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874

  京城之北,长江两岸,东西十里,各般风情,尽现于沙盘之中!
第四十二章
大桥方案
  赵然望着巨大的沙盘,不禁赞道:“孙真人当真严谨,前期准备非常充足。”
  孙碧云自得的一捻长须:“如此浩大之工,不准备好能成?自年初接到致然飞符构想之后,我便让四海和九方轮流去勘察地貌,我自己也乘法器自上方飞过多次,这才有了这座沙盘。”
  赵然道:“孙真人和四海、九方前辈多次来过应天?我竟不知,没能好好接待,该打!”
  孙碧云笑道:“这不是一直没开始么?我让他们刻意不要去找你的,免得耽误你做别的事情。”
  赵然道:“晚辈如今在应天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江岸处也清理出来了地方,可以开始了。孙真人,咱们今日确定一下几个重要环节。”
  孙碧云点头,向左手边的老道吩咐:“四海,跟你致然师叔说一下选址问题。”
  他右手边的老道应声而出:“是,师父。”
  抄起竹棍,指着沙盘道:“大桥跨度极大,对桥基的要求非常高,我和九方多次入水探查,除了赵师叔提出的龙江关至浦口城这一段外,上游清凉山北沙洲处、下游燕子矶处,也适合建桥,地基坚固,不易沉陷。”
  赵然看着伏四海指着的沙洲和燕子矶处,开始思考。
  伏四海接着道:“沙洲处建桥的好处是可以分段,中间以沙洲为主墩基点,不用全程水下作业,施工中出了问题也容易调整。缺点是江面较宽,比龙江关宽一百一十八丈,而且要对沙洲做加固,工时量要大很多。”
  “中段龙江关处,江面四百八十丈,地基同样足够坚固,这也是赵师叔最早提出来的建桥选址,的确是处比较适合的地方。”
  “下游燕子矶处江面更窄,四百二十丈,工时量更少。缺点是水流较急,立墩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把墩子立住了,造价会少很多。”
  赵然摇了摇头,道:“燕子矶处建桥更快更省,但也有个最大的问题,离城有近四里地。要想过江,必须出城之后沿江下行四里,与上游沙洲和龙江关这两处相比,不是很方便。”
  孙碧云想了想道:“也罢,致然说得有道理,对修士而言,四里地不算什么,但对普通人来说,就有些不便了。剩下的两处,致然以为走沙洲好,还是龙江关好?”
  赵然盯着两个地段不停权衡,好几次都想选择沙洲,但最终还是道:“龙江关吧。”
  如果选择沙洲,汪宗伊和梁友诰,以及不知多少官员和权贵要来找自己拼命了。这还在其次,关键是,既然“曾经”的大桥出现在了那个地方,它就必然有出现在那里的理由。
  这是赵然第一次搞那么大、那么高技术含量的工程,他不想节外生枝。
  孙碧云表示同意,他们师徒选定的三个地点都满足建桥的地基要求,至于选择哪一个,当然是由大桥的提议者、出资人决定。
  桥址既然确定,马上面临的问题就是:大桥要建多高?
  按照孙碧云师徒对江岸高度的测量,大桥应当高出江面八丈,如此方能保证通过八百料大船。而八百料,几乎已经是应天上游江段通行的最大船只了。
  料的意思,就是木料,造船用的木料一根通常为两丈,置于水中,可载三百斤货物。用了几根这样的木料,就是几料船。
  八百料大船,也就是用了八百根这样的木料,其主桅高度近六丈,加上船身高度,大桥高出八丈方可通行。
  至于千料以上,那都是海船,不在江面行驶,顶多也就是跑跑应天下游到出江口这一段,所以孙碧云设定的桥高就是八丈。
  赵然本来想搞个千年大计,确保能够通航两千料大船,但以福船的营造法式,船桅高度一般为船长的五十分之四十九,几乎与船长一样,这就意味着,大桥必须高出水面二十丈以上,相当于三个应天城墙那么高,这样的工程太夸张了,承担不起。
  几番挣扎之后,赵然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八百料就八百料吧,倒是今后可以在船桅上做文章,争取把主桅的通行高度降下来。
  高度确定,就意味着确定了桥墩的造型——下宽上窄,底部三丈、顶部丈许方圆,高二十丈!
  其中,大墩高出水面八丈,水中三丈,水下深井九丈。这是一个整体的桥墩,要在江底打出个九丈的深井,把将近一半的桥墩埋进深井里,如此才能立得住、站得稳。
  如此雄伟的桥墩必须能抵挡江水长年累月的冲击,必须能承受上方桥面的巨大重量,这是修建应天府大桥最难的地方,朝廷工部的那些大匠师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不仅是桥墩本身难造,造出来也立不进水里去,只能依托仙家手段。
  道门很少有人会像赵然一样生出那么雄心勃勃的想法,更无人如他一般有决心、有财力去完成这样的壮举,所以直至今日,也没人搞过那么大的工程。
  好在武当有大圣南岩宫,有孙碧云师徒,这才能让赵然的构思有实现的希望。
  孙碧云道:“我和四海、九方同时炼制桥墩法器,一个月可得三座,十五座主桥墩,五个月可以完成。”
  赵然表示满意,这样的效率实在太高了,他不能奢求更多。十五座桥墩,三十五丈为一个通航桥孔,这是江面主桥的设计。
  “还需要三十八座引桥墩,由一丈高而至十丈高,而且要先建。”赵然提醒。
  “引桥墩不复杂,没有抵受水流冲击和腐蚀的要求,很容易,五、六个月就可以炼制完成。唯一的问题,炼制材料不够。”
  五十三个巨大的桥墩,不亚于炼制五十三座巍峨的宫殿,所需灵材灵矿是一个不忍看的数字,伏九方将清单递了过来,赵然一看,当即有些眼前发黑。
  精金一万斤、秘银六万斤、紫云铜三十万斤、精铁八百三十万斤……
  归元土三万斤、云母石七千斤、金沙一万八千斤、符文石十万斤……
  赵然捧着这份清单,脸上比哭还难看:“孙真人,这肯定是没办法弄到的。”
第四十三章
净乐宫
  孙碧云师徒开出来的材料清单,让赵然欲仙欲死,先不说别的,单拿出一个精金一万斤的需求,赵然就没法兑现。
  松藩有精金矿,位于雨阳仙人的沼泽中,但一年能向大君山提供百十斤也就撑死了。当年楼观向玉皇阁提亲,给赵丽娘的聘礼清单中,也就只有六十六斤,可见这东西的珍贵程度。
  一万斤,需要大君山积攒一百年,就算从别的地方搜罗,这也是个恐怖的数字,就算能搜罗到,赵然也买不起。
  更何况后面还有秘银、紫云铜之类种种珍惜材料,动辄就是以万斤为计量单位,真这么干,文昌观、鸡鸣观加上元福宫一起宣告联合破产就行了,啥也别造。
  赵然仔细考虑之后,询问了孙碧云炼制这总计五十三座桥墩的方法,问明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孙真人,四海前辈、九方前辈,实心的桥墩整体恐怕不需要吧,这么搞,实在造不起啊,咱们能不能炼空心的?就好比炼制法器殿阁,里面空着?”
  “桥墩和法器殿阁可不一样,空着怎么承受如此巨大的力量?”
  “这个我是有想法的,咱们炼制壁厚一尺的空心桥墩法器,打入江心之后,往里面灌注青砖、碎石、泥沙,用这些物料充实中空,承力效果减少得也不多吧?”
  孙碧云和两个弟子低头商议了一番,最后遗憾的向赵然道:“这样的话,只要来一位合道大修士,就能将桥墩毁了。”
  赵然忙问:“合道大修士且不考虑,炼虚境高修呢?能毁吗?”
  孙碧云摇头:“这不好说,还要看阵法、法宝的运用,一般而言,至少五六位炼虚出手吧,配合得好的话,也能毁去桥墩。”
  赵然松了口气:“也可以啊,可以接受。”
  孙碧云道:“那就不是千年工程了,你不是说要造伟大的千年工程吗?地龙变化、风雨侵蚀,挺不到千年。”
  赵然忙问:“能挺多少年?”
  孙碧云和两个弟子又讨论了片刻,回答赵然:“五百年,顶多八百年,每隔百年还要维护一次。”
  赵然举手:“没问题!五百年就五百年,足矣!”
  于是,孙碧云和弟子们重新开始设计,按照空心桥墩的炼制方案重新拉清单,这就需要时间了。
  将周克礼、凌从云留在这里打杂,赵然从大圣南岩宫出来,去找赤松子和龙姑婆婆。这两位属于武当隐仙派十七脉之一的净乐宫传承,在武当山北麓。
  净乐宫是大脉,殿宇重重——实际上有孙碧云在,武当山各宫各殿规制都很宏大。赵然一瞬间考虑过,要不要动员隐仙派各脉,干脆把殿宇拿出来重新熔铸了算球,隐仙隐仙,就该有点隐仙的样子嘛。但还是忍住了,这么搞人家不一定……嗯,肯定不能答应啊。
  赤松子和龙姑婆婆都不在宫中居住,他们习惯住在净乐宫后面山坡的草屋之中。
  赵然来到这片草屋,正是晚饭时间,就见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好一派生活气息。
  旁边的茅草房中,忽然传来一阵菜肴下锅爆炒的噼里啪啦声,一股香气四溢开来,推车的苏川药顿时忍不住就流了口水。
  赤松子扛着锄头从山道上转回来,手中抓着一把山芋,向赵然道:“致然坐会儿,等饭好了一起吃。”
  赵然也不客气,坐着轮椅四处参观这片茅草房:炼丹茅房、炼器茅房、炼符茅房、茅草书房、茅草卧房、鸡圈、菜田、花圃、果园……
  一圈转下来后,赤松子的声音传来:“开饭了。”
  苏川药推着赵然循声而去,就在一处可以远眺青山的露天土台边,看见了坐在石桌边的赤松子,以及围着围裙的龙姑婆婆。
  桌上已经有五六个海碗,都是刚做的新鲜菜,什么八宝素鸭、蕨菜豆腐之类,都冒着热腾腾的香气。龙姑婆婆打开竹篓盖子,给赵然和苏川药添了两大碗米饭,招呼道:“几个月没吃饭了,我一直寻思着好好做一顿,这死老头子总说没胃口,要不是致然来了,我都没得这个口福。”
  赵然哈哈笑着,抄起碗筷就往嘴里埋头扒饭,苏川药小口往嘴里塞了一团饭粒,顿感一道灵力纳入四肢经脉,浑身舒爽已极,当场就呆住了。
  赵然催促她:“川药,快吃这八宝鸭,再不吃没了啊,赤松子前辈不会给你留的,你要自己抢……”
  饭罢,苏川药陪着龙姑婆婆收拾碗筷,赤松子招呼赵然:“致然来,咱们去钓鱼。”
  赵然陪着赤松子走到茅屋外一处空地,这里有个丈许方圆的池塘,池子中长着水草,水草里隐隐可见游鱼浮在水中。
  赵然从扳指中取出根莫愁湖柳条制成的鱼竿,正要垂入池塘,就见赤松子一脸紧张的盯着自己,纳闷道:“前辈不下竿吗?一起啊。”
  赤松子“诶”了几声,取出鱼竿,却仍在盯着赵然,赵然莫名其妙,先把鱼竿甩了下去……
  “嗯?”柳枝做成的鱼钩在池水上砸出“啪”的一声……
  猛见赤松子捂着肚子在旁边狂笑,笑得都喘不过气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