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874

  赵然道:“铸成大饼子,埋地里!”
  黎大隐顿时笑了,然后点头承认:“确实如此。”
  赵然叹道:“所以说,不管发下去多少银子,这些银子都会被埋在地里边,老黎啊,咱们大明缺银子啊!”
  黎大隐不明赵然所指,正在思考之时,就见后方陪同的上元县令梁友诰向三茅馆弟子凌从云咬了两句耳朵,凌从云上来道:“老师、赵师叔,户部宝钞司提举时维明求见。”
  赵然含笑吩咐:“请他过来。”
  后面人群中挤出来一个胖子,被凌从云引过来,躬身行礼:“下官户部宝钞司提举时维明,拜见赵方丈、黎院使。”
  赵然向黎大隐介绍:“时提举是户部老人,别看年纪不大,但精于钱粮。”
  黎大隐点了点头,冲时维明道:“幸会,幸会。”
  苏川药从储物法器中取出来一个木凳子,时维明诚惶诚恐的坐了,道:“赵方丈相招,下官来得晚了,还请方丈海涵。方丈上次说的事情,下官回去查了,咱们大明银课主要集中在湖广、北直隶、浙江、福建等地,较大的有滇中银矿、蓟州瀑水银矿、浙江平阳青田银矿等等。去年户部课银三万八千两,滇中银课居首,占了一万九千两……”
  黎大隐听到这里有些不敢置信:“时提举稍等,大明去年银矿课银还不到四万两?”
  时维明点头:“正是,去年情况算好的,前年是三万三千两,再往前是三万……”
  赵然也听得无语,忍不住问:“就没上过五万?”
  时维明道:“上十万的年头也曾经有过,宣宗朝曾经到过二十五万两,但几百年了,矿挖得都差不多了。”
  大明银矿允许官办,也允许私办,户部按照三成比例征收,这部分叫做课银,去年的课银数量为三万八千两,也就意味着全部白银产量是十万两出头。
  一年十万两,大明是个不折不扣的缺银国家。
  在银已经大规模替代铜成为流通货币的当下,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市面上一直银贵物贱了。
  谈完了大明的银产量,时维明小心翼翼的问:“赵方丈,您将下官安置在宝钞司,不会是想发行宝钞吧?”
  赵然笑问:“你认为呢?”
  不等时维明说话,黎大隐已经开口了:“致然,使不得啊。宝钞已经没人要了,发行多少都是废纸,咱们赚钱可以,但不能乱来啊。”
  时维明没说话,但如小鸡啄米般不停点头,表明了他的立场。
  赵然道:“宝钞其实是个好东西啊,但很可惜,名声已经败光了,大家一听说是宝钞,人人惶恐……”
  黎大隐继续摇头:“换名也不行,只要不是金银铜钱,都不行。”
  赵然道:“放心吧,我不是要搞宝钞,只是想试试,小额银票能不能行得通。”
  时维明怔了怔:“小额银票?”
  赵然道:“现在的银票,面额最小的是五两银子的,这是有些江浙钱庄发出来的,其实效果并不好。真正通行的,是大钱庄的银票,但数额都在五十两、一百两上下,这样的银票对于老百姓和小商小贩来说,没有意义,大家用的还是碎银子。我的想法是,利用大君山的修行技术手段,在宝钞司成立一个小额银票印刷作坊,专门印制一钱、两钱、五钱、一两的银票,唔,两钱的就算了,种类太多,成本会增加。”
  黎大隐没好气道:“这跟宝钞有什么区别?无非是由文、贯改成钱、两罢了。”
  赵然道:“当然有区别,宝钞司不搞强制发行,宝钞司卖小额银票。卖给谁呢?卖给各大钱庄。比如四季钱庄,我们印制的时候,可以把四季钱庄的名字打在小额银票上,就叫四季钱庄发行。那些使用四季钱庄银票的商贾、官吏们既然能接受四季钱庄的大额银票,当然也就能接受四季钱庄的小额银票,对不对?同理,其余各大钱庄都如此,谁来买宝钞司印制的小额银票,我们就把他们的钱庄名字印在银票上。”
第三十九章
小额银票
  依赵然办法,哪家钱庄发行的小额银票,哪家钱庄必须承诺无条件兑换现银,绝不允许发行了之后不兑换的情况,一经查实,以扰乱银钱秩序条例查办。
  大明没有这条罪名,所以赵然说的是条例,他要求时维明以宝钞司的名义起草一条法令,交廷议商讨。
  黎大隐和时维明同时赞道:“不错,如此一来,风险就转移到了各大钱庄,小额银票就算出了问题,也不是朝廷的事,而是各大钱庄的事!”
  赵然道:“虽然说是各大钱庄的事,但哪家的小额银票出了问题,宝钞司必须兜底。”
  黎大隐问:“这是为何?”
  赵然奇怪的问:“宝钞司不兜底,钱庄凭什么拿真金白银购买你的小额银票?不仅兜底,还要同意回购,哪家钱庄现银不凑手,可以拿小额银票向宝钞司回购现银,宝钞司必须无条件支付!”
  他提出,宝钞司建设一个坚固的地下银库,各大钱庄以真金白银购买小额银票,一两现银兑换一两小额银票。等小额银票信誉建立起来,宝钞司再依托自己库存的巨额现银,发行宝钞司自己的小额银票。
  黎大隐拍了拍脑袋:“都被你绕得有点晕了。”
  时维明道:“我明白方丈的意思了,所有的小额银票只有宝钞司有权力印制,印制之后卖给各家钱庄,以各家钱庄的信誉来促成小额银票能够最终汇兑天下。等到小额银票的信誉建立起来,天下人都信任了的时候,宝钞司再发行自己的小额银票,到时候发多少就赚多少,是不是这个道理?”
  黎大隐不拍脑袋了,改拍大腿:“妙啊,原来如此,致然真是搂钱的耙子啊!”
  赵然一脸黑线,心说这是我的本意吗?当即予以纠正:“两位可不能有这种想法,如此一来,岂非又回到了宝钞的老路上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大明的钱荒问题,和宝钞司搂钱没任何关系。再说了,宝钞司搂钱在手,和大隐你有一钱银子关系吗?”
  黎大隐笑着没说话,但对赵然的说法明显不以为然。
  不过有时维明和黎大隐的打岔,倒让赵然自己找到了一个缺陷,就是将来滥发小额银票的风险漏洞,思考片刻后,道:“可以在宝钞司组建一个联席委员会,由各大钱庄派人担任委员。委员会的存在,就是为了监督宝钞司不滥发小额银票,每一次印制小额银票,都必须由委员会同意。”
  时维明道:“赵方丈的办法是很好的,但是有个问题需要解决,怎么才能让各家钱庄把真金白银送到宝钞司,换取宝钞司印制的小额银票呢?”
  赵然道:“事情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的想法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平平淡淡开始,不声不响发行。发行的时候主要通过两个办法让钱庄产生购买意愿……”
  “其一:君山移动所卖的飞符,除非上万张飞符的大宗批发,其余只收小额银票,不收现银,各家馆阁宗门想要购买飞符,就必须支付小额银票,否则不卖……”
  “其二:今后鸡鸣观发售海贸许可证,只收小额银票,其余一概不要,现银、大额银票,鸡鸣观都不认可,没有小额银票?对不起,去钱庄换,哪家钱庄有小额银票,就去哪家钱庄……”
  “其三:《君山笔记》、《皇城内外》、《灵宝新说》的征订,只收小额银票……”
  黎大隐大笑接口:“其四:修行彩票的发售,只收小额银票,没有小额银票?对不起,这一期修行彩票与您无关!哈哈!”
  赵然冲黎大隐挑了大拇指:“大隐说得好!这些小额银票到了我们手上以后,我们再想办法花出去,花不出去的,就先存着,有宝钞司的库银在,这些小额银票与大额银票无异。总之一步一步来吧,争取用三年、五年的时间,让天下人都认可小额银票。”
  时维明疯狂的记录着赵然的话,等赵然说完,插话道:“以下官所见,其实是用不着三年五年的,小额银票的本质,其实就是大额银票,甚至比大额银票还要稳妥,因为朝廷愿意兜底兑换。”
  赵然道:“你回去以后召集人手仔细研究研究,争取尽快拿出一套制度和办法来。对了,黎院使刚才说的什么发多少赚多少,这句话可不要带回去乱讲。”
  时维明点头:“下官明白。那么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了,赵方丈,下官刚才想到了一个问题,以大君山的修行手段,当然能确保各大钱庄不自行印制小额银票,但以修行手段印制,怎样确保印制的产量?要知道,这可不是几千、几万,而是几百万、几千万。”
  赵然笑道:“我连飞符都能年产数百万,区区小额银票而已,算得什么?”
  时维明回去了,他需要拟定很多规章制度,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案,这件事也不是能够着急的事,大明的钱荒不是一天两天了,指望短期就能解决,并不现实。
  在江边,赵然和黎大隐最终拍板,于十一月正式开工兴建景观带,同时,赵然设计的景观别墅效果图将很快刻印出来,展示在《皇城内外》上,向京城的富户们预售,按赵然的说法,这叫卖楼花。
  黎大隐虽然不知道楼怎么就能花了,但对这种形式非常赞同,举双手支持。
  谈完事,赵然问黎大隐:“老黎,你们三茅馆有没有飞行法器?”
  黎大隐道:“当然有的,致然要用?我让云翼取来。”
  赵然想了想道:“后天吧,我要去一趟武当。”
  赵然回到鸡鸣观后,小道士杨文福向他禀告:“赵方丈,有位东极阁的修士在慈航殿中等您,等了快一个时辰了。我说您不在,他却说要等到您回来。”
  东极阁?赵然提高警惕,问:“是谁?”
  杨文福道:“他说他姓卫。”
  赵然当即喜道:“这是朋友。”
  卫朝宗在慈航殿中等了赵然许久,终于是把人等回来了,赵然望见他时,只觉神情气度与往昔有些不同,更显高深了,于是致贺:“恭贺卫师兄成功破关,神识生婴,由此而入炼师境!”
  卫朝宗微笑道:“一出关,我就赶到京城来见致然,哪里也没去,旁人谁也没见。”
  赵然道:“实在是师弟我的荣幸!卫师兄何必在此等候,一张飞符,我必然立刻回来的。走,到我的景阳楼去说话,你还没去过呢,一边看景一边喝酒,你我共叙别情。”
  卫朝宗叹了口气:“不如此,不能显出我的诚意啊。致然,我是来向你道歉的,代表灵济宫,代表东极阁,前些天的事情,实在是对不住了!”
第四十章
春风阆苑的对白
  将卫朝宗引至景阳楼,让苏川药摆上酒菜,赵然邀其共饮。卫朝宗举杯道:“破关之后,我接到本阁李天师飞符,因此立刻赶到京师。今后灵济宫将由我来担任宫院使,过去的不快,还请致然莫要放在心上。这杯酒,是我代东极阁向致然赔罪。”说罢,一饮而尽。
  赵然是顺毛驴,卫朝宗的态度,他就比较喜欢了,当即举杯也干了:“都是道门一脉,说什么赔罪不赔罪的?我也有不是之处,来,干了。”
  卫朝宗看向苏川药,道:“川药修为大进了?和致然相比,我可是穷酸得太多了,但无论如何,川药如此天赋和努力,还是要鼓励的,这件玉如意,是我白云阁前辈祖师所炼之物,最合坤道之用,小苏收下吧。”
  卫朝宗不说是什么法器,但赵然依稀能从其上流动的光华感觉出来,必然不下中阶,甚至可能达到了高阶。
  赵然拿到了上三宫的积储,对一件中高阶法器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卫朝宗的态度,或者说东极阁的态度,于是含笑向苏川药道:“还不快快拜谢卫师伯!”
  苏川药笑盈盈收了如意,问了用法,再次拜谢,壮着胆子问:“听说还有位女师叔,不知能否有缘一见?”
  卫朝宗笑道:“来了的,在家苦炼四个月剑术,听说我要来应天,迫不及待就跟过来了,说是要让贵派骆师弟见识见识,这回她非熬过第十九剑不可。”
  赵然也笑了,问:“人呢?我好替他约一下骆师兄。”
  卫朝宗道:“这就不必你我操心了,她已经杀到春风阆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