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874

  “哎呀种驴兄,你终于能说话了!”
  “去年我就能说话了好不好?”
  “那你怎么不告诉我?”
  “老道士走了以后,你就越来越不关心我了。”
  “哎呀呀,贫道有罪啊!哎,我说你们几个,种驴君能说话了,你们也不告诉贫道一声?”
  众灵妖一起翻了个白眼,三眼马王爷白眼翻得最厉害,都快翻到头顶上去了:“灵妖不会说话,那算什么灵妖?多大点事,有那么惊奇么?”
  黄山君跳出来虎吼一声:“姓三的!这么跟赵道长说话,是烤肉没吃够,想吃打么?”
  申姜子也在一旁摇头晃脑:“来来来,你我大战三百回合!”
  马王爷怒道:“说了多少回,本王姓马,不姓三!再要说错,让你们知道马王爷为什么有三只眼!”
  赵然没搭理他们,揽着种驴君海聊了起来,他们两个相处十七年,今日终于可以对话,当真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盛宴结束后,赵然将这块残羹剩骨的烂摊子扔给苏川药,开始考虑起置业的问题。
  那么多灵妖、妖兽聚在人家家里,时间久了,总归不是办法。再说了,马上雨阳就要娶洪泽叟的两个干女儿,有个自家的庄园,这也是应有之义。
  正琢磨着,通臂神猿凑过来道:“赵道长,这几天总有人找你,还留了书信。”
  赵然看了通臂递来的帖子,却是裕王请他过府,继续传授养生功法。
  赵然想了想,决定去一趟。
  数月不至裕王府,再来时,参加养生功法修习者少了许多,只剩了九人,赵然估摸着,或许与上月放开皇帝修行的诏令有关系。
  赵然仍旧按照过去的方式,让裕王等人继续操练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练习结束,赵然去往王府书房,和裕王、冯保,张居正三人组喝茶。
  裕王忽然下了座席,向赵然深施一躬:“还请方丈救我!”
  赵然愣了愣,然后翻了个白眼,心说你怕是有些倒霉,遇到了贫道,若是旁人,还真有可能被你这套故作惊人之语的作派给搞迷糊了。
  袍袖一挥,裕王如同被一团棉花撞到,不由自主后退两步,重新坐回了椅子上。他还在发呆呢,冯保看出了赵然的不悦,心中暗道我的王爷啊,早就跟你提醒过,赵道长是软硬不吃的主,甭管你什么态度,人家不受要挟,人家只讲道理,您怎么又自作聪明搞这种把戏呢?
  于是冯保连忙转圜:“方丈,不知您是否知晓,陛下有旨意了,着内阁票拟建储一事。夏阁老上奏立裕王,被陛下留中,严阁老复奏景王,陛下朱批了。”
  天子立储一事,赵然本来不太关心的,说白了,对他这个在道门中厮混的人来说,实在关系不大,唯一有所牵连的,无非是牵扯到的夏言一派中,有他的朋友,比如甘书同,比如夏吉,比如张略等等。
  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日才起了看情况助裕王一臂之力的打算,而且还没明说,属于典型的政治投机。
  可是现在情况出现了重大变故,道门要两条腿走路,陈善道为了保住天子和上三宫,连无数人垂涎无比的坐堂真师都辞了,这时候再和天子明面上对着干,肯定不符合陈善道的心意,成功的机会很是渺茫。
  这是大势所趋,赵然也无可奈何,沉默片刻,问:“何时下诏?”
  张居正接话道:“夏阁老请辞了,被陛下驳回……”
  虽说是驳回,但却表明夏阁老的倒台已经进入了议事程序。
  “……如今诏书已经下达六科给事中,我听说没有封还的……”
  如果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储君很可能是景王了,这也与总观刚废止了天子不得修行一诏符合。
  赵然同样没有太好的办法,又问:“廷推内阁大学士了没有?甘尚书入阁了吗?”
  张居正叹了口气:“杨一清入阁了。四月二十三日,真师堂裁定废止皇帝不得修行的规矩后,天子让内阁召集廷议,很多人转变了立场,甘尚书名列第三位,第一位是杨一清。”
  这就是真师堂的影响力,一个裁定出来,直接影响到内阁大学士的人选,影响到储君的人选,从这个角度,赵然忽然又有些理解了武天师、赵真人、许真人他们当日的选择。
  甘书同已经尽力了,夏言也尽力了,一条妙计出来,搏得了赫赫声名和巨大威望,可是这又如何呢?廷推的时候,甚至只能排到第三。
  赵然道:“殿下有何打算?”
  裕王这回学乖了,看了看冯保,不敢再耍小聪明,直接道:“方丈,您看小王还有没有希望?”
  话问得很直接,这就符合赵然的要求了,之前的十多年里,都是赵然有求于人,所以他要尽量琢磨别人话里都是什么意思,如今他渐渐有资格倾听别人的请求,肯定不喜欢别人跟他耍心眼——我可以和你绕弯子,你自己去琢磨,但你别跟我绕弯子,我没空琢磨你。
  赵然目光深邃,一脸高深莫测:“有没有希望,不能只看眼下,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当你绝望之时,或许只是希望之始,当你以为必成时,也许迎来的却又是万念俱灰。”
  裕王、冯保、张居正三人面面相觑,被赵然一番话绕得云山雾罩,仔细品味,似乎有戏?再一想,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百九十章
搬家
  裕王、冯保和张居正拼了命的琢磨赵然话里究竟什么意思,赵然则优哉游哉品起茶来,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有些想笑。
  他的意思很简单,对此不予表态,仅此而已。
  喝了一盏茶,赵然问冯保,应天附近有没有什么大庄园出手的消息,这才是他真正来裕王府的目的。
  他的要求并不简单,一个是希望大,一个是希望有水,最后一个是尽量简单一些,这样可以省却不少支出——灵妖们对住所可没有什么太过精美的要求,雕梁画栋、精远幽深那一套毫无意义。
  这样的庄子通常来讲只存在于皇庄之中,一般的富商不敢在天子脚下置地,当官的到了年龄又要归乡,不会大肆买地,所以他便过来问问。
  裕王当然有,那是他十年前置办的土地,同样是在莫愁湖畔,不过却是最西头,临湖的宽度为五十三丈,很窄,向西的土地才宽大,约莫一千多亩。总体来说,如同一个葫芦,葫芦嘴和莫愁湖相接,葫芦身子甩在外头。
  赵然很感兴趣,当即让冯保取来图纸。这座庄子的庄头是冯邦宁,也就是冯保的侄子,他取来图纸往桌上一展,赵然就决定买了。
  这座庄子不是田庄,而是裕王用来避暑的夏庄,庄子大部分都是树林,豢养着不少野物,裕王偶尔去打一次猎。
  买下这座庄子,没有荒废田地的心里负担,也不会因为改变用途而令庄户生计困难,接手之后就能立刻使用。
  这样一座庄子,冯邦宁代替裕王报价三千两,当即被赵然否决。他取出银票,点了一万两给冯邦宁,拍了拍他的肩膀,向裕王道:“殿下这份情意贫道就愧领了,但该多少还是多少,殿下不赚贫道的银子,贫道也不能让殿下吃亏。”
  当事人都在,办理手续相当快捷,片刻之间,地契就到了赵然手上,买主是宗圣馆,代持者是苏川药,其中还包括十多户打理庄园的庄仆,也都转到了苏川药名下。
  一番操作之后,裕王被彻底搞蒙,完全不知道赵然到底想干什么,晕晕乎乎将赵然送出王府。快到门口的时候,赵然忽向张居正道:“叔大,你对杨一清了解么?”
  这个问题太大,张居正不好回答,只得道:“了解一些。”
  赵然道:“新任内阁大学士,这可是个关乎天下民生的重要职司,想必天下百姓都希望能更多了解一些关于他的情况,所以我想让《皇城内外》组织一些关于他的报道,包括他的履历、工作、生活、家眷等等,让百姓们都能对他多一些认识。”
  张居正这才明白了,略带兴奋道:“方丈稍等下官两日,杨一清嘛,我们大家都熟得很!”
  赵然回了抱月山庄,将地契扔给苏川药,苏川药顿时吓了一跳:“老师,好端端的怎么给弟子买庄子?”
  “为师身份特殊,不好具名,这庄子不是给你买的,是给宗圣馆买的,你代持而已。去年以来一直滋扰许真人,连他家鹤林阁的家仆都被咱们赶跑了,做到这份上,已经是恶客了,不走不行。你招呼一下通臂神猿他们,大伙儿努把力,这两天就把家搬过去。”
  苏川药又问起那十多户庄仆,赵然的回复是,愿意留下的,继续给他们饭碗,不愿意留下的,发遣散银子。
  有事弟子服其劳,赵然不怕苏川药任事没有经验,经验都是实践中来的,不实践哪儿有经验,做错了不怕,没什么大不了,做多了,自然就会了。
  赵然直接飞符许真人,言明自己在旁边不远处置办了个庄子,这两天就搬家,以后要和抱月山庄做邻居了。许真人对此无可无不可,他也没那份心思关心这些,而是和赵然谈起了陆西星。
  陆西星闭关很久了,至今没有消息,他的连载话本也断更了半年。从大法师境向炼师境迈进,是一步大关口,闭关半年应该属于正常情况。但陆西星不是正常弟子,他是许真人极为看好的霍林山未来,许真人甚至认为,他虽然是鹤林阁的三代弟子,但必将后来居上,成为鹤林阁下一位最有希望晋级炼虚的弟子。
  这样的人物,半年依旧没有出关,着实令许真人担心。
  赵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略作安慰,许真人也没指望赵然能有什么办法,之所以跟赵然提及,或许一来是真急了,向赵然倾诉一下,二来似乎也有一点安抚套近乎的意思,其中的意味很难捉摸。
  但效果确实很好,真师堂议事之后,一度在赵然心中存有的些许不平,由此而淡化了许多。
  赵然自家算了算,东方敬破关晋级,卫朝宗和陆西星都闭关了,所谓的炼气化神五行修士,只剩下自家大师兄和端木疯子。
  难道真如屠夫和沈财主当日在松藩时说的那样,自己身上气运很足?
  这边忙着搬家,赵然则回了玄坛宫,花了两天时间没有挪窝,把这一个月积攒的事项批复完,又研读了最近的邸报,对方方面面的事务重新恢复了掌控。
  张居正的材料提供得很快,带着厚厚一沓稿纸赶到了玄坛宫。赵然将负责《皇城内外》的蒋致标找来,直接让他们对接,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让新任东阁大学士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
  当然,他也有所叮嘱,凡是上《皇城内外》期刊的文章,都必须有证据,充足不充足没关系,但至少要有,要经得起说道。
  赵然的想法也很简单,他真正想挽救的是首辅夏言,打乱已经开始进行的辞相议程。
  储君重要吗?的确重要,但又没以前那么重要,皇帝既然修行了,以天子的资源,达到大炼师境是极有可能的,再活个七八十年毫无压力,如此漫长的岁月,太子想要完成身份上的转变,困难不是一般的大。
  甘书同重要吗?当然重要,但甘书同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夏言的问题。夏言稳得住,甘书同就没问题,夏言倒台了,赵然预计,甘书同在户部尚书一职上撑不过半年!
  因此,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如果要有所努力的话,努力的方向必然是挽救夏言。
第一百九十一章
怎么搞
  到目前为止,救夏言的办法不多,能立竿见影有效果的,也是历代先贤们常用的办法,就是把水搅浑。
  以眼下的形势而言,想要把水搅浑,有两个突破口,一个是立储,另一个就是杨一清入阁。这两件事中,但凡搞臭一个,都很有可能打乱夏言的辞相日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