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874

  联盟议事很快决定,各岛立刻回去起兵,于九月十五日聚于妖煞地狱海西南的中葵岛。
  议事之后,张铮问:“盟主,不告诉他们稽查舰队主帅人选的事?”
  梧桐道人摇头:“大伙儿如果听说陈天师来了,怕是会有人私底下打小算盘。”
  “可迟早会知道的啊。”
  “无妨,这次我会将亚父请出来,到时候中葵岛上一亮相,大伙儿还用怕么?”
  张铮又问:“九月十五赶到中葵岛,会不会太紧张了一些?只有半个月。”
  梧桐道人回答:“半个月正好,不让他们多想。”
  岛主联盟那么大的动静,落叶岛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在知道梧桐道人的目标不是自己之后,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同时,听风道人也亲自来到天妃娘娘庙,向道门驻于此处的梁逍游和伦带娣通报消息。
  伦带娣刚刚为两家成亲的岛民办了个小小的斋醮,为他们送上祝福,就看到了匆匆而来的听风道人。
  “岛主来了?”
  “见过伦庙祝,不知梁道长在不在?”
  “他去村里的学塾给孩子们讲道经去了,塾师病了,请他带几天课。需要我叫他回来么?”
  伦带娣和梁逍游上了落叶岛后,一直按的赵然嘱咐,不四处鼓动宣传,更不抢班夺权,踏踏实实为岛民举办斋醮科仪,指点军甲法器的使用、小队作战的协同配合,得空时还给人看病、教孩子们念书,很快就赢得了落叶岛上下人等的敬佩。
  听说梁逍游去给孩子们教课,听风道:“不用,我自去就是。”
  来到岛上唯一的学塾,里面正传来孩子们的齐声朗诵:“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
  听风道人在门外静候了小半个时辰,等梁逍游宣布“小憩片刻”,从堂上出来,才上前道:“梁道长,灵鳌岛有消息传来,梧桐道人昨日大盟岛主,共议攻伐一事。”
  梁逍游和听风走到远处树林边,问:“消息确实么?他们什么时候动手?打哪里?”
  听风道:“应该不会错的,商量的是九月十五日聚义中葵岛,打哪里却不知。”
  “中葵岛在什么位置?”
  听风在脚下沙地上画了个大致的草图,以落叶岛为始,指着东北方向道:“从咱们这里出发,船行六七日可至。就在妖煞地狱海边缘,西北距松江大营需行七八日。”
  梁逍游看着这个点,不禁喃喃道:“真是有点远。”
第一百二十章
中葵岛
  当夜,梁逍游认真写着一份报告,报告中对落叶岛军事力量这几个月的整训情况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旬月以来,上下振奋,群情一致,戮力同操,士气可嘉……计有千料大船一、五百料大船三、二百料以下十二,水勇四百八十,建跳荡队一百二十名……自听风以下,大法师一名、金丹六名、黄冠以下二十二名,三岛合一,如臂使指,敢战之名,诸岛皆知,一呼而六岛应……前番演练极苦,军甲多有损毁,可添轻甲四十领、刀盾二十八套、重弩八十支、水火金土木各符百张……另需启用阵符五张……”
  汇报完后,梁逍游继续写道:“近日,灵鳌岛召集海寇联盟大议事,商讨应对新建稽查舰队之方略,详情尚待打探,可知大聚舟师于中葵岛,限期九月十五日。”
  写完之后封口,以飞符发往建在中继岛上的显灵宫据点,再由该据点转送显灵宫。
  梁逍游的报告一贯被列位显灵宫头等,每件必贴“重要”、“机密”字样,直送宫院使汤耀祖。
  汤耀祖看罢,立刻飞符赵然。
  赵然在海图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中葵岛”,按照梁逍遥发来的标记,海图上是一片空白。这也不奇怪,到目前为止,鸡鸣观制作的海图上都是以近海岛屿为主,距岸三百里以上就开始稀少了,更别说八百里以上的中葵岛。
  在海图上,除了已知的落叶岛、灵鳌岛、磺雀岛等寥寥数岛之外,其余都是一片空白,或者在空白的某处标注着“妖煞地狱海”的字样。
  赵然当即回复汤耀祖,请他搞清楚中葵岛的位置。
  实际上,汤耀祖已经在寻找中葵岛了,他的办法也很简单,提审战俘。
  黎大隐首战歼灭三金岛程老大,当时捕获八十余名海寇,普通水手关在千里岩,八名有修为在身的,被送到了应天,集中关押在显灵宫里,此刻逐一审讯,其中一人是程老大船队的舟师,专司航向指引的,当即予以招认。
  中葵岛实际上是分布于十数里范围内的几十个礁盘之统称,紧靠妖煞地狱海,甚至有三分之一都处于妖煞地狱海范围之内。这里经常起雾,不是熟识的老海客,根本无法驾船进入。
  梧桐道人在这里汇聚船队,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完美的躲避道门大修士的直接斩杀,更不怕道门组织舰队进剿。
  不仅不怕,反而欢迎你打过去,长途奔袭八百里,在完全陌生的海域,谁占上风不言而喻。
  赵然召集联席会议商议此事,大家都不认为主动进攻是个好选择。
  九姑娘道:“稽查舰队确实比四个月前强出许多,但从实力对比上看,依旧处于劣势。五月那一战,我们丢给海寇不少好东西,虽说战阵法器需要阵符才能启用,但船只被海寇们俘获了多少至今未知,船上的军辎有许多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甚至战船也可以修补之后立刻转换门庭。说一句海寇实力有所增强,一点也不会为过。”
  顿了顿,九姑娘又道:“咱们处于暂时的劣势,所以稽查舰队到目前为止的任务,并没有改变——于近海威慑海寇,这是我们很早就制定的方略。什么时候稽查舰队的优势大到足够的地步,那个时候才是主动出击的时候。比如明年一月,我们新一批战船下水,到时候再采取攻势不迟。在此之前,我们老老实实待在近海,一边训练一边防范海寇劫掠。”
  九姑娘的意见获得了汤耀祖、卫朝宗的赞同,赵然考虑之后也最终放弃了奔袭计划。
  赵然将会议纪要抄录一份发给松江大营,同时向陈善道强调:“联席会议的决议,涉及战略方向的,需要舰队遵守。而战术的建议,则仅为建议,是否采纳,由舰队自决。”
  会议散场,汤耀祖向赵然道:“梁逍游建议提供第二批军甲符箓,其他还好说,风符和聚灵符最近很难凑到,为了海战储备,稽查舰队几乎将市面上的风符和聚灵符扫空了,我问器符阁,他们居然说要让我等一个月,说是炼制不过来……致然你这符箓法台一出,反而搞得符箓紧缺,倒也是奇闻,呵呵。”
  赵然笑道:“这也算是引爆了风符和聚灵符的消费市场吧,包括卫道符,这三种符箓的用途极其广泛,以前是符箓成本太高,用起来不合算,如今成本降下来了,一下子就供不应求了。”
  汤耀祖道:“所以我们显灵宫向致然下一张订单,风符、聚灵符、卫道符、火符,四种法台能不能一样卖给我们一个?这样也方便一些。当然,我们也向君山技术打听过,但郭大法师说,法台也要等,已经排到明年了……”
  赵然当即应允:“你这边是要事,我让他们先调拨给显灵宫。”
  汤耀祖大喜:“那就多谢致然了!”
  赵然将诸葛家光唤到身前,跟他交代了,让他去春风阆苑一趟,把汤耀祖所需的炼符法台提过来,君山技术应天分院就设在那里。
  诸葛家光是去年八月底被赵然在体内种下功德气海观想图的,正月之时便成功观想出了功德力气海,正式入道,这大半年一直跟随在赵然身边,跑跑颠颠,做些琐碎的杂事,倒也让他捞着不少功德力,气海内的法力已经聚集充盈了许多,此刻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
  得了吩咐,他立刻赶去莫愁湖畔的春风阆苑,向郭植炜提取符箓炼制法台。
  赵然吩咐的事情,郭植炜当然照办,当下便从库房里原先准备给鹤林阁的法台成品中,一样挑了一台给诸葛家光。
  诸葛家光收入赵然交给他的储物法器之后,正要离开,就见作坊的角落里,龙卿欵正对着一架奇怪的法器发呆,这法器看上去似牛似马,腹部拖着柄长长的犁刀,也不知是什么东西。
  也不知怎么回事,诸葛家光对此很是好奇,停下来看了片刻,也没看明白,上去一问,才知道这就是老师曾经提过的自走犁:“原来这就是自走犁,龙前辈,还没成功么?”
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走犁
  听诸葛家光问起自走犁,龙卿欵无奈道:“这都十年了,至今无法投入实用,就为了造一个它,中间捣鼓出多少玩意儿?最早的复写法台、木板切削台、高效聚灵符阵……喏,马上又要出船用自走桨了,郭大法师正带人在莫愁湖中验证呢。可就是搞不定这家伙,唉,也不知到底怎么回事……”
  诸葛家光围着这个如牛似马的木架子转了一圈,问:“究竟卡在哪里?”
  龙卿欵道:“东西是好东西,耕作田地也没问题,关键是成本太贵,尤其是聚灵符的消耗。虽说改进了很多次,但一张聚灵符也就只能运行一个时辰,再往上就很难了。”
  诸葛家光道:“一个时辰不少了啊。”
  龙卿欵摇头:“一个时辰撑死了也就耕十亩地,以前聚灵符五十两银子一张,也就意味着五两银子耕一亩地,没有任何价值。现在聚灵符降了十倍,五两银子一张,这就是五钱银子耕一亩地,对农户来说依旧没有任何价值。”
  诸葛家光问:“需要降到多少银子才有价值?”
  龙卿欵道:“再降十倍,五分银子一亩地才有用。但目前看来,聚灵符降到五两银子已经是极限了,再想降下去非常困难,自走犁在设计上也实在很难改进了,也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见到这家伙行走在田间地头啊。”
  眼前的自走犁是开放式的,周围没有蒙上铁皮,内中的机括和木齿轮等等构造一览无余。诸葛家光从上到下仔细看了一遍,总觉得和自己儿时玩过的某样玩具很像,但一时间不敢肯定,暂时将构造记牢,然后回了议事堂。
  将四件符箓法台交给汤耀祖,寻了个机缘,诸葛家光问赵然:“老师,弟子刚才在春风阆苑看见龙前辈造的自走犁,这个东西很重要么?”
  赵然道:“如果能够投入实用,一驾自走犁相当于两头牛,你说重要不重要?意味着每家农户可以多种十亩地,更意味着辽东、四川、云南、两广可以更大规模的耕荒,让老百姓吃上饱饭,你说重要不重要?”
  诸葛家光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赵然又查了查他的功课,指点了他修行中的疑难,道:“回头你代为师进宫,和冯大伴谈谈,争取能成立一个伤残军人救助金,给那些因为奋勇作战而丧失生活能力的军士家庭一些日常补助,对你的功德力修炼应该很有好处。”
  诸葛家光连忙谢了,终于犹豫着开口:“老师,我知道现在应天事务繁忙,但弟子还是想请几天休沐,回一趟南阳老家。”
  赵然关切道:“家中有事?需不需要为师出面帮忙?”
  诸葛家光含糊着道:“若是需要老师出面,弟子肯定会飞符联络老师。”
  第二天早上,诸葛家光下了鸡笼山,由仪凤门而出,来到江边。江边的绿化景观带已经完成了大半,只留下大桥基建处的两百丈范围没有合拢,却也用木板建起了隔离墙,墙上画着应天长江大桥建成的后效果图。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了,每次见到这些效果图,都会感到一阵热血上涌,憧憬着完工的那一天。
  两旁的绿化带中建有不少小亭子,这时候已经被许多早来的人占住了,或是吟诗或是作画,或是单纯饮酒只为看一看这风景。曾经有一段时间,这里被一帮闲汉给把持住,日夜有人看守,想要进亭子中休息的,都得向他们交钱。为此还发生过几起打人事件,受害人告到鸡鸣观这里,由鸡鸣观行文上元县,狠狠整治了这帮泼皮一顿,抓了好些人,风气才为之一正。
  这件事就是诸葛家光具体负责的,当时他刚刚观想出功德力气海,还因此而收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笔功德力。
  有专程前来看景的,自然也就有了游走于江边的小商小贩、甚至评弹艺人等等,这条观景带也成了应天休闲的好去处之一。诸葛家光行走在花丛树木之中,迎着清凉的江风,听着各处亭中传来的曲子,看着人们的笑脸,心中满是成就感。
  一路走到景观带的最西头,上了渡船码头,雇了条船,在江上观看正在建设中的大桥,更觉震撼人心。从两岸到江心,已经立起了八座桥墩,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江面,八座桥墩的墩座高出水面八丈,而墩座上的斜拉索塔,最高处则在十六丈,由下方看去,犹如利剑般直插云霄。
  诸葛家光摆渡的时候看见,所有上下游行驶的船只上都站满了人,在接受调度船只指示方向的时候,都在仰着脖子、张着大嘴,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诸葛家光心中暗笑,等大桥建成的时候,不知道人们又会是什么表情呢?忽然想起老师说的那句话:“我们建造的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经历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船只逆流上溯,两名水手奔向船尾,一边磨磨蹭蹭准备摇橹撑杆,一边眼巴巴望着前面的船老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