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874

  加上从武当山拉出来的三十多人,以及赵然四处搜罗来的,临时培训班聚集了二百三十人。
  鉴于稽查房的稽查任务日趋繁重,赵然就没再让他们参加培训了。稽查队都是擅长斗法的修士,拉过来搞建筑也浪费。
  莫不平等五人是二月初四入驻鸡鸣观研修中心的,两人一间房舍,条件稍微简陋了一些。但这批应募的年轻修士大多数都是怀着理想而来,对于住宿条件并不计较。
  莫不平和赵孤羽自然是一间,周和谢一间,把黄昦雨单独甩了出来,搭配了一个浙江会真馆的修士,结果黄昦雨和对方一聊天,才发现会真馆三代大弟子、修行球大赛去年黄冠组获得擂台挑战资格的蓝水墨居然也应募了建筑修士。
  都是熟人,又是京师大变之日的“战友”,当晚,莫不平等人便将蓝水墨师兄弟几人约出来吃酒。席间一问才知,蓝水墨和浙江灵墟阁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杜星衍是好友,之所以前来应募,也是杜星衍极力劝说的缘故。
  杜星衍的理由很奇特却也很符合修行人的思路:在黄冠境滞留那么久,想要突破,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向大君山靠拢,你要问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为了这句话,蓝水墨来了,至于修行球,他已经在报名的时候提前做过说明,得到的答复是,工程指挥部不会在这一点上干涉蓝水墨的个人爱好,甚至在他比赛的时候,允许他请假。
  谈及这个问题,蓝水墨犹豫道:“我也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但我在黄冠境上困守八年,无论是什么样的机会,都必须去尝试一下了。”
  二月初五,培训班正式开课,赵然出现在讲台上,给大家做了一个开班动员。
  说实话,因为太疲倦的缘故,赵然的开班讲话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但他的出现,本身就引来了无数掌声,尤其是莫不平之类的热血青年,早已将赵然视为人生坐标,不需要他说什么,只要他露面,这就足够了。
  短短的几百字讲话,被掌声打断了十多次,赵然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受到如此追捧。讲完之后,又下来和大家畅谈了一番人生理想,这才被大家依依不舍的放行。
  赵然重新回到讲堂上,引出一位中年道士,脸上线条分明,如刀削一般,显得格外刚毅。
  “诸位道友,建筑修士是需要集体协作的,而在施法过程中,更讲究配合作业,在这一点上,与边地战阵轮值的修士很像。因此,鸡鸣观很荣幸的邀请到了雷霄阁专司斗法协同的训导执事,杜阳晨道长,大家欢迎!”
第五十七章
宗爵
  听说是雷霄阁来的训导执事,要传授战阵修士的协同方式,这帮出生在江南、没怎么见过战场的年轻修士们顿时忍不住一阵激动和好奇。
  就听赵然介绍:“杜阳晨道长,炼师境修为,来自浙江灵墟阁。曾经参加过大金川之战、黑水城之战、榆林之战,其后于白马山长期战斗在第一线,擅长指挥小团体作战,多次率战斗组深入敌后以寡敌众,战绩极为突出。具体战果涉及机密,就不在这里详述了。接下来的二十天里,杜道长将专门指导诸位怎么协同作战,怎样把力量集中到一起,怎样才能在斗法中将我们的法术发挥到极致,对于我们当好一名建筑修士,完成工程奇迹来说,将是极为重要的技能。请诸位鼓掌欢迎。”
  赵然把讲台让给了杜阳晨,杜阳晨上去之后,环视大堂,开口道:“时间有限,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今天上午,先给诸位讲解我道门修士在战阵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协同方式,小五行战斗组。”
  说着,杜阳晨转身,在墙上挂着的白板上,用炭笔直接画出了五行对应关系,指着五行方位道:“小五行战斗组的编制构成为一名金丹、四名黄冠。如果换做一名大法师配四名金丹,我们称之为大五行战斗组,当然,这么做其实是很浪费人力的,如果需要大五行战斗组上阵,我们通常采用另外一种模式:五个小五行战斗组以大五行方位排列……”
  杜阳晨的专业让赵然很欣赏,因为手中的事务太多,没有时间全部听完,转动轮椅出了讲堂。
  陆西星在门外等着他,随他一起去景阳楼休息,赵然道:“多谢陆师兄了,能把杜阳晨道长请来给大家讲课,实在不易。”
  陆西星笑道:“致然的事情,我哪里有不尽心的道理?再者,也不用谢在我头上,要谢就谢杜天师吧。杜天师一听说是你的事情,非常关切,如果不是杜天师亲自下令,杜阳晨是没工夫来的。”
  赵然问:“这位杜阳晨道长,和咱们雷霄阁杜天师是什么关系?”
  陆西星道:“是杜天师代师收徒的小师弟,刚过天命之年,已是炼师境修为,在灵墟阁中很有威信,在雷霄阁中也是人人看好的。”
  到了景阳楼上,赵然道:“陆师兄的《商周列国全传》,读者们可是期盼已久了,何时复更啊?”
  陆西星笑道:“实在惭愧得紧,闭关小半年,出关后又立刻上任朝天宫,哪里还有时间动笔?只能让大家再等些时日了。对了,致然,今日前来,有一事相询。”
  “陆师兄请说。”
  “听说前日廷议,内阁大学士甘书同提了个议案,想对现行的宗室袭爵制进行改动。还听说是与师弟商议过的?我朝天宫管辖宗室修士,宫中这些宗室修士们一起找到我头上了,吵得不可开交,故此特来问一问。”
  赵然道:“甘书同的提议的确是与我协商过的。宗室的俸禄如今已经成为朝廷重负,我大明宗室例行嫡长子承位、诸子降等袭爵,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世而降,至奉国中尉而止,世袭罔替。立国至今,据宗人府所查,宗室子弟有多少,陆师兄知道么?”
  “这却不知,莫不是有数万了?”
  “足足三十一万!其中的大头在于三中尉,其中,镇国中尉两万余,辅国中尉六万余,奉国中尉二十二万。陆师兄知道他们的俸禄是多少么?”
  听到这个数字,陆西星很是吃惊:“竟会有那么多?俸禄?听说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后面的就不太清楚了。”
  赵然回答;“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简单一算便知,单是三中尉,每年国家开支七千万石禄米。各地米价不同,取中值的话,以每石四钱银子计,这就是三千二百万两。”
  顿了顿,赵然续道:“当然,实际上没有发放那么多,宣宗年间,已将耗羡折入其中,当时耗羡三成。到了正德二十年,减按五成发放,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连同上五等爵,共计一千九百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去年户部岁入是一千七百万,也就是说,各地扣缴的宗室俸禄已经超过了朝廷岁入!”
  陆西星听呆了,喃喃道:“竟然如此……”
  赵然点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陆师兄。”
  这是户部最头疼的问题,在取得赵然认可后,甘书同在廷议中提出的方案主要在四点上。
  其一,是将宗室爵位缩减为五等,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五代足矣、八代太多,今后不再向新的三中尉宗爵发放俸禄,有禄米的,只到奉国将军这一级。
  其二,取消末爵世袭罔替制。现行的宗爵中,所有宗室降到末等奉国中尉后,不再降等,最终定格在这一爵位上,按照每年两百石的标准领取国家俸禄,这正是造成宗爵庞大的主要原因。
  为此,甘书同提议,到了奉国中尉后,应从宗人府除名,不再享受爵位带来的种种特权,子孙不再袭爵。
  其三,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的制度也同时废止。这一条实在太坑了,亲王爵位只有增加而无减少,永远没有头,现在的几十个亲王,都是这么来的。议案提出,嫡长子可以三世袭爵亲王,但从第四世开始就必须降等袭爵。
  其四,但凡袭爵到三中尉的宗室,朝廷放开的对他们禁制,允许他们从事士农工商,让他们可以自谋生路。
  其五,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实施这项政策。以四月初一为时间节点,之前出生的宗室按原办法执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到了十岁继续授爵,继续领取爵禄;之后出生的宗室按新办法执行。由此,尽量减少现有宗室对改制的阻力。
  按照户部和宗人府用三个月时间做出来的估算,这项政策施行之后,每年一千九百万两的规模宗室俸禄不会立刻降下来,但减少的趋势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估算之中,每年将有四千到五千宗室去世,减去新封爵位数,每年将减少四千个左右能够领取俸禄的三中尉,第一年为朝廷节约三十万两开支,第二年节省六十万两,第三年九十万两,以此类推,等到六七十年以后,大明就再也没有能够领取俸禄的中尉宗爵了。
  听了赵然的详细介绍,陆西星感慨道:“真是百年大计啊。”
  赵然对此说法表示同意:“不错,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甘书同原先想用一种温和的法子解决问题,但我认为没有必要,今时今日,是解决宗爵问题的最好时机,只需十年之后,户部每年就可以多出三百万两岁入,二十年后就是六百万两。作为倡议者,我和甘书同都知道,我们必然会成为某些宗室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但我们都有推行下去的决心。我倒要看看,那些跳梁小丑敢于出头,出头一个我砍一个,让他们试试我道门的刀子锋利不锋利。”
第五十八章
方案
  赵然在陆西星面前展示了一番自己对改革宗爵制毫不动摇的信心之后,陆西星道:“致然放心,朝天宫那帮子宗室修士,我会压着的,绝不让他们来找你捣乱。”
  赵然道:“那就多谢陆师兄了。不过说起来,这件事我也有不是之处,忘了宗室修士受朝天宫管辖的事,按理应当早向陆师兄通气的。”
  陆西星摆手:“致然事情太多,上三宫又刚改制完,致然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都明白。”
  赵然问:“朝天宫如今有多少修士出身于宗室?”
  陆西星道:“三十八人,最高修为不过金丹,如朱先见、德王之类都死了,些许小鱼小虾,蹦不起来的。”
  沉吟片刻,赵然道:“话虽如此,陆师兄毕竟是朝天宫的掌舵者,想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想让宗室修士不给陆师兄添乱甚而出力,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甜头。”
  陆西星摆手:“无妨的,致然不要为难……”
  “这样吧,宗室修士之中,若是果真有立下大功的,可以恢复其爵位和俸禄,立功越大,爵等越高,子孙同样降等袭爵。这是专门给为道门、为大明出死力的宗室修士而设,留个口子,也好让陆师兄更容易驾驭他们。每年可以评出一个来授爵,但不是一定就授,关键还在于功绩,到时候咱们一起商量。”
  陆西星喜道:“如此当然最好,我朝天宫必定会严格把关的,绝不虚报,更不会滥竽充数。”
  说完此事,赵然见陆西星忽然有些吞吞吐吐,于是追问:“陆师兄还有事?”
  陆西星道:“我朝天宫修士最近训练得还不错,算是初步形成了一些斗法能力。再过几天,我打算把他们拉出去到舟山那边,找个小岛实际演练演练,但这需要一笔银子,师兄我厚着脸皮来向致然求助。”
  赵然笑了:“我还当是什么事,早之前不就和陆师兄你说过吗?有什么难处就来找我。”
  陆西星道:“能解决的,我自家就解决了,这次实在是有些困难,演练是我临时起意要举办的,想更贴近实战一些,需要消耗不少符箓和法器。数量不小,雷霄阁那边给了一笔五千两的款子,但还差许多。”
  “差多少?”
  陆西星递过来一张清单,列出来林林总总十多种符箓五百多张,大概估算一下,折银八千多两。
  赵然琢磨了片刻,道:“干脆,同样的符箓我给你双份,我这批建筑修士培训班的学员也一并参加你的实战演练好不好?一切听你的指挥。”
  鸡鸣观宝库密库中存有从上三宫收缴来的大量符箓,拿出个千把张来,对赵然来说不值一提,却可以好好提升一下建筑修士培训班学员的配合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陆西星当即喜道:“那当然是欢迎之至的!演练定在三月初五,想搞三日,到时候让杜阳晨带着你的学员,咱们搞一次对抗演练。”
  赵然道:“行,别忘了报一份请款文书过来,我好走账。”
  “那是当然!”
  因为汪宗伊的求见,陆西星没再和赵然畅谈下去,将陆西星送出了鸡鸣观。
  汪宗伊虽然只是挂名的工部侍郎,但他如今是赵然眼前的红人,在工部中说话分量越来越重,尤其在赵然准备建桥之后,基本上都是由他沟通工部。
  “方丈,工部营缮司将图纸带来了。”
  赵然请他们在景阳楼前就坐:“辛苦汪府尹了,这二位是?”
  当先一名青袍五品官员拜倒:“下官工部营缮司郎中郑续家叩见方丈。”
  他身后一名八品绿袍官员同样拜倒:“下官营缮司大匠鹿中青叩见方丈。”
  赵然袍袖轻挥,将二人托起:“郑郎中、鹿大匠请起,坐。”
  郑郎中斜着签坐在汪宗伊身旁,鹿大匠却不敢坐,站在二人身后。
  郑郎中取出两个卷轴来,先打开一个,在石桌上摊开,脸上略显尴尬:“按照方丈的指点,营缮司这几个月做了两种草图,请方丈过目,这是其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