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874

  赵杏姑缓缓道:“君山移动的百分之十,这个条件换别人,谁接谁就一夜暴富。”
  礼单交换完毕,又商量了其他事宜,将双修大典定在了正月十六。其中当然还有问名、纳吉等等环节,就不再赘述。
  离开武当之时,江腾鹤询问赵然归期,赵然道:“弟子会在大典前两日返回大君山的,实在抱歉了老师、师娘,大师兄的双修,弟子无法亲自操办了,不过如今大君山也有了很多子弟,不缺我这一个,弟子建议可由凤和操办,咱们和洪泽系结亲的那次,他干得就不错。”
  事情谈妥,赵然当晚就乘无穷莲座返回了京城,景阳楼前站了一排人。
  古克薛、裴中泞、苏川药、柳初九、林阿雨、芊寻道童。
  赵然有些诧异:“怎么了这是?”
  裴中泞道:“他们三个今天和一帮海外散修打了一仗,对方两条船,跑了一条,剩下一条船上没人,全是货物,被暂时扣押下来。也不知这件事是对还是错,所以特地过来问问师兄。”
  赵然有些吃惊:“打起来了?你们有没有受伤?”
  “那帮家伙不禁打,弱的很,没人受伤。”
  赵然放心了:“对方是谁?”
  芊寻道童回道:“东海散修,是灵鳌岛的人。”
第五十一章
缉私
  听说是缉私,赵然当然是要鼓励的,于是道:“抄查走私,本就是稽查队的职责,乙组这么干是没错的。按照咱们的规矩,打卡加贡献点。这次出的任务比较危险,按最高一百点算,立功再加一百点。老古,你回头写个公文,我批一下,然后刷卡记入。”
  古克薛是稽查房的执事,也是稽查队的队长,当即答应了,柳初九、芊寻道童和林阿雨都喜动颜色。
  赵然又道:“但有一点,我要批评你们,动手之际,为什么不多叫点人?丙组呢?丁组呢?这不是逞英雄的时候,该叫人就叫人。单单你们三个,力量肯定薄弱啊,今天能赢,日后呢?打不赢怎么办?要是有了危险怎么办?堂堂稽查队,要是来个全军覆没被人打死了,冤不冤?”
  柳初九、芊寻道童和林阿雨都低着头不说话。
  毕竟是第一次缉私,而且还查抄到了一船货物,赵然也没再多批评,开始询问具体情况。
  裴中泞道:“我去查验落叶岛的货物,看见了灵鳌岛的船,我见他们船上装满了东西,就多了个心眼,让执事房的人查一下,结果已经办理了修行证的三百六十名海外散修中,没有一个来自灵鳌岛的,在发放的二十八张海贸许可证中,也同样如此。我就把这件事告诉老古。”
  古克薛点头:“今日正好乙组轮值,裴科长告诉老朽后,老朽让他们去龙江码头核实,他们去了以后,正好看见灵鳌岛的船只在和人交易,乙组就动手了。”
  古克薛没在现场,所以详情由柳初九讲述,柳初九讲述完后,赵然有些惊异:“那么莽的吗?你们这是两个大法师、一个金丹啊,他们就一个大法师,带着十来个黄冠,就跟你硬干?还抢先动手?”
  芊寻道童回答:“东海、南海,都这么打的,打不打得赢那是后话,敢不敢打,这是关乎名声和尊严的大事。”
  赵然问:“光扣下货船了?大船没逮着?灵鳌岛的人全跑了?”
  柳初九面露惭色:“跑了,他们配合还是很默契的,一时间难以攻下。”
  芊寻道童补充:“东海的打法,团战组队。”
  赵然问芊寻道童;“他们承认自己是灵鳌岛的了?没有冒名顶替?”
  芊寻道童很肯定:“领头的我见过,尹驯龙,灵鳌岛四大将之一,海上修士都叫他龙炮手,炮打得很好。”
  赵然对此很关心:“什么炮?”
  “就是战阵使用的法弩重炮,灵鳌岛的海船上都有一到两具。”
  “他们哪儿来的法弩重炮?”
  “自制的,比不上朝廷……道门的法弩重炮,差远了,但在海上遇到,也很头痛的。”
  “他们这船货都是什么?要卖给谁?”
  裴中泞回答:“我看过了,都是海货,有一部分是咱们建桥需要的灵矿,还有很多是珊瑚、鱼骨、兽材之类,可惜没有压仓银,估计银子都在跑了的那艘主船上。至于卖给谁,这就不清楚了,买家也跑那艘船上去了。”
  问话完毕,柳初九三人组回到稽查房,古克薛立刻行文报送赵然,赵然圈阅了同意,古克薛取了刷卡机,让三人组将卡片插入,每人输入两百贡献点。
  这是稽查队第一次查缴走私,赵然在研修中心的大堂召开鸡鸣观全体大会,让三人组介绍经验。
  柳初九话不多,几句话就说完了,林阿雨也很不好意思,唯独芊寻道童很来劲,当着近百人的面滔滔不绝、口沫横飞,虽然条理性不强,而且经常说着说着就跑题,但大概的情况还是讲清楚了,尤其对海外修士的斗法方式、行为习惯都介绍了不少,令鸡鸣观的所有人都对此有了比较直接的印象。
  台下坐着的澹台阿炳和王致鹏脸色不太好,澹台阿炳凑过头向身边道:“致鹏道友,明日该你我轮值,咱们也好好查一查。”
  赵飞枪伸手将澹台阿炳的头推过去:“你们家致鹏道友在那边!还有,明日是我七星修士轮值,到不了你们两个。”
  鸡鸣观的缉私经验报告会举办之后,马上就该过年了,赵然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开始忙碌起这个大年来。
  以他现在的身份,看望驻军是必须要去的,而且是排在的第一位要务,因此,便以文昌观的名义,看望慰问了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各处营房。文昌观为此拿出了一万两银子,给各处军营购买年货,分送到每一处营房中。
  中军都督张略陪着赵然整整跑了三天,才将所有营房全部走完。赵然最后一站来到的是龙潭卫,给军士们送完年礼,做了个小小的斋醮为他们祈福之后,龙潭卫牛指挥使陪着张略和赵然来到江边视察水军。
  龙潭卫下辖一个水军营,统共五百人,大小战船十八艘,最大的三百料,最小的就是巡哨所用的哨丁船,只能乘坐五人而已。全军走水面行动时,以征集民船为主。望着眼前这支小小的船队,想起龙江码头上那些高大的海船,赵然问:“忠道、老牛,你们这些船,能干得过海外散修的商船么?”
  牛指挥使还不明所以,张略已经反应过来了:“方丈打算对没有海贸许可证的海船进行查扣?”
  赵然道:“海贸许可证制度施行快两个月了,现在一直处于告知阶段,对于不明情况的海船,要求他们办理许可证,对于已经知道这项规定却依旧不遵守的,要坚决查处。前几天鸡鸣观稽查处对灵鳌岛散修的海船执法,查没货船一艘,但人跑了。我听说许多海外散修的大船上都有法弩炮,不知道如果在水面上,咱们的水师是不是敌手。”
  张略道:“如果事先有所准备,在江上,这些海贼是肯定跑不了的,就怕临时遭遇,一对一的话,咱们恐怕干不过。海贼中有修士,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法器作战,这一点上咱们没办法,除非也给咱们的战船配备修士,还要给予战船使用阵符的临机应变之权。”
  听完之后,赵然看着龙潭卫水营中的船只,陷入沉思。
第五十二章
隆庆元年
  隆庆元年的正旦大朝会是在奉天殿举办的,在京文武百官、宗室亲贵、民间耆老代表,近千人参加,可谓庄严隆重。
  作为在京的道门代表人物,以文昌观方丈兼职鸡鸣观方丈赵然领衔,包括文昌观监院顾腾嘉、玄坛宫方丈兼元福宫宫院使黎大隐、玄坛宫监院冷腾兴、朝天宫宫院使陆西星、灵济宫宫院使卫朝宗、显灵宫宫院使汤耀祖,还有一个,是赵然的老熟人,赵致星。
  除了十方丛林的三位俗道外,奉天殿上出现了三位炼师、两位大法师。
  这一排高道出现在殿上,令大朝会的气氛更加肃穆。按照司礼监掌印陈洪的说法,这是几十年来,头一次见到如此多的玄门正宗高道齐齐亮相朝廷盛典。
  道门修士中,原本只需赵然上朝的,但陆西星年轻的时候曾经想过走科举之路,对朝堂上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坚持要随赵然一起参加,“想见见世面”。朝天宫要参加,剩下的两宫自是不甘落后,都向赵然报了名,赵然只能全部安排上。后来一想,元福宫也别落下了,干脆动员黎大隐也参加。
  朝仪结束,内阁众臣将一众道士送出皇宫,出了宫门,赵然和众人点头致意,大家纷纷散去,只留下了赵致星。
  赵致星向赵然笑道:“赵师兄如今声威大振,我在江西听得耳茧子都出来了。”
  赵然问:“怎么忽然来道录司当正印了?你不是在九江府监院的位置做得好好的么?”
  赵致星道:“究竟怎么回事,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只听说是张天师亲自点名让我来应天的。”
  赵致星老爹是下观大都管,他口中的“听说”,基本上就意味着事实,赵然不禁打趣他:“怎么?是不是你小子看上你们家方丈,被张天师知道了?”
  赵致星叹道:“我们家方丈神仙般的人物,我们这些俗道哪里敢去看?师兄就不要拿我取笑了。”
  赵致星嘉靖二十二年调任九江府星县监院,用了七年时间,升任九江府三圣宫监院,脚步不可谓不大,居然不输赵然分毫,年岁尚自不到四十,便达到了省观三都一级的水平,也算是十方丛林中的异数。
  而九江三圣宫,与玄坛宫和天鹤宫一样,都是级别高半格的道宫,这座道宫的方丈正是龙虎山九姑娘。
  道录司正印在十方丛林中比掌道录司事略低半格,与三圣宫监院相当。赵致星算是平调京城,但有了这么个资历,他今后的路子可就更加宽广了。
  老朋友相见,自是要叙叙旧的,赵然虽说很忙,依旧在景阳楼设宴,招待了赵致星一顿,算是为赵致星的履任接了风、洗了尘。
  参加完正旦大朝会,赵然必须履行他作为文昌观方丈的职责了,一连举办了四场斋醮科仪。
  赵然办斋醮,如今的京师中还有谁敢不来?连隆庆皇帝都场场不落,可见他的科仪所受欢迎程度之高,已经到了人人“欢喜赞叹”的地步了。
  他也借着斋醮搞了几次白日显圣,更是令栖霞山前香云缭绕,百姓们趋之若鹜。可惜的是,赵然这几次科仪都没有将仙神本尊虚影请下凡界,听不到逼格极高的那句“下界何人”,更谈不上自如对答。
  见识过一次纳珍仙童本尊虚影下凡的他,对这些与木偶塑像没什么本质区别的虚影分身越来越感到索然无味了。
  虽然百姓们都很愿意前来观看斋醮,但赵然很快就感觉不太对劲,每次文昌观中都是皇帝领衔,内阁大学士全员参与,廷议重臣作为骨干,之后按品级依次排位,八品以下在观前广场排列,七品以上入观,四品以上登阶,三品以上进殿,至于真正的香客百姓,都在山道边翘首以待。
  到了第四次的时候,赵然偶然微服出观,见到了当值的鸿胪寺官员在文昌观前给官员排序,顿觉无趣到了极点,敢情自己费半天劲搞斋醮,这帮朝官们全都当成上朝了。
  这可是正月啊,按例都是休沐的,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成了恶人?因此,这次斋醮之后,赵然便停了正月的所有科仪。
  有一回,皇帝忍不住向赵然道:“老师,要不您再考虑考虑,朕让礼部给您上一个不那么张扬的尊号?我大明需要一位国师啊!”
  赵然当即拒绝:“都说过了,哪里有大法师境界做国师的?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再者,你我都要低调一些,万事都不能太过于张扬的。行了,到底想说什么?”
  皇帝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内阁在奏折上的票拟,有些朕真的觉着应当商榷的,可一旦廷议过的,陈洪总说应当遵循廷议的决定,朕不是很喜欢,朕是天子,不能总由着臣下胡来。朕想做一个英武的天子,超越历代先皇的天子。”
  赵然沉吟道:“习惯了就好,尊重廷议结果,这是陛下虚心纳谏的写照,将来必定会名载史册。”
  皇帝还想说什么:“可是……”
  赵然打断他道:“陛下想不想修仙?”
  皇帝惊喜道:“朕这天赋,老师也有办法?”
  赵然道:“陛下记住两条,一要清心无虑,二要坚持强身健体。少操点心,多锤炼锤炼你的体魄。贫道传你的养生功法没炼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