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874

  时维明点头:“请帖发出去了,五百八十三张。”
  赵然道:“行,回头看看,谁不来的,给他记上。”
  七月二十日,鸡鸣观海外修士研修中心大讲堂内,举办了第一次“各方友好人士座谈会”,联席会议共发出去五百八十三张请帖,将应天乃至周边地区有财力的人物都请了过来。
  四季钱庄、汇通钱庄、通达钱庄为首的十三家大小钱庄都来人了,赵然下请帖,来的大部分都是东家,东家不在应天的,也都派出了大掌柜与会。
  兴隆、庆丰、茂源、利达等等大字号的商铺也都收到了请帖,参会的商铺超过九成。
  参加会议最为积极的是南直隶海商们,大大小小加起来上百家,几乎一个不缺的全部出席。诸葛家光、杨福文代表老师在门口迎候之时,这些海商们纷纷打听募捐数额,一个个拍着腰包表态,定然全力支持赵方丈,将祸乱海疆的海寇全部平灭!
  此外,还有大家所知晓的一些大地主、大缙绅们,缺席最多的也是他们,赵然给他们发出去将近两百份请帖,足有一半没来。谁都知道这是要往外掏银子,他们跟海上基本没什么关系,都不愿意认这个冤大头。
  令赵然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冯保主动来到了鸡鸣观,要求参与“募捐”。他落下轿子后,向专门出来迎接的赵然拱手道:“方丈,原本陛下想来的,陛下说,老师出面办这个募捐,他一定要过来捧场。但又怕迎来送往的礼节上太过繁琐,给方丈平添麻烦,故此委托咱家前来尽一份心意。没有请帖,冒昧前来,还望方丈恕罪。”
  赵然笑道:“大伴太客气了,没有给陛下发请帖,是贫道的错,请求恕罪的应该是贫道才对。”
  冯保问:“需要多少才够?还请方丈示下,隆庆基金也好尽力去凑。”
  “隆庆基金?”
  “正是,此乃陛下以内帑所设,效仿方丈的慈善基金。”
  “原来如此,陛下有心了,贫道甚是感动。大伴进去听一听吧,与往日的募捐稍有不同。”
  时维明拿着单子,来一个勾一个,那些入场的东家们见了,都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造次,有些人则连忙让带来的小厮立刻乘车去知会那些还没到来的好友,过了一会儿,又陆陆续续赶来十几个。
  时维明凑过来向赵然汇报:“实到四百九十八……”刚说着,又有两个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自报家门之后讪笑着拱手:“路上不好走,晚了一些,恕罪。”
  时维明不动声色的划了两个勾,这两位才松了口气,步入会场。
  “五百个整。”
  赵然点头:“开始吧,不等了。”
  时维明问:“没来的怎么处置?”
  赵然道:“谈不上处置,暂时列入宝钞司征信黑名单吧。”
第一百一十六章
筹款座谈会
  巳时正,在一片掌声中,赵然走上讲坛,双手虚按,让会场重新恢复安静。
  “首先代表联席会议各方,向前来参加友好人士座谈会的诸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的议程是这么安排的,上午大会,中午由鸡鸣观招待各位用餐,用餐完毕,分组讨论。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下面当即有人回应:“都知道,不是发了座谈会手册么?写得很清楚了。”
  赵然点头:“那好,我就先讲几句。既然是座谈会,就无需拘谨,贫道讲话的过程中,诸位有什么问题或是不解之处,都可以随时提问。众所周知,为了对抗道门的缉私查处,部分海外不法之徒组建了一个所谓的岛主联盟,通过他们的劫掠行为,我们可以清楚的认知,这是一个海寇联盟,有些地方又称之为海盗。对于海寇,当然是要严厉打击的,我想,这一点不用多做解释。无需讳言,就在两个月前,我们年轻的稽查舰队在千里岩东南五百五十里外的海域,遭遇了海寇联盟的船队,这一战,我们败了,可谓损失惨重……”
  下面有人询问:“究竟损失多大,方丈能否明言?期刊上登载的损失是不是真的?”
  赵然点头:“刊发在各大期刊上的损失情况,是由联席会议认定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诸位,是真的,整个稽查舰队损失了大部分力量,除了战船的损失之外,总指挥黎大隐至今杳无音讯。十八家宗门和散修世家,都有修士献出了生命,一千零六十九个家庭,失去了家人,他们的老人失去了儿子,年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
  顿了顿,赵然道:“我提议,请诸位起身,向他们致以哀思。”
  大家在赵然的要求下,摘帽低头,向海战中逝去的英烈们默哀。
  片刻之后,赵然道:“前些日子,打了胜仗的海寇们托人传话,他们嚣张的要求联席会议答应他们的条件,承认他们是东海的霸主,承认他们对东海的掌控,同时,他们的目光还依旧盯着南海,继续要求道门将南海也交给他们,成为他们餐桌上美味……”
  赵然大声问道:“诸位,我们能答应吗?”
  有人领头高呼,带动大家群起响应:“绝不答应!”
  赵然继续问:“他们要逼迫道门将军甲利刃卖给他们,以此再来攻打我们,我们能答应吗?”
  山呼般的回应响了起来:“绝不答应!”
  赵然又问:“他们还想让道门给他们箓职,用天下百姓的信力助他们提升修为,我们能答应吗?”
  回答声几乎掀翻了大讲堂:“绝不答应!”
  赵然再问:“那个梧桐道人,他杀了我们一千多条性命,然后告诉我们,他要当所谓灵鳌阁的长老,我们能答应吗?”
  “绝不答应!绝不!”
  “让他去死吧!”
  “抓住他,斩首示众!”
  “欺人太甚,气死老子了!”
  赵然一边听着下面的叫骂,一边向叫骂声传来的方向点头以示赞同,然后道:“民意在此,民心在此!我联席会议绝不答应他们的条款,他们想要将我天朝子民踩在脚下,我们和他们就绝不善罢甘休!前两天,新的稽查舰队出海了,这就是联席会议给他们的回答!是大明、是道门给他们的回答!更是天下百姓、在座诸位给他们的回答!”
  又是一片欢呼响起,前排的参会者纷纷道:“方丈,让我们打造更多的船、更大的舰队吧!”
  “一帮跳梁小丑,也敢挑衅大明,真是不知死活!”
  “方丈,需要多少银子,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就开口吧。”
  “我们兴隆记捐三百两!”
  “我们汇通钱庄捐五百两!”
  “我是王成羽,我个人认捐二百两!”
  顿时,下面响起一片认捐声。
  赵然双手制止,道:“请诸位来,当然是为了筹办军费的。说实话,稽查舰队的重建,已经花光了联席会议储备的银两,贫道没有钱了。但要想指望这支稽查舰队扫平东海,后续还需要巨额投入,各大期刊上都说得明白,海寇们拥船千余、人手数万,我们只有继续扩大稽查舰队的规模,才能战胜他们。联席会议需要战费,大量的战费,总计一百万两。”
  这个数字一报,很多人都被震慑到了,刚开始踊跃要求捐银的几家也沉默下来。
  赵然道:“联席会议已经和朝廷沟通,户部尽全力支撑,可以承担四十万两,但余下仍有六十万两缺口。今日将诸位召集过来,就是一起商议的。当然,诸位也请打消顾虑,贫道再次强调,这是座谈会,不是募捐会,联席会议不收受诸位一两银子的捐款。至于如何筹款,请诸位耐心,我们请户部宝钞司提举时大人给大家介绍。”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时维明走上讲坛,他身后幕布向下坠落,露出几行粘贴在上面的大字。
  时维明提教鞭,指着最上面的一行字道:“诸位没有看错,我们商议的筹款办法是,发行靖海平寇大债券。”
  什么是靖海平寇大债券?时维明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向大家借钱,但这种借款是以自愿认购的方式进行的,每一笔借款都有凭证。既然是借钱,当然计息付费,到期之后,联席会议还本付息,绝不拖欠,这种凭证就叫做债券。
  借来的钱,专门用于平靖东海、剿灭海寇,不作它途,故名靖海平寇。
  为了消除大家的担忧,时维明表示,债券将以宝钞司库银为抵押担保,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绝不会让债券成为废纸。
  时维明以教鞭指着身后的大字道:“诸位,年息四厘,一年之后即还本付息,利息来自何处?来自东海海产!平定东海之后,联席会议将以灵鳌岛及附近岛屿产出还付诸位的本息,诸位可高枕无忧!”
  上午大会结束之后,下午继续召开分组讨论,按照钱庄、商铺、海客、缙绅等进行分组,让大家充分讨论,对靖海平寇大债券还存在什么担忧,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大家的初步认购意向又是多少。
  一下午的讨论结束后,各组将意见汇总过来,时维明在赵然身边有些担心,赵然笑道:“不用那么紧张,六十万两而已,要相信大家的觉悟嘛。”
第一百一十七章
债券
  汇总出来后的意见很快送到了赵然和时维明的手中,两人头碰头立刻研究起来。
  意见或者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既然是举债,是不是当真全凭自愿,如果这次的债券,不愿认购的话,会不会有所惩处?如果认购的话,最低认购额为多少?到底是哪个衙门发行债券,向谁购买,到期从哪里领到本息?如果自己的生意周转不灵,能否提前兑换本金?
  对此,赵然亲自出面,在分组讨论之后的大会上逐一解答。
  购买靖海平寇大债劵完全自愿,对于不愿购买者,联席会议绝不加以任何报复。每张债券最低面额一两,实付九钱六分一,一年后兑换一两整。
  债券发行方毫无疑问是联席会议,担保方是宝钞司,承销承兑方是钱庄,凡由宝钞司认定过资质,可发行小额银票的钱庄,均可向宝钞司申请债券承销承兑业务,联席会议将给予这些钱庄百分之一手续费。债券只有在偿债期到达时,才能要求兑换本息,但因为债券不计名,故可相互转让……
  赵然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但从意向上看,仍未达到预期,认购总额为三十八万两,真正全力支持的,还是四季钱庄,以及隆庆基金。
  皇帝的隆庆基金一次认购了十万两债券,四季钱庄则做出了十万两包销承诺,在十万两数额内,如果完成不了,剩下的余额由钱庄自行消化。
  而在富商和缙绅里面,表现最踊跃的是王成羽,个人认购一万两,让赵然堪堪完成了六十万两发行额。
  债券的印制、发行,银子的收存,债券发行情况的公示,户部拨款到账等等,又花去了几天,拿到一百万两银子以后,赵然很快便花得一干二净,就算如此,依旧还有八万两银子的窟窿,但对赵然来说,这点窟窿已经不算是什么窟窿了——到付款的时候再说吧。
  八月中旬,海寇再次劫掠沿海州府,他们这次的目标是浙江海门。海门县城四门关闭,城中驻防的五百卫军和当地散修门派的十几名修士登城警戒。
  如此严备之下,海寇的六艘船只无法攻城,只能大掠乡间,造成了不少损失。
  因为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台州会真馆修士反应比较迅速,他们赶到海门的时候,刚好追上了海寇的尾巴,有六名海寇在某缙绅家中施暴,跑得稍微晚了些,被愤怒的会真馆修士追上后全部杀死,其中包括一名修为到了羽士境的海寇。
  海边停泊的海寇船只远远看见了,连忙起锚而去,这才逃过一劫,等会真馆大长老借来飞行法器赶到的时候,海上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了。
  这是海寇上岸劫掠以来出现的首次伤亡,也是道门在陆上取得的第一次战果,联席会议当即命令嘉奖会真馆,嘉奖通告在各大期刊上登载。
  会真馆是建筑修士第七小组蓝水墨的宗门,身为三代大弟子的蓝水墨很是振奋,觑了空专门跑到船长修士训练班,想要插班参加培训,将来上舰参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