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874

  此外,皇帝还按照规矩,大赦天下,对罪行较轻的囚犯予以释放,着各省按察使司立即草议赦免人员名册,报知刑部批准。
  皇帝登基大典结束后,张元吉似乎想跟赵然再说点什么,但最终也没有再说出来,赵然也算松了口气,张元吉提出来的要求赵然无法答应,答应了也很难完成,不提最好。
  张元吉很快就走了,走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赵然的告辞则拖拖拉拉,皇帝送完百官送,送到承天门外又围上来一大堆人递名帖、发邀请,都被赵然婉拒了。
  他现在身体不好,还坐轮椅呢,哪儿有工夫去赴宴应酬。
  苏川药推着赵然上了驴车,顾腾嘉也上了马车,两车一前一后前往栖霞山,到了文昌观后,总观确认赵然为文昌观方丈的任命公文终于到了。
  手中拿着这份公文,赵然回到方丈院,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将任职文书吸纳进了气海,这一次,他得到了《先天功德经》第八章,入炼虚境的功法。
  看了片刻,没怎么看懂,赵然便没有往下研究,他现在神识还未生婴,炼师都不是,谈什么炼虚?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好。
  顾腾嘉亲自带着寮房巡照过来送饭,并且陪着赵然和苏川药用了晚餐,一边吃,一边就赵然的疑问做了回答。尤其在钱和物的问题上,顾腾嘉都做了详尽的解释。
  身处繁华之地,文昌观每年的净收益居然只有二十万两,这大大出乎赵然的预料之外。仔细查看了三年账目,赵然发现:文昌观挣钱的能力并不弱,除了每年的香火钱、各州府道宫缴纳的资源留成外,还有不少道产在源源不断的缴纳收益。
  近三年来,文昌观每年的总收益折合银子都在三百万两左右,按规矩,七成上缴总观,剩下的九十万两,七成——即六十余万贴补茅山,也就是元符万宁阁,剩下三十万用于布道事务和基本支出。
  每年三十万两银子,文昌观是很富有的道观了,据赵然所知,川省玄元观每年的可用资金也只有十万两,文昌观是玄元观的三倍。可问题是,赵然在账目中发现一笔“特别布道费”的支出,这笔支出每年都是十万两,连续三年如此。这笔银子的支出,让文昌观的收入缩水为二十万,可回旋余地大大降低。
  关于这个问题,顾腾嘉苦笑道:“何止三年,一向如此,只不过是近二十年来大大增加了。”
  “二十年?每年都是十万两?”
  “嘉靖九年以前,每年三万两;自嘉靖十三年起,每年五万两;自嘉靖十九年起,每年十万两。”
  赵然倒吸一口冷气,如此一算下来,这笔特别布道费总额已经达到一百四十万两!
第二十九章
九月
  “这笔特别布道费是什么意思?我不是要追究,只是好奇。”赵然尽量用委婉的语气向顾腾嘉询问。
  顾腾嘉道:“每年上缴茅山的六十万两,茅山要求必须是现银,为了凑足这笔现银,我们必须将收上来的实物拿出去发卖,通常要折价发卖才能换到那么多现银,这笔特别布道费就是发卖实物时候的损失。”
  道门的修行资源缴纳比例是七三分成原则,也就是七成上交总观,三成留在本省。留在本省的资源中,又按照七三比例再次分成,七成交本省馆阁,三成留在十方丛林,作为基本支出和布道支出,除非有特殊政策,则可能会下浮为六四比例。
  十方丛林缴纳修行资源的时候,通常都是白银、铜钱等与米粮药材灵矿等各占一半,比如文昌观向茅山上缴供奉的时候,应该是三十万现银和三十万实物。但茅山要求全数上缴现银的话,文昌观就会产生大量的折现损失。
  赵然在无极院、白马院、天鹤宫以及应天府玄坛宫的时候,向馆阁缴纳供奉都是各占一半,没想到初至文昌观就遇到这么件糟心事,他原本还打算从文昌观的布道银子中拿出钱来补贴应天大桥项目,眼下看来,这个打算怕是有些悬了。
  “茅山这么干,他们是什么理由?”
  “其实也不是他们家独一份,最近这些年,但凡沿海之处,很多地方都这么干。浙江、山东、福建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问题,只不过灵墟阁、昭真阁、鹤林阁不像茅山那么厉害,要求全部现银上缴。至于原因,不过是银贵物贱而已。至于理由——没有理由,现银和实物各半,这只是总观的规矩,对各地馆阁并无明文要求,茅山一意孤行只收现银,文昌观也没办法。”
  赵然沉默了,他几年前就已经感受到了市面上现银的紧缺,但一直没有精力和时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关于上缴比例,确实没有明文规定,既然涉及到的不仅是茅山,还有沿海许多地方,就说明不能简单的强行纠正——他也很难纠正得了。
  赵然点点头,暂时放过了这一点,继续研读文昌观的其他材料。
  真师堂的最后一次议事终于在一场秋雨中结束了,方方面面都在桌子上获得了吃饭的席位,虽然没有一家吃得满意,尤其是茅山最不满意,但毕竟都吃到了,因此,方案最后得以全票通过。按照张云意的话——由周真人转述,这些年很少见到大家“万众一心全投赞成”的场景,议事之后很是欣慰。
  一个庶务中心最终变成了八个机构,这是所有人之前都没有想到的,但这就是最均衡的方案。
  下观拿到了道录司和讲法堂,三清阁拿到了显灵宫,东极阁拿到了灵济宫,雷霄阁拿到了朝天宫,九州阁拿到了鸡鸣观,栖霞山保留了元福宫-挂靠在九州阁名下,茅山分到了一个评定委员会。
  周真人没有在京师耽搁下去,她启程之时和赵然做了一次简短的谈话,准备把鸡鸣观交给赵然。
  赵然询问:“静慧前辈呢?不是应该由她来出任鸡鸣观方丈更合适么?她是大炼师修为,弟子只是个大法师,差得有些远。”
  周真人回答:“如果是讲法堂之类的地方,她倒是愿意,但鸡鸣观现在管的是修行证,这种事情,她没工夫料理,我也不会让她来操这份闲心,这个地方交给你了,你先看着打理吧,海外修士的信力暂时不用着急,这些事务被分拆得太散了,不是你一个人能做好的,我也不会给你压力,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你当前的主要职司,还是南直隶的信力。”
  赵然点头:“行吧,真人放心,我一定把南直隶的信力抓起来。”
  赵然现在的职司中又加了个鸡鸣观方丈,他需要尽快把这一摊子事务给立起来,于是,他又从文昌观的方丈院搬到了鸡笼山上的鸡鸣观中。
  鸡鸣观以前属于道录司,后来改作讲法堂之用,现在人员全部撤出,只留下空空如也的一座道观交给赵然,他现在就是鸡鸣观的光杆方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来搭建。至于经费,周真人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赵然得自己想办法。
  真师堂诸位真师们终于返回庐山,元福宫顿时消停了下来。
  整个九月,道门都在对新成立的八大机构进行改制,三清阁派来重建显灵宫的是长老卓云峰;东极阁派来重建灵济宫的是长老邱云清;雷霄阁来的则是长老彭云寿——他同时也是鹤林阁的护法,曾经代表鹤林阁在江腾鹤、赵丽娘双修大典时送上过贺礼;道录司和讲法堂那边是由总观大都管赵云翼负责。
  这些都是赵然的熟人,尤其是后面两位,和赵然关系都非常好,但因为太忙,一直没有时间相聚。
  至于茅山那头,拿到评定委员会这个机构以后,就关在山门里边自家折腾,到现在赵然也没听说他们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元福宫重新稳定下来,彻底由真师堂认定了与九州阁之间的挂靠关系,以及和三茅馆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明确了其对修行球和修行球彩票的管理职责,三茅馆修士们彻底安定下来,一心一意举办着比赛、操持着修行球彩票的发行。
  在这一个月中,赵然做了四件事,一个是将自己在鸡鸣观中的方丈院确定了下来,就是他去年作为学员时,和九姑娘、裴中泽一起居住的景阳楼。
  第二个是将鸡鸣观的架构设计完成,确定了下设各房的职司和人员编制。
  第三个是完成了修行证的第一批建档。
  第四个是向有关人员发出了邀请函,希望他们加入鸡鸣观,一起开创“激动人心的大场面”。
  眼下,赵然就在新设立的档案房中,让苏川药向档案法柜中输入第一批发放了修行证的海外散修档案。
  档案法柜其实就是彩票法柜,只不过让郭植炜和龙卿欵做了少许符文设计上的改动而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储存信息的附加柜——赵然称之为存储柜。
  存储柜的发明其实并不复杂,以郭植炜和龙卿欵的能力,早就设计好了,已经提前在香炉轩中安装完成,此刻从大君山紧急发了一台过来,连上档案法柜就能使用。
  第一批发放了修行证的海外散修比较少,一共只有三十八位,苏川药很快就输入完毕,赵然称赞道:“手指当真灵活,效率很高,这么快就折腾出来了!”
  苏川药甩了甩手腕,笑道:“好累,手都酸了。”
  “你都是修士了,还会酸?”
  “老师您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您试试,跟真气运行无关,全在腕上发力。”
  赵然道:“以后会尽量不用写字的方法输入,这方面,我正在让翰林院研究,让他们对字的笔画或者声韵进行拆分和整理……”
  见苏川药有些茫然,于是摇头道:“算了,以后再说,暂时还是手写吧。”
  正要让她试着调阅录入的档案,忽然收到一张飞符,飞符发自元福宫彭云翼:
  “赵师兄快来元福宫,黎师兄被打了!”
第三十章
怕么?
  黎大隐被人打了?赵然觉得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堂堂元福宫宫院使,栖霞山首席大弟子,居然在自家的地盘上被人打了?说出来谁信?
  一边让苏川药准备出发,一边飞符询问彭云翼:“对方是谁?”
  稍过片刻,驴车已经准备好了,古克薛师徒五人也穿好了衣裳聚集在景阳楼前,赵然来不及等彭云翼的回复,招呼众人上车就走。
  赵然到现在都没收到彭云翼的回复,可见元福宫前形势多么紧张。
  鸡笼山离着元福宫并不远,驴车下山,一路上闯过几条街道,顺着玄武湖岸边飞快奔行。好在此际已经入夜,街道上人少、玄武湖边人迹更少,驴车不多时便赶到了元福宫。
  元福宫门前剑拔弩张,数十人在这里对峙。一方是彭云翼为首的元福宫修士,一方是东极阁修士,为首的正是长老邱云清。
  坐在马车里,赵然就听见有人高声道:“尔等若还是阻拦,便一体锁拿了……”
  赵然的马车绕了上去,来到中间的对峙处,苏川药将他推了下来,一眼就看见黎大隐嘴角渗血,躺在几个元福宫修士的怀里。
  黎大隐看见赵然,咳嗽了两声,道:“致然……”
  赵然沉住气,上前询问:“怎么回事?”
  彭云翼悲愤道:“他们要抢人,我们不让,他们就硬闯。黎师兄上前阻拦,被姓邱的打伤了!”
  六月京师大变之时的那一战,赵然抓了不少上三宫参与谋反的修士,其中包括蓝道行、段朝用、德王、龚可佩、七星修士、陈胤等等,以及二次入宫的蓝田玉、王守愚之流,林林总总上百人,这些人都关在元福宫中。
  早在七月份的时候,赵然曾经联络过李钧阳,想将这批人移交东极阁,但当时真师堂一直忙着商议和处置京师大变之后的各项事务,李钧阳表示,暂时没有人手、没有精力处置这些人,等京师稳定下来后再审问和定罪,于是,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新的机构改制之后,赵然就立刻想到了元福宫关押的这批人犯问题,他叮嘱黎大隐,谁来要人都不能放,先等他和方方面面商量好之后再行处置。他必须确保其中的几个重犯受到应有的惩处,比如段朝用、德王、龚可佩、陈胤等等。
  没想到,邱云清刚刚把归入东极阁的灵济宫梳理妥当,就着急忙慌过来抢人了。
  赵然回过头来,看着邱云清,问:“都是道门一脉,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动手强来?”
  邱云清淡淡道:“有话当然可以好好说,但好好说了,有些人不听啊。”
  彭云翼怒道:“邱长老,你们之前行文让移交人犯,我们也没说不行,只是说等整理好卷宗以后一并移交,好端端的就过来抢人,你们这是好好说话的态度吗?”
  赵然扫视邱云清身后,东极阁此番来了不少人,其中有些是认识的,如武甲、丁巳,还有些是陌生的,想必是东极阁从外地调来的人手,更有一些眼熟的,却是原来上三宫的修士,比如邱云清身后大法师境修为的饲虎道人。
  饲虎道人是灵济宫修士,当日也曾在仪凤门城头助朱先见守城,只是江腾鹤刚刚登上城头之时,此人就和许多上三宫修士一般临阵逃跑了,其后在赵然大索全城的时候,抓回来了一批,但还有部分没有找到,饲虎道人便是其一,却不想竟会在东极阁的人群中。
  被赵然扫了一眼,饲虎道人下意识就往后出溜了两步,退到人群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