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3/874

  怀着忐忑的心情等了片刻,等来了宋阳石的回复:“知道了,等。”
  等什么赵然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己为许云璈、武阳钟和东方明这边争取到了一票,这已是他竭尽所能了,剩下的,听天由命吧。
  文昌观同道们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方丈公推仪典的筹备,赵然第二天赶到的时候,一切已经就绪。
  张元吉、东方明、武阳钟、杨云梦、李钧阳都亲自来到栖霞山观礼,甚至郭弘经也来了,当然,郭弘经来栖霞山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去看望陈善道。
  在京师的坐堂真师来了一半,专门参加一个省观方丈的公推,这恐怕是十方丛林六百多年以来的头一次,真可谓前无古人,后面也基本上不会有来者了。
  真师堂如此,身为地主的三茅馆更是如此,黎大隐率师门所有修士全部返回栖霞山,加上留山清修的八位弟子,合计三十八人,全部到场。
  已经正名的太子则率在京中的所有三品以上大员,包括三位大学士和各部尚书等等,浩浩荡荡六十余人,全部出席。
  此外,还有玄坛宫的数十名司值道士。至于当地缙绅,他们真没那个能耐提前听闻,就算听到风声,也没时间运作,挤不进观礼名单。
  依旧奉命警备京师的张略自是不敢大意,从山下就布置禁卫值哨,两千多名龙潭卫军士,将栖霞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以赵然在京中的声望,这次公推当然毫无悬念,没有任何人敢当堂表示“我有异议”,点票的时候,赵然得了一百六十八张赞成票,没有一票反对或者弃权。
  因为观礼的大人物很多,干脆也把公推和升座合在了一起,力争一日完成。于是,赵然坐在竹轮椅上,被文昌观道士们抬上了座位,成为十方丛林省级道观头一个吃螃蟹的人,正式以文昌观方丈的身份与世人相见。
第十八章
你说过的话
  十七年前,赵然还是一个无极院中扫圊的火居,十七年后,他已经是以骄人的功绩当之无愧的登上了南直隶道观方丈的宝座。
  这么快的晋升速度,全在于跟上了大势,这个大势,就是乘上了修士履任十方丛林道职这股东风。
  因为身上有伤,行动多有不便,赵然就没有按照惯例于升座时演法,而是领着阖院道士齐诵一遍《文昌帝君宝诰》,他的公推升座仪典便算完成了。
  郭弘经径直离开文昌观,去后山凤翔峰看望好友陈善道,张元吉、东方明等天师也没有多耽搁,纷纷返回京城,为明天的真师堂议事做准备。
  太子过来拜辞:“恭贺老师登上文昌观方丈之位,孤也不多耽搁老师休息,再过四天就是孤的登基大典,恳请老师莅临。”
  赵然点头:“殿下登基,我会去的。”见他精神有些疲倦,道:“这段时日没有休息好?我传你的养生功法,是否没练?”
  太子黯然:“皇祖母失踪一案,至今无法查明,孤实在太过担心。”太子和父亲嘉靖没什么感情可言,但孝康太后却对他极好,两人之间亲情很深。孝康太后离奇失踪两个月,太子把看护的女官全部抓起来严审,也没人知道个所以然。
  赵然道:“当日禁中大乱,很多事情至今没有头绪,你将成为大明的君主,还是要将身体养好,这才是国家之福。”
  太子叹道:“好好一个大活人,孤前夜还去看望过,隔夜就没了,生不见人、死……唉……”
  赵然将太子和重臣们送至文昌观门,礼部尚书毛澄回过头来小声请示:“方丈为太子之师,又身体不适,殿下登基之日,可乘车直入承天门,坐车椅上奉天殿,位在丹墀之下,可乎?”
  太子登基之日,将在大殿上新晋两名内阁大学士,毛澄位在其一。他这是在向赵然表示感激,似他这般不太懂,或者说不屑于逢迎的官员来说,能表示出这个态度来,已经是极致了。
  赵然颔首领了他的好意:“贫道不太懂廷上的礼仪,听凭毛尚书安排就是。”
  观礼贺客络绎而去,栖霞山上渐渐清净下来,黎大隐神色复杂,向赵然道:“致然这下成了文昌观方丈,咱们的道录司怎么办?元福宫又是什么章程?修行球呢?”
  赵然摇了摇头:“老黎,恐怕道录司是保不住了。”
  黎大隐脸颊一阵哆嗦:“元福宫呢?”
  “未知啊……”
  “修行球赛可是你我自己筹办的,嗯,用致然的话来说就是民间组织,不会真的被收缴吧?”
  “事到如今,谁会承认修行球大赛组委会是民间组织?”
  黎大隐道:“那……我立刻下山,今日便将修行球赛组委会迁到山上来……挂在文昌观名下……”
  赵然道:“来不及了,真师堂议事的结果这两日就要分晓。咱们若是匆匆忙忙转移修行球组委会,反倒落了下乘,不仅无用,还给别人口实。”
  黎大隐哀嚎一声,捶胸顿足:“早知今日,当初便不该打着元福宫的旗号办比赛,悔不当初啊!”
  赵然道:“若是没有元福宫的旗号,又怎能有今日的规模和气象?老黎你也别着急,没了我们,修行球是办不成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黎大隐道:“这个世界缺了谁都照样转……”
  赵然诧异:“哎?这话你从哪儿听来的?”
  黎大隐:“这不是你说的吗?”
  赵然:“我有说过?”
  黎大隐:“你还说过,这世界就是个球!”
  赵然:“……”
  庄方丈坐在轮椅上,被顾腾嘉亲自推了出来,停在赵然的身边,冲黎大隐抱拳:“黎院使,老朽准备走了,冒昧打扰你们谈话,特意来向黎院使告别,感谢黎院使这么多年的照拂。”
  黎大隐看了看左边轮椅上的赵然,又看了看右边轮椅上的庄方丈,一时间有些神情恍惚,冲庄方丈点了点头:“老庄,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
  又冲赵然道:“我先回后山了,看看郭真人和老师如何了。”
  赵然本想跟黎大隐一起去看望陈善道,顺便找个机会跟郭弘经交流一下,但想起前天晚上和许云璈、武阳钟的谈和,决定还是算了,适当保持距离,对大家都好。
  目送黎大隐离去后,赵然问庄方丈:“老方丈身子骨还好么?我观老方丈有些体虚,回去以后还是尽量多起来走动走动,有人搀扶着走也行,不能总坐在轮椅上,坐久了腿脚就废了……来,我给老方丈号号脉……”
  庄方丈瞟了一眼赵然的轮椅,笑了笑道:“好的,回乡就尽量走动起来,主要还是上回逆齐王闹的,把老朽气得不行。这次回乡,不再过问那么多烦心的事情,应该会好很多,有生之年品品茶、下下棋、喝喝酒,这样的日子,老朽期盼过很多年了,如今终于实现了。”
  赵然问:“老方丈仙乡何处?”
  “不远,松江府的。”
  “家中可还好?”
  “还好还好……对了,赵方丈,我有个表兄自海外回来了,漂泊半生,想回来养老。我听说需要在道录司挂籍,办修行证?”
  赵然解释:“不须担心,办了以后,肯定好处不少。你老可以让他考虑考虑,若是想办,尽管来找我就是。叫什么名字?”
  “老朽这表兄姓王,名成羽。”
  “行,记住了。”
  闲扯了几句,庄方丈向赵然主动提起当年在修士不得履任十方丛林草案中持支持立场的事:“是老朽糊涂了,只想着有修士入十方丛林后,不好伺候,便同意了景致摩的建议。这几年反复自省,总是内咎得很。尤其是看到两年来修士接任方丈之后,信力的大幅度提高,惭愧到无地自容。老朽在这里向致然赔罪!”
  说着,深深欠身,向赵然抱拳致歉。
  赵然连忙虚扶:“老方丈何出此言?理不辩不明,事不践不行,其实当年我自己也把不定主意,不知结果究竟如何。”
  庄方丈道歉之后,一驾马车从侧门牵了出来,庄方丈被抬了上去,掀开车帘冲赵然和顾腾嘉挥手:“致然、腾嘉,若是有暇,可至松江来寻老朽,老朽煮上一壶梅子酒,与二位共饮。”
  马蹄哒哒、车轮碌碌,庄方丈就在众人面前慢慢下了山路,隔了良久,众人才回过味来一般,向文昌观内返回。
  顾腾嘉感叹:“一个时代结束了……”
  赵然:“嗯?你这话……”
  顾腾嘉一笑:“向方丈学了这一句后,始终记忆犹新,今日触情有感,觉得特别贴切。”
  “我说过吗?”
  “前月奉天殿廷议之后,方丈你曾经这么感叹过。”
  “……”
  “方丈?”
  “啊,都说了要给老庄号脉的,结果忘了……”
  “咳,下回吧。”
第十九章
履新
  南直隶是大明第一繁华之地,包括应天、凤阳、常州、淮安、扬州、苏州、松江、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滁州、徐州、和州、广德等十八州府,人口一千六百万,嘉靖二十八年的信力值九千六百万。
  既然是直隶地区,这十八州府是直属六部管辖的,换言之,南直隶各州府上面没有布政使司。
  再换一个角度而言,文昌观在整个南直隶的地位,实际上是相当高的,因为没有布政使司掣肘。可惜这些年来,由于两条腿走路这一政策的存在,文昌观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大量权力移交朝廷官府,路子走得很是艰难。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因为没有布政使司的协助,文昌观又在布道之时有些尴尬,涉及大量庶务时,腿是瘸的。
  在这个位置上做事情,好坏真的关乎个人能力。
  按照张元吉的三年规划,应该是明年之后才开始施行省观方丈由修士出任的政策,也就是由茅山派出修士担任文昌观的方丈。如今赵然提前就位,也不知是张元吉打了茅山的时间差,还是征求过司马云清的意见,这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赵然去年六月抵达京师,在鸡笼山上的讲法堂呆了半年,今年年初转任应天府方丈,又干了半年,如今成了南直隶的方丈,倒也可称得上情况熟稔,并无陌生之感。
  苏川药推着他先到方丈院入住,开始浏览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各种文档。这些文档是赵然昨日让顾腾嘉准备的,包括文昌观的人员构成、财物支出、有职司道士的档籍、过去一年处理的各类文书、观里制定的各项规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3/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