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6/874

  三位宫院使都是大炼师境,可以单领一路,剩下的一路由擅长斗法的龚可佩和胡大顺带领,最后剩下德王坐镇太庙。
  德王有些担心,他自己一个炼师境修士,想要守护好最重要的根本之地,怕是不太稳妥。朱先见则安慰了他一番,表示将给他留下大部分的上三宫修士,德王这才点头答应。
  蓝道行思考后认为,这么抓人恐怕不是万全之策,赵致然经过昨夜覆舟山一战,很有可能并不在上述四处,他若是躲在某处不知名的地方,一旦打草惊蛇,他就会逃出京城,那时候还怎么抓人。
  “那你说怎么抓?”
  “为今之计,怕是必须先行封城了!”
  “封城有用吗?大法师境的修士,只要想出城,就这些普通军卒,那还能拦得住?”
  “但至少我们知道,他从哪儿出城,准备去往何方,每座城门放一个咱们的人,若是见他逃跑,立刻飞符禀告,大伙儿追下去也是一个办法。另外也可以震慑一下城中各家修士,我很担心他们会被人煽动闹事。”
  朱先见也很有决断,当即道:“将兵部张聪请来。”
  锦衣卫指挥使陈胤直驱太平桥张府,张聪还在伏案写信,就被陈胤一把抓起,衣服都没换,提着就往太庙疾奔,等到了太庙之后,扔在朱先见脚下:“老师,张聪已至!”
  朱先见责备道:“让你去将张尚书请来,怎么动手如此粗野?去,自领十记军棍!”
  陈胤大步流星走到一旁,从旁边锦衣卫手中搜罗了一堆军棍,啪啪啪在自己头上连打十记,每打一记,就报废一根婴儿胳膊般粗细的棍子。
  打完之后,陈胤又走回来抱拳:“张尚书,老陈给你赔礼了,事情紧急,还望恕罪。”
  张聪还能如何?苦笑着起身,回礼道:“不罪,不罪。”又看向朱先见,他早就让家人过来打探,知道朱先见带兵占了太庙,此刻却不敢乱说话,故作不知地问道:“齐王有什么急事么?”
  朱先见笑了笑:“玄坛宫方丈赵致然与朝天宫修士朱隆禧发生口角,赵致然却仗着修为大打出手,不仅将朱隆禧掳走,而且将前去劝解的上三宫四十余名修士全部扣留,犯下此等大案,人尽诛之。我上三宫要维护京城重地,不得不动手抓人,为防其越城潜逃,请兵部出令符,今日封城。我要大索京师!”
  张聪听得目瞪口呆:“这个……四十多位上三宫仙师前去劝解,都被他扣……扣留?”
  “正是。”
  “这个……”
  “此人凶顽异常,危险至极,一天不拿获归案,我京师百姓一天无法安生,还请张尚书取兵符吧。”
  “齐王……兵符印信不是下官说取就取的,没有内阁票拟、天子朱批,哪里敢取出来……齐王又不是不知……”
  “案情紧急,这却如何是好?还请张尚书明示。”
  “齐王只需给下官一位阁老的票拟意见,当然,需天子朱批的……下官定遵旨行事。”
  “阁老的票拟?这该如何是好?阁中无人啊。”
  “这个……下官就爱莫能助了……”
  “你要哪一位的?”
  “随便,只要四位阁老有一位……”
  “杨一清的要不要?”
  “也可。”
  朱先见问陈胤:“杨一清呢?”
  陈胤道:“没地方放,暂时存于庑房中。”
  朱先见点头:“带来。”
  张聪听得一头雾水,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齐王想要捉拿赵致然,他本人是乐见其成的,只要旨意合规、手续齐全,他可以立即下达文书,颁发兵符令箭。但说实话,这件事情闹得有点大,张聪不太想过深的卷进去,他猜测是天子“家事”,或者是裕王和景王争储。
  过不多时,陈胤提着一具尸体走了过来,扔在脚下,张聪一看,顿时口干舌燥,脚下一软,坐倒在地——东阁大学士杨一清,就这么……死了?
  朱先见当场写了个条子,将杨一清手指头削飞了半个,蘸着血渍写了个票拟意见,递给张聪过目:“张尚书,你看可是这样子的?”
  张聪嘴唇哆嗦,无法作答,朱先见道:“张尚书不说话,就是默认了?只是这朱批一事该怎么办?陈胤……”
  “弟子在。”
  “说了多少次,公是公、私是私,不要这么称呼。”
  “额……下官在。”
  朱先见手一指北边:“请天子朱批。”
  陈胤拿着纸条就进了北边隔壁的皇宫,过不多时,抱着一个盒子回来了,向朱先见道:“殿下,天子身体不适,他说,有事但请殿下处置,将玉玺、朱笔都取来了。天子还说,若非程序繁冗,本想拟旨由殿下摄政……”
  朱先见北向抬眼看了看,冷哼一声,取过朱笔,在票拟上批复,然后交给张聪:“张尚书,现在可以了么?”
  张聪依旧浑身发抖,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朱先见赶时间,让陈胤提着张聪去兵部去兵符印信,很快就将全套东西带了回来,连带着两个今日依旧兢兢业业去兵部当值的郎中,也提了过来,就在庑房中选了一间,听候齐王令旨。
  按理来说,就这么搞,兵部依然是指挥不动京师驻军的,但齐王并不奢望指挥所有驻军,他只想指挥自己能够指挥的营头,这些营头包括五军营步军右掖的三个营头、右哨四个营头,神机营左卫的两个营头、右卫的一个营头,三千营中司的全部五个营头,再加上皇城刀叉围子手、锦衣卫等等,总计万人。
  有这万人在手,封锁京师十三门,谨防居心叵测之徒趁机闹事,想来是足够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玄坛宫
  大明守卫京师的主要是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分步骑两军,各由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组成,下辖十卫五十营,总计两万七千余人。
  三千营由边军中的精锐选丁组成,立功之后抽调回京拱卫天子,下辖前后左右中五司,总计万余人。
  神机营则主要使用重弩、重砲、法箭、投枪等等远程兵刃,有五营,两千七百余人。
  这总计四万余人,便是京师的防卫兵员。
  在大明立国之前的百年,是三大营最为辉煌的时候,当时总计兵额最高峰时曾经达到十八万余人。但其后道门和朝廷都发现,如此庞大的一支力量,放在京中只不过是空耗粮饷而已,不仅起不到作用,军士们常年驻守江南繁华之地,反而士气消沉,尤其是三千营,敢战之士入选后,用不了两年也就磨得没什么士气了。
  基于此,才逐渐开始缩减三大营军额,将营头补充到边地去,同时架空五军都督府,将其转变为军爵赏赐之地,形成外实内虚的态势。反正有道门在,不信哪里能翻出天来,真要到了敌人打到京城那一步,有多少军队都没什么用了。
  这些京师驻军,名义上归兵部辖制,但实际上兵部调动不了,没有天子旨意、内阁副署,兵部空有兵符令箭也无用。兵部真正可以辖制他们的,是军甲重库,而朱先见要掌握兵部,最关键的也同样是要军甲重库。
  在张聪的签发下,两个郎中被迫勤勉的完成了各项手续,很快,位于皇城西北小教场的军甲重库便打开了。
  朱先见将上三宫修士们手中的所有储物法器都集中起来,向着京城周边自己掌握的营头投放军甲。
  三大营驻地都在城墙边,这些营头拿到符文重甲、法力兵刃后,立即按照朱先见的指令,登上京师城墙,将大门一座座关闭起来,布设鹿砦、钩锁、拒马、铁刺车,架设法弩、法砲、水龙等等攻守器械,整个京城顿时变了模样。
  三大营战时或者集中演武之时,才有朝廷派出内臣或勋贵提督,平时则由各卫指挥使统带。此刻,各卫指挥使们已经完全乱了套,这些军中将领们忽然发现,自己手下的营头居然莫名其妙开出了军营,当即严令拦阻,营指挥们则拿出了兵部签发的兵符印信,于是卫指挥们只能目瞪口呆。
  到了黄昏时分,京师十三门全数封闭,各处城头杀气腾腾,戒备森严。与此同时,锦衣卫全部出动,完成了对各处主要街道的封锁宵禁。
  这一变化立时引发城中一片混乱,老百姓们都立刻躲回家中,小贩收拾摊子、商铺关闭店门,青楼吹熄灯火、酒楼往外赶人。
  应天知府汪宗伊刚从玄坛宫出来,乘着轿子返回府衙,途径贡院街时,前方却停了下来,轿夫回禀:“老爷,锦衣卫封道,不让通行。”
  汪宗伊往来府衙和玄坛宫太过频繁,所以经常不排仪仗,遇到这种事也在所难免,因道:“你没报名么?把片子拿过去给他们看。”
  轿夫道:“报了,总旗说要亲眼见人,还要看看轿子。”
  汪宗伊大怒:“混账,一个个小小的锦衣卫总旗,也敢查我三品大员?”
  但他发火也没用,锦衣卫办差,何尝有过上下品级、尊卑贵贱的观念?无奈之下,只得打帘下轿,忍着怒气道:“本官汪宗伊,你们是谁的手下?”
  那总旗上来抱拳道:“见过汪府尊,上峰有令,不得不查得严一些,还请府尊大人恕罪。”又透过轿帘向内张望。
  汪宗伊大怒:“本官都落轿了,尔等还不放过?莫不是羞辱本官?”
  那总旗抱拳道:“恕罪,可以请汪府尊起轿了,卑职顺带多两句嘴,这两日还请府尊大人尽量不要出门。”
  汪宗伊愤然上轿,过了搜检的关卡,忽然看见这群锦衣卫身后站着一个道士,辨认道袍摆角处的标识,却是显灵宫修士。
  显灵宫修士怎么和锦衣卫凑到一处了?疑惑之下,向那总旗询问:“你们在查什么人?”
  那总旗却不回答:“还请府尊速速过去,免得道路雍塞。”
  汪宗伊刚回到府衙,师爷、各房经历就围了上来,汪宗伊立刻得知了一条极为震撼的消息,京城被三大营封锁了。
  “这是要作甚?”
  “有人要造反?”
  “其中还有上三宫修士牵扯,究竟是谁?莫非是齐王?”
  七嘴八舌间,汪宗伊连忙道:“快,备轿,本官要去玄坛宫!”
  “府尊不是说,赵方丈不在玄坛宫么?”
  “本官在玄坛宫等他回来!”
  正要出门时,有驻守玄坛宫府衙书办赶了回来,一脸哭相:“府尊!玄坛宫被锦衣卫包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