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0/874

  将其中的三百余陆上修士去除,还有八百余人,快速浏览一遍,没有一个灵鳌岛的修士,这让赵然也有点着恼,灵鳌岛的人,还真是不给贫道面子啊。
  仔细翻检,看到了不救道人的名字,当即一拍大腿:“我怎么把这位忘了?”
  赵然飞符在外头奔波的苏川药:“你在何处?不救道人是否在惠民济医堂?”
  苏川药立刻回复:“弟子正在惠民济医堂,不救前辈也在这里。老师要见她么?”
  “不错,你请不救道人来一趟鸡鸣观。”
  苏川药很快将一个伤者的伤口包扎妥当,赚了一丝功德,然后去诊室找不救道人。
  京城筹办的惠民济医堂是上个月刚开业,开业伊始,就以低廉的诊治费和极低的药价,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令正在修炼功德力气海的苏川药大有收获,加上之前拆迁笪民渔村得到的功德,苏川药在功德力修为上,道士境的修炼极为快捷,很快就要获得圆满,准备迈入羽士了。
  相比于赵然,苏川药修炼《先天功德经》算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她不用像赵然一样,为了得到下一章的功法而拼命追求官职差遣。需要下一章功法的时候,苏川药直接管老师索要即可。
  济民惠医堂的诊室外排了长长的队伍,请不起大夫的人家都赶来了,就连许多大户,听闻是仙师坐诊,也都上这里来求诊,当然,他们也得老老实实的排队方可。
  不救道人能够短时间便打出名气,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她的接生术。几个月里,她前前后后为数十家难产的人家接生,成功率达到九成,挽救了三十多个母子的生命。
  苏川药进去时,不救道人刚刚把一位患者诊治完,于是忙将老师的邀请转达给她。
  不救道人摇头道:“没时间,门外那么多患者你没看见吗?等诊治完再说。”
  苏川药无奈,给赵然转过去不救道人的回复,同时补充了惠民济医堂中,百姓排着大队等待诊治的情况。
  到了快晚间的时候,不救道人刚把最后一名患者送走,赵然就自个儿转动轮椅,来见不救道人了。
  “老师怎么来了?”
  “见过赵方丈。”
  “白天是贫道孟浪了,故此等到此刻方至。贫道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不救道人。”
  “方丈请说。”
  “磺雀岛,道人你知道吗?”
  不救回答:“听说过,但没去过。岛上无人常驻,所以我没有去,因为无人需要问诊治。”
  赵然问:“无人居住?那这岛属于哪位岛主?”
  “没有岛主,事实上,我听说有不少人都去磺雀岛挖取灵磺和孔雀石,然后拉到中原来发卖……”
  和不救道人聊了一会儿,见不救道人知晓得同样不多,赵然便回了鸡鸣观,重新浏览修士名单。
  之后赵然飞符黎大隐:“老黎,那个王成羽现在何方?”
  黎大隐回复:“回松江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
  “致然需要他何时回京,他就能何时回京。”
  听说赵方丈要见自己,王成羽立刻从松江赶了回来,跟在黎大隐身后,来到鸡鸣观。
  赵然问:“老黎伤好了?不坐轮椅了?”
  黎大隐笑道:“坐了半年,早就调理好了。”说着,让出身后之人:“这位便是海归修士王成羽。”
第六十八章
王成羽的决心
  看着眼前这个微微有些发福,一脸微笑的中年金丹修士,赵然伸手延请:“请坐。”
  就坐之后,赵然遥指石桌,桌上的茶壶斟满两杯茶。
  “请。”
  王成羽品了一口,赞道:“好茶,莫不是五花香芸叶泡制?方丈大手笔。”
  赵然道:“我家君山药园中栽种不少,故此拿来泡茶,于修行有极大好处,王道友若不嫌弃,走时带上一斤。”
  王成羽连忙拱手:“多谢方丈相赐,王某好茶,这次也带来一些,是海外特产的碧螺薇,请方丈品尝。”
  赵然看着盒子中的茶叶,闻了闻茶香,点头道:“似乎是豌豆叶子的一种?”
  王成羽点头:“海上有岛名碧螺,岛上有灵花,名碧螺薇,以之入药可助修行,王某却偏好制茶。”
  薇便是豌豆,古语中所云“采薇而食”,说的就是采摘野豌豆做饭。碧螺薇想必就是有灵性的野豌豆,赵然也是第一次见。
  “有没有新鲜的叶子?或者豆种?”他想收集起来栽种于君山药园。
  “这倒不难,碧螺岛岛主采薇仙子不是吝啬之人,去岛上采茶她也没有过多限制,唯有一条,不许乱摘。但碧螺薇离岛之后,却难以成活,王某试过几回,都告失败。”
  “采薇仙子是什么人?”
  “却不是人,乃是东海有名的化形大妖,有些人又叫她豌豆仙子,虽然俗白了些,她自己却不介意,反觉亲切。”
  “是何物所化?”
  “这却不知了。”
  聊了几句,赵然把磺雀岛的问题提了出来,结果一问才知,王成羽不仅去过,他本人五年前还亲自贩运过不少岛上的灵磺和孔雀石。
  这回终于算是找对人了,赵然连忙详细请教。
  的确如芊寻道童所说,磺雀岛是个无主的岛屿,盖因岛上全是灵磺和孔雀石这两种矿材,味道非常浓郁,待久了甚至有中毒之忧。
  相比于其他东海所产的灵矿灵材,灵磺和孔雀石这两种东西单价并不高,往往一船矿物拉到中原,也就是千八百两银子,所以贩卖的海商并不多。
  只有那些路过的,又刚好有空余仓位的船只会登岛挖上一些用来压舱。
  听到这里,赵然不动声色,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过去的灵磺和孔雀石确实不贵,但今年开始,恐怕就要涨价了。
  其实不仅仅是涨价的问题,未来直到永久,这两种灵矿都将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再多也不够符箓复印法台消耗的。
  攻城之际,城下摆上一百架喷火龙之类战阵法器,一次齐射就是上千张符箓,什么样的护城光盾能扛得住?
  如此壮观的场面,想一想就有点忍不住小激动!
  王成羽介绍完毕,赵然已经听明白了,磺雀岛的海量灵矿无法运入中原大陆,阻碍的原因就是挣不到钱。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用抬升价格来解决,贸然提高两种灵矿的价格,能提高到什么地步?一船灵矿拉到中原大陆以目前的价格来算,只值千八百两银子,换做别的海产,以五百料海船来算,就能卖到十倍。
  赵然的目的是要以每张符箓一钱银子的成本实现规模化炼制,广泛运用于方方面面,真要把这两种灵矿的价格翻上十倍,大规模量产符箓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最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船队,专门用于转运磺雀岛的灵磺和孔雀石两种矿物,同时,船只要具备三个特点:其一是成本低廉,其二是装载量大,其三是迅速快捷。
  换言之,别人跑一趟,自己的船能跑两趟,别人拉两船货,自己的船只要一艘就能搞定,别人损失一条船心疼到跳脚,自己损失两艘船却不过一笑而过。
  如此,就能将目前拉一船灵矿一千两的收益,扩大为八千两以上,这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
  但这个办法注定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两种灵矿拉回来,暂时满足已经半只脚迈入符法时代的大明所需。
  “鸡鸣观会在《君山笔记》和《皇城内外》上发布公告,为修建大桥,鸡鸣观需要很多灵磺和孔雀石,在此期间,凡海商引入两种灵矿的,不但鸡鸣观会比照市价收购,还会对表现积极的船主记名授爵。”
  王成羽顿时来了兴趣,问:“什么爵?”
  赵然道:“我准备建议朝廷,将奉国中尉、辅国中尉,甚至镇国中尉拿出来,赐予海商里头那些心向大明、遵奉道祖,为道门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修士。当然,由于朝廷正在改革宗爵,这些爵位是不含爵禄的,但其余该有的地位,并不会少。”
  爵禄不爵禄的,王成羽并不在意,于他们这等捞够了的海商而言,身家上万银子只是刚刚合格,五六万、七八万才是正常,甚至超过十万的也不在少数,一年百来石爵禄真的不值一提,他们更在乎的是名头。
  以后别人见了自己,尊称一声王奉国、王公之类,那是多么的美滋滋啊!
  王成羽当即就动心了,默默盘算一番,看看要不要再花点银子凑几艘船出来。
  “要运多少灵磺和孔雀石才能授爵?这三等爵位又该如何授法?”
  “当前只会授予奉国中尉,后两等将来再定。授爵不以运量来算,鸡鸣观会想办法从朝廷手上拿到三至五个名额,年底进行评定,谁的贡献大,谁就获得爵位。”
  黎大隐在一旁笑道:“老王是不是动心了?赵方丈把验钞机交给你来做,这可是独家的生意,如今赵方丈需要灵磺和孔雀石,老王若是能在这上头出把力气,量功之时,爵位还跑得了?”
  见王成羽还在思索,黎大隐加了把火:“若是老王有意,我元福宫也组建个船队,和你老王的船队合在一处,海上风波险恶,船多了也能相互帮衬着,更安全一些。但我元福宫独自个儿可做不了,还得仰仗老王你了,你手下都是识得海路的,我们可是两眼一摸黑。”
  黎大隐一表态要派船加入,王成羽当即下定决心:“好,那就再走一趟!”
第六十九章

  金川河斜拉索吊桥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蓝水墨抬着几十斤重的符文精钢拉索,送到四丈高的索塔上端,坐在索塔顶端的琥珀道人抓住钢索,将索头对准屁股下方同样以精钢打造的索孔塞了进去。
  蓝水墨继续向上方输送钢索,莫不平则在索塔上往后拽,不多时,钢索的一半就穿过了索塔,斜斜指向天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0/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