一百六十万,而今年二月以来,这个数目是两百万,如果再加上后面的三天,估计能达到二百一十万以上!增长足足三成!”
  赵然也很欣喜,两个月就能增加五十万,说起来夸张,但仔细想想,也符合实情——京城的人口基数太大了,密度又高,而起点却太低,随随便便搞一搞,增长量的累积就是个不可小视的数字。
  应天府八县三百万人,而上元和江宁这两座附廓之县又占了一百二十万,相当于两个松藩,增长五十万,不过是京城百姓每人头上加了不到半圭而已。这也是当初这个职位对赵然最具诱惑力的地方,他的功德力同样吸纳到要做梦都笑醒的地步。
  陈天师心情很好,谈兴不减:“所以我刚才问,致然是如何将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和信力增长联系在一起的,我相信若是换了别人来做玄坛宫的方丈,是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好这么一件事的,就算做了,也很难达到那么高的信力增长。甚至好事办砸了的也屡见不鲜。”
  赵然忙道:“多亏了老黎……黎师兄给我的强力支持,否则我一个毫无根基的空降方丈,想要刚刚上任就启动这么件大事,绝无可能。”
  陈天师欣慰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黎大隐,满是鼓励的点了点头,又转过来道:“我算了算,若是能这么增长下去,应天府今年的信力突破一千万极有可能,应该是我和大隐感谢致然才对。”
  赵然又是一阵谦恭客气,却对陈天师所说的一千万笑而不语。
  一千万?开玩笑呢!他虽然初始上任前,默认了陈天师让他“稳住下滑的应天府信力”的要求,又曾对玄坛宫上上下下在各种场合里表示要定一个“由八百三十万增长到九百万的小目标”,但在他心里,那么好的一块“信力沃土”,不增长个三五百万的,那叫增长吗?
  之后,陈天师又追问了关于应天府长江大桥的宏伟计划,刚吃了甜头的他当即表示了支持,指示黎大隐“好生去做,协助致然完成这座可以激发信众信力的大桥”。
  陈天师的兴致显然很高,谈到高兴处,干脆邀请道:“致然跟我来。”
  黎大隐连忙出去安排两驾车轿,在八名元福宫修士的陪同下,排开仪仗下了紫金山,向南而来。
  赵然以前是坐不惯车轿的,到了京城后渐渐也被迫适应了这种出行方式,一来京城百姓不比外地,几乎个个都见多识广,很少会见了当权者之后唯恐避之不及。若是看见了身居高位者单独出行,当街拦住你的去路和你讨论治政得失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不是小概率事件。同时,以仪仗出访各部司监、各宫院也方便得多,轻易不会被那帮门房无理阻拦。
  一路上,车轿畅行无阻,赵然问同车之中的黎大隐:“陈天师要带我去何处?”
  黎大隐微笑道:“到了就知道了。”
  一般这种卖关子,都是心情很好的意思,赵然也就懂事的不去追问了,盘算着到时候是不是表情夸张一点,是张大了嘴合不拢好呢?还是捂着嘴惊叹出声比较好?
  但他这次真没有想到,陈天师会将他带进皇城。
  自承天门向北,经端门而至午门,御道西侧为社稷坛,东侧为太庙,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太庙。
  于南门外神宫监落轿,有当值的朝天宫修士赶到,向陈天师三拜,其后又有礼部、宗人府官员赶来迎候,陈天师向他们道:“不用惊动皇帝,贫道就是来看一看。”
  这些值守的修士、官员躬身应了,引着陈天师、赵然、黎大隐一行入内。
  入南戟门,眼前为太庙正殿,左庑为神库、右庑为神厨,陈天师继续带着赵然和黎大隐往里走,来到太庙中供奉朱家先祖的寝殿。
  陈天师指着寝殿,亲自向赵然介绍:“此为九庙,居中为太祖,两旁依次为成宣宪睿、仁英孝武,太祖皇帝的先祖德、懿、熙、仁,皆供奉于后面的祧庙……”
  一大帮人围在周遭,小碎步紧紧跟随,一边听一边相互间以眼神询问:“这年轻道士是哪一位?竟然当得陈天师亲自向导……”
  知道的则还以眼神解答:“玄坛宫那位。”
  被告知者能不能看懂,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赤精之气
  太庙中三殿一庙,正殿、寝殿、享殿、祧庙,其中寝殿用于安置历代皇帝先祖神位,皇帝和皇后相伴,每一任分到一间龛位,九任故为九庙。
  陈天师在寝殿中肃立,带着赵然和黎大隐向九庙中的历代朱氏皇帝抱拳躬身,以示礼敬之意,其余朝天宫修士、礼部和宗人府官员俱行九拜之礼。
  所谓“九拜”,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拜完之后,一盏茶工夫就过去了。
  陈天师负手于身后,向殿外左侧指了指,道:“当年在元福宫商议兴王谥号时,致然也是在的,最后议定兴王加本生皇考之名入祀太庙,他的神龛不在这里,而在外面庑间配殿之中。”
  赵然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当年皇帝想要尊本生父亲兴王为皇考,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兴王以皇帝之位入寝殿安置,但若是兴王入寝殿,这九庙之中的哪一个放到后面祧庙中呢?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社稷次序的问题,所以才引起朝中汹汹争议。
  最终的结果,是给兴王加了一个“本生皇考”的名义,强调是当今皇帝的本生皇考。不强调还好,这一强调,实际上进一步明确了帝统序位,皇帝不是兴王法理上的儿子,只是血统上的儿子。而兴王的神位虽入太庙配享,却进不得寝殿,最终只能入庑间配殿供奉,颇有一点“小妾”的意思。
  作为当年争论的对立方,赵然没有接这个话题,陈天师也没有进一步阐述什么,仅仅只是介绍了一下,便穿过寝殿,向后面的享殿而去。
  享殿是真正举办祭祀的地方,祭祀大礼之前,将神位从寝殿请出,安置于享殿中,大礼之后,又迁回寝殿。用白话来说,就是:恭请您老出来享受盛宴……吃完了吗?您老回去继续休息吧。
  至于最后那座祧庙,则是寝殿不够用了,给年岁最长的皇帝用来“养老”的地方,供奉的是太祖的上四辈。
  陈天师没有带着赵然去祧庙,而是在享殿中站定,向两名朝天宫修士招手示意。那两名修士绕到殿前供案之后,手掐法诀向内一收,垂挂的巾幡立刻向上卷起,露出一根凌空矗立的玉柱。
  陈天师凝视着这根玉柱,赵然随他的目光跟着看了过去。
  这柱子通体由汉白玉炼制,高约一丈,拳头般粗细,顶端的圆盘上蹲立着石兽,圆盘下横插云板,柱身雕刻云龙,底端以莲花为座,整个汉白玉石柱隐隐透着赤红,极为精美。
  赵然忍不住脱口而出:“华表?”
  华表古名“恒表”,先秦之际用于指路的同时,也便于路人在其上题写谏言,以便君主纳谏,故此又称“谤木”,是提醒皇帝广开言路、勇于纳谏的意思,同样也是皇权的象征。
  陈天师问:“致然见过庐山上的九州方圆鼎么?”
  赵然点头:“见过。”
  “致然以为如何?”
  “是我道门先辈祖师们智慧的结晶,以小道看来,当属道门第一重宝。”
  陈天师点点头:“九州方圆鼎,是寇天师与简寂先生合炼而成。先贤之德,遗泽千古。”
  赵然是第一次听说九州方圆鼎的来历,简寂先生就是陆修静,而与陆修静并立于当世的,便是天师寇谦之。由这两位出手,难怪能够炼制而成这奠定道门千年基业的重宝。
  赵然问:“这华表又有什么功效?”
  陈天师又指着顶端的石兽道:“此兽名为石犼,可吸纳皇权威仪,我大明为火德,故石犼吸纳天下火德之气,在体内沉淀为赤精之水。其所立之盘名承露盘,石犼将赤精之水化为精露,滴落盘中,沿柱而下,浸润于底部莲座之中,待莲花开时,即可取用。一朵之效,足当三十六亿信力,可消因果,可引虹桥,功能助人飞升!”
  赵然听呆了,望着眼前隐隐泛红的华表玉柱,心道原来邵大天师改革道门的倚仗来源于此。
  他隐隐感受到此间天地气机的异样,于是打开天眼察探,一看之下,就见天地气机以整个寝殿为中心,正在缓缓以漩涡的方式自转,从正殿、寝殿、祧庙、庑间各处抽取出一丝丝的赤精红气,向着华表顶端的石犼兽飘来,被石犼兽纳入体内。
  而在外围,有更多的赤精红气向着太庙汇入,被纳于正殿、寝殿、祧庙、庑间积储。
  整个太庙,都在吸纳赤精之气!
  赵然大为震撼,喃喃问道:“这太庙……”
  陈天师道:“致然好眼力,整个太庙就是一件法宝,名威德造化坛!”
  “这法宝是何人所炼?何时所炼?”
  “我老师!”
  按照陈天师的说法,大天师邵元杰自嘉靖元年便开始重修太庙,说是“重修”,实际上是炼制的意思,他用了二十二年,历经五次炼制,终于将这件威德造化坛炼制成功,为道门的变革,做好了基础性的准备。
  赵然看着这漫天细细洒洒如牛毛细雨一般飘过来,最后汇入华表玉柱顶端石犼口中的一股股红丝,问道:“这就是赤精之气?似乎并非灵气,为何以前没有感受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