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74

  赵然撬开道士紧闭的牙关,一粒乌参丸和着清水被灌了进去。一不做二不休,赵然又打开其他瓷瓶,将其中“元光散”、“金匮丸”等也塞入道士口中。这两味药虽然不对症,但看药方中所列的药材名录,吃下去也不与病症发生冲突,且能增强些体魄。其中的“元光散”似乎在恢复法力上还有一定功效。
  道士再度沉沉睡去,赵然先取出绿索试了试,看看自己能不能主动发出上面镌刻的佛法,结果当然是徒劳的,绿索没有给他任何回应,他只得继续翻看包裹。
  包裹里除了装药的几个瓷瓶和药方外,还有几块上好的观音玉坠、弥勒玉佩,宝瓶禅师常挂在胸前的绿玉佛珠,一串黑漆漆的木质念珠,一个檀木扳指,以及一本佛经残卷。
  玉坠、玉佩、佛珠、扳指和念珠等物,都是被宝瓶珍藏在暗格里的,想必不是俗物。赵然按照童老传授的方法去仔细察看这些物件,上面均有闪烁不定的佛光在不停流转,显见乃是炼制过的佛门法器。
  东西是好东西,但除了扳指外,一看便知都是佛门弟子所用的法器,赵然就算带回去,也没法公然使用,而且他目前也没有使用佛门法器的能力,除了上缴以外,似乎别无选择。
  叹了口气,赵然遗憾地将东西扫到一旁,再去翻阅那卷佛经。
  佛经封页上写着《大乘菩萨千器法》,却只剩下前面十多页,后面的部分也不知被谁撕了去。赵然随手翻开,从第一页快速读起,刚读了几行字,心中立刻惊喜莫名。
  这本《大乘菩萨千器法》与其他佛门功法不同,专门描述如何炼制和温养各种奇巧法器,十三页翻得发黄发黑的纸张,记载了十三种法器,他包裹内抄家得来的那些东西,都登录在册。
  赵然略一思索,便猜到端倪,想必这些法器,都是宝瓶禅师依据这本残卷炼制而来。
  花了大概半个时辰,赵然将残卷读完,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名状。这本《大乘菩萨千器法》,光看名字似乎是佛门典籍,但其中所载炼制法器的方法,却不仅限于佛门。观音玉坠、弥勒玉佩、绿玉佛珠、菩提念珠固然都是佛门法器,另外几页上记载的清微拂尘、阴阳八卦镜,却一看就是道家法器,只不过宝瓶禅师不懂道门功法,炼制不出来罢了。
  至于那枚檀木扳指,却非佛非道,或者说又佛又道,赵然也说不清究竟应该划入哪家。炼制方法虽然复杂,但使用方法却很简单,无需佛道法力,只需观想即可。管你是佛门的观想法,还是道门的观想法,都能开启这枚檀木扳指!
  赵然猜测,残卷本名绝非《大乘菩萨千器法》,书名不过掩人耳目罢了,至于残卷的真实来历,必然有其他故事,但那与赵然无关。
  赵然将扳指小心翼翼套在自家拇指上,以朱七姑传授的观想法去开启扳指,只一个呼吸间,就看到了扳指内的境况。
  这是一个天圆地方的空间,但空间规制却很小,等若将天地压缩成一间房舍般大小。空间内的一角码放着整整齐齐的金锭,粗略估算恐怕不下万两,还有个小箱子装满了珍珠和宝石,价值无法估算。另外一半空间则堆放着各种药材,有些是赵然能够辨识的,如何首乌、灵芝、雪莲、人参等,也不知各自年份几何,还有一些赵然从来没见过,他读过的道经中也未曾记载。此外还有几身袈裟、僧鞋等常用衣物。
  另外还有十来件法器在空间中静静悬浮,既有道家法器,也有佛家法器,看上去品相不俗,一望而知便是宝贝。
  赵然见过童老的大葫芦,见过七姑的琉璃宫灯,知道了什么叫做储物法器——当然那两件宝贝不止储物那么简单,当时说不出的羡慕,如今自己也有了一间储物法器,赵然简直心花怒放。
  而且扳指里还有那么多好东西,赵然简直要笑死了。
  发财了,发财了!赵然捂着嘴偷偷乐了半晌。随后,他又以观想法门将包裹里的东西都“送”入扳指之内,连带两条没吃完的豹腿也塞了进去。想了想,连同道士的竹仗也干脆放进去了事,道士若是病死了,那竹仗就归自己,若是道士活过来,再还他也不迟。
  探手摸了摸道士的额头,仍旧烫得厉害,赵然起身给他又喂了一叶清水。
  刚要出去再盛些水回来,就听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人声。
  “师伯,那边似有火光……”
  “过去看看……”
  坏了,赵然便想将篝火熄灭,但刚伸手,却又收了回来,都已经被人看到了,此刻再想熄灭,反而是此地无银了。
  赵然不愿被人堵在洞里,干脆来到洞口处,暗自又察看了一遍自己布下的法阵,见各五行法器具都入位,于是深吸了口气,平复下紧张的心情,以应对来人。
  刚做好准备,对面就出现了两个大袖飘飘的和尚。
第三十二章
小僧觉远
  迎着两个和尚,赵然抢前一步,当先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见过二位师傅,不知深夜而来,所为何事?”赵然此刻乔装打扮,指望能鱼目混珠,瞒过这两个和尚。
  两个和尚打量了赵然一番,都有些疑惑,年轻的和尚冲老和尚耳旁嘀咕了两句:“师伯,似乎是个未入界的沙门。”声音虽极弱,但以赵然的耳力,却听得分明。
  衣钵僧明慧的尸身被发现后,宝瓶寺立刻乱了套,当即由修行较深的四大班首带头,集合寺中入了修行界的和尚四处搜捕凶手。老和尚便是后堂法师宝光,年轻和尚则是他师侄明净。
  衣钵僧明慧是寺中修行法力仅次于住持宝瓶禅师之人,故此宝瓶寺僧众都一致推断,凶手法力不俗,至少可比肩开了第三界鼻识界的比丘僧。所以宝光和明净一见赵然未入修行界,警惕之心便放了下来。
  老法师点了点头,未作表示,年轻和尚于是上前一步,质问道:“你是哪个寺庙的沙门,怎会深夜在此?”
  赵然恭敬道:“小僧觉远,来自大雷光寺,云游至此,错过了宿头,便只得在此暂歇一夜。”
  “大雷光寺在哪里?没听说过。既已至此,为何不到我宝瓶寺挂单?”
  “小寺而已,师傅没听说过也属正常。嗯,宝瓶寺就在左近么?哎呀,小僧实是不知,若早知道,便去贵寺叨扰了。早听说宝瓶寺大名鼎鼎,为巴颜喀拉山名寺首列,明日定要去敬香礼佛才好!”赵然忙作悔恨状,他可不知道大雷光寺在哪里,除了寥寥几处地名外,更是对夏国山川地理几乎一无所知,只好含混其辞希图蒙混过关。
  好在明净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又问:“路上有无见到可疑人等?”
  “不知师傅所言可疑人等是指……”
  “我宝瓶寺有人被刺杀了,如今正在四处抓捕凶犯,不拘何人,但凡形迹可疑者,只要你见过,就快些说出来。”
  赵然摇头道:“小僧一路都走的是荒郊野道,并未遇到什么形迹可疑之人,倒是见过几个山民猎户,嗯,看着也不像凶犯。”
  明净和尚看了看山洞之内,又问:“里面还有个人,那是谁?为何不出来相见?”
  赵然摊了摊手道:“里面那个是小僧的师兄,和小僧一起结伴云游的,只是到了这边后有些不服水土,故此染了风寒……”
  明净将信将疑,进入洞中看了一眼,见躺在篝火边上的也是个和尚,且紧闭双眼、满脸通红,于是上前探了探额头。
  出来后,明净向宝光禀告道:“师伯,确是风寒发热之症。”
  至此,宝瓶寺二僧已经基本上不再怀疑了——能够刺杀衣钵僧明慧的,怎么可能是个连风寒发热这种简单症状都避不过的和尚呢?
  明净和尚本就对看上去“未入界”的赵然失去了兴趣,又见到了病倒的“和尚”,因此随意询问了几句,便已有了离开的打算。眼望师伯时,却听宝光随口道了句:“明净,你去看看度牒,若是没有问题,便先将他二人送去宝瓶寺歇宿,再给些祛病的药丸。”
  明净应道:“师伯慈悲。”转头向赵然道:“你的度牒呢?与我看看。”
  赵然一颗悬着的心猛然又提了起来,他自己倒是早有准备,将怀中觉远和尚的度牒取了出来,递给明净,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怕的是那道士这一关不好过。于是心中一个劲地祈求着,只望明净验看了自己的度牒后就走,千万别去索要道士的度牒。
  可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明净看罢度牒后点点头,还给赵然,又问:“你师兄的呢?”
  赵然嘴上淡定,应道:“好的,小僧这就去取。”转身入内时,心念急转,暗道恐怕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一边在“师兄”怀里摸索,赵然一边心中暗自思量脱身之计!
  这时,赵然发现道士似乎醒转了几分,正眯着眼望向自己,于是连忙冲道士使了个眼色,口中道:“师兄,得罪了,宝瓶寺的师傅们要验看你我度牒,你的度牒放在何处?我怎生找不到?”
  道士勉力努了努嘴,赵然猜测他的意思是让自己找机会逃走,于是微微摇了摇头,又道:“师兄醒来,师兄?”
  装模作样了片刻,赵然“唉”了一声,向明净叹道:“我家师兄病得太重,醒不来,也不知他将度牒放于何处,怎么找都找不到。”忽然拍了拍脑勺,故作懊恼道:“糟糕也,小僧一路背着师兄过来的,不会是途中失落了吧?这可如何是好!”
  明净皱眉道:“再找找。”
  赵然按照吩咐又“翻找”了一遍,回头无奈道:“当真是找不到,我明日天亮后便折返回去仔细搜寻,或者师兄醒来后我再问问……可千万不能丢啊,度牒若是丢失,还不知有多少麻烦!”
  明净盯着赵然双眼不放,赵然夷然不惧回视过去,目光当真是坦荡无比。明净皱眉道:“既如此,你背上令师兄,且随贫僧回寺,若当真是遗失了,由我宝瓶寺出面先为你去官府补办一份路引也可。”
  赵然敢去么?他当然不敢去!只要去了宝瓶寺,人家随口几句话盘问下来,自己非得露陷不可。就算人家并非故意盘问,只要和他探讨几句佛经奥义,他都得傻眼。
  稍作犹豫,赵然还是答允了,同时心里开始打起了半路上想办法脱身的主意。听那老和尚的意思,是让眼前这个明净送自己回宝瓶寺,到时候面对的就只有一个和尚,不管是暴起发难也好,还是偷偷开溜也罢,无论如何要比同时面对两个和尚简单一些,更何况那个老和尚看上去似乎很有本事的样子。
  将包裹绑好,一边去搀扶道士,一边琢磨着怎生想个法子将布下的阵盘法器收起,忽听洞外的老法师忽然问道:“你说的大雷光寺,是熙河外积石山的大雷光寺么?”
  赵然额上瞬间就见了汗,这个问题他哪里敢回答,之前在宝瓶禅师的禅房中才被衣钵僧明慧诈了一次,他可绝对不想重蹈覆辙。
  一咬牙,赵然毫不犹豫鼓动咒言,早先布设的五行法阵立时发动!
  此处就在文泽雪山之下,最宜借助雪山之势,赵然布下的五行厚土寒水阵甫一发动,立刻就疯狂运转起来。
  赵然临敌经验已经极为丰富,发动法阵之际便已经想好了对策。那老和尚身处洞外,离得稍远,且有山洞岩壁阻挡,就算向自己出手,想必也会被自己的法阵所牵制住,并不会十分顺畅,而年轻的明净和尚却就在眼前,看上去又是两个敌人里最弱的一环,所以他决心先行解决了明净,再借助法阵与外面的老和尚周旋。
  一股极为冰冷的寒流迅速生成,向着明净和尚呼啸而去,寒流卷过之处,岩壁和泥地上都立刻结出一层雪白的冰霜,洞中篝火顿时熄灭。同是,整个山洞之内飘起了依稀可见的细碎雪花,那是空中的水分被寒流冻结而成。就连操控法阵的赵然都感到了深深的寒意。
  这股寒流围着明净和尚只转了一圈,明净和尚从头到脚便立刻被冰霜染白。明净大惊,想要使出命修法门,却无奈连舌头都被冻得有些僵硬,就这么缓了一缓,一方巨大的玉印虚影自他头顶狠狠砸了下来。
  不得不说,赵然的这轮果决偷袭实在是太过突然,之前一丝征兆也无,以至于明净被玉印砸成肉泥的那一刻,还没转过念头来,临死前最后的眼神中满是震惊和不解——明明是个未入界的沙门僧,怎么会、怎么敢、怎么能向自己动手呢?
第三十三章
怖畏佛像
  赵然一击成功,但却无法高兴起来,因为之前的对敌构想中,他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对的一半是以极快的速度偷袭明净和尚,并且大功告成;错的一半,则是他低估了老法师宝光的修为。
  赵然的偷袭的确具备了很强的突然性,宝光法师也的确没有来得及解救明净,但事情的进展并不完全像赵然设想的那样继续下去,他布设的法阵所起到的阻挡效用并没有那么高——至少不像他预先设想的那么有效。
  宝光法师当然不是什么大神通的人物,否则也不会在宝瓶寺中屈居于衣钵僧明慧之下,但若说他真就差到哪里去,却也不见得。对于一个修为已入第三界鼻识界,成就了怖畏现起智的比丘僧来说,想要突破赵然的阵法阻隔并没有多难,何况赵然操控法阵的绝大部分精力并没有放在他身上。
  就在明净和尚被玉印砸成肉泥的同时,老法师宝光闭眼、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行法为真,坏灭为真,生死循环,因果怖畏……”
  赵然还没来得及将玉印复归阵眼,一道佛像自老和尚身后虚影中飞出,毫无困难的穿过法阵的各层防御,飞临赵然身前,脸庞与赵然相向,双眼和赵然相对,开始不停变幻。
  佛像脸庞上现生老病死诸恐怖相,口中念念有词,梵唱声在赵然耳畔鼓荡,音色时高时低,仿佛远在天边,却又如同尽在耳前。
  赵然一瞬间便如同入了魔怔一般,不由自主去看那佛像面庞上的生老变换,情不自禁想要倾听梵唱的吐字音节。
  他心底里下意识觉得不妙,努力操控着法阵运转。寒风卷向老法师宝光,宝光眉须之间渐现白色冰霜;一道石墙自地面陡然升起,想要阻隔在赵然和宝光之间;玉印虚影凌空砸向宝光头顶,三寸金剑疾刺宝光眉心……
  宝光法师双手互击一掌,耀眼的强光自掌心处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硬生生顶住了周遭一切威胁,然后他的身子越弯越低,就像一个全身佝偻着的小老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